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溃疡合并消化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急消化溃疡合并消化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5例,给予西咪替丁80mg/d静脉滴注治疗;泮托拉唑组45例,给予泮托拉唑40mg/d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止血总有效率,起效、止血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泮托拉唑组患者止血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泮托拉唑组患者起效、止血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与泮托拉唑组患者经治疗后均无严重肝肾功能损伤;其中对照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反应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9%;而泮托拉唑组患者仅出现恶心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泮托拉唑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溃疡合并消化能够有效促进止血,缩短病程,改善临床症状,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 标签: 消化道溃疡 消化道出血 泮托拉唑 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注射用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溃疡合并消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09年3月~2011年12月收治的90例消化溃疡合并消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分别给予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2%,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χ2=10.247,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头痛2例,恶心1例,发生率为6.7%;对照组头痛1例,腹泻1例,发生率为4.4%。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χ2=1.038,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注射用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溃疡合并消化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泮托拉唑 消化性溃疡 上消化道出血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研究和探索肝硬化合并消化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42例肝硬化合并消化的患者给予科学、规范的综合护理。结果42例患者中有39例痊愈出院,2例未愈自行出院,1例病情恶化死亡。结论对肝硬化合并消化患者实施及时救治并给予人性化护理,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

  • 标签: 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出血合并消化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月我院收治的49例脑出血合并消化的患者,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做好患者的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及预防各种并发症的护理。结果本组49例患者通过有效的治疗配以精心、细致的护理,47例患者消化停止,经进一步治疗原发病后好转出院,2例患者因病情较重而死亡。结论上消化是脑出血常见的并发症,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患者出血征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并为其实施有效的护理对策,可提高疗效、缩短患者的病程、降低死亡率。

  • 标签: 脑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58例肝硬化合并消化的临床护理,探讨肝硬化合并消化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对58例肝硬化合并消化加强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及三腔二囊管的护理等,配合临床医生的抢救工作。结果本组58例肝硬化合并消化患者抢救成功52例,抢救成功率为89.66%。结论加强基础护理,合理安排局部止血药口服时间,重视心理护理在抢救中的重要性,认真做好三腔二囊管的护理,可以有效的保证肝硬化合并消化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 标签: 护理 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并上消化的内镜表现及导致出血的原因,并就上消化与肝功能分级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1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4例肝硬化上消化患者的胃镜观察结果,分析出血原因。结果上消化与肝功能关系A级与B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级与C级、B级与C级之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下表现出血原因消化溃疡(54.59%),急性胃黏膜损害(26.53%)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17.34%)。结论内镜检查是诊断出血的重要方法,消化溃疡出血的主要原因,且与肝功能分级相关。

  • 标签: 肝硬化 内窥镜检查 消化道出血 原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科综合治疗应激性溃疡致上消化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月间于我院治疗的应激性溃疡致上消化患者48例。采用内科综合治疗方案,积极治疗原发病;持续胃肠减压;使用胃粘膜保护剂及抑酸剂;使用止血药;内镜下止血;保持酸碱、电解质平衡等。总结治疗过程及效果,并统计分析。结果针对48例应激性溃疡致上消化患者采用内科综合治疗后效果观察发现,其中治疗后治愈患者26例,有效患者10例,临床有效率为75.0%,内科综合治疗无效患者12例转为手术止血治疗,其中10例成功止血,术后死亡2例,死亡率为4.2%。结论内科综合治疗仍然是治疗应激性溃疡致上消化的最主要治疗方案,治疗效果可靠;如发现治疗效果不佳,应果断手术治疗,提高手术成功率。

  • 标签: 应激性溃疡 上消化道出血 内科综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消化溃疡(pepticulcer)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壶腹部的慢性溃疡,即胃溃疡(gastriculcer,GU)和十二指肠溃疡(duodenalulcer,DU),由于溃疡的形成与胃酸及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故称为消化溃疡。讨论消化溃疡内科护理。方法配合内科治疗进行护理。结论症状较重时需卧床休息,可使疼痛症状缓解。教会并指导病人用松弛术、局部热敷,也可以采用针灸和理疗等方法,以使腹痛减轻。

