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自来水在日常生活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人们每天都离不开它,保证自来水的质量,是保证人们身体健康的重要前提。而溴酸对于人体健康存在威胁,被我国判定为2B级的潜在致癌物质,所以有必要加强自来水中溴酸的检测工作。文章研究了自来水中的致癌物质溴酸检测,更好地保证自来水的质量,提高人们的生活健康水平。

  • 标签: 自来水 溴酸盐 处理技术 检测方法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概述了关于含溴矿泉水臭氧化过程中的主要副产物溴酸根离子的生成途径、生成量的影响因素、以及控制其生成的主要方法以及相关控制措施,望为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士提供参考。

  • 标签: 包装水 矿泉水 溴酸盐 臭氧消毒
  • 简介:摘要目前,溴酸已被权威机构认定为是典型致癌物之一。人们的日常生活饮用水常常会在消毒处理中产生一定量的溴酸。通过探寻更为合理的测定方案,可快速科学检测出生活饮用水中的溴酸。本文简要介绍溴酸,并就饮用水中溴酸浓度检测方法的典型原理及思路作一概述。进而提出了生活饮用水中溴酸的具体测定方案。

  • 标签: 生活饮用水 溴酸盐 测定
  • 简介:摘要臭氧技术在给水处理工艺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当水中存在Br-时,采用臭氧深度处理技术会产生2B级致癌物BrO3-。我国现行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规定,饮用水中BrO3-的限值为10µg/L。BrO3-的控制方法有三大类,前体物控制、生成控制和末端控制。直接去除前体物Br-的成本较高,而生成控制只能去除一部分BrO3-。因此BrO3-的末端控制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阐述一种新型的末端控制技术—高级还原技术对水中溴酸的去除,探讨了在光催化高级还原技术中各个因素对BrO3-去除的影响,最后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 标签: 溴酸盐的去除 高级还原技术 同相光催化 异相光催化
  • 简介:建立了单柱阴离子色谱测定地表水中溴酸根的方法,并对实际水样进行了测定。溴酸浓度在0.01—4.0mg/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回归相关系数O.9993,检出限为O.02mg/L,保留时间和峰面积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13%和0.92%,回收率为96.2—103.5%。

  • 标签: 离子色谱 溴酸根 地表水
  • 简介:摘要溴酸在国际上被认定为2B级潜在致癌物,目前传统水工艺使用臭氧氧化中含溴水源水会产生溴酸。研究表明通过降低pH值,加氨、加H2O2、使用催化剂氧化等方法对减少溴酸的产生有着明显的效果。吸附法、混凝法、离子交换法、电化学法等可去除水中溴酸,本文主要通过对去除水中溴离子研究,并对此提出今后研究的方向及应解决的一些问题。

  • 标签:
  • 简介:摘要:臭氧(O3)作为一种广谱型杀菌剂被广泛应用于饮用水生产消毒,水中的溴离子(Br-)经臭氧(O3)氧化会产生消毒的副产品溴酸(BrO3-),国际癌症研究所已将溴酸列为2 B类的潜在致癌物质,我国包装饮用水相关标准规定了溴酸限量值。溴酸的生成机理极为复杂,企业生产中可以通过膜滤、电渗析、活性炭吸附等手段去除或降低源水中溴化物(Br-)从源头上控制成溴酸(BrO3-)生成;还可以通过pH调节(添加二氧化碳)、优化臭氧(O3)添加工艺等过程控制来减少溴酸(BrO3-)生成,文中还分享了活性炭和臭氧添加工艺优化达成溴酸控制效果的实际案例。

  • 标签: 包装饮用水 矿泉水 臭氧 溴酸盐 溴化物
  • 简介:采用离子色谱方法测定了饮用水及环境水样中溴酸的含量,水样经IonPacAS11-HC阴离子分析柱和IonPacAG11-HC(4×250mm)保护柱分离,以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为淋洗液;BrO3-在0.0157-1.57μg/L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为0.005mg/L,空白水样的加标回收率在87.1%~110.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6)均小于5.0%。

