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2016年版WHO泌尿与男性生殖系统肿瘤分类中,在髓质章节提出"具有髓质特征的未分细胞"的新概念,其特征为具有髓质形态学特点、SMARCB1表达缺失、不伴有镰状细胞病。该例为71岁男性患者,因肉眼血尿入院,影像学检查发现右肾上段3.3 cm×2.5 cm占位,镜下以巢团状生长方式为主,可见乳头状、腺样、网状/微囊状结构,可见中性粒细胞脓肿灶形成,高级别细胞核,免疫组织化学示SMARCB1表达缺失,临床无镰状细胞病背景,病理诊断为具有髓质特征的未分细胞。该类肿瘤侵袭性强,报道尚少,相关数据的积累对于明确谱系、指导预后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肾结石合并未分细胞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法。方法1例肾结石合并未分细胞患者,通过经皮镜镜检明确诊断,并行根治性切除,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患者行腹腔镜下右肾切除术,术后病理证实为具有肉瘤样形态的未分细胞,术后16d发现全身广泛转移,术后19d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肾结石合并未分细胞极为罕见,术前诊断困难,确诊需依靠病理学检查,治疗上应行根治性切除,预后差。

  • 标签: 未分类肾细胞癌 肾结石 诊断
  • 简介:2004年WHO综合细胞组织形态学、免疫表型、遗传学改变、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的特点,推出了新的细胞分类和诊断标准(表1)。

  • 标签: 肾细胞癌 病理分类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TFE3基因在细胞分类中的意义。方法收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就诊的120例肾癌患者,检测TFE3基因。结果 得出

  • 标签:
  • 简介:摘要回顾分析1例膀胱大细胞未分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加强对该病的认识。膀胱大细胞未分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确诊须依靠病理及免疫组化染色检查,肿瘤侵袭性强、进展快,治疗上以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为主。

  • 标签: 膀胱 未分化癌 大细胞癌
  • 简介:<正>无症状肾癌(incidentalrenalcellcarcinomas):无临床症状或体征,由B超或CT检查发的肾癌,既往称为"偶发"。副瘤综合征(paraneoplasticsyndromes):发生于肿瘤原发病灶和转移病灶以外由肿瘤引起的症候群,既往称为"肾癌的外表现"。局限性肾癌(loca-lizedrenalcellcarcinoma):2002年版AJCC的TNM分期中的T1~T2N0M0期肾癌,临床分期为Ⅰ、Ⅱ期,习惯上称为"早期肾癌"。局部进展性肾癌(locallyadvancedrenalcellcarci-noma):伴有区域淋巴结转移或(和)静脉瘤栓或(和)下腔静脉瘤栓或(和)肾上腺转移或肿瘤侵及周脂肪组织或(和)窦脂肪组织(但未

  • 标签: 无症状肾癌 肾细胞癌 临床分期 开放性手术 恶性肿瘤 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细胞的CT表现。方法对39例经病理证实的细胞患者CT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典型细胞CT表现为平扫实质性肿块,轮廓变形隆起,增强扫描实质明显强化而肿瘤中心区不强化或轻度强化。结论根据细胞的典型表现,CT不仅可以作出准确诊断,而且对肾癌进行术前CT分期可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肾细胞癌 体层摄影 电子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在诊断无症状细胞和小细胞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03年1月-2010年5月间来我院住院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68例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8例无症状性肾癌均为单侧发病,病灶直径最小1.5cm,最大6.3cm,肿瘤内部表现为低回声的32例,高回声的21例,内部回声不均质的15例,内部见丰富血流信号的35例,周边见血流信号环绕21例,内部见稀疏血流信号的12例,术后病理诊断,透明细胞37例,颗粒细胞21例,未分10例。结论实时超声检查是筛查早期无症状性肾癌,包括小细胞的有效方法,超声细胞内部回声与肿瘤病理类型无明显相关性,与肿瘤内部的组织结构有关超声联合其它影像检查,特别是增强CT等有助于对细胞进一步明确诊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超声 彩色多普勒 无症状肾细胞癌 小肾细胞癌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细胞超声检查的意义。方法对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并进行诊断。结论超声显示实质内有结节或团块状回声,是诊断肾癌的直接征象。通常对直径>2cm的肿瘤,超声比较容易显示。尤其对显示肿瘤突人并压迫窦或肿瘤向外突出,引起包膜隆突不平,而肿瘤呈典型的团块状低回声或混合回声者,彩色多普勒显示团块周边有血管人出或血管绕行,即可提示诊断。然而由于肾癌的声像图表现无特异性,对肿瘤体积较小,声像图表现不典型者,应密切结合临床及其他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与判断,必要时在超声导向下经皮穿刺活检,做细胞学和组织学检查,可明确诊断。

