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标准开颅与常规开颅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120例在2013年2月至2015年8月经过病理认证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患者使用标准开颅术,对照组则使用常规开颅手术。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颅内压均出现下降,但观察组的下降情况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小于对照组。结论标准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应进行大力推广。

  • 标签: 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 常规骨瓣开颅手术 重型颅脑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标准减压术和常规开颅手术治疗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5月至2021年5月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标准减压组和常规开颅组,每组41例。常规开颅组予以常规开颅手术标准减压组予以标准减压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颅内压、并发症及手术前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变化。结果标准减压组总有效率(90.24%,37/41)高于常规开颅组(73.17%,30/41),P<0.05;标准减压组住院时间[(12.10±3.05)d]少于常规开颅组[(16.47±3.67)d],P<0.05。术后1、7 d,标准减压组颅内压均低于常规开颅组(P均<0.05);GCS、ADL评分高于常规开颅组,NIHSS评分低于常规开颅组(P<0.05)。标准减压组并发症发生率(9.76%,4/41)与常规开颅组(14.63%,6/41)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开颅手术相比,标准减压术可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降低颅内压,改善神经功能与昏迷情况,并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 标签: 颅脑损伤 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 颅内压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标准外伤开颅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标准外伤开颅术治疗3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对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32例中存活27例,其中恢复良好22例,中残3例,重残2例,死亡5例。结论标准外伤开颅术是幕上单侧颅内血肿及额颞脑挫裂伤、脑内血肿的首选手术方法。

  • 标签: 外伤性颅内血肿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开颅与常规开颅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择在2006年9月~2011年2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12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组62例采用开颅术治疗,和常规组60例采用常规开颅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疗效、颅内压变化、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组在术后疗效上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颅内压变化方面,组比常规组降压效果好,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颅术比常规开颅术减压效果更明显,疗效更好,值得临床使用。

  • 标签: 大骨瓣开颅术 常规骨瓣开颅术 重型颅脑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准开颅减压术治疗重症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开颅手术)与研究组(标准开颅减压术),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与术后GCS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GCS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显著,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标准减压术治疗重症颅脑损伤,可有效抑制病情发展,并发症率低,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重症颅脑损伤 手术方式 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准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5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标准减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恢复良好51例(32.6%),中残21例(13.5%),重残33例(21.2%),植物生存20例(12..8%),死亡31例(19.9%);术后易并发远隔部位血肿、脑组织膨出或坠出、脑积水和癫痫。结论标准外伤减压术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有效方法,具有降低颅内压、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的作用,但其创伤,并发症多,应合理应用。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采用改良标准外伤开颅手术进行治疗,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5月——2019年6月接收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减压术,研究组行改良标准外伤开颅手术进行治疗,以GCS-格拉斯哥评分量表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手术前,研究组患者的GCS-格拉斯哥评分与对照组无差异性(t=0.035,P=0.486),手术后研究组患者的GCS-格拉斯哥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t=4.656,P=0.000);研究组良好、中度残疾、重度残疾、植物生存、死亡例数分别为36例、2例、2例、1例、0例,有效率为90.0%。对照组分别为27例、4例、4例、3例、2例,有效率为67.5%,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2=6.050,P=0.014)。结论改良标准外伤开颅手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重型颅脑外伤 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 骨瓣减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标准外伤开颅手术治疗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研究病例为我院及黔东南州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0年10月—2015年9月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49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行额颞部开颅术治疗;治疗组患者行标准外伤开颅手术治疗;将两组患者恢复良好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数据行x2检验,治疗组患者恢复良好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癫痫、硬膜下血肿、脑脊液漏、脑室扩大、切口疝、硬膜下积液等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标准外伤开颅手术治疗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效果确切,可降低死亡率,减少手术并发症,有助于患者预后的改善。

  • 标签: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 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 手术减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标准开颅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1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开颅术治疗,观察组采取标准开颅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颅内压术后第3天、术后第7天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低于对照组的3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标准开颅手术治疗,可有效改善颅内高压,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 重型颅脑损伤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应用标准开颅减压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于本院2019年8月-2020年8月治疗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中遴选70例为探究主体,研究分组方式为方便抽样法,组名称为试验组、对照组,分别纳入3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减压术治疗,试验组应用标准开颅减压手术,对比组间并发症情况、治疗情况。结果: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是2.86%,明显较对照组的17.14%低,P<0.05;试验组术后CCP评分显著较对照组高,DR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在重度颅脑损伤治疗中,标准开颅减压手术治疗具有显著效果,可改善脑灌注压,促进脑功能恢复,值得应用。

