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胆系感染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可引起脓毒症等严重并发症,尤其是重症感染患者往往预后不良。胃促生长在炎症控制、胃肠运动、食欲调节、内分泌活动等方面均有作用,且在胆系感染的炎症反应及其导致的胃肠动力障碍中的作用已成为近年的研究热点。本文就其相关作用做一综述。

  • 标签: 胃促生长素 炎症 胆系感染 胃肠动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促肝细胞生长治疗慢性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本科室2018.10至2020.06时段内收治的慢性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患者共40例,均匀划分为对照组(20例)和试验组(2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试验组采取常规治疗联合促肝细胞生长治疗,比较患者总有效率、肝功能参数。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试验组为95.00%,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试验组肝功能参数较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慢性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患者,促肝细胞生长的应用,不仅可提高患者整体治疗效果,还可改善机体肝功能,可推广。

  • 标签: 促肝细胞生长素 慢性血吸虫病 肝纤维化 总有效率 肝功能参数
  • 简介:摘要:现代教育应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技能,并将这一任务作为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终身学习意识的出发点和目标。教师应强调,他们必须认真设计教育联系。在« 生长的生理作用»教学中,教师牢牢把握了生长的作用和特点,以生长的价值和影响其作用的因素为研究重点,解释了生长在探究过程中的作用和强度。有效地培养核心读写能力,设计适当的课程并强调现代教育的作用。

  • 标签: 核心素养能力 培养 高中生物 教学实例 生长素生理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促肝细胞生长(PHGF)是否通过上调核呼吸因子1(NRF-1)和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M)表达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起到保护作用。方法首先将备选干扰序列导入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中,通过检测NRF-1、TFAM蛋白及mRNA表达,筛选出干扰效果最强序列;然后将108只SD大鼠依据再灌注时间不同(1、3、7 d)随机分为3组,每组36只。每个时间点大鼠又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8只,实验组术前4 d分别尾静脉注射相应慢病毒颗粒(1×108个/只),术后每只大鼠腹腔注射PHGF 15 μg/d,对照组术后每只大鼠每日腹腔注射等量0.9%氯化钠溶液。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设置3个组,每组6只,分别为阴性沉默组、靶向沉默NRF-1组、靶向沉默TFAM组,检测每个时间点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及肝组织NRF-1、TFAM mRNA表达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再灌注7 d时大鼠肝脏病理学改变。结果从备选序列中选出干扰TFAM、NRF-1表达效果最强序列分别为T2、N3,使用PHGF对HIRI模型RNAi大鼠处理发现,与阴性沉默组比较,降低NRF-1、TFAM mRNA表达水平可导致ALT、AST、TBIL水平明显升高(P<0.05)。使用PHGF处理的实验组大鼠较对照组大鼠ALT、AST、TBIL水平明显降低,以第7天差异最为明显,且NRF-1、TFAM mRNA明显升高(P<0.05)。结论PHGF通过上调NRF-1和TFAM表达对大鼠HIRI起到保护作用。

  • 标签: 促肝细胞生长素 缺血再灌注损伤 核呼吸因子1 线粒体转录因子A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切除术后胰岛生长因子-1(IGF-1)的表达变化,及其对微小RNA(miRNA,miR)-145的调控在肿瘤复发转移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2016年至2017肝癌手术患者40例,检测术后血清IGF-1浓度变化;建立小鼠肝切除模型,检测术后血清IGF-1表达变化;Transwell检测IGF-1作用后HepG2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以及miR-145、E盒结合锌指蛋白2(Zeb2)的表达变化;脂质体转染mimics和miR-145 inhibitor,检测HepG2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分析两组。结果患者术后30 d血清IGF-1浓度[(53.90±6.53) μg/L]高于术后1 d[(43.00±6.37) μg/L,t=-3.804,P<0.01],小鼠术后21 d血清IGF-1浓度[(74.00±4.73) μg/L]高于术后3 d[(57.00±6.87) μg/L,t=-8.046,P<0.01];Transwell显示处理组细胞侵袭能力[(165.67±10.01)个]明显高于对照组[(50.66±4.04)个,t=-20.880,P<0.01],miR-145表达(0.224±0.019)低于对照组(1.000±0.042,t=20.074,P<0.01);Zeb2表达(0.91±0.25)高于对照组(0.09±0.72,t=-53.959,P<0.01);转染抑制和增强miR-145表达后,miR-145 inhibitor组Zeb2蛋白表达和细胞侵袭数目[(1.33±0.38)、(259.00±14.10)个]较miR-145 mimics组[(0.26±0.19)、(68.00±4.58)个]明显增加(P<0.01)。结论肝切除术后IGF-1表达增加,可能通过调控miR-145影响肿瘤的复发转移。

