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阿司匹林(Aspirin,ASP)又称乙酰水杨酸(ASA),是常用的历史悠久的非甾体类抗炎药,也是非选择性环氧化酶(cox)抑制药,具有较强的解热镇痛作用,广泛用于抗炎、抗风湿。小剂量阿司匹林主要抑制血小板COX-1,减少血栓素A2(TXA2)的生成,用于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病和短暂性缺血发作,如脑梗死、冠心病、心肌梗死、偏头痛,人工心脏瓣膜或其他手术后的血栓形成及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近年又发现阿司匹林可降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以及其他一些作用。本文结合文献报道综述如下。

  • 标签: 阿司匹林 常见不良反应 特殊不良反应 凝血障碍 瑞夷综合征 水杨酸反应 心脏毒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化系统疾病整体护理的内容,以期指导临床工作。方法以临床护理学为基础,结合临床工作我实践经验,总结消化系统疾病整体护理方案。结果基础护理评估在一般评估基础上应该加入心理资料、社会支持系统资料,能够制订出更有针对性护理措施。结论对患者进行系统化的整体护理,使患者对疾病有全面的了解,指导患者改变以往的生活方式以适应社会及疾病的需要,减少疾病的复发,可提高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消化系统疾病 整体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进一步总结造成院内输血工作中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以及注意事项,提高院内输血的成功率,保证输血者的健康。方法根据我院自2011年8月到2013年8月间所进行输血活动患者的临床资料,共31983人,从输血前、输血中、输血后三个时期观察患者的健康情况.整理出现输血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从输血类型、患者体质、输血操作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出现输血不良反应的患者共有121人,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38%;其中由于血小板单采血输血而发生不良情况的患者有27人,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67%;发生比率最高。其他种类的输血方式发生不良反应比率由高到低分别为白悬浮红细胞过滤血输血,失活白病毒血浆过滤血输血,白冷沉淀过滤血输血。输血产生的不良反应主要以过敏反应以及非血溶引起的发热现象为主。结论通过对以往输血前后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产生不良反应的成因进行总结,我院现已制定一系列预防、治疗措施以及制度,现已取得初步成效。虽然少量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但合理制定相关对策、提高操作和预防能力,可以有效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标签: 院内输血 不良反应 单采血小板 白悬浮红细胞过滤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非甾体抗炎药不良反应发生的表现、因素及预防,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临床报告因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后出现不良反应病例56例。结果非甾体抗炎药不但有胃肠道、肝脏、肾脏、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还有中枢神经系统、血液系统不良反应,以及过敏反应等。结论临床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时严格掌握其适应症,采取正确的给药方法,谨慎联合用药,以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非甾体抗炎药 不良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笔者在文中主要从中药的安全现状和引发的不良反应出发,找到中药安全事件促发的原因,通过探讨后提出改进中药安全服用的措施和方法,明确中药的合理用药,提高中药用药安全。

  • 标签: 中药用药 不良反应 合理 规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了解中成药常见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提高人们对中成药不良反应的重视。

  • 标签: 中成药 不良反应
  • 简介:小儿一旦感冒,发烧往往会接踵而至。这时候家长就赶忙给孩子服用感冒药、退烧药。但不久前,美林(布洛芬)陷入质疑漩涡,让这一经典的解热镇痛药成为热议的焦点。这个案例的发生是否意味着布洛芬的安全性有问题?记者就此采访了药学专家。

  • 标签: 不良反应 恐慌 解热镇痛药 感冒药 布洛芬 退烧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引起输血不良反应的抗体因素以及降低其发生的机率的措施和手段。方法在我院随机选取近年33例输血反应样本进行血清学的分析,对其血液中的红细胞抗体、血小板抗体以及HLA抗体进行筛查,并分析出现输血反应的原因。结果患者如果进行多次输血后容易产生红细胞抗体和HLA抗体的机率比较高,而产生血小板抗体的机率较小,而且输血反应主要以发热最为多见。结论医院内部建立比较规范的输血制度并严格要求执行,重视输血技术的提高和方法的巧合应用是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有效措施。

  • 标签: 不良反应 输血 抗体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西药不良反应的临床情况,为以后的临床用药提供指导。方法以2005年至2011年我院的362例使用西药出现不良反应的病例进行分析研究,对患者的年龄、药物类型、用药方式、不良反应等进行总结归纳。结果(1)不同年龄段中以>60岁组患者最多,其次为<20岁组,说明老年人与小儿ADR较为多见。(2)常见药物种类前三位为抗感染类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呼吸系统药物。(3)给药方式中以静脉给药和肌肉注射给药最为常见。(4)临床表现以消化系统症状最为多见(恶心、呕吐、腹泻等),其次为皮肤及附属器官症状(皮疹等)、过敏性休克。结论临床使用西药治疗必须注意其不良反应情况,通过科学合理的使用西药来改善患者不良反应出现几率。

  • 标签: 不良反应 西药 用药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氟康唑所致的不良反应(ADR)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以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01年~2011年中国医药期刊全文数据库内文献记载的有关氟康唑所致ADR的136例患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氟康唑所致ADR的数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ADR多为消化反应,约占该药所有ADR的50%;其次有过敏反应(30%);也有急性肝、肾功能损害,还出现一些少见的ADR,如心脏毒性、精神及神经系统的症状,偶可发生周围血象一过性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减少,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等血液学检查指标改变,也有个别出现急性骨髓抑制。结论提示临床医务人员应高度重视氟康唑的ADR,坚持合理用药。

  • 标签: 氟康唑 真菌 不良反应 文献分析
  • 简介:摘要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尚不完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数量少、质量差,法规不完善。应完善机构,明确责任;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完善相关法规,落到实处。药品是特殊的商品,药品质量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健康与生命安全,药品的整个供应链都存在影响药品质量与用药安全的风险,所以做好整个药品生命周期的质量风险控制是十分重要的。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从药品上市后再评价、临床合理用药、药品遴选、新药研发、以防药害事件等方面进行阐述探讨药品不良反应的安全用药意义和社会意义,从而让临床用药的医生和药师、患者、药品监管人员和部门,以及社会广大群众充分重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呈报、收集、分析、整理等监测工作。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ADR) 监测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历年来穿琥宁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分析,发现不良反应中以过敏反应、血小板减少、过敏性休克、呼吸困难、皮下紫癜、致药疹、胃肠道反应等最为常见。结论临床应加强重视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视工作,减少或避免穿琥宁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药品的合理使用。

  • 标签: 穿琥宁 不良反应 过敏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对消化系统肿瘤患者的护理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消化内科2011年7月到2112年6月132例住院的消化系统肿瘤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结果16例患者因是癌症晚期病情加重,体质差,时间长而死亡,3例患者因经济条件放弃外,其他患者均病情稳定后出院。结论护理人员要关注消化系统肿瘤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全面评估患者的人格特征,从而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消化系统肿瘤 化疗 护理
  • 简介:目的综述各种抗糖尿病药物所致临床不良反应的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国内外近期公开报道的糖尿病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整理、总结、分析。结果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随着药物剂量增加以及其他因素影响会导致很多不良反应,目前已知常见ll缶床不良反应主要有低血糖、消化道症状、变态反应及代谢和营养障碍等。结论抗糖尿病药物的不良反应涉及系统广泛,有的后果严重,应引起lI缶床重视,加强临床合理用药,增强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痛苦。

  • 标签: 糖尿病 治疗药物 临床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