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支架辅助栓塞颅内破裂动脉后再出血的病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抽取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单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破裂动脉手术的患者655例,其中发生围术期手术相关再出血16例,均为单发动脉,男4例,女12例,年龄21~84岁。统计16例患者再出血情况及临床结局,评估改良Rankin(mRS)评分。结果655例患者围术期再出血发生率为2.4%(16/655)。16例中术中动脉再出血9例,其中5例死亡,1例mRS评分4分,3例mRS评分1分。术后再出血7例,5例为动脉再出血,其中4例死亡,1例介入治疗后行去骨瓣减压术,出院时患者mRS评分4分;2例脑实质出血,1例死亡,1例停用双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后出现脑梗死,出院时mRS评分2分。结论破裂动脉介入治疗后再出血病因复杂,对于手术操作性再出血,可根据患者情况调整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应用方案,或行介入补救、外科联合治疗,或提高术者技术水平进行有效预防。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支架辅助栓塞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 高压氧辅助方式, 治疗脑膜术后脑水肿患者,对其 临床疗效进行探讨 方法:本次研究中所纳入的研究对象为我院医治的 脑膜术后脑水肿患者 , 共 80 例,选取的时间段为 2015 年 11 月至 2019 年 11 月,按照电脑排列序号,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参照组 40 例患者,选用方式常规治疗;研究组 40 例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 高压氧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脑水肿体积与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等相关情况。 结果:治疗后 3 天,两组患者脑水肿体积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后 7 天、 14 天,参照组脑水肿体积明显大于研究组( 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参照组评分明显高于研究组( P< 0.05) 。结论: 采用 高压氧辅助方式,治疗 脑膜术后脑水肿患者,疗效显著,能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利于促进患者恢复,值得应用。

  • 标签: 高压氧辅助 脑膜瘤 术后 脑水肿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支架辅助与非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急性期破裂宽颈前交通动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德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接受介入栓塞治疗的破裂宽颈前交通动脉患者76例的临床资料,依据术中是否支架辅助分为支架组41例、非支架组35例。支架组根据患者载动脉直径选择相应尺寸的Solitaire AB支架或LVIS支架,非支架组使用单导管、双导管或球囊辅助。比较两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和临床预后。结果两组出血并发症、症状性血管痉挛、病死率和临床预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支架组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17.07%(7/41),高于非支架组的2.86%(1/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52,P<0.05)。支架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21.95%(9/41),明显高于非支架组的5.71%(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1,P<0.05)。结论支架辅助与非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急性期破裂宽颈前交通动脉均能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使用支架辅助栓塞治疗缺血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临床应用需要谨慎。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栓塞,治疗性 组织支架 手术后并发症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用吲哚菁绿(ICG)荧光造影辅助下多夹组合夹闭技术治疗大脑中动脉(MCA)M1段分叉处动脉的临床经验和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12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78例MCA M1段分叉处动脉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影像学和动脉的解剖部位分为经典分叉型、M1主干分叉型、M2主干分叉型、M1并单侧M2主干分叉型和多干分叉型,在荧光造影辅助下采用多夹组合夹闭技术,对各型患者接受显微手术治疗后的疗效进行GOS评分和对比分析,患者的GOS评分为术后6个月经门诊或电话随访确定。采用χ2检验以确定动脉各分型的临床预后及其与不同夹闭方法之间的差异,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78例MCA M1段分叉部动脉患者中,术后6个月GOS评分为4~5分62例,2~3分14例,死亡2例,良好率为79.5%。其中20例经典分叉型中预后良好占90.0%(18/20);23例M1主干分叉型中,死亡1例,预后良好占82.6%(19/23);18例M2主干分叉型中,预后良好占83.3%(15/18);10例M1并单侧M2主干分叉型中,预后良好占60.0%(6/10);7例多干分叉型中,死亡1例,预后良好占57.1%(4/7)。随访发现脑积水2例,肌力≤3级的偏瘫5例,语言障碍2例,认知障碍1例。此外,不同的动脉分型对应的夹闭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术前影像学检查明确动脉指向,了解MCA的解剖,在荧光造影辅助下准确评估动脉与周围血管的关系,应用多夹组合夹闭技术治疗MCA M1段分叉处动脉可防止颈残余并避免损伤分支血管,对患者的预后有很好的疗效。