  • 标签: 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 微小RNA-145 肝细胞癌 肝切除术后 肿瘤复发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肩关节组织和滑液生长释放肽(Ghrelin)信使核糖核酸(mRNA)和蛋白表达与肩袖撕裂(RCT)和冻结肩(FS)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8年1月到2019年9月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诊断为RCT和FS的患者各66例(分别设为RCT组和FS组),另外选取诊断为肩关节前向不稳的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超声影像学对RCT严重程度进行判定,RCT组患者根据RCT严重程度分为3个亚组:巨大全层撕裂(MFTT)组23例,非巨大全层撕裂(NMFTT)组23例和部分厚度撕裂(PTT)组20例。FS组患者根据FS的经典分期方法可分为:急性期31例,粘连期35例。收集肩关节囊组织样本及肩关节滑液,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组织样本中生长释放肽mRNA的表达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关节滑液生长释放肽的表达。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Constant-Murley功能评分对患者疼痛和肩关节症状功能进行评定。结果RCT组、FS组和对照组3组患者性别比、年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RCT组和FS组患者肩关节囊组织中的生长释放肽mRNA表达和肩关节滑液相中生长释放肽蛋白水平对于对照组患者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RCT患者中,PTT亚组肩关节囊生长释放肽mRNA表达和肩关节滑液生长释放肽蛋白水平表达均最高,随后依次是NMFTT亚组与MFTT亚组,以上项目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FS患者肩关节囊生长释放肽mRNA表达和肩关节滑液生长释放肽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黏连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CT患者和FS患者肩关节囊组织生长释放肽mRNA相对表达量和肩关节滑液生长释放肽蛋白表达水平与VAS评分和白细胞介-6(IL-6)水平均呈负相关性(P<0.05),与Constant-Murley评分均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肩关节组织和滑液生长释放肽mRNA和蛋白表达与RCT患者和FS患者病情进展呈显著负相关性,局部补充生长释放肽可能可以作为治疗RCT患者和FS患者的潜在方法。

  • 标签: 生长素释放肽 肩袖撕裂 冻结肩 严重程度 相关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影响苯丙胺物质依赖者高危性行为的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在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从成都市某戒毒所中选取500名苯丙胺物质依赖者作为为分析对象,根据1年是否有2个及以上性伴侣、最近1个月性行为未使用安全套为分组条件,符合的称为甲组(n=210),不符合的称为乙组(n=290),分析高危性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男性、合并多药滥用者、初次性行为年龄早者、使用苯丙胺物质长者、冲动总分高的苯丙胺物质依赖者更容易出现高危性行为。结论:苯丙胺物质依赖者高危性行为影响因素比较复杂,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减少高危性行为。

