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马铃薯有毒成分是龙葵素,又叫马铃薯毒素、茄碱,正常的马铃薯肉和皮及马铃薯植物花、叶、茎等均含一定量的龙葵素,但正常马铃薯肉、皮及芽眼的龙葵素含量较低,食入后不至于引起中毒。而马铃薯植物花、叶、茎等龙葵素含量较高,特别是马铃薯贮存不当或时间过长引起马铃薯发芽或阳光直射使马铃薯皮变绿,其龙葵素含量显著增高,当动物采食了较多的含龙葵素较高的马铃薯芽和变绿的马铃薯皮或马铃薯植物的花、茎、叶可引起马铃薯毒素中毒

  • 标签: 毒素中毒 龙葵素 植物花 茄碱 有毒成分 机能紊乱
  • 简介:霉菌是一类真菌,常存在于自然界,是真菌大家族重要成员,现有发4500多种,有白霉菌、赤霉菌、黄曲霉菌等,黄曲霉菌及其毒素危害最大且可以致癌,是癌症的重要诱发因素之一。

  • 标签: 霉菌 毒素 损失 综合 防治 措施
  • 简介:某些真菌在食品中繁殖而产生的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和某些含有有毒成份的天然真菌引起食物中毒叫真菌性食物中毒,后者又称毒蕈中毒,也有时把毒蕈中毒列入植物性食物中毒的范畴。进食被真菌及其毒素污染食品导致的人和动物中毒谓真菌毒素中毒

  • 标签: 毒素中毒 食品卫生 真菌性食物中毒 野生蘑菇
  • 简介:肉毒梭菌是一种分布广泛、耐热、所产毒素毒力极强的大杆菌,存在于多数地区的土壤和污泥中,也存在于健康动物的肠内和粪便中。夏季,肉类、蔬菜、瓜果等有机物腐败,从而适合肉毒梭菌大量繁殖并产生大量毒素。鹅采食了这种腐败变质的饲料,很容易引起中毒

  • 标签: 肉毒梭菌毒素中毒 夏季 腐败变质 大杆菌 有机物
  • 简介:摘要总结一例肉毒素中毒患者的护理,护理重点是呼吸道护理,心理护理。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提供对应的护理措施,同时加强功能锻炼、营养支持,患者住院天数26天,康复出院。

  • 标签: 肉毒素中毒 呼吸道护理 心理护理
  • 简介:饲料霉变的典型特征是产生霉菌毒素,可造成高达10%的经济损失,是饲料工业和畜牧业生产中不可忽视的问题。霉菌毒素不但对动物产生毒害作用,而且可通过食物链危及人类健康。

  • 标签: 霉菌毒素 中毒症 诊治 奶牛 畜牧业生产 典型特征
  • 简介:近几年来,我县放牧鸭群中常发生放牧数小时后以头、颈、翅、腿部的麻痹和瘫痪为主要症状疾病,给养鸭业造成较大的损失,经临诊及相关试验综合分析,确诊为鸭肉毒梭菌毒素中毒

  • 标签: 肉毒梭菌毒素中毒 鸭群 诊治 综合分析 养鸭业 放牧
  • 简介:目的:探讨雪卡毒素中毒的原因、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收集42例雪卡毒素中毒病人的临床资料并综合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病人进食有毒鱼肉后1~12h出现神经、消化、心血管系统症状,神经系统症状持续1~3周,并以温度感觉倒错、双下肢麻木、疼痛最具有特征性。结论:雪卡毒素多存在于部分深海鱼的体内,中毒后出现神经、消化、心血管系统症状,以温度感觉倒错双下肢麻木、疼痛具有特征性,预后良好。

  • 标签: 雪卡毒素 中毒 临床特点
  • 简介: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菌的代谢产物,具有致癌作用,可导致畜禽和人类肝损害和肝癌.对人畜危害极大。由于黄曲霉菌最适宜的繁殖温度为24~30℃.相对湿度为80%以上,秋季因多雨最易感染黄曲霉菌的玉米、豆类、花生饼等畜禽主要饲料极易发生霉败。这些霉败饲料饲喂畜禽后,可导致畜禽黄曲霉毒素中毒,且奶牛食入黄曲霉毒素后,可由奶中分泌黄曲霉毒素,危害人体健康。现将畜禽黄曲霉毒素中毒的发病状况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 标签: 黄曲霉毒素中毒 畜禽 秋季 黄曲霉菌 饲料饲喂 代谢产物
  • 简介:2009年秋冬季节,本地多个肉种鸭场发生了以肝脏受损、全身性出血、腹水和神经症状为特征的疾病,经调查和分析,最终确定为霉菌毒素中毒,现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产蛋种鸭突然产蛋下降,种蛋孵化率降低。病鸭腹泻,排白色或绿色稀粪,食欲减少,消瘦。有的出现脚趾变形、肿胀,胸部皮肤溃疡、出血。