  • 标签: 动脉瘤 大脑中动脉 荧光造影 分叉部 显微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使用荧光素钠辅助下的高级别脑胶质显微手术的肿瘤全切情况及患者预后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自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确诊的高级别脑胶质患者85例,根据肿瘤切除术中是否使用荧光素钠辅助分别设为荧光素钠手术组(52例)和常规手术组(33例)。比较2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性别、患病年龄、侧别、肿瘤最大直径、囊实性情况、术前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术前术后KPS评分差、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肿瘤全切情况及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PFS)和总生存时间(OS)。结果2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组患者术前术后KPS评分差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长、术后并发症、肿瘤全切率、PFS和OS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荧光素钠辅助下的高级别胶质显微手术可显著提高肿瘤全切率,缩短手术时长,延长患者PFS和OS,使高级别脑胶质患者获益。

  • 标签: 高级别胶质瘤 荧光素钠 肿瘤全切 生存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3D打印技术多种耗材打印出血管、脑组织、颅骨和颅内动脉复合模型并指导术中动脉夹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30例颅内动脉患者CT血管造影(CTA)及磁共振成像(MRI)影像数据,应用Mimics 18.0软件将薄层扫描数据转换成三维图像,导入到Geomagic Studio 2015软件进一步精细化处理,重建同一坐标下的血管、脑组织、颅骨和动脉的三维复合虚拟模型,将3D虚拟模型数据输入到3D打印机,采用多种耗材同时打印出复合模型。结果30例患者均利用3D打印技术按照1∶1的比例成功打印出颅内血管、脑组织、颅骨和颅内动脉,不同类型的耗材在同一复合模型中具有不同的特性,使其具有真实的触感。应用辅助临床手术,均获得成功。结论多耗材打印3D模型是拥有着高仿真度及个体化特征的物理模型,有利于术前手术方案的制定,尤其是为难治的多发动脉和巨型动脉选择最好的手术入路及合适的动脉夹,为临床手术提供了依据。

  • 标签: 3D打印 颅内动脉瘤 辅助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在颅内动脉破裂急性期采用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55例颅内动脉破裂急性期采用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动脉特征和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患者出院时及随访6个月时的临床预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5分为预后良好,3~4分为预后一般,1~2分为预后差;记录患者栓塞治疗后即刻和随访6个月时的脑血管造影结果,采用Raymond分级评估动脉闭塞情况,Ⅰ级为完全闭塞,Ⅱ级为颈残留,Ⅲ级为体残留。结果55例患者均在动脉破裂72 h内接受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所有支架均成功释放;其中男性16例(占29.1%),女性39例(占70.9%);中位年龄53(24~80)岁;前循环动脉49例(89.1%),后循环动脉6例(10.9%);Hunt-Hess动脉分级Ⅰ~Ⅱ级43例(78.2%),Ⅲ级7例(12.7%),Ⅳ~Ⅴ级5例(9.1%)。55例患者栓塞治疗后首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提示,有41例动脉完全闭塞,14例颈残留;动脉越小者栓塞治疗后的完全闭塞率越高,完全闭塞组动脉最大径≤7 mm患者比例明显高于颈残留组(100.0%比64.3%,P<0.01)。55例患者中,有1例术中出现支架内血栓,1例术中出现斑块脱落引起的远端血管栓塞,1例术中出现血管痉挛,1例术后出现远隔部位脑出血;2例死亡患者中,1例死于心力衰竭,1例死于重症肺炎导致的呼吸衰竭。出院时预后良好40例,预后一般10例,预后差5例;入院时Hunt-Hess分级越低者的预后越好,预后良好组入院时Hunt-Hess分级为Ⅰ~Ⅱ级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预后一般组和预后差组(90.0%比50.0%、40.0%,P<0.01)。55例患者中有39例完成术后6个月临床预后和脑血管造影随访,GOS评分均≥3分,其中32例动脉完全闭塞、4例颈残留、3例体残留;动脉越小者6个月随访的完全闭塞率越高,完全闭塞组动脉最大径≤7 mm患者比例明显高于颈残留组和体残留组(100.0%比75.0%、33.3%,P<0.01);随访均未出现再出血及缺血并发症。结论颅内动脉破裂急性期采用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是安全、有效、可行的。规范抗血小板治疗及手术中致密填塞动脉是减少出血和缺血并发症的关键。