  • 标签: 苯丙胺类物质 高危性行为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肠梗阻治疗中生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8年1月~2020年10月期间选取我院收治的肠梗阻患者共计88例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患者,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措施基础上采用生长实施治疗,比较临床治疗效果、胃肠减压量、肛门排气排便时间以及腹痛消失时间。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减压量、肛门排气排便时间以及腹痛消失时间和对照组实施比较,观察组均显著较短或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梗阻患者采用生长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有所缩短了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和腹痛消失时间,且减少了胃肠减压量,促进了患者病情的康复,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生长抑素 肠梗阻 疗效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生长迟缓儿童的骨龄、维生A、维生D及胰岛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1)水平,探讨其在生长迟缓儿童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生长发育专科门诊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200例生长迟缓儿童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200例正常身高儿童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儿童骨龄发育水平、血清维生A、维生D达标率及水平差异,同时观察两组儿童血清IGF-1达中位数例数及水平差异。结果观察组骨龄落后2年的例数比例为26%,对照组骨龄落后2年的例数比例为12%,两组间骨龄发育水平及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74,t=5.42、7.92,P<0.01)。观察组较对照组相比血清维生A、维生D达标率下降,水平偏低,两组间维生A、D达标率及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85、13.65,t=8.45、12.47,P<0.01)。观察组血清IGF-1达中位数例数为88例(44%),对照组血清IGF-1达中位数例数为138(69%),观察组儿童血清IGF-1水平偏低,两组间血清IGF-1达中位数例数及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43,t=32.31,P<0.01)。结论骨龄、维生A、维生D及IGF-1检测对生长迟缓儿童可能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生长迟缓 骨龄 维生素A 维生素D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对134例身材矮小男童进行病因分析,探讨血清胰岛生长因子1(IGF-1)水平与生长的关系。方法选择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7月至2019年7月诊治的有矮小表现的4~15岁男童134例(矮小组)和同期无矮小及其他器质性疾病的4~15岁男童134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进行清晨空腹血清IGF-1测定和生长激素(GH)激发试验,对不同类型、不同年龄段身材矮小男童的血清IGF-1与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矮小组中,特发性矮小(ISS)41例(30.6%),生长激素缺乏症(GHD)80例(59.7%),其他类型矮小13例(9.7%)。GH完全缺乏的身材矮小男童、GH部分缺乏的身材矮小男童、特发性矮小男童血清IGF-1分别为(172.71±86.49)ng/mL、(167.61±100.10)ng/mL、(170.33±99.77)ng/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5.33±96.42)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92、-13.96、-9.27,均P<0.01)。身材矮小男童IGF-1与身高呈低度相关(r=0.357,P<0.01),与体质量、GH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就诊的矮小男童中以GHD为多见,其次为ISS,测定IGF-1水平可作为筛查和诊断身材矮小有价值的指标,但对于临床区别不同类型的矮小无意义。对矮小患儿应完善相应检查明确病因,给予对因治疗。

  • 标签: 身高 身材矮小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质1 生长激素 侏儒症,垂体性 儿童 男(雄)性
  •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讨生长、垂体后叶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84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 ,各 42例。对照组采用生长进行治疗,联合组采用生长联合垂体后叶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上消化道出血停止时间、住院接受治疗时间;干预前后患者血红蛋白水平及生存质量中生理、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评分;治疗安全性。  

  • 标签:    生长抑素 垂体后叶素 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生长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19年 5月 -2020年 5月 68例医院收治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生长。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指标改善幅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生长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治疗中具有较好的辅助治疗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生长抑素 重症急性胰腺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骨组织是神经系统重要的靶器官,神经元可整合机体内外环境因素从而调节骨的重建。神经系统在骨的正常代谢以及骨折愈合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们被认为在参与间充质细胞包括骨髓干细胞有丝分裂和(或)骨形成发挥重要作用。骨髓腔为各类调节因子提供发挥作用的生物环境,并且现有的研究已证实神经系统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外周神经系统还是中枢神经系统,通过释放神经肽物质,如神经肽Y(NPY)、血管活性肠肽(VI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P物质(SP)、瘦(Leptin)以及5-羟色胺(5-HT)等,与特定的受体结合并作用于特定的信号通路,从而调节人体的成骨细胞及破骨细胞增殖分化,钙化及重吸收等生理作用,达到调节机体成骨与破骨之间的平衡。通过对相关信号通路的深入研究,将会对临床治疗成骨/破骨相关疾病,骨组织工程研究等方面提供新的思路。本文就相关神经肽物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神经肽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信号通路 骨组织工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生长在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实际疗效。方法:本次研究采用对比实验法。从我院自2019年1月—2020年1月入院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选取88例进行研究,并将其编号。其中1-44号为实验组,45-88号为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实验组进行常规联合生长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分析出效果更为明显的治疗方式。结果: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并发症出现少、死亡人数少、治愈率高、恢复快。结论:常规治疗联合生长治疗的方式更加有效,可以广泛应用到临床实践中。

