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剖宫产术中低血压采取预防的护理配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接诊的剖宫产患者45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均为足月单胎妊娠患者,术前均予以明处理,同时做好护理配合,观察记录术中不良反应,同时对比分析麻醉前、麻醉5min、麻醉15min及术后患者血压与心率变化情况。结果本组45例患者经明处理及护理配合后,仅有2例发生低血压,2例恶心呕吐;麻醉5min、麻醉15min时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有一定下降,但与术前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术后逐渐恢复正常。结论剖宫产实施明处理,同时加强护理配合,可有效预防术中低血压,同时对血压与心率等影响小,值得借鉴。

  • 标签: 剖宫产 低血压 甲氧明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对巯咪唑与丙硫嘧啶治疗Graves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为临床上合理的选择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128例Graves甲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64例,分别采用巯咪唑、丙硫嘧啶进行治疗。3个月后,检测两组治疗前后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以及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的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的FT3、FT4、TSH、TPOAb以及TRAb的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A组FT4以及FT3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POAb以及TRAb水平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巯咪唑治疗Graves甲亢较丙硫嘧啶的临床疗效更加显著,值得进行广泛的临床应用。

  • 标签: 甲巯咪唑 丙硫氧嘧啶 Graves病 疗效 比较
  • 简介:摘要 : 目的:探讨耐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院内感染的临床特点和用药情况,为临床治疗和控制该类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 2016年 4月 ~2017年 4月诊断为 MRSA 医院感染的 48例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情况,采用 Kirby-Bauer 琼脂扩散法测定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度,并总结分析患者原发疾病、诊疗经过及诱发因素等情况。结果:( 1) 48例 MRSA 医院感染患者,以神经外科( 31.25%; 15/48)最为常见;( 2)发现 34例下呼吸道标本培养 MRSA 阳性者,占 70.83%( 34/48);( 3) MRSA 对万古霉素敏感率为 85.42%( 41/48)。结论:手术、留置导尿及深静脉穿刺等侵入性操作是诱发 MRSA)院内感染的主要因素; MRSA 医院感染存在多重耐药现象,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万古霉素、丁胺卡那霉素、诺氟沙星对 MRSA 有强大的抗菌活性,是治疗 MRSA 的首选药物。

  • 标签: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院内感染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压联合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接受治疗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60例。所有患者都进行降糖及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钴胺进行治疗,同样研究组采用高压钴胺进行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感觉、运动神经传导的速度及相关生化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88.33%)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研究组的神经传导速度快于对照组(P<0.05);胆固醇、甘油三脂、血浆黏度、全血低切还原黏度以及血糖水平均明显低于较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联合钴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高压氧 甲钴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丙硫嘧啶和巯咪唑对于甲亢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2日至2016年3月22日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甲亢患者,将其抽签化分组,两组各有5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丙硫嘧啶治疗和巯咪唑。结果两组患者在对比DBII异常率、TBIL异常率、ALP异常率、ALT异常率、血小板减少率、白细胞减少率、红细胞减少率时,均不存在差异性(P>0.05),而观察组总有效率(98.00%)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甲亢患者而言,使用巯咪唑治疗,能够提高整体疗效,降低副作用发生率。

  • 标签: 丙硫氧嘧啶 甲巯咪唑 甲亢 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患者采用不同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予以复方那明治疗,n=40)和对照组(予以阿奇霉素治疗,n=40),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生活质量评分等。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5%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2.5%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对比,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更为理想,P<0.05。结论复方在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上呼吸道感染 咳嗽 复方甲氧那明 生活质量
  • 简介:2017年7月28日,中央军委颁授“八一勋章”和授予荣誉称号仪式在北京隆重举行.“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程开院士、“创新强军马伟模范团队”荣誉称号获得者马伟院士荣获“八一勋章”.

