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用干化学法和沉渣镜检法检测尿液的白细胞,比较这两种方法的不同,并做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7月~2011年11月所收治的700例需做尿液白细胞检测的患者,用干化学法进行尿液白细胞检测,并用沉渣镜检法检测白细胞,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通过对700例患者尿液的白细胞检测结果来看,这两种方法的结果在阳性率方面有所差异,而且阴性和阳性的患者又部分相互交叉。结论通过两种检测结果的对比,可以看出,在尿检项目中,为增加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干化学法检测应该与沉渣镜检一起使用。

  • 标签: 尿液 白细胞酯酶检测 镜检白细胞 分析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尿液白细胞试验与镜检白细胞结果的情况,以选择白细胞检验的可靠方法。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尿路感染患者125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取其新鲜尿液标本,应用白细胞试验以及镜检法进行检查,对比分析两组检查方法的检查结果。结果试验的特异性及敏感性分别为60.0%和97.9%,敏感性较高,特异性较低。结论白细胞试验对于尿路感染患者的检查敏感性优于镜检,但特异性较低,将两种方法联合应用有利于提高临床检查准确率。

  • 标签: 尿路感染 镜检 酯酶试验 白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尿液白细胞试验与镜检白细胞检验结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尿路感染患者73例,对所有患者的新鲜尿液样本分别以试验与镜检进行检查,分析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白细胞的准确率。结果试验检查结果得出白细胞阳性患者66例,阴性7例,阳性率90.41%,阴性率9.59%;镜检结果得出白细胞阳性患者68例,阴性5例,阳性率93.15%,阴性率6.85%;两种检查结果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种方法的阳性和阴性结果之间存在交叉现象。结论对于尿路感染患者,尿液白细胞试验与镜检白细胞检验均有比较高的检验准确率,但为了保证结果的可靠性,应采取尿液白细胞试验与镜检白细胞检验相结合的方式。

  • 标签: 尿液检查 白细胞酯酶试验 镜检白细胞检验
  • 简介:目的通过检测正常人群和银屑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磷酸二(phosphodiesterase,PDEs)活性,探讨PDEs活性在银屑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对50例银屑病患者及60名健康对照者外周血白细胞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PDEs活性。结果银屑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PDEs活性为(10.40±3.54)%,健康对照者为(8.60±2.2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白细胞PDEs活性与银屑病的发病可能具有相关性。

  • 标签: 银屑病 磷酸二酯酶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细胞和唾液酸、过氧化氢联合测定技术在细菌性阴道病检测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2月至2016年8月间收治的315例疑为细菌性阴道病病患为实验对象,收集阴道异常分泌物进行联合检测法和Amsel法检测,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315例疑为细菌性阴道病病患中,Amsel法检测有53例阳性,联合检测检测有51例阳性,联合检测法敏感度为90.57%,阳性预测值为94.12%;Amsel法检测有262例阴性,联合检测检测有264例阴性,其中有5例假阴性,联合检测法特异性为98.85%,阴性预测值为98.11%;Amsel法和联合检测检测结果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细胞和唾液酸、过氧化氢联合测定技术在细菌性阴道病检测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联合检测方法简便、快捷、结果稳定,值得进行广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过氧化氢 唾液酸酶 白细胞酯酶 细菌性阴道病
  • 简介:摘要临床诊断泌尿系统感染目前实验室以干化学白细胞试验(LeukocyteesteraseLE)和亚硝酸盐还原试验(NitreNit)作为筛查,以尿细菌培养作为金标准。但实际实验中60-80%尿培养结果阴性1、时间长、费用贵、增加细菌室的工作量。为了避免这些缺点、通过尿中检查Nit、LE和细菌培养进行比较。目的评价Nit、LE诊断细菌尿筛查中准确性和可信性。方法同时检查尿常规和尿细菌培养标本163例,标本取必须清洁的中段尿、晨尿,女性患者均要求清洗外阴部后留标本。用接种环尿接种到伊红美兰和血平皿,置350C18-24小时以后分通过尿中检查Nit、LE和细菌培养进行比较,离出纯细菌。结果根据Nit、LE选择性进行尿细菌培养,助于满足临床的需要。

