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应用氦氖激光治疗肝炎综合征患儿,观察效果。方法将本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200例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两组患儿均实施保肝降酶退黄药物治疗。此外,对观察组加用氦氖激光患儿肝俞穴。比较两组患儿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在治疗14d后,观察组患儿血清总胆红素为(39.7±24.5)μmol/L、谷丙转氨酶为(58.4±28.3)U/L,谷草转氨酶为(66.2±30.7)U/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5.3±30.8)μmol/L、(86.5±42.4)U/L和(85.6±28.1)U/L(P均〈0.001)。结论对肝炎综合征患儿应用氦氖激光肝俞穴治疗可提高疗效,加速肝功能指标的恢复。

  • 标签: 婴儿肝炎综合征 肝俞穴 氦氖激光照射 血清总胆红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带状疱疹患者治疗的过程中使用伐昔洛韦联合氦氖激光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间收治的80例带状疱疹患者进行治疗,按照随机序号法将80例患者进行分组后,定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伐昔洛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氦氖激光治疗;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伐昔洛韦联合氦氖激光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良好,对于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能够进行较好的提高,因而值得临床在治疗带状疱疹的过程中使用。

  • 标签: 伐昔洛韦 氦氖激光照射 带状疱疹 疗效
  • 简介:准直激光下的金属丝,会在垂直于金属丝方向的光屏上出现环形光。本文采用在金属丝表面包裹碳颗粒的方法,分离反射光和衍射光,研究光路的组成。接着探究金属丝的半径和粗糙程度对环形光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测量环形光光强分布规律,结合几何光学和夫琅禾费衍射进行解释。光源也是潜在的影响因素,本文探究了不同波长激光对环形光的影响。

  • 标签: 金属丝 环形光 碳颗粒包覆 光强分布规律 夫琅禾费衍射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使用脉冲激光和TDP红外线烤灯照射对带状疱疹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找出更有效的治疗方法,缩短患者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方法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患者分别用脉冲激光治疗20min和TDP红外线烤灯局部治疗20min的效果观察,得出结论。结果两种治疗方法对疱疹皮损的愈合作用无明显差异,脉冲激光能更有效地减轻患者皮损所引起的神经痛。结论运用脉冲激光治疗带状疱疹所引起的神经痛的的效果比TDP红外线烤灯照射治疗的效果更明显。

  • 标签: 脉冲激光 TDP红外线烤灯 带状疱疹 神经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多次间歇蓝光照与持续蓝光照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持续蓝光照进行治疗,实验组采取多次间歇蓝光照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新生儿黄疸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00%)显著低于对照组中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2.00%);但两组新生儿黄疸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多次间歇蓝光照与持续蓝光照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应用多次间歇蓝光照治疗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安全性更高。

  • 标签: 多次间歇蓝光照射 持续蓝光照射 新生儿黄疸 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威伐光辅助治疗失禁性皮炎的疗效。方法20例失禁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例A组为对照组,单纯对病人进行失禁皮肤护理(清洗、润肤、隔离保护);B组为治疗组,在上述的基础上,联合威伐光照辅助治疗每日两次,连续治疗3天为一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威伐光照能有效治疗失禁性皮炎,优于单纯失禁皮肤护理,减轻患者痛苦,有利于患者康复,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失禁性皮炎 威伐光照射 失禁皮肤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间隙和持续蓝光照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至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新生儿黄疸患儿56例作为研究资料,对其进行编号和随机分组,各28例,其间隙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间隙性蓝光治疗,而持续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持续蓝光治疗,对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间歇组患儿与持续组患儿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6.43%、92.86%,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间歇组与持续组患儿发热、腹泻、皮疹及其他不良症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71%、39.29%,间歇组安全性更高,P<0.05。结论对新生儿黄疸患儿采用常规治疗联合间隙和持续蓝光照治疗均具有较高的疗效,但间歇蓝光治疗安全性更高,因此应当重视对间歇蓝光治疗方法的推广。