  • 标签: 肾细胞癌 超声 检查 意义
  • 简介:人类p53基因定位于17P13,具有野生型和突变型两种。野生型为抑癌基因,编码蛋白p53,具有“分子警察”的作用,通过多种方式控制DNA损伤细胞的生长:①启动下游p21基因;②转录启动生长抑制和DNA损伤诱导家族45(growtharestandDNAdamageinductiongene45,GADD45);

  • 标签: 蛋白P53 肾细胞癌 DNA损伤 生长抑制 17P13 P21基因
  • 简介:摘要低级别FH缺陷型细胞是新近报道的生物学行为可能为惰性的一种少见肿瘤,其FH基因状态可为体系或胚体突变,胚系突变与遗传性平滑肌瘤病和细胞(hereditary leiomyomatosis and renal cell carcinoma,HLRCC)综合征相关。我们报道1例54岁男性患者,其左侧为低级别FH缺陷型RCC,右侧为透明细胞细胞(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高通量靶向测序结果证实左肿瘤的FH突变类型为体细胞错义突变(c.1256C>T,p.5419L)。我们应当熟悉此形态并及时推荐患者进行遗传咨询。

  • 标签:
  • 简介:细胞25例,其它学者报道的病例中小细胞Ⅰ期9例,文献中也称为内分泌、燕麦细胞、神经内分泌或小细胞神经内分泌

  • 标签: 内膜未 分化癌 子宫内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具有透明细胞乳头状细胞形态特征的透明细胞细胞(clear cell papillary renal cell carcinoma-like clear cell renal carcinoma,CCPRCC-like CCRCC)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旨在提高对该类肿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诊断的3例CCPRCC-like CCRCC的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随访患者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男性2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43岁。肿块最大径9 cm。镜下观察3例病例均包含透明细胞乳头状细胞样(CCPRCC-like)及透明细胞细胞样(CCRCC-like)两种区域,前者在整个瘤体所占比例为20%~90%。CCPRCC-like区域含有囊、乳头、腺管状结构。细胞核远离基底膜,细胞核WHO/国际泌尿病理协会(ISUP)分级1级。在CCPRCC-like区域,细胞角蛋白(CK)7表达范围10%~80%,中等及以上强度表达。CD10表达均为100%,主要为顶端胞膜表达。在CCRCC-like区域,1例CK7阴性,其余2例为60%和5%,均呈中等强度表达。CD10表达范围均为100%,有顶端胞膜、核旁高尔基及完整胞膜3种表达方式。碳酸酐酶Ⅸ在两种区域中均为胞膜表达,范围均为100%。所有病例均显示存在染色体3p缺失。结论CCPRCC-like CCRCC在形态上与透明细胞乳头状细胞存在相似性,但存在染色体3p缺失,其本质是透明细胞细胞,诊断时需要注意避免误诊。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伴有破骨细胞样巨细胞的胰腺未分(UCOGCP)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9年1月间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例经病理确诊为UCOGCP患者的CT、MRI影像学资料,记录肿瘤部位、长径、形态、边界、密度或信号、包膜、钙化、出血、囊变、强化程度,以及有无胰管扩张、胰腺实质萎缩,有无周围血管侵犯、淋巴结及器官转移。结果4例UCOGCP中病灶位于胰头部1例,胰体部2例,胰尾部1例。病灶长径3.3~13.0 cm,平均8.8 cm;呈类圆形3例,不规则状1例;边界清晰并见包膜2例,边界模糊2例。4例均为囊实性肿块,其中3例有囊腔分隔。CT平扫示4例肿块均呈不均匀低密度,其中1例有斑点状钙化;增强后肿块实性成分轻度强化,其中2例部分实性成分明显强化。MRI检查示2例T1WI呈混杂低信号,其中1例见小斑片高信号出血灶;T2WI呈混杂高信号,扩散加权成像(DWI)呈弥散受限。2例主胰管扩张,1例胰腺实质萎缩。1例侵犯十二指肠降部,3例周围血管(包括门静脉、脾动脉、脾静脉)受侵,其中1例伴门静脉和脾静脉瘤栓形成,1例伴发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结论UCOGCP影像学特征为体积较大的囊实性肿块,可伴出血及钙化,增强后实性成分轻度强化,部分实性成分明显强化,分析其影像学特征并结合临床资料,有望提高该疾病诊断准确率。