  • 标签: 消化性溃疡 内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早期肝硬化合并消化的原因以及探讨治疗方法。方法对来我科室就诊的78例肝硬化合并消化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及时合理的治疗后78例患者中显效19例(24.36%),有效57例(73.08%),无效2例(2.56%)。结论早期肝硬化合并消化的原因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源性溃疡、门脉高压性胃病等。明确其具体出血原因,对进一步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提高治愈率有重大的意义。

  • 标签: 早期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治疗分析
  • 简介:摘要上消化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胆等部位的出血。最常见病因为消化溃疡和肝硬化所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我科自2009年实行整体护理,每一例患者都有指定的责任护士,均制订了完善的护理计划,采取了规范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整体护理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68例肝硬化合并消化患者再出血次数、抢救成功率等的影响。方法分别将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与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32例与36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使用护理基础加综合护理,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基础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再出血次数、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出血次数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一般护理措施相比,综合性护理在提高患者治愈率、降低患者出血次数及并发症等方面有显著效果。

  • 标签: 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 上消化道出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找到一个治愈率高、复发率低的治疗消化溃疡的方法。方法通过对140名消化溃疡并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患者用药对比。结果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治疗组为88.9%,对照组为82.4%,治疗组高于对照组。结论以铋剂为主的三联疗法是一种疗效高,患者耐受性和依从性好,价格适中的幽门螺杆菌(Hp)根除方案。

  • 标签: 消化性溃疡 铋剂 质子泵阻止剂 三联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化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为治疗消化溃疡患者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08年8月至2010年11月我院收治的30例消化溃疡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情况,通过给予患者奥美拉唑、阿莫西林以及左氧氟沙星三种药物,观察治疗的疗效。结果患者在服用药物2周时间之后,治愈的患者为21例,占到所有患者的70.0%;有效的患者为7例,占到所有患者的23.3%;无效的患者为2例,占到所有患者的6.7%;P值为0.035,总的有效率为93.3%。结论奥美拉唑、阿莫西林以及左氧氟沙星三种药物能及时、有效地治疗消化溃疡,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消化性溃疡 药物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120例消化溃疡患者临床特点,提高对根除幽门螺杆菌重要性的认识。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择根除幽门螺杆菌和未根除幽门螺杆菌各60例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的60例患者无胃癌发生,未经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的60例患者有3例发生癌变,占5%。结论根除幽门螺杆菌不但可促进溃疡愈合,而且可预防和减少胃癌的发生。

  • 标签: 消化性溃疡 幽门螺杆菌(Hp) 胃癌 质子泵抑制剂(PPI)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消化溃疡内科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评估病人疼痛的性质、部位、程度、持续时间、诱发因素,与饮食的关系,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遵医嘱用药,如抗酸药应在餐后1小时及睡前服用一次,抗胆碱能药及胃动力药如吗丁啉、西沙必利等应在餐前1小时及睡前1小时服用。帮助嗜烟酒的病人戒烟酒。

  • 标签: 消化性溃疡 内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消化溃疡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评估疼痛的诱发因素和缓解因素;观察病人上腹痛的规律、性质、程度及部位;观察大便的性状;观察有无并发症的发生。遵医嘱正确服用质子泵抑制剂、组胺H2受体拮抗剂、抗酸剂及抗H.pylori药物,观察药物的疗效及副作用。通过帮助病人认识压力与溃疡疼痛发作的关系,教给病人放松技巧,自觉避免精神神经因素的影响。

  • 标签: 消化性溃疡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肺心病(简称肺心病)合并消化溃疡(PU)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肺心病合并PU与一般PU的发生率、临床表现、溃疡部位及大小、营养状况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肺心病合并PU具有发生率高、表现不典型、胃溃疡多见、溃疡面较大、多合并营养不良等特点。结论对肺心病患者要警惕合并PU,应及时检查以免漏诊。

  • 标签: 肺心病 并发症 消化性溃疡 诊断 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