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孕妇在产前患有B族溶血链球带菌现象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抽取2012年4月~2013年2月在我院进行常规产检的120名孕妇,于孕17~19周后在阴道下段及肛周取样,种植于改良爱德华培养基中,再进行血琼脂平板培养基地培养,最后实施PCR检测方法。其中有60例为GBS阴性者为对照组,剩余60例GBS阳性者为观察组,追踪其妊娠结局。并随访观察新生儿感染,胎膜早破和早产等情况。结果①对照组GBS阴性孕妇阴道炎发生率为56.66%,而阳性阴道炎的发生率为33.33%,两组经对比,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②GBS的带菌率为6.3。结论GBS带菌增加了胎膜早破,新生儿感染率和宫内感染等情况,所以妊娠中晚期孕妇感染B族溶血链球会对妊娠结局产生不好的影响。

  • 标签: B族溶血性链球菌 母婴 妊娠结局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分析新生儿B族溶血链球(GBS)感染的临床特征,提高因GBS感染所致的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水平。方法收集2010年-2013年在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的资料,回顾分析GBS感染的88例病例,分析患儿的围生期因素、发病时间、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和预后。结果GBS感染所致的败血症18例(其中15例为早发型感染,3例为迟发型感染),GBS感染所致的肺炎70例。经抗感染治疗后治愈86例,自动出院2例。结论GBS是引起新生儿围生期侵袭性感染的重要病原菌,积极预防和抗感染治疗是疾病预后的关键因素。

  • 标签: B族溶血性链球菌 感染 新生儿
  • 简介:受冬季气候的影响,行唐县大部分羊只普遍发生以呼吸困难、咳嗽、体温升高、后肢瘫软为主要症状的传染病。该病在相邻县区也普遍发生,发病率高、传播速度快、死亡率高,给养殖户带来很大经济损失。笔者现将诊治的一例绵羊链球与胸膜肺炎混合感染的病例介绍如下,愿与同仁共同商榷。

  • 标签: 绵羊链球菌病 混合感染 胸膜肺炎 诊治 冬季气候 呼吸困难
  • 简介:摘要目的肺炎链球作为条件致病菌广泛分布于人体多个部位,可引起人类多种疾病,致死率较高(在细菌性脑膜炎中)。方法对我院185株肺炎链球标本用生物-梅里埃API反应板进行生化鉴定和药敏分析。结果肺炎链球分布广耐药率升高。结论肺炎链球由于特殊结构产生厚荚膜,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且呈上升趋势。

  • 标签: 肺炎链球菌 厚荚膜 耐药性
  • 简介:利用腹腔注射链球Streptococcussp.的方式制造链球胁迫模型,研究了链球胁迫对体质量(100±10)g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niloticus生化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发现:罗非鱼感染链球后血清尿素氮、肌酐含量以及肝脏溶菌酶、谷丙转氨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均下降,与0h组差异显著,表明链球感染后罗非鱼体内的免疫水平降低,抗氧化水平降低,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下降。

  • 标签: 链球菌 罗非鱼 生化指标 免疫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溶血贫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来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贫血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即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输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0%,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2.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结论给患有自身免疫性溶血贫血的患者采用洗涤红细胞输血治疗有着很好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输血 疗效
  • 简介:链球病是由溶血链球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多发于冬春寒冷季节,其特征主要是患羊下颌淋巴结肿大、咽喉肿胀、各脏器出血、大叶性肺炎、胆囊肿大等。笔者临床曾见过一起藏系羊链球病,现将具体情况介绍如下。

  • 标签: 链球菌病 藏系羊 防治 诊断 溶血性链球菌 热性传染病
  • 简介:B族链球可引起新生儿早发型和晚发型疾病,主要危险因素是母亲胃肠道和生殖道的定植。目前对存在危险因素的妊娠妇女有两种筛选方案:高危因素评估方案和普遍筛查方案;美国等国家采取产时抗生素预防性治疗措施,使早发型B族链球疾病的发病率大幅度降低,但对晚发型疾病的发病率影响不大。抗生素预防性治疗首选青霉素,对青霉素过敏者需依据菌株药敏结果选择药物。抗生素预防性治疗措施存在一定的弊端,需积极研发其他的预防措施来预防B族链球感染。

  • 标签: B族链球菌 早发型疾病 产时抗生素预防性治疗 预防
  • 简介:目的探讨本课题组前期所构建的变异链球(S.mutans)ldh-luc荧光报告株在浮游态及生物膜状态下的活性及代谢状态的有效性,为探讨抗菌剂对多菌种生物膜中S.mutans的作用提供研究基础。方法采用生长曲线、扫描电子显微镜、活菌菌落计数等方法研究浮游态及生物膜状态下S.mutansldh-luc荧光报告株的生长活性及代谢状态,并测定荧光报告株的荧光活性。结果S.mutansldh-luc荧光报告株和野生株生长趋势一致,生物膜内可培养活菌数无差别(4h:F=2.13,P〉0.05;12h:F=1.45,P〉0.05;24h:F=2.72,P〉0.05;48h:F=1.85,P〉0.05),SEM检测结果显示4、12和24h生物膜形成能力无差异;S.mutansldh-luc荧光报告株从对数生长早期到平台早期荧光表达稳定,荧光量能实时反映活菌数量。结论S.mutansldh-luc荧光报告株和野生株生长能力相似,具有稳定的荧光活性,荧光量能准确反映细菌活菌数量,提示可用S.mutansldh-luc荧光报告株代替野生菌株进行相关实验研究,并可用于实时观测抗菌剂对其的作用。