  • 标签: 离子色谱 溴酸盐
  • 简介:摘要:臭氧化过程会伴随有溴酸生成,在此现象的基础上,本文从三个阶段,即预处理原水、控制溴酸形成、以及一旦形成后如何进行消除三个部分来探讨日常生活中如何将饮用水进行简单净化。已有实验表明,控制水中含有的微生物生成并改善电导率、通入氨、加入不同种类的消毒产品、加入活性炭吸附材料等是目前较为常见的几种净水方法,实践效果良好。供水相关企业或部门可以选择适当的生产方式,合理拓展企业规模,尝试降低运行成本,实现水中物质的状态平衡。

  • 标签: 饮用水 臭氧消毒副产物 溴酸盐 控制技术
  • 简介:针对目前离子色谱电导法检测面制品中溴酸的假阳性问题,建立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面制品中的溴酸的方法.面制品经超纯水提取、过滤、衍生,采用C18色谱柱,紫外检测器检测.结果表明,采用亚铁氰化钾-乙酸锌作为沉淀剂,待测液在45℃时衍生60min,溴酸浓度在0.025-1mg/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线性关系,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柱前衍生 溴酸盐 面制品 测定 紫外检测器
  • 简介:联合柱前衍生化技术,成功地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了水体中微量溴酸含量。通过衍生化条件的优化,方法回收率在98%-10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2.0%,线性相关系数达0.9995,检测限为1.0μg/L。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能满足现有标准的检测要求。

  • 标签: 溴酸盐 柱前衍生化 高效液相色谱法 优化
  • 简介:建立了梯度淋洗-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饮用水中的溴酸、亚氯酸盐、氯酸盐、亚硝酸盐氮、磷酸盐等多种离子的方法。选用IonPacAS19型分析柱,采用0~45mmol/L的KOH淋洗液梯度淋洗,流速为1.0mL/min,抑制型电导检测器。方法的线性相关系数r〉0.9993,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6.0%,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2.8%~111.8%。结果表明,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分析快速、结果准确等优点。

  • 标签: 离子色谱法 溴酸盐 亚氯酸盐 氯酸盐 亚硝酸盐氮 磷酸盐
  • 简介:采用氢溴酸催化的双吲哚甲烷合成反应.仅使用2mol%的HBr(40%水溶液)作催化剂,剛噪与羰基化合物便以极高的效率缩合,并生成活性分子双吲哚甲烷.该反应催化剂用量极低却多数在瞬间完成,且条件温和、经济高效、底物适用范围广.

  • 标签: 氢溴酸 双吲哚甲烷 吲哚官能团化 溴效应
  • 简介:目的:探讨氢溴酸加兰他敏的透皮吸收特性.方法:用紫外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检测浓度,采用V~C水平扩散池,比较氢溴酸加兰他敏在不同pH条件下的渗透系数,同时研究几种常用促透剂对氢溴酸加兰他敏渗透系数的影响.结果:在pH=8的条件下,氢溴酸加兰他敏的渗透系数增大.1%月桂氮(艹)/(卓)酮和1%月桂氮(艹)/(卓)酮+10%丙二醇可显著增大氢溴酸加兰他敏的渗透系数.结论:氢溴酸加兰他敏的透皮吸收受促透剂、介质pH等理化性质的影响.

  • 标签: 氢溴酸加兰他敏 皮肤吸收 渗透系数
  • 简介:目的:介绍氢溴酸右美沙芬(DMB)制剂学的研究概况,供药学工作者参考。方法:对国内外期刊中与DMB制剂有关的文献进行了检索和综述。结果与讨论:对DMB的单方普通制剂,缓释制剂及DMB的复方制剂都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对DMB的复方缓释制剂研究不够深入,应强这方面的研究,以期广泛应用于临床。

  • 标签: 氢溴酸右美沙芬 制剂 缓释制剂 复方制剂 镇咳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