  • 标签: 霉菌毒素中毒 肉种鸭 中毒病例 孵化率降低 秋冬季节 神经症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肉毒毒素临床应用增加,出现了非正规渠道注射肉毒毒素中毒的患者,由于注射性肉毒毒素中毒患者症状体征多样,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指标,目前诊断主要依靠症状和注射史。结合注射性肉毒毒素中毒的相关文献,对注射性肉毒毒素中毒患者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指标的选择、治疗方法进展进行概述。

  • 标签: 肉毒杆菌毒素类,A型 中毒 肉毒抗毒素 诊断 治疗 美容技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急性生物毒素中毒是指由鱼胆、毒蕈、蛇毒、蜂毒等生物毒素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常以急性肝衰竭及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临床表现.重症患者易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率高[1],其中尤以误食毒蘑菇中毒及食用鱼胆中毒较为多见.2001年6月~2004年6月我科共抢救鱼胆叶毒3例,毒草中毒4例,其间均采用了分子吸附循环系统(MARS)进行抢救治疗,其中5例治愈出院,1例病情恶化自动出院,1例死亡,现将相关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 标签: 生物毒素中毒 分子吸附循环系统 白蛋白透析液 血液净化
  • 简介:摘要:牛霉菌毒素中毒,是牛食用了发霉变质的饲(草)料而引起的疾病。此病在农村的养殖中常有部分养殖户因不全面掌握科学养殖技术,而利用发霉变质的饲(草)料饲喂牲畜而发病,治疗时常因诊断不准而造成损失。该病以流涎,口温稍高,口色红绛,舌苔黄腻,口津黏滑,口腔溃烂,眼结膜潮红或黄染,流泪,体温正常或稍高,食欲、反刍减少或停止,大便干燥并附有黏液或血丝,小便短少色黄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症状,阻碍着牛产业的发展。笔者按中兽医望闻问切诊法对牛霉菌毒素中毒病的临床症状,综合辨证施治,分析认为:牛霉菌毒素中毒属湿热内毒壅结证。以保肝护肾、滋券胃肠为治则。运用”加味黄连解毒散"合”加味茵陈蒿散”治疗,治疗牛霉菌毒素中毒病例73例,治愈69例,治愈率94.5%,有效 72例,有效率98.6%。

  • 标签: 中西结合治疗牛霉菌毒素中毒浅析
  • 简介:1病例报告患者男,58岁。因肺癌并发脑转移,误服外用'速效止痛拔癌膏'7.5g,该药的主要成分为蜈蚣及蝎毒素。服后出现频繁呕吐,吐物为非血性的胃内容物,躁动不安。四肢抽搐,流涎,继而意识不清,大便失禁。入院时查体:体温35℃,脉搏触不清,血压测不出,呼吸深大,20/min时而呈下颌呼吸,神志不清,躁动,口唇发绀。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167/min,节律齐,无杂音。腹软,肝脾未触及。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急

  • 标签: 蜈蚣毒 蝎毒素 药物中毒 抗癌药物 抢救
  • 简介:摘要:廉江市某肉鸡养殖场,养殖一月龄红羽肉鸡约5000只,于4月中下旬开始表现出慢性呼吸道疾病症状,并出现死亡现象。通过问诊病鸡所表现的临床症状,以及对病死鸡进行病理剖检,初步诊断为霉菌毒素中毒。霉菌毒素为霉菌污染谷物或饲料后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由于饲料被霉菌毒素污染率高,为避免鸡养殖业因此造成巨大经济损失,需要结合日常预防和治疗,避免此病出现并进一步发展。本文介绍了常见的6种霉菌毒素,分析了霉菌毒素进入动物机体后产生危害的机理,以及阐述了养殖过程中对霉菌毒素中毒的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该病的防控与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霉菌毒素 临床症状 中毒危害
  • 简介:摘要目的报道1例误诊为重症肌无力的医源性肉毒素中毒病例,结合文献,分析医源性肉毒素中毒的临床表现、诊疗及预后。方法1例26岁女性患者于2017年6月7日入住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患者短时间内2次注射肉毒素共500 U后出现全身乏力、胸闷、眼睑下垂等不适症状。诊疗过程中被误诊为重症肌无力,后经仔细体格检查(下颌肿胀)、多次询问病史等,最终明确为肉毒素中毒诊断。经10余天补液、促代谢等对症处理后,患者不适症状好转。检索PubMed数据库、CNKI和万方医学数据库等,共检索到医源性肉毒素中毒的病例报告文献33篇,其中纳入分析的文献共17篇,包括了30例有效病例。对这30例患者的一般特点、肉毒素注射后中毒发病时间、临床表现、预后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0例患者中女性28例,男性2例,年龄范围3~80岁。除2例不详外,余均为A型肉毒素中毒。发生肉毒素中毒最早为使用肉毒素当天,最晚为注射后3周。病程持续10 d至6个月。经积极治疗后,多数预后尚可。结论临床应高度重视医源性肉毒素相关性不良反应,把控适应证,确保用药安全。

  • 标签: 肉毒毒素类 A型肉毒毒素 医原性疾病 外科,整形 肌无力 肌电描记术 肉毒抗毒素 数据库,文献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