  • 标签: 尿亚硝酸盐 白细胞酯酶试验 尿细菌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细胞和唾液酸、过氧化氢联合测定技术在细菌性阴道病检测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2月至2016年8月间收治的315例疑为细菌性阴道病病患为实验对象,收集阴道异常分泌物进行联合检测法和Amsel法检测,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315例疑为细菌性阴道病病患中,Amsel法检测有53例阳性,联合检测检测有51例阳性,联合检测法敏感度为90.57%,阳性预测值为94.12%;Amsel法检测有262例阴性,联合检测检测有264例阴性,其中有5例假阴性,联合检测法特异性为98.85%,阴性预测值为98.11%;Amsel法和联合检测检测结果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细胞和唾液酸、过氧化氢联合测定技术在细菌性阴道病检测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联合检测方法简便、快捷、结果稳定,值得进行广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过氧化氢 唾液酸酶 白细胞酯酶 细菌性阴道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血液标本,建立一种有效的残留白细胞定量检测方法的检测效能。方法选取100分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标本,对血液标本残留的白细胞定量分别应用流失细胞仪与ADAM-r白细胞计数系统检测,进行检测结果间的平行对照。结果检测结果显示,应用流式细胞检测最小值、最大值分别为0.18%、92.23%,25%~75%可信区间为2.41%~23.69%,ADAM-r白细胞计数系统检测检测最小值、最大值分别为0.04%、715.56%,25%~75%可信区间为2.66%~91.17%,两种检测方法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血样,应用ADAM-r白细胞计数系统定量检测血液中残留的白细胞有显著价值。

  • 标签: 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 残留白细胞 定量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血液标本,建立一种有效的残留白细胞定量检测方法的检测效能。方法:选取100分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标本,对血液标本残留的白细胞定量分别应用流失细胞仪与ADAM-r白细胞计数系统检测,进行检测结果间的平行对照。结果:检测结果显示,应用流式细胞检测最小值、最大值分别为0.18%、92.23%,25%~75%可信区间为2.41%~23.69%,ADAM-r白细胞计数系统检测检测最小值、最大值分别为0.04%、715.56%,25%~75%可信区间为2.66%~91.17%,两种检测方法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血样,应用ADAM-r白细胞计数系统定量检测血液中残留的白细胞有显著价值。

  • 标签: 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 残留白细胞 定量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足口病(HFMD)患儿C反应蛋白和心肌谱、白细胞检测的特点研究。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0月以来收治的120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按照病情严重情况,将120例患儿分为60例重型组,60例轻型组,同时选择120例健康体检患儿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患儿C反应蛋白(CRP)、心肌谱和白细胞(WBC)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心肌谱各个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重症型患儿心肌谱各个指标明显高于轻症型患儿,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CRP、WB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RP、WBC、心肌谱和是检测患儿HFMD的主要临床指标,为HFMD疗效和预后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 标签: 手足口病 C反应蛋白 心肌酶谱 白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对白细胞残留量检测方法进行改进,令结果更准确,操作更快速。方法利用血细胞计数仪使用的溶血素替代结晶紫染色液,然后利用大容量Nageotte血细胞在显微镜下计数。结果无需提前配置试剂,试验操作时间短,溶血素对白细胞形态影响小,对红细胞溶解充分,无背景的干扰,令检测结果更准确。结论利用血细胞计数仪使用的溶血素替代结晶紫染色液,提高白细胞残留量的检测准确度和检测速度。

  • 标签: 白细胞残留量 溶血素 Nageotte 血细胞计数盘
  • 简介:摘要血清胆碱是临床生化检查中的一个常规项目,广泛应用于有机磷农药中毒、肝功能损害的诊断与预后观察。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血清胆碱与许多临床疾病都有一定的相关性,如脑梗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力衰竭、感染、恶性肿瘤等。本文就血清胆碱的变化与临床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为研究人员及临床医生对血清胆碱的认识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胆碱酯酶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白细胞旧称白血球。血液中的一类细胞白细胞也通常被称为免疫细胞。人体和动物血液及组织中的无色细胞。有细胞核,能作变形运动。白细胞一般有活跃的移动能力,它们可以从血管内迁移到血管外,或从血管外组织迁移到血管内。因此,白细胞除存在于血液和淋巴中外,也广泛存在于血管、淋巴管以外的组织中。

