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经支气管活检术(TBNA)已经历经30余年的发展与完善,对肺癌诊断特异度近100%,但其诊断敏感度波动较大,术者能否正确选择TBNA穿刺点是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为全面提高TBNA穿刺技术和诊断敏感度,本文从肺部淋巴结解剖、图谱定位以及临床验证等方面,详细阐述如何选择TBNA穿刺点。

  • 标签:
  • 简介:摘要尽管细穿刺细胞学检查(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FNAC)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但依然有标本不满意或细胞学结果不确定等缺点。超声引导下穿活检(core needle biopsy,CNB)已被认为是一种诊断甲状腺结节安全、有效的替代方法。目前,已建立用于甲状腺CNB结果分类的病理报告系统。CNB的诊断价值已在越来越多的研究中得到验证,即CNB可以解决FNAC无法诊断或标本不满意等问题,提高细胞学结果不确定甲状腺结节的确诊率,进而提高甲状腺结节诊断准确率。CNB并发症轻微,严重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大部分患者耐受良好,相对安全。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针穿活检 细针穿刺 病理报告系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超声引导下细穿刺活检术护理方式,进一步提升手术的顺利性。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3月~2020年9月期间我院消化内镜中心采取内镜超声引导下细穿刺活检的32例患者临床资料,在患者检查过程中给予术前心理护理、术中配合护理以及术后预防性护理等措施,分析检查情况。结果:3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平均穿刺时间为(23.23±2.29)min,患者无大出血或者穿孔等并发症,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88%。结论:给予内镜超声引导下细穿刺活检患者综合性护理干预是提高手术顺利性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方式,临床治疗中需要注意护理方式开展。

  • 标签: []内镜超声引导 细针穿刺活检术 护理干预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7例甲状腺疾病患者,入组患者分别接受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穿刺活检方法检查诊断,且有外科手术指征,并进行手术病理诊断,对比超声引导细穿刺检查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结果:超声引导下细穿刺检查诊断中,27例患者的诊断准确率率、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是92.59%、95.24%和83.33%,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甲状腺疾病临床诊治中,合理采用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穿刺活检方法,有助于提升诊断结果准确性,能够发挥超声引导的准确定位作用,为甲状腺疾病临床诊治提供有效依据。

  • 标签: 甲状腺疾病 超声引导穿刺活检 诊断准确性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对甲状腺结节最大径≤5mm甲状腺微小癌采用超声指引下细穿刺活检方法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2017年10月~2020年10月期间我院行超声指引下细穿刺活检诊断的甲状腺结节最大径≤5mm甲状腺微小癌患者临床资料,总计100例,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做对照、分析。结果:超声指引下细穿刺活检诊断甲状腺微小癌的敏感度96.61%、特异度97.67%、准确率97.06%。结论:超声指引下细穿刺活检可作为≤5mm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方法,对鉴别结节良、恶性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特异度。

  • 标签: 超声 细针 穿刺活检 甲状腺微小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超声介入细穿刺活检在乳腺肿块中的诊断价值意义。方法:选择2020.2—2021.2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乳腺肿块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超声介入细穿刺活检,将超声介入细穿刺活检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超声介入细穿刺活检的准确度、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超声介入细穿刺活检诊断准确率高达91.4%。结论:超声介入细穿刺活检对乳腺肿块患者临床诊断价值显著,可作为后续定制临床治疗方案时的重要参考依据。

  • 标签: 乳腺肿块 超声介入 细针 穿刺活检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近年来,内镜超声引导下细穿刺抽吸/活检术(endoscopic ultrasound-guided fine-needle aspiration/biopsy,EUS-FNA/B)在我国广泛开展,成为消化道及邻近器官病变诊治的重要手段。随着EUS-FNA/B技术与理念的不断发展,如何规范化和标准化开展EUS-FNA/B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指南在现有国内外相关指南的基础上,对近年来相关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和更新,针对EUS-FNA/B的临床指征、操作技术、标本处理、围手术期管理、学习与培训等方面,以问答的形式提出了21个临床关注的问题和37条推荐意见,以期指导EUS-FNA/B的规范化应用。

  • 标签: 腔内超声检查 活组织检查,细针 细针抽吸术 指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全自动与半自动活检应用在CT导经皮肺穿刺活检中临床应用与提高诊断准确率作用。方法:抽取2020年1月-2021年07月收治100例CT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患者,根据数字表法划分甲组与乙组(n=50),甲组选择半自动活检,乙组选择全自动活检,比较诊断准确率与常见并发症。结果:甲组穿刺成功率92%,诊断准确率86%,并发症发生率8%,乙组穿刺成功率100%,诊断准确率98%,并发症发生率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CT引导精辟肺穿刺活检时,全自动和半自动活检均发挥理想作用,前者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后者可以降低道出血。