  • 标签: 胰腺肿瘤 破骨细胞样巨细胞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 作者: 黄英 纪元 陈红 周林 曾蒙苏 王明亮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消化杂志》 2022年第06期
  • 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射科,上海 200032 黄英现在成都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成都市郫都区人民医院)放射科,成都 611730,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病理科,上海 200032,成都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成都市郫都区人民医院)放射科,成都 611730,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射科,上海 20003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腺伴破骨细胞样巨细胞未分(UPC-OGC)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特征。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4月至2019年1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经病理确诊为UPC-OGC、术前行上腹部CT或MRI检查且临床和病理资料完整的11例患者。分析所有UPC-OGC患者的CT、MRI图像特征,包括病灶位置、数目、形态、大小、边界,平扫、强化特点,周围侵犯、转移情况等。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1例UPC-OGC患者的肿瘤病灶均为单发,病灶最大径(范围)为(4.84±2.96) cm(2.00~12.80 cm)。7例UPC-OGC患者肿瘤病灶位于胰头,2例位于胰体,1例位于胰尾,1例位于胰体尾部。3例UPC-OGC患者肿瘤病灶形态为类圆形,8例患者肿瘤病灶形态为椭圆形伴分叶。8例UPC-OGC患者肿瘤病灶边界清晰,3例患者肿瘤病灶边界不清。7例UPC-OGC患者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检查,CT平扫检查示肿瘤实性区CT值与正常胰腺实质相近[(37.14±6.10) HU比(43.14±4.55) HU],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85,P=0.097);CT动脉期增强扫描检查示肿瘤实性区强化程度低于正常胰腺实质[(67.29±12.79) HU比(90.43±9.81) H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0,P=0.004);CT静脉期增强扫描检查示肿瘤病灶实性区持续强化,强化程度与正常胰腺实质相近[(84.71±15.30) HU比(79.57±10.73) HU],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8,P=0.535)。CT和MRI增强扫描检查均表现为病灶不均匀强化,动脉期病灶的实性成分强化稍低于正常胰腺实质,边缘和内部分隔渐进性强化,静脉期和平衡期强化程度稍高于正常胰腺实质或与正常胰腺相近。结论UPC-OGC的CT和MRI征象有一定特征性,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和鉴别。

  • 标签: 破骨细胞样巨细胞 胰腺 未分化癌 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伴有破骨样巨细胞的胰腺未分(UCPOGC)是胰腺导管腺癌的一种罕见的特殊亚型。肿瘤成分复杂,其中可见3种细胞类型:肿瘤细胞、单核组织细胞和破骨样巨细胞。肿瘤细胞异型性显著,通常不表达或仅灶性表达上皮标志物,而弥漫表达间叶源性标志物波形蛋白,因此常被误诊为肉瘤;后两者表达组织细胞标志物,缺乏上皮分化。现报道2例UCPOGC,分析临床病理学特征,并查阅相关文献,重点讨论其组织起源及预后相关因素,以提高临床与病理医师对该肿瘤的认识水平。

  • 标签:
  • 简介:摘要肉瘤样细胞是一种伴有肉瘤样去分化特征的高度恶性肿瘤,其进展快、病死率高,预后较差。研究结果表明,晚期肉瘤样细胞患者行减瘤手术、单药化疗或靶向治疗效果不佳。随着对肉瘤样细胞发病机制及分子生物学特征研究的深入,发现其PD-1和PD-L1表达水平高于其他病理亚型,因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组合疗法和免疫治疗联合靶向治疗已经成为其一线治疗方案。本文主要就晚期肉瘤样细胞手术、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最新治疗方法进行综述。

  • 标签: 癌,肾细胞 肉瘤样 治疗方法 研究进展 转移 免疫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嫌色细胞(ChRCC)的MRI表现特征,以提高术前影像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复习15例ChRCC患者的术前MRI资料,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ChRCC的MRI表现,尤其从T2WI信号特征,肿瘤的强化程度、强化均匀性及强化方式。结果15例患者中,单病灶14例、多病灶1例。肿瘤呈球形7例、分叶状5例、不规则形3例。肿瘤最大径为13~105mm,平均44mm。T1WI为等或稍低信号,T2WI为稍低信号11例、等或稍高信号4例;9例信号较均匀、6例信号欠均匀。10例病灶周边见完整低信号包膜、3例包膜不完整、2例包膜不明显。增强扫描8例为中度强化、6例为轻度强化、1例为高度强化;7例病灶为较均匀强化、3例为强化欠均匀、5例为强化不均匀;12例病灶为平台型强化方式、2例为减退型、1例为持续强化型。结论ChRCC多为T2WI稍低信号,信号较均匀,轻至中度平台型强化,结合多期动态增强扫描的特点可获得正确的术前诊断。

  • 标签: 肾嫌色细胞癌 肾细胞癌 磁共振成像 影像诊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