  • 标签: 院士 开甲 编委 两弹一星 获得者 誉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应用复方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的患者110例作为分析对象,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各55例,对照组使用氢溴酸右美沙芬口服液治疗,研究组使用复方那明治疗,对比两种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6.4%高于对照组83.6%,不良反应发生率5.5%低于对照组18.2%,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使用复方那明治疗后临床疗效显著,症状能够有效的改善,具有应用的价值。

  • 标签: 复方甲氧那明 上呼吸道感染 咳嗽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耐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部感染的预防和护理方法。方法:对 11例重症监护室耐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部感染患者实施有效的预防隔离和护理措施,重点加强环境、患者呼吸道、呼吸机管路及其他用物的管理,加强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的教育。结果: 11例患者中, 5例经敏感抗生素及支持治疗肺部感染症状痊愈转出 ICU, 4例因病情加重和经济原因家属放弃进一步治疗自动出院, 2例死于全身衰竭,未造成耐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流行。结论:强化病室环境管理,规范洗手,加强呼吸道管理和营养支持,合理使用抗生素等,可以控制耐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肺部感染,并通过预防隔离措施避免交叉感染。

  • 标签: [ ]重症监护患者 MRSA 肺部感染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氯普胺应用于偏头痛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于我院收治的偏头痛患者抽出12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选择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氯普胺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照组对应值(95.31%>81.2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应值(7.82%<21.89%),且P<0.05。结论针对偏头痛患者给予氯普进行治疗,有效提高其治疗效率的同时有助于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次数,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甲氧氯普胺 偏头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红霉素与氯普胺用于ICU患者肠内喂养失败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8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肠内喂养失败ICU患者90例,随机分为红霉素组30例、氯普胺组30例与联合用药组30例,红霉素组采用红霉素静脉注射治疗,合并治疗组采用红霉素联合氯普胺治疗,观察并分析三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5天的治疗结果显示,红霉素组的喂养成功率为60.0%(18/30),氯普胺组的喂养成功率为26.7%(8/30),合并治疗组的喂养成功率为16.7%(5/30);红霉素组的治疗效果优于氯普胺组(P<0.05),而合并治疗组又优于红霉素组(P<0.05),因此合并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最好。结论红霉素与氯普胺联合治疗肠内喂养失败ICU患者的效果优于单独使用红霉素或氯普胺,而且联合用药对药物的耐受性比单独用药更好,更利于治疗患者,适合在临床中使用。

  • 标签: 红霉素 甲氧氯普胺 肠内喂养失败
  • 简介:目的调查某儿童医院耐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分布特征,为预防和控制儿童MRSA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2015年入住该儿童医院的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并分析患儿临床资料、分离病原菌、送检标本种类、医院感染情况等。结果2011—2015年共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SA)阳性患儿911例(1108份阳性标本),其中MRSA阳性患儿494例(599份阳性标本),MRSA例数分离率为54.23%(分离率为54.06%);不同性别MRSA例数分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MRSA例数分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穿刺液、分泌物、脓液MRSA分离率分别为68.97%、66.00%、55.81%、54.47%。SA检出率从2011年的0.61%上升至2015年的1.40%,MRSA分离率从2011年的21.74%上升至2015年的75.5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A、MRSA医院感染发生率从2011年的0.198%,分别上升至2015年的2.697%、2.119%,均呈逐年上升趋势(均P〈0.05)。结论该儿童医院住院患儿MRSA分离率及医院感染发生率均呈逐年上升,急需加大监管力度,科学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时消毒隔离,遏制MRSA在医院环境中的产生和传播。