  • 标签: 颅内动脉瘤破裂 蛛网膜下腔出血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 LVIS支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中超声在辅助显微手术切除幕上海绵状血管中的应用价值及技巧。方法收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外科自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31例幕上海绵状血管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应用术中超声辅助显示病灶位置、大小及病灶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据此选择合理的手术路径;同时借助术中超声实时监测切除程度。统计患者病灶切除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随访3~6个月,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患者预后。结果31例患者中,术前MRI诊断海绵状血管35个,手术切除病灶33个,另2个为多发病变,位于术野对侧未予切除。术中应用超声实时监测结合止血纱定位技术均一次性找到病灶,定位准确性100%,视野内病灶全部切除。术后无感染,无死亡病例。随访期间,28例患者mRS评分0分;余3例术后神经功能损伤患者神经功能部分恢复。结论术中超声实时监测辅助显微切除幕上海绵状血管安全有效。

  • 标签: 海绵状血管瘤 术中超声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LVIS支架在颅内破裂微小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4年8月至2019年8月采用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的32例颅内破裂微小动脉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32例患者均成功进行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术后即刻栓塞结果:Raymond分级Ⅰ级30例(93.8%),Ⅱ级2例(6.2%);31例患者支架完全展开,1例患者支架展开不良。术后6~12个月,28例患者行DSA随访,其中Raymond分级Ⅰ级27例(96.4%)、Ⅱ级1例(3.6%)。临床随访32例,无再出血、致死、致残病例,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分28例,mRs评分1~2分4例。随访期间32例患者均未出现脑卒中相关事件。结论应用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破裂微小动脉方法安全、有效,但需长期、大量样本病例的随访观察。

  • 标签: 颅内微小动脉瘤 破裂 LVIS支架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基因组合联合CDKN2A及MYC基因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在黑色素中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对2017至2019年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确诊的56例黑色素及36例良性黑色素细胞痣进行包括6p25(RREB1)、6q23(MYB)、11q13(CCND1)和CEP6基因位点的第一代组合FISH检测及9p21(CDKN2A)、8q24(MYC)基因FISH检测,根据Gerami学者所建立的阳性标准对FISH结果进行判读,分别统计不同基因组合FISH检测在黑色素辅助诊断中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并进一步分析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与FISH检测灵敏度的关系。结果56例黑色素病例中有52例可准确判读FISH结果,第一代4色组合FISH检测阳性病例为36例(69.2%),其中最常见的基因异常为RREB1信号扩增(30/52,57.7%),其次分别为CCND1信号扩增(20/52,38.5%)、MYB信号<CEP6信号(18/52,34.6%)及RREB1信号>CEP6信号(17/52,32.7%);进一步联合9p21、8q24及CEP9组合探针检测结果显示CDKN2A纯合性缺失8例(8/52,15.4%),MYC扩增19例(19/52,36.5%)。36例良性黑色素细胞痣病例中共有34例FISH结果可准确判读,第一代4色组合及CDKN2A、MYC基因FISH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联合CDKN2A及MYC基因FISH检测可将在黑色素诊断中的灵敏度从69.2%(36/52)提升至76.9%(40/52),特异度保持为100.0%。52例黑色素病例组中统计分析显示,不同组织学类型之间FISH检测灵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肢端雀斑样型及结节型病例中组合FISH检测的阳性率高于浅表扩散型及恶性雀斑样型病例;且Breslow厚度>2.0 mm病例中FISH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Breslow厚度≤2.0 mm病例。结论多基因组合FISH检测在鉴别良恶性黑色素细胞病变中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在第一代4色组合FISH检测基础上联合CDKN2A及MYC基因FISH检测可在一定程度提高辅助诊断的灵敏度且保持高度特异度;在Breslow厚度>2.0 mm及肢端雀斑样、结节型黑色素患者中FISH检测阳性率较高。但仍需更多研究进一步探索多基因组合FISH检测在诊断不明确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 标签: 黑色素瘤 痣,色素 原位杂交,荧光 诊断,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脉栓塞术辅助手术切除矢状窦旁大型(直径≥5 cm)脑膜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3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2例上矢状窦旁大型脑膜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磁共振静脉成像(MRV)检查,结果显示,12例上矢状窦闭塞,10例上矢状窦通畅。12例上矢状窦闭塞的患者在肿瘤切除手术前1 d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并行肿瘤供血动脉栓塞术(栓塞术组);10例上矢状窦通畅的患者仅行手术切除肿瘤(非栓塞术组)。采用Simpson分级评估肿瘤的切除程度。术后行临床和影像学随访,采用术后3个月的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KPS)评估患者的术后功能状态,行MRI增强扫描评估肿瘤有无复发。结果栓塞术组的12例患者均达到Simpson Ⅰ级切除;非栓塞术组10例患者中,2例达到Simpson Ⅰ级切除,8例为Simpson Ⅱ级切除,两组切除程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栓塞术组的出血量[(342±138)ml]小于非栓塞组[(730±556)ml](P=0.028)。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比例(P=0.646)、肿瘤复发比例(P=0.571)以及术后3个月KPS≥60分的比例(P=0.195)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上矢状窦旁大型脑膜患者术前行DSA可明确上矢状窦的情况,对于颈外动脉供血为主的肿瘤行供血动脉栓塞术辅助手术切除可减少术中出血,有助于提高肿瘤的切除程度和手术安全性。