  • 标签: 变异链球菌 ldh-luc荧光报告株 生长曲线 生物膜 荧光活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非溶血输血反应的原因分析和预防措施进行分析。方法对2012年4月到2014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输血时出现输血不良反应的100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分析出现非溶血输血反应的原因。结果有11%的患者出现非溶血输血反应,其中,有63.6%的非溶血输血反应患者出现发热,有36.4%的非溶血输血反应患者出现过敏;患者的性别对非溶血输血反应的发生率无明显影响(P>0.05),而患者的体质、输血次数、血液制品品种均对患者的非溶血输血反应的发生率有明显的影响(P<0.05)。结论需要重视临床上出现的非溶血输血反应,找出其发生的原因并进行一定的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非溶血性 输血反应 原因 预防措施
  • 简介:目的探讨大鼠感染肺炎链球肺炎后血清铁及血红蛋白的变化以及感染程度与血清铁、血红蛋白之间的关系。方法将60只远交群大鼠(SD大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5只,3组为试验组,经口气管插管注入低、中、高3个梯度的菌液(通过菌量梯度反映肺炎感染严重程度),同时设1组未经口气管插管注入菌液对照组,观察第3、5、7天4组大鼠平均血清铁及血红蛋白水平,以及各试验组菌量梯度与血红蛋白及血清铁均值之间的关系。结果中、高菌量组血清铁水平第3天时与对照组相比即显著下降(P=0.009,P=0.005),低菌量组第5天时血清铁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中、高菌量组血红蛋白水平第5天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P=0.046),低菌量组血红蛋白第3、5、7天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菌量梯度与血清铁含量平均值呈负相关(r=-0.65、r=-0.53、r=-0.61),不同菌量梯度与血红蛋白平均值之间无明确相关性。结论肺炎链球感染可导致大鼠血清铁及血红蛋白水平下降,感染严重程度与血清铁水平存在相关性(感染越重,血清铁水平越低),与血红蛋白水平无明确相关性。

  • 标签: 肺炎链球菌肺炎 大鼠 血清铁 血红蛋白
  • 简介:通过对一起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处罚案例的分析,探讨《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颁布实施后针对食物中毒事件的行政处罚依据及违法所得、货值金额的认定。食物中毒是较严重的违法行为,应该给予严惩,违法所得应为引起食物中毒的该餐次所取得的相关营业性收入,查明原因的食物中毒事件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八十五条第(二)项规定予以处罚,致病原因不明的食物中毒事件处罚应慎重,建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增加针对食物中毒事件的处罚条款。

  • 标签: 副溶血性弧菌 食物中毒 违法所得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成分输血在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贫血(Autoimmunehemolyticanemia,AHIA)患者过程中的临床疗效及其护理措施。方法选取近三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AHI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两组患者在输血前后的血红蛋白(Hb)含量、红细胞数量(RBC)及红细胞比容(Hct)的变化以及输血中采取的护理措施。结果两组患者在输血后的Hb、RBC及Hct均升高,所采取的护理措施到达对患者安全输血的目的。结论成分输血对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贫血患者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对AHIA患者在输血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及医疗效果。

  • 标签: 自身免疫性性溶血性贫血 成分输血 护理
  • 简介:2013年4月,西平县某猪场保育猪群发病,病猪出现体温升高、呕吐、腹泻,个别出现神经症状,很快死亡,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笔者到现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以及采集病料,根据临床症状、病理解剖检查和实验室检测,诊断为猪伪狂犬病和链球病混合感染.1临床症状断奶仔猪分群10d开始发病,精神沉郁,体温升高达40℃以上,个别猪关节肿大,站立不稳,浑身颤抖,耳、四肢末梢及肛门周围皮肤发绀,随后出现呕吐、腹泻、四肢划动、头往后仰,发病后3~4d相继死亡。发病后用一些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

  • 标签: 猪伪狂犬病 混合感染 链球菌病 诊治报告 流行病学调查 临床症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观察荧光PCR技术和细菌培养法用于产前筛查B族链球(GBS)感染的检验效果。方法收集500例孕34-37周孕妇阴道肛门拭子,分别进行GBS核酸检测(PCR)及细菌培养检测,对比两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结果500例样本中,PCR技术检测GBS阳性43例,阳性率8.6%,细菌培养法检测GBS阳性26例,阳性率5.2%,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测序法对照,PCR技术正确占89.5%,细菌培养法正确占10.5%,差异有显著性(P<0.05);PCR技术与细菌培养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100%、99.6%和61.0%、99.8%,二者敏感性差异显著(P<0.05)。结论产前B族链球检测,PCR技术明显优于细菌培养法,其阳性率高、准确性大、敏感性好,检测速度更快。

  • 标签: 实时荧光PCR 细菌培养 B族链球菌 围产期 阳性率 敏感性 准确性
  • 简介:总结1例因溺水致溶血肾功能衰竭患者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的观察与护理经验。患者水电解质酸碱失衡,血小板低,血管活性物质均发生了剧烈的改变,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时风险性很高,治疗过程中极易发生低血压、心律失常、出血等并发症。患者采取的是无肝素抗凝治疗,又要警惕凝血的发生,细致有预见性的观察及科学的护理方法是其治疗护理成功的关键。

  • 标签: 连续性血液净化 溺水 溶血 肾功能衰竭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