  • 标签: 儿童 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并探讨巯咪唑与丙硫嘧啶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肝功能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10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治疗方案巯咪唑初始剂量为30mg/d,根据患者病情逐渐减至巯咪唑5~10mg/d,对照组治疗方案丙硫嘧啶初始剂量为300mg/d,根据患者病情逐渐减至丙硫嘧啶50~100mg/d进行治疗,维持2年时间,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肝功能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肝损伤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肝损伤发生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肝功能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显著,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咪唑对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出现肝损伤时间早,肝功能损伤指标以胆红素升高为主,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各项肝功能指标对其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甲巯咪唑 丙硫氧嘧啶 甲状腺功能亢进 症肝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氯普胺注射液穴位注射双侧足三里治疗顽固性呃逆的效果。方法2015年1月到2015年8月,肺病科22位伴有顽固性呃逆症状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穴位注射组和肌肉注射组,穴位注射组使用氯普胺注射液10mg穴位注射双侧足三里治疗;肌肉注射组使用氯普胺10mg肌肉注射治疗。注射1~2次后作效果评价。结果穴位注射组疗效明显优于肌肉注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普胺注射双侧足三里疗效显著,且方法简便、成本低,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顽固性呃逆 甲氧甲氧氯普胺注射液 穴位注射 双侧足三里
  • 简介:目的探讨巯咪唑和丙硫嘧啶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肝功能影响的疗效.方法选取8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甲组(41例)口服巯咪唑,乙组(39例)口服丙硫嘧啶片.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指标,肝功能指标,肝功能受损情况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评价巯咪唑和丙硫嘧啶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肝功能的影响.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由于甲状腺功能亢进,三碘腺原氨酸(FT3)、四碘腺原氨酸(FT4)均处于高水平状态,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受到抑制,处于较低水平.治疗后,患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有所改善,患者FT3、FT4较治疗前降低,TSH较治疗前升高(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乙组ALT、AST、GGT水平均有所升高,并明显高于甲组(P<0.05),其中,以ALT变化最为明显;甲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治疗期间,甲组患者出血5例肝损伤,乙组14例肝损伤,乙组患者肝损伤比例明显高于甲组(P<0.05),乙组患者肝脏损伤发生时间明显晚于甲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巯咪唑与丙硫嘧啶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疗效相当.与丙硫嘧啶相比,巯咪唑对肝脏损伤程度较小,但服药后较早引起肝脏损伤,建议在甲状腺功能亢进治疗期间,应定期复查患者肝功能.

  • 标签: 甲巯咪唑 丙硫氧嘧啶 甲状腺功能亢进 肝脏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万古霉素治疗耐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接受治疗的50例耐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肺炎老年患者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利奈唑胺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瓦按古霉素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比对和分析。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没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部分患者中出现了血小板减少的情况,研究组未出现;研究组部分患者有出现急性肾功能不全的情况,对照组未出现。结论万古霉素治疗耐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血小板发生减少的几率较小,但同时具有急性肾功能不全的风险发生,应当注意警惕。

  • 标签: 万古霉素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肺炎
  • 简介:摘要源是保证中心供系统提供高质量氧气的重要因素。医院集中供方式包括氧气钢瓶经汇流排、液氧贮槽流经汽化器、变压吸附制设备三种。本文从购置成本、运行成本、安全性、噪声、纯度等方面对三种方式进行分析,认为液氧供具有明显优越性。

  • 标签: 医院中心供氧系统 氧气钢瓶 液氧 制氧机
  • 简介:目的通过全基因组测序研究利奈唑胺(LZD)敏感株和诱导耐药耐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之间基因变异位点差异,了解LZD耐药基因变异位点。方法采用不同浓度梯度的LZD对遗传背景清晰的MRSA-MS4母株进行诱导,获得LZD耐药菌株MRSA-MS4-LZD100,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采用普通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MRSA-MS4-LZD10023SrRNAV区及核糖体蛋白L3/L4基因,测序后与野生株比较,获得相应的突变位点;采用IlluminaHiSeq2000测序技术对样品DNA进行paired-end(PE)测序,构建IlluminaPE文库,利用生物信息学完成该菌株的全基因组测序。结果经过32代诱导,获得MRSA-MS4-LZD100菌株,其LZDMIC为96μg/mL。PCR测序分析提示其V区多拷贝基因均存在G2447T突变,L3蛋白存在Gly113Val突变;全基因组包含2744315bp碱基对,注释后共有2509个基因,11个tRNA编码基因,以及2个完整的rRNA基因编码操纵子,获得PubMed全基因序列号(JXMJ00000000);共找出101个SNP和6个Smallindel突变,发生于外显子的SNP占16个,SNP后导致氨基酸序列改变的蛋白质包括IstBATP结合区域包含蛋白、凝集因子A及转座子IS1272等,而发生于外显子的Smallindel占3个,Smallindel突变后导致氨基酸序列改变的蛋白质包括假设蛋白、30S核糖体蛋白S1、凝集因子A。结论经LZD诱导获得LZD耐药MRSA-MS4-LZD100菌株,测序分析提示该菌株存在除23SrRNAV区及L3蛋白基因以外的突变位点,为进一步研究隐性LZD耐药机制指明了方向。

  • 标签: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利奈唑胺 高通量测序 全基因组序列
  • 简介:整日睡在海面而海是我朋友的一块腿骨。现在,朋友离去,海穿上鞋子抵达寄居蟹。抵达寄居蟹,寄居蟹。

  • 标签: 朋友 中国 当代文学 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