  • 标签: 脑膜瘤 上矢状窦 显微外科手术 栓塞,治疗性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子宫肌瘤的保守治疗中,采用 宫消胶囊辅助 米非司酮所发挥的疗效和药物安全性。 方法: 将我院于 2018 年 2 月 ~2020 年 2 月接诊的 78 例子宫肌瘤患者纳入研究对象,患者接受药物保守治疗方式。研究组采用米非司酮联合宫消胶囊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仅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对比指标: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药物不良反应。 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效率为 94.87% ,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 74.35% ,研究组治疗效果好;研究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7.69% ,显著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35.89% ,组间数据比较后, P<0.05 。 结论: 在子宫肌瘤疾病的临床保守治疗中,在米非司酮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助给予宫消胶囊药物治疗可显著提升疗效,药物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 标签: 米非司酮 宫瘤消胶囊 子宫肌瘤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球囊辅助技术用于处理颅内动脉弹簧圈栓塞术中破裂(intraprocedural aneurysmal rupture, IAR)的有效性及其对患者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2013年1月至2019年1月在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接受弹簧圈栓塞且并发IAR的颅内动脉患者。按术中止血方式分为球囊辅助止血组和快速填塞止血组。在术后3个月随访时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进行临床转归评价,0~2分定义为转归良好。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临床转归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77例IAR患者,其中46例(59.74%)采用球囊辅助止血,31例(40.26%)采用快速填塞止血。在51例(66.23%)具有3个月随访资料的患者中,转归良好32例(62.75%),转归不良19例(37.25%)。单变量分析显示,球囊辅助止血组与快速填塞止血组之间IAR至处理时间、IAR至确认止血时间、术后Fisher分级改变以及转归良好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转归良好组与转归不良组之间IAR处理方式、IAR至处理时间、IAR至确认止血时间、术后Fisher分级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球囊辅助止血(优势比0.234,95%可信区间0.056~0.990;P=0.048)以及IAR至确认止血时间≤10 min(优势比0.097,95%可信区间0.024~0.397;P=0.001)是IAR患者转归良好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使用球囊辅助技术处理颅内动脉弹簧圈栓塞IAR能达到满意的止血效果,并能改善患者临床转归。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栓塞,治疗性 动脉瘤,破裂 手术中并发症 气囊阻塞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低剖面可视化腔内支撑装置(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在颅内宽颈破裂动脉治疗应用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自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行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的43例颅内宽颈破裂动脉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采用改良Raymond分级标准评价术后即刻的栓塞结果以及术后6个月第1次的动脉随访闭塞程度;采用改良Rankin评分(mRs)评估患者预后疗效情况。结果43例颅内宽颈破裂动脉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动脉共47枚,其中2例(4.6%)患者为多发动脉,均成功栓塞。43例动脉患者中1例(2.3%)出现术中动脉破裂出血,2例(4.6%)术中出现支架内急性血栓;术后即刻闭塞情况:Ⅰ级栓塞35例(81.4%),Ⅱ级6例(13.9%),Ⅲ级2例(4.7%);术后6个月随访结果:Ⅰ级栓塞40例(93.0%),Ⅱ级2例(7.0%),1例(2.3%)复发,后期予再栓塞治疗;术后1年mRs评分为0~2分有41例(95.3%)。结论LVIS支架辅助下栓塞颅内宽颈破裂动脉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长期疗效仍需要进一步验证。