  • 标签: 白细胞 免疫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急性胰腺炎(AP)的鉴别诊断中应用血清淀粉、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联合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在我院诊疗的AP患者188例,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将这些患者分为轻症组和重症组,前组132例,后组56例。对2组分别进行血清淀粉、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检测,比较2组血清学指标差异及检测准确度、灵敏度与特异度。结果:与轻症组相比,重症患者的CRP、WBC均较高,P<0.05;2组血清淀粉比较,P>0.05;3项联合检测的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于单项检测,P<0.05。结论:血清淀粉、CRP、WBC联合应用在AP患者的诊断中,可反映AP严重程度,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C反应蛋白 血清淀粉酶 白细胞
  • 简介:目的探讨尿液分析仪在检测尿液白细胞的临床应用价值,减少检测结果的差异,提高尿液检测的质量。方法对我站门诊育龄妇女,随机抽取1000份尿样,应用显微镜检查以及尿液分析仪进行分析。判断这两种检测方法的符合程度。结果尿液分析仪检测尿液白细胞呈阳性尿样有530例。而显微镜与尿液分析仪联合检出阳性尿样仅有496例。结论尿液分析仪在临床检测尿液白细胞时,虽临床操作简便且检测的速度快,具有准确度高,精确度高以及重复性好等特征,但检测结果由于尿液分析仪检测尿液白细胞检测原理与其它检测仪器较为不同,因而出现较为显著的差异,尤其是对某些病理标本的检测上,受到的干扰因素比较多,如检验人员的操作技术、标本的保存等等,从而对检测结果的精确度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尿液分析仪在临床上对白细胞检测与显微镜相比,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目前,还无法直接取代显微镜。临床上,一些检测结果差异较大的标本,仍然需要联合显微镜去解决。

  • 标签: 尿液分析仪 白细胞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脏疾病检测胆碱(ChE)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7年10月收治的慢性肝炎活动型患者4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40例、并选取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组对比,检测患者胆碱,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慢性肝炎活动型组检测ChE为4728.5±854.6U/L、肝硬化组为1838.3±375.9U/L,正常组为9638.3±839.8U/L,任意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胆碱活力可以反映出肝脏合成功能,而且可由此准确得知肝脏病理受损程度,肝脏纤维化的加重,胆碱活力进一步降低,与疾病程度成正比,说明测定胆碱活力对了解肝脏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是肝功能下降的一个重要指标,临床上可以把检测胆碱活力作为常规肝功能检测指标。

  • 标签: 肝脏疾病 胆碱酯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去白细胞输血和未去白细胞输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近年来在我院接受去白细胞输血治疗的5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接受未去白细胞输血治疗的5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输血后各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输血后3d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GOT)、丙氨酸氨基转移(GPT)、乳酸脱氢(LDH)水平改善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蛋白(TP)、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输血后CO2水平有所升高,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去白细胞输血治疗可有效减少患者组织受损,安全性更高。

  • 标签: 去白细胞输血 未去白细胞输血 输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异常白细胞直方图和异常的血小板直方图在临床检验中应用的意义。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住院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异常白细胞直方图提示符通常情况下有WL、T1、T2、F1、F2、F3、WU七种,其中较为常见的为WL、T1、F1;异常血小板直方图提示符通常情况下有PL、PD、MP、DW四种,噪音干扰为PL、PD出现的主要原因,PL、PD出现频率很低。结论临床检验人员在进行血常规检查的过程中应该对异常白细胞和血小板直方图提示符进行良好的分析和理解,将有效的依据提供给临床医师,从而将漏诊、误诊率降低到最低限度。

  • 标签: 异常白细胞直方图 异常血小板直方图 临床检验 应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