  • 标签: 蓝光照射治疗 新生儿黄疸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短时多次蓝光照对新生儿黄疸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120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长时持续蓝光照,观察组为短时多次蓝光照,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血清胆红素水平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短时多次蓝光照对新生儿黄疸治疗的应用效果显著,症状得到改善,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 标签: 短时多次蓝光照射 新生儿黄疸 疗效探讨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对新生儿黄疸治疗中持续性蓝光照和间断性蓝光照的疗效进行对比。 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 240 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包括 60 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接受持续性蓝光照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间断性蓝光照治疗,进行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各项指标的对比。 结果: 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差异不显著( P>0.05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 P<0.05 )。 结论: 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应用间断性蓝光照能够收获良好效果,并且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间断性蓝光照射 持续性蓝光照射 新生儿黄疸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蓝光照联合早起抚触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来我院新生儿科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患儿80例,该80例患儿随机分为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的对照组40例,和采用蓝光照联合抚触的实验组40例,对照组采用补充维生素,抑制溶血,避免采用胆红素过敏药物并采用蓝光照治疗,实验组除了对照组的治疗方法以外还采用抚触的方法.结果两组对照显示,1、2、3d实验组和对照组大便次数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前3d大便次数多于对照组,1~7d实验组的黄疸指数均低于对照组。结论蓝光照联合早起抚触治疗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具有临床实用价值,能够有效减轻患儿不安全感,加快新陈代谢,增加每日排便次数,并且降低黄疸指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黄疸采用白蛋白联合蓝光照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按照蓝光照方法进行,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白蛋白,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蛋白联合蓝光照可以降低新生儿黄疸指标,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新生儿黄疸 白蛋白 蓝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探究间歇和持续蓝光照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本院2015年1月-2016年2月间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中选择74例进行此次分组治疗,A组采取间歇蓝光照治疗,B组实施持续蓝光照治疗,各37例。结果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6%,B组为89.2%,对比显示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对比两组治疗后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浓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显示A组更低(P<0.05)。结论间歇与持续蓝光照治疗新生儿黄疸效果相仿,但间歇蓝光照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更低,更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间歇蓝光照射 持续蓝光照射 新生儿黄疸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新生儿黄疸病症采用持续与间隙蓝光照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治疗的110例新生儿黄疸为研究资料,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先后分两组,每组55例,所有患儿均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在此基础上,予以对照组持续蓝光治疗,予以观察组间隙蓝光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儿经蓝光照后,其临床治疗效果与观察组比较(P>0.05);经治疗,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对比(P<0.05)。结论针对新生儿黄疸病症予以持续及间隙蓝光照治疗,虽然两种治疗方法均有一定治疗效果,但和持续性照射相比,间歇性照射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新生儿黄疸 蓝光照射 间隙 持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蓝光照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15年9月-2016年4月随机选取72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按治疗方式不同分组,常规组(n=36)给予酶诱导剂、益生菌、对症支持等常规治疗;观察组(n=36)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蓝光照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61.11%,明显高于常规组44.44%(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血清胆红素下降幅度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蓝光照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愈率,调节血清胆红素水平,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 标签: 光照疗法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间歇性蓝光照与连续性蓝光照治疗新生儿黄疸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收治的460例病理性黄疸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个组别,实验组与参照组各230例。对实验组患儿采用间歇性蓝光照方法,对参照组患儿采用连续性蓝光照方法,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血清胆红素下降程度、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血清胆红素的下降程度对比参照组均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两种蓝光照方法治疗新生儿黄疸均可获得理想效果,但间歇性照射方法的不良反应更少,值得推广。

  • 标签: 蓝光照射 新生儿黄疸 治疗总有效率 胆红素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新生儿黄疸治疗中蓝光照联合早期抚触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92例新生儿黄疸进行分组研究,按照11比例分为对照组(46例)和治疗组(46例),对照组给予双面蓝光治疗仪进行照射治疗,治疗组给予蓝光照联合早期抚触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黄疸指数变化情况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黄疸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对照组明显高于治疗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新生儿黄疸治疗中蓝光照联合早期抚触对降低患儿黄疸指数、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选择和推广普及。

  • 标签: 早期抚触 蓝光照射 新生儿黄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于患有寻常性痤疮的患者来说,粉刺挤压术和红蓝光照的综合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寻常性痤疮患者进行治疗,主要的治理手段是粉刺挤压术结合红蓝光照,治疗后注意相关的护理工作。结果治疗一个月后,痊愈的患者有23例,占总例数的76.67%,显效的患者有5例,占总例数的16.67%,有效的患者有2例,占总例数的6.67%,不存在无效的患者,总有效率达到93.33%。结论粉刺挤压术和红蓝光照相结合的治疗方式对于寻常性痤疮患者来说效果非常显著,应该推广,并且在治疗中要注意治疗后的护理措施,最大限度的发挥治疗效果。

  • 标签: 粉刺挤压术联合红蓝光照射治疗 寻常性痤疮患者 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