  • 标签: 颅内宽颈破裂动脉瘤 低剖面可视化腔内支撑装置支架 支架辅助弹簧圈介入栓塞
  • 简介:摘要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是一种新发现的CD4+ T细胞,其对维持机体生发中心活性及体液免疫平衡至关重要。近期多项研究结果表明,Tfh在T细胞淋巴免疫微环境中具有重要作用,而其在B细胞淋巴(BCL)中作用的文献迄今较少。笔者通过对Tfh的分类与功能、BCL的起源及其免疫微环境,以及Tfh与BCL免疫微环境的关系等,对Tfh在BCL免疫微环境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CD4阳性T淋巴细胞 淋巴瘤,B细胞 T淋巴细胞,辅助诱导 肿瘤微环境 滤泡辅助性T细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以探究微波消融(MWA)治疗后辅助化疗(AC)起始时间对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CRLM)患者肝内无复发生存(RFS)及肝损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9年1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确诊为同时性CRLM且行超声引导下经皮MWA治疗联合AC治疗的患者。本研究共纳入患者144例,其中G1组98例,G2组46例。中位肝内RFS为22.2个月。根据MWA术后AC开始时间,将患者分为≤4周(G1)和4~8周(G2)2组。比较G1组和G2组消融后及第1次AC前后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的变化。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计算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肝内RFS。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肝内RFS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G1组肝内RFS较G2组显著延长(中位肝内RFS,40.6个月 vs 12.6个月,Log-rank P=0.007)。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发现,辅助化疗开始时间间隔为4~8周(HR=1.917,95%CI:1.104~3.327,P=0.021)和肝转移个数(HR=1.292,95%CI:1.096~1.524,P=0.002)是肝内RFS时间短的独立影响因素。G1组和G2组第1次AC前、后ALT、AST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于同时性CRLM患者,在MWA治疗后早期开始AC(≤4周)有助于延长术后肝内RFS时间。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肝转移 微波消融 复发 辅助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培元抑汤加减辅助治疗晚期肺癌的效果。方法:研究资料均为本院于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晚期肺癌患者,共9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为吉西他滨化疗,观察组实施培元抑汤加减辅助治疗,各45例,测定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及免疫功能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CEA、A-125、CYFRA21-1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gG、IgM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晚期肺癌治疗中实施培元抑汤加减辅助治疗可有效改善血清肿瘤标志物,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稳定病情,治疗价值较高。

  • 标签: 培元抑瘤汤 晚期肺癌 血清肿瘤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支架重叠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破裂颅内血泡样动脉(blood blister-like aneurysms, BB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3年1月至2019年1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收治的采用多支架重叠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血泡样动脉患者,收集术后即刻栓塞率、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评分、术后3个月随访复查的动脉栓塞率、复发率以及mRS评分。结果共纳入38例BBA患者,男性17例(44.7%),女性21例(55.3%);年龄(54±9.3)岁(范围29~71岁);动脉最大径(5.1±1.0) mm,颈直径(4.9±0.7) mm。Raymond分级显示,术后即刻完全栓塞率为71.1%,颈残留率为18.4%,体残留率为10.5%。围手术期发生2例支架内血栓形成和2例术中动脉出血。在术后3个月进行影像学随访显示,31例(83.8%)动脉完全消失,4例(10.8%)改善,2例(5.4%)再通。临床转归良好率(mRS评分≤2分)为81.1%,1例患者(2.6%)死亡,无一例发生术后再出血。结论多支架重叠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破裂颅内BB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动脉瘤,破裂 颈内动脉 栓塞,治疗性 支架 血管内手术 治疗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