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考虑过去流域生态补偿研究中具有忽略水质功效、生态价值计算方法缺少系统性的不足,本文总结出基于水量水质模拟、水生态价值核算的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测算框架,并以水量水质功效的不可分割性为基础,得到了永定跨界断面补偿标准。借鉴永定生境及物种的多元化、不同水域相关功能属性的差异性,从河流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层面考虑,借助投入产出对应关系确定受益补偿标准为150亿元。以限制发展机会成本、水源涵养损失机会成本为依据,得到流域生态受损补偿标准为16亿元。最后结合应用成果,探讨了生态补偿标准完善策略。

  • 标签: 生态补偿标准 水量补偿 水质补偿 机会成本
  • 简介:【摘要】永定引黄入京生态补水,是将永定恢复成流动的河、绿色的河、清洁的河、安全的河的重要措施,也是永定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的必要基础。文章简要阐述了永定北京段生态补水的实施背景,论述了永定北京段生态补水的实施情况,总结了永定北京段生态补水的取得成效,提出了永定生态补水的几点建议:坚持“保护优先、自然修复”的理念;开拓“以水开路,用水引路”的新思路;创新生态补偿办法,建立长效工作机制;确保流域防洪安全,加强工程运行管理。

  • 标签: 永定河流域 生态补水 思考建议
  • 简介:永定为研究对象,在对永定1957-2010年降水、实际蒸发和气温实测资料进行趋势分析的基础上,建立SWAT模型,验证了还原径流的必要性,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永定径流的影响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20世纪60、70年代为永定的丰水期,80年代至今为枯水期.永定80年代后的实测径流资料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显著,需进行径流还原后才能保证径流资料的一致性.气候变化是80年代后期径流减少的主要原因,其贡献量约占总减少量的65.4%,人类活动的贡献量占34.6%,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

  • 标签: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径流量 定量研究
  • 简介:根据冀北士石山区永定多年来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模式和经验,在介绍和总结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实用技术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区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区域水土保持治理情况,对永定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与研究提出建议。

  • 标签: 永定河流域 水土保持 生态修复 实用技术
  • 简介:永定文化这一概念,几年前就已经有人提出并写出不少文章,后来更有专家学者相继发表了不少研究论述。下面,我们结合数年来的实地考察、资料查询及相关研究,谈谈对永定文化的几点认识。

  • 标签: 永定河 文化 专家学者 资料查询
  • 简介:湿地具有独特的生态服务功能和很高的生态效益,因此恢复或重建退化湿地非常重要。针对目前湿地恢复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恢复举措等宏观方面,缺乏在整体上考虑湿地之间的连通性及其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等问题,在流域为尺度上,对湿地的可恢复性进行评价,综合考虑湿地结构、湿地景观特征等自然因素以及人类建设活动干扰下流域下垫面等因素对整个流域内湿地恢复的影响,以永定上游流域为例,建立一个基于GIS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对湿地的可恢复性进行评价。具体研究步骤包括指标信息提取、指标赋值及归一化和多指标综合。首先,选择河流等级、坡面流长、河流水质、饱和指数、水成土、土地利用/覆盖类型作为评价指标;然后,针对指标参量对湿地恢复的贡献度进行赋值,并做归一化处理以消除不同指标量纲对结果的影响;最后,利用层次分析法分析指标权重,计算加权值,根据加权值的正态分布对流域内湿地的可恢复性进行等级划分,并使用优序图法对评价结果进行佐证。研究结果表明,永定上游流域研究区内可恢复湿地面积约979km^2,占流域总面积的2.18%;其中,阳原县的可恢复湿地面积最大,约为131.6km^2,其次为怀来县,为129.1km^2;可恢复的湿地类型以水库/坝区型湿地和河流为主,分别占可恢复区域总面积的11.75%和11.33%。研究成果为湿地的管理和恢复工程选址的合理性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参考,避免了依据单一生态环境要素或局部区域特征进行恢复对象选择的片面性。

  • 标签: 湿地恢复 流域尺度 多指标综合评价 层次分析 永定河上游流域
  • 简介:本刊讯(段金平)北京的母亲河——永定年龄到底多大?300万岁!据北京市地质调查研究院院长蔡向民介绍,通过对永定冲洪积物的研究发现,永定最早的沉积物——泥砾岩为上新世形成,年龄约300万年。

  • 标签: 永定河 地质调查 北京市 研究院 洪积物 上新世
  • 简介:永定泛区治理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首都北京、天津及河北清北地区的安全,关系到京山铁路和华北油田的安全。阐述了永定泛区的成因及治理的必要性,介绍了工程治理效果和存在的问题。

  • 标签: 永定河泛区 治理 险工 堤顶路 对策
  • 简介:永定之名诞生于1698年。永定跨越延庆盆地、北京西山和北京平原3大地貌单元,是北京的母亲河。门头沟区为永定山峡,有沿河城断裂、马兰黄土和永定断裂等地质现象,应考虑沿岸的地学旅游开发;石景山区为永定冲洪积扇的顶部带,应考虑城市地下空间发展的布局;丰台区横跨永定两岸,有卢沟桥、河西的长辛店砾岩与河东的古河道,应考虑防止地下水污染的措施;房山区位于永定西岸,有房山世界地质公园、董家林西周遗址和良乡地热田,应考虑地学旅游开发和低炭经济发展;大兴区位于永定东岸,有以庞各庄西瓜为代表的永定沙带作物、南海子湿地和亦庄工业开发区,应考虑沙地农作物的分区与工业开发区的关系。永定沿岸5区的开发要考虑地质背景,实现科学发展观。