  • 标签: 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 重度颅脑损伤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准开颅术后迟发性血肿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早期诊治方法,提高疗效,改善患者预后。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0例标准开颅术后迟发性血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本组30例发生的迟发性血肿均行手术治疗,良好、正常生活4例;轻中度伤残、生活能自理10例;牛活不能自理、重度残疾9例;植物生存状态2例;死亡3例;有2例自动出院。结论迟发性血肿多发生于着力部位,以额颞和颞顶部最多见。着力部位的颅骨或(和)硬脑膜的损伤,是引起迟发性血肿的基础因素。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动态CT复查有助于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清除迟发性血肿能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外伤性脑损伤 标准大骨瓣开颅术 迟发性血肿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准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重型颅脑损伤51例常规去手术治疗组,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重型颅脑损伤55例标准开颅减压术治疗共10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出院时按GOS分级,标准组55例中,GOSⅠ级11例,Ⅱ-Ⅲ级15例,Ⅳ-Ⅴ级29例,常规组51例中,GOSⅠ级17例,Ⅱ-Ⅲ级19例,Ⅳ-Ⅴ级15例,两组间存在GOS评级统计学差异。结论标准减压术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有效方法。

  • 标签: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 重型颅脑损伤
  • 简介:重型颅脑伤合并严重脑挫裂伤、脑水肿、恶性颅内高压伤是致残、死亡的主要原因。本院自2004年1月~2007年1月采用标准外伤开颅减压救治重型颅脑损伤25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标准外伤大骨瓣 重型颅脑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准外伤开颅减压手术在重型颅脑创伤中的治疗方法,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119例重型颅脑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60例,研究组5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开颅手术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标准外伤开颅减压手术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良好率为81.4%,死亡率为8.5%,术后并发症率为1.7%,术后半个月不良反应率为3.4%;对照组良好率为33.3%,死亡率为30%,术后并发症率为11.7%,术后半个月不良反应率为25%,研究组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死亡率和术后半个月不良反应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标准外伤开颅减压手术在重型颅脑创伤中的治疗具有死亡率低、不良反应低、良好率高等特点,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重型颅脑创伤 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准开颅减压术,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时间为2020年9月~2021年9月,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两组均各(n=30)。实验组采用标准开颅减压手术治疗,对照组选用常规开颅减压手术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①手术前,两组颅内压比较差异性不存在,P>0.05;手术后实验组对照组颅内压比较,差异性存在。P<0.05。②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标准外伤开颅手术与传统开颅手术治疗颅脑创伤合并恶性颅内高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2例颅脑创伤合并恶性颅内高压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26例)和实验组(26例),观察组采用传统开颅手术,实验组采用标准外伤开颅手术,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颅内压水平。结果实验组的临床疗效和颅内压水平均优于观察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外伤开颅手术治疗颅脑创伤合并恶性颅内高压效果更佳,不仅可提高颅内血肿及坏死组织的清除效果,还能降低颅内压水平,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 传统开颅手术 颅脑创伤 颅内高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标准外伤开颅术与常规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对比。方法本次研究涉及的患者一共为100例,来院治疗的时间为2016年9月~2017年7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常规开颅术治疗的为对照组,采用标准外伤开颅术的为观察组。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IHSS数据差异极小,但是在治疗后,观察组的各项数据比对照组低,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12.00%,差异极大,p<0.05。结论对于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采用标准外伤开颅术的效果要优于常规开颅术,能达到充分减压的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 常规骨瓣开颅术 重型颅脑损伤
  • 简介:减压在重型颅脑外伤手术中应用较为广泛,由于、减压充分,降压效果好,但存在许多并发症,而开颅减压的应用具有许多优越性。回顾分析本院自2000年以来应用开颅病人150例,分成去减压(A组)和去半减压(B组),把两组病例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研究。

  • 标签: 大骨瓣开颅 重型颅脑外伤 减压治疗 去大骨瓣减压 半骨瓣减压 手术中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标准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高血压脑出血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分为两组,一组给予标准开颅血肿清除术,设为组,一组给予小开颅血肿清除术,设为小窗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组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评分I级—Ⅲ级共31例,占51.67%,小窗组I级—Ⅲ级共19例,占31.67%,组患者术后恢复明显优于小窗组,P<0.05。结论标准开颅血肿清除术预后明显好于小开颅血肿清除术,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理想术式。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 小骨窗开颅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