  • 标签: 全自动活检针 半自动活检针 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 准确率
  • 简介:摘要分析1例同侧甲状腺髓样癌合并乳头状癌的病例。观察肿瘤的细胞学形态及术后组织病理形态特点,讨论甲状腺髓样癌合并乳头状癌的细胞学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引导下经支气管活检术(endoscopic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 biopsy,EBUS-TBNA)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于本院就诊的60例疑似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女29例,男31例,年龄(52.49±6.03)岁,术前应用超声电子内镜及超声活检,经支气管对肺癌组织进行活检,分析EBUS-TBNA诊断肺癌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本组60例患者共穿刺79个位点,均成功穿刺,经EBUS-TBNA穿刺活检确诊有53例为肺癌患者,另7例未能明确诊断,经胸腔镜活检或手术病理检查确诊,2例为肺癌患者,3例为淋巴结炎患者,1例为淋巴结核患者,1例为淋巴瘤患者。EBUS-TBNA诊断肺癌的灵敏度为96.36%(53/55),特异度为100.00%(5/5),准确度为96.67%(58/60),阳性预测值为100.00%(53/53),阴性预测值为71.43%(5/7)。入组患者对EBUS-TBNA检查耐受性较好,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EBUS-TBNA可用于肺癌的临床诊断,其诊断准确度及安全性均较高。

  • 标签: 超声内镜 针吸活检术 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将细穿刺活检技术用于甲状腺癌临床诊断的效果,并分析该病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均选自院2019年7月到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共50例,全部患者均接受病理组织切片检查得到确诊,对患者采用细穿刺活检技术进行诊断,将获取的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比较细穿刺活检技术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两者无差异(P>0.05)。结论 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将细穿刺活检技术用于甲状腺癌临床诊断的效果十分理想,能够很好的为患者确诊,为开展对患者的治疗工作提供准确的数据参考,从而保证对患者治疗效果以及预后。

  • 标签: 细针穿刺活检技术 甲状腺癌 临床病理特点 诊断效果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法超声引导甲状腺结节细活检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的可行性及其学习曲线。方法在开展改良法超声引导甲状腺结节细活检前,化州市人民医院派驻两名超声医师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超声科进修培训。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月1月化州市人民医院超声科行改良法超声引导甲状腺结节细活检的患者77例,男性23例,女性54例,年龄为(38.9±11.1)岁,结节最大径为(13.5±4.4)mm,将病例分为3组(A、B、C组,分别为25例、25例、27例)。同时设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8年10月至2020年月1月由中级职称超声医师执行的改良法超声引导甲状腺结节细活检的104例患者为D组,男性36例,女性68例,年龄为(38.1±12.0)岁,结节最大径为(11.6±4.7)mm。比较各组的穿刺标本合格率、操作耗时以及并发症。结果A、B、C、D组标本合格率分别为80.0%(20/25)、84.0%(21/25)、88.9%(24/27)以及88.5%(92/104),A组至C组标本合格率依次升高,但各组间穿刺标本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操作用时分别为(36.9±4.6)min、(30.1±3.8)min、(27.7±3.9)min,B组与A组对比、C组与B组对比,均P<0.05。结论该改良法超声引导甲状腺结节细活检标本合格率高、安全性高、易学快捷,适宜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改良超声引导甲状腺结节细针活检 基层医院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粗穿刺活检标本与对应手术根治标本PD-L1 SP142免疫组织化学的表达情况,分析粗穿刺活检中判断PD-L1 SP142表达的准确性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病理科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诊断为TNBC的患者共72例,比较其粗穿刺标本与手术根治标本中PD-L1 SP142免疫组织化学的表达情况。结果72例患者中,粗穿刺标本PD-L1阳性率为33.3%(24/72);手术根治标本PD-L1阳性率为62.5%(45/72);二者表达的一致率为70.8%(51/72,κ=0.462)。以手术根治标本PD-L1 SP142的表达结果为标准,穿刺标本PD-L1阳性表达的特异度为100%(24/24),同时假阴性率为43.8%(21/48)。其中,PD-L1表达的一致性与穿刺条长度、浸润性癌长度和浸润性癌占比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尽管三阴性乳腺癌粗穿刺活检标本与手术根治标本PD-L1表达的一致性一般,但是穿刺标本阳性检测结果的特异度较高,对患者治疗方法的选择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采取细穿刺活检(FNA)与BRAF V600E基因检测联合诊断价值。方法:45例甲状腺微小结节患者为样本,就诊时间2019年1月-2020年12月,结节直径均<1cm,术前均开展PHILIPS EPIQ5彩超2017 ACR版TI-RADS分级检查、FNA检查与BRAF V600E基因检测,对比分析诊断特异度、准确度、敏感度、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等指标。结果:FNAB与BRAF V600E诊断准确率更高,对比任一单一诊断结果,P<0.05。结论: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primary thyroid lymphoma,PTL)的高频超声特征,以及超声引导下粗穿刺活检(ultrasound-guided core needle biopsy,US-CNB)在诊断PTL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2013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怀疑为PTL的24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施行了US-CNB的23例,未经US-CNB直接手术者1例。男性5例,女性19例,年龄39~75岁。对施行了US-CNB的23例患者进行穿刺安全性及有效性分析,并对最终病理确诊为PTL的20例患者的声像图特征进行要素化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学方法进行研究。结果接受US-CNB的23例可疑PTL患者中,组织学病理诊断为亚急性甲状腺炎1例,未分化癌1例,桥本甲状腺炎1例,纤维性甲状腺炎1例,诊断为PTL者18例,另1例US-CNB穿刺标本病理诊断困难(后经手术活检取材,最终病理诊断为PTL),US-CNB对PTL的穿刺诊断成功率为18/19,本组无任何病例发生严重穿刺并发症。另1例未行US-CNB直接手术经病理明确为PTL。20例PTL的声像图特征主要包括:结节大多形态欠规则,边缘欠光整;内部大多呈低回声或极低回声,蜂窝状或条索状改变;较少伴有钙化;病灶多发为主;大多可见较丰富的血流信号;多伴有后方回声增强;甲状腺体积多增大或形态不规则;若同时伴有侧颈部或中央区淋巴结肿大对诊断更有帮助。结论PTL具有一定的高频超声声像图特征,联合US-CNB可以对PTL作出较为准确的诊断。