  • 标签: 矿永定河 冲洪积扇 古河道 地质背景
  • 简介:南水北调永定倒虹吸工程截至目前已完成土方开挖135.6万方,土方回填51.6万方,钢筋制安1.3万t,赴浇筑10.8万方,石方7.51万方。目前,一标方涵段全部完成,已完成高程52m以下闸墩部分的施工。目前正在进行闸室段施工和退水渠施工。二标混凝土方涵已经全部完成.已完成液化气管线的恢复。现在正在进行大宁水库侧的土方回填和暗涵内清理。三标已完方涵660m,

  • 标签: 南水北调 永定河 工程进展 土方回填 倒虹吸工程 土方开挖
  • 简介:摘要永仁的母亲河永定,是永仁县主要河流之一,河道中段穿城而过,县境内径流面积467㎞2,是县城生产、生活的主要水源。主河长31㎞,多年平均流量4.25m3/s,天然落差396.8m,水能理论蕴藏量1.65万KW,河水由北向南流汇入金沙江。从2008年开始对永定分期分批进行治理,永定的昨天与今天,承载着一段传奇变迁,见证了永仁县城沧桑巨变,而永定的明天仍在延续。

  • 标签: 永定河 变迁 延续 永仁县
  • 简介:永定卢沟桥至固安段河道长47km,沙质河床,渗漏严重。为探求卢沟桥站下泄量与河道损失量的相关关系,以及河道损失对洪峰流量削减的影响,根据水量平衡原理,对永定河道渗漏率进行分析。

  • 标签: 永定河卢沟桥 河道渗漏 沙质河床 洪峰流量 水量平衡
  • 简介:北京六环路梁型桥墩模板集桥墩模板与梁型模板于一身,具有模板本身多元化、结构形状空间化、混凝土一次性浇筑复杂化等特点,主要讲述2#墩模板的设计制作依据及方法,来探讨异型模板的施工技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 标签: 梁型桥墩 模板 受力 计算
  • 简介:摘要结合永定大桥工程卷材防水的机械化施工的工程实践,阐述了机械化防水施工工艺、技术优势,并针对卷材防水施工中存在质量控制难点包括防水层细部构造、基层处理等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的重点控制部位提出了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

  • 标签: 卷材防水,机械化施工,技术优势,质量控制
  • 简介:作为海河水系最大支流的永定,是北京市境内水源最丰沛、最大的一条河流永定生态监测是水体治理、生态修复和后续水质保障的基本依据,因此开展制定永定生态监测规划并依规划实施非常必要。

  • 标签: 永定河 生态监测 评估体系
  • 简介:通过对北京市门头沟区永定公园乡土草本地被植物的种类和生物学特征进行调查,分析北京地区乡土草本地被植物的特点,提出今后北京地区乡土草本地被植物建植的意见和建议,为乡土草本地被植物的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地被植物 乡土草本 北京
  • 简介:加筋土挡墙是通过在土体里施加特殊筋材,使用加筋土技术把普通土体建造为挡土墙的挡土结构。文章阐述加筋土挡墙的应用范围、分析其作用力学原理和通过选择多种设计方法,最终确定在永定倒虹吸工程设计采用加筋土结构的过程。工程监测结果显示采用加筋土挡墙降低了进水闸边墩后土压力,从而节省闸墩钢筋混凝土用量,取得了良好效果。为保证加筋土挡墙发挥应有的作用,结合工程实际总结出切实可行的加筋土挡墙施工技术要求和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 标签: 加筋土挡墙 永定河倒虹吸 应用
  • 简介:地面沉降是我国平原地区的重要地质灾害之一,严重的地面沉降使堤防、闸等防洪工程设施同步下沉.永定地面沉降主要分布在中下游地区,该地区的地面沉降降低了永定防洪工程的防洪、防潮标准,削弱了防灾功能,直接影响天津市和河北省广大地区的防洪安全.为分析地面沉降对永定系行洪安全影响,本文通过对不同时期测量基准点资料及地形图资料进行比对,分析永定中下游地区沉降趋势,并采用一、二维嵌套的非恒定流洪水演进数学模型,对永定泛区行洪能力进行复核.

  • 标签: 地面沉降 永定河泛区 防洪影响
  • 简介:摘要:黄河流还存在许多环境问题,并且上中下游都有各自比较突出的环境问题,因此,如果使用同一种治理办法来治理黄河的话,效果不会很好。所以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黄河流的环境问题来提出不同的治理方案。让黄河流的每一个地方都能够拥有自己独特的治理方案,进行有效的治理。这就需要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开展黄河系统治理的研讨会,召集一些有经验的专家来探讨,如何科学系统有效的治理黄河流存在的问题,对流域存在的主要水问题,研究制定开发、利用、节约、保护水资源和防治水旱灾害的总体部署,研究提出加强流域综合管理的政策措施。鉴于此,本文对黄河流规划与黄河流系统治理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 标签: 黄河 复杂性 水沙关系 系统治理 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