  • 标签: 生长抑素 重症急性胰腺炎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组胰岛生长因子-1(IGF-1)对MEX3C基因敲除小鼠卵巢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鉴定4周龄FVB(SPF级)小鼠基因型,将鉴定出的雌性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野生型组、MEX3C基因敲除小鼠纯合子(简称纯合子组)、纯合子+IGF-1处理组、处理对照组。比较IGF-1注射前后各组小鼠体质量及卵巢湿重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中雌二醇水平;HE染色观察卵巢形态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MEX3C、重组胰岛生长因子-1受体(IGF-1R)和p-AKT (Ser473)蛋白表达。结果IGF-1注射前,纯合子组体质量[(6.33±0.31)g]明显轻于野生型组[(15.20±0.35)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ELISA结果显示,与处理对照组[(8.124 8±0.847 7)ng/L]相比,纯合子+IGF-1处理组[(17.245 3±0.073 1)ng/L]血清雌二醇水平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HE染色结果显示,与处理对照组相比,纯合子+IGF-1处理组中原始卵泡数(19.83±2.94)和初级卵泡数(15.50±2.69)增多,且闭锁卵泡数(7.17±1.42)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证实,与处理对照组相比,纯合子+IGF-1处理组IGF-1R和p-AKT蛋白表达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 1,P=0.002 5)。结论IGF-1促进MEX3C基因敲除小鼠卵巢卵泡发育,其机制是通过上调IGF-1R和p-AKT水平,提高血清雌激素水平促进卵泡发育。

  • 标签: 重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MEX3C基因 雌激素 重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 小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重组人生长激素对特发性矮小症患儿身高和血清胰岛生长因子1水平(IGF-1)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2月威海市中心医院儿科收治的特发性矮小症患儿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营养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重组人生长激素皮下注射治疗,所有患儿治疗并观察1年。统计患儿治疗前后身高、体质量、生长速率、骨龄、总甲状腺激素水平、空腹血糖水平、IGF-1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1年后,两组患儿身高、生长速率、IGF-1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t=4.427、2.987、7.459、5.963、31.389、21.790,P<0.001、0.004、<0.001、<0.001、<0.001、<0.001),且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t=2.914、2.480、12.090,P=0.006、0.017、<0.001)。两组患儿体质量、骨龄、总甲状腺激素水平、空腹血糖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未见明显改变(t=0.548、1.931、0.300、1.367、0.735、0.759、0.693、0.920,P=0.586、0.060、0.765、0.179、0.466、0.452、0.492、0.362),且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t=0.371、0.141、0.059、0.318,P=0.713、0.889、0.953、0.752)。治疗过程中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83,P=0.149)。结论重组人生长因子能有效加快特发性矮小症患儿的生长速度,增加患儿身高、提高血清IGF-1水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 标签: 身高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质1 生长激素 甲状腺素 血糖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长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20年2月我院急性胰腺炎患者92例作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6例)和观察组(n=46例)。对照组采用生长,观察组采用生长联合低分子肝素,经过治疗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恢复正常的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尿淀粉酶、腹部胀痛恢复正常以及患者的住院总时长,明显少于对照组(P

  • 标签: 生长抑素 低分子肝素 急性胰腺炎
  • 简介:  【摘 要】目的:对于门静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采取生长联合小剂量垂体后叶进行治疗的具体方法以及治疗效果施行分析与总结。方法:将我们医院在过去三年之内所接诊的门静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资料 60例施行分析,所选 60例门静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采取数字法加以分组,给予对照组门静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小剂量垂体后叶进行治疗,研究组进行门静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生长联合小剂量垂体后叶治疗,对比两组门静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止血时间和止血有效率。结果:两组门静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接受治疗之后的止血时间以及止血有效率比较差异明显。结论:临床中针对门静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为其提供生长联合小剂量垂体后叶进行治疗效果理想,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门静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生长;小剂量垂体后叶;治疗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summarize the specific methods and therapeutic effects of somatostatin combined with low-dose Pituitrin in patients with portal hypertensive upper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 Methods: the data of 60 patients with upper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 due to portal hypertension in our hospital in the past three years were analyzed. 60 patients with upper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 due to portal hypertension were divided into groups by digital method.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low dose of pituitrin, and the study group was treated with upper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 due to portal hypertension The bleeding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somatostatin and low dose pituitrin, and the hemostasis time and efficiency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hemostasis time and efficien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Conclusion: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portal hypertensive upper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 the effect of somatostatin combined with low dose pituitrin is ideal, which should be vigorously promoted and applied.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