  • 标签: 甲状腺 淋巴瘤 活组织检查,针吸 超声检查
  • 简介:  [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细穿刺细胞学活检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9年01月~2021年0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超声引导下细穿刺活检结果,并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进行对比,分析超声引导下细穿刺细胞学活检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中特异性、敏感性和准确性。结果:超声引导下细穿刺细胞学活检结果提示无明确恶性特征的87例患者中有2例经病理检测显示为恶性;存在恶性可能的8例患者中有1例为良性;提示恶性的5例患者经病理检测均确认为恶性;其准确性为97.00%;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86%。结论:甲状腺结节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细穿刺细胞学活检,其检测结果安全可靠,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 标签:   [] 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活检 甲状腺结节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容量控制通气(VCV)、压力控制通气(PCV)、压力控制容量保证通气(PCV-VG)模式对经支气管镜超声引导活检术(EBUS-TBNA)中患者呼吸力学及呼吸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丽水市人民医院2019年2-12月收治的在全身麻醉下行EBUS-TBNA的患者7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VCV组(V组)、PCV组(P组)和PCV-VG组(G组),各25例。经排除/剔除后,V组25例,P组24例,G组24例。在EBUS-TBNA术中分别采用VCV、PCV、PCV-VG通气模式对患者进行机械通气。分别记录和计算超声支气管镜(EBUS)进入气管前(T0)、操作30 min时(T1)、操作60 min时(T2)、操作结束即刻(T3)患者气道峰压(Ppeak)及肺动态顺应性(Cdyn)、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OI)。结果P组与V组比较,P组在T2、T3时刻Ppeak分别为(22.5±5.2)cmH2O、(16.2±2.8)cmH2O,低于V组的(25.8±3.5)cmH2O、(18.2±3.2)cmH2O(q=3.672、3.454,P=0.031、0.045);T1-T3时刻Cdyn分别为(26.4±5.0)mL/cmH2O、(24.1±4.5)mL/cmH2O、(32.5±4.2) mL/cmH2O,高于V组的(23.0±2.7)mL/cmH2O、(19.9±2.1)mL/cmH2O、(28.5±3.7)mL/cmH2O(q=3.732、4.795、4.118,P=0.027、0.004、0.013)。G组与V组比较,G组在T2、T3时刻Ppeak分别为(21.7±4.3)cmH2O、(15.6±2.6)cmH2O,低于V组的(25.8±3.5)cmH2O、(18.2±3.2)cmH2O(q=4.493、4.332,P=0.006、0.009);T1-T3时刻Cdyn分别为(26.6±5.6)mL/cmH2O、(24.3±5.6)mL/cmH2O、(33.2±6.3)mL/cmH2O,高于V组的(23.0±2.7)mL/cmH2O、(19.9±2.1)mL/cmH2O、(28.5±3.7)mL/cmH2O(q=3.852、4.936、4.791,P=0.022、0.002、0.003);T2、T3时刻PaCO2分别为(41.1±3.8)mmHg、(38.4±3.4)mmHg,低于V组的(45.7±3.4)mmHg、(41.0±3.0)mmHg(q=5.969、3.682,P=0.000、0.030);T2时刻OI为(358.0±32.8)mmHg,高于V组的(326.6±29.7)mmHg(q=4.782,P=0.003);P组和G组的各项指标各时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操作时间>60 min的EBUS-TBNA术中,采用PCV-VG模式进行机械通气,不仅能降低气道压,提高肺顺应性,而且能预防呼吸性酸中毒,改善氧合状态。

  • 标签: 活组织检查,针吸 支气管镜检查 气道峰压 肺顺应性 容量控制通气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