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陈健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创建时间:2020-09-12
  • 出处:《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2020年第9期
  • 机构:【摘 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经静脉注射药物治疗后的护理效果。方法:筛选 2018年 2月 -2019年 2月 84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比分析患者经过护理后的护理效果心理状态。结果:实验组患者在经过护理以后, ADL评分、 FMA评分、 NIHSS评分、 SDS评分及 SAS评分数据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将心理护理干预应用在急诊门诊静脉注射患者疗效。方法:从我院急诊门诊在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需要进行静脉注射患者中随机选取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实验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同时再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患者只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疗效对治疗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接受心理护理治疗有效率(97.50%)远远高于对照组患者接受护理有效率(77.50%);且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97.50%)也明显优于对照组(82.50%)(P

  • 标签: 心理护理 急诊门诊 静脉注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输液室护士对老年患者静脉注射成功实施策略。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本院收治120例老年静脉注射患者对照组,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本院收治120例老年静脉注射患者观察组,对比分析输液室护士参与静脉注射专业培训前后首次穿刺成功率以及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静脉首次穿刺成功率(88.82%)显著低于观察组患者静脉首次穿刺成功率(98.26%);对照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85.00%)显著低于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97.50%)。结论:输液室护士通过学习掌握静脉注射操作技巧以后,可以减轻患者穿刺疼痛感,输液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值得输液室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输液室 护士 老年患者 静脉注射 成功
  • 简介:  摘要:目的 研究和分析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溶血症疗效。方法 本次临床治疗分析主要选取了 2018年 3月~ 2020年 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 45例新生儿溶血病患儿作为临床治疗研究对象,将 45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 22例和对照组 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在 24h内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观察和对照组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平均住院时间为( 6.5±0.8) h,光疗平均时间为( 40.1±8.5) h。对照组新生儿平均住院时间为( 7.8±0.7) h,光疗平均时间为( 49.4±8.8) h。观察组新生儿和对照组新生儿之间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G, IVIG)治疗新生儿溶血症具有较好临床治疗效果,新生儿身体恢复情况较好。 

  • 标签:   静脉注射 丙种球蛋白 新生儿溶血症 
  • 简介:【 摘要 】 本研究目的是针对门诊注射静脉输液患者,分析能够对患者满意度产生影响主要因素,并提出有效护理对策。方法是选择在 2017 年 1 月到 2018 年 1 月期间,我院收治门诊注射静脉输液患者 100 例进行资料回顾性分析和研究,将其设置成为对照组,分析影响患者满意度因素,不断完善护理对策,选择在 2018 年 1 月到 2019 年 1 月期间 100 例门诊注射静脉输液患者进行资料回顾性研究,设置为观察组,并患者满意度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分析护理对策使用价值。结果是在对照组中,患者护理满意度为 81% ,显著低于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 96% ),并且在观察组中,患者护理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是做好健康宣传,建立“以患者为主”理念,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影响 门诊注射室 静脉输液 满意度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 文章主要针对 骨科术后高脂血症患者采用目前临床可用血栓弹力袜在下肢静脉干预护理疗效价值 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本研究设计为开放对照非盲法前瞻性研究,以2017年7月至2019年10月骨科术后高脂血症患者113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血栓弹力袜干预处理组58例和常规护理55例,应用血栓弹力图和常规凝血系列评估两组凝血参数,通过彩超收集下肢静脉栓并计算发生率。〔结果〕在113例骨科术后高脂血症患者中,采用血栓弹力袜干预护理患者下肢静脉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8.62%vs 29.09%, x 2 =5.05,P=0.025),血栓弹力图监测R值和MA值在两组中存在显著差异,而PT值、APTT值、TT值、FIB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骨科术后高脂血症患者血栓弹力袜干预处理,可有效降低下肢静脉发生,为临床改善骨科术后高脂血症患者不良反应提供依据。

  • 标签: 下肢静脉血栓 骨科术后 血栓压力袜 高胆固醇血症
  • 简介:摘 要:目的 研究循证护理在深静脉患者护理应用。方法 累计在 2017年 8月到 2019年 8月间抽取深静脉患者 80例,依据患者自身意愿进行分组,将接受常规护理 40例患者划分为对照组,余下 40例患者接受循证护理,将其划分为观察组。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期间出现感染等并发症情况观察组明显较少,观察组内各项护理质量评分也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循证护理在深静脉栓中应用有效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保证了治疗效果,高质量护理有利于患者身体恢复。

  • 标签: 循证护理 深静脉血栓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情景模拟演练在护理人员防治静脉栓栓塞症培训中效果。方法选取在三级综合医院工作1~3年护理人员120名为培训对象,按病区号单双数分组,在单号病区工作护理人员为干预组,共62名,在双号病区工作护理人员为对照组,共58名,对照组和干预组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法和情景模拟演练方式对培训对象进行防治静脉栓栓塞症培训,同时运用柯氏四级培训评估模式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干预组培训对象培训后理论考核得分、操作考核得分、护理工作临床能力考核得分、护士能力量表得分分别为(83.79 ± 6.85)、(87.00 ± 4.57)、(7.90 ± 0.62)、(79.03 ± 8.24)分,均高于对照组(80.67 ± 7.90)、(84.02 ± 4.70)、(7.21 ± 0.72)、(70.86 ± 11.59)分,各项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3.660~5.670,P<0.05)。干预组培训对象对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满意度分别为88.71%(55/62),87.10%(54/62)、87.10%(54/62),均高于对照组74.14%(43/58)、72.41%(42/58)、68.97%(40/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4.250、4.038、5.804,P<0.05)。结论情景模拟演练在防治静脉栓栓塞症护理培训中运用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防治静脉栓栓塞症理论操作技能和临床工作能力,增加护理人员对培训满意度。

  • 标签: 静脉血栓栓塞症 情景模拟演练 护理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是探讨人性化护理血管外科深静脉栓形成患者应用效果。方法是以血管外科患者为研究对象,治疗时间 2018 年 6 月至 2019 年 12 月, 104 例患者,其中 52 例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护理方法,对 52 例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作为观察本研究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为在血管外科下肢深静脉栓形成患者护理过程中,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对改善患者病情、帮助患者康复有很大帮助,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血管外科 下肢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 目的 静脉注射阿替洛尔治疗心绞痛并发急性心力衰竭疗效分析。方法 选取本院 2017年 9月 -2019年 9月接收心绞痛并发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共 64例,按照数字表法,将病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 32例。期间,参照组采取为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引入静脉注射阿替洛尔治疗,继而对两组患者疗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参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要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阿替洛尔静脉注射治疗方法,在心绞痛并发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有着一定疗效,医护人员可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使用该种药物,而其亦具有一定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阿替洛尔 心绞痛 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在脑血管介入术后患者护理中实施下肢静脉栓预防性护理干预,探讨此方式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7月至2019年12月期间选择本院诊治40例行脑血管介入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护理模式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术后下肢静脉栓预防性护理干预。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术后下肢静脉栓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下肢静脉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脑血管介入术 下肢静脉血栓 预防性护理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下肢深静脉栓形成防治以及护理对策。方法:以88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其下肢深静脉栓形成加强防治,并总结相关护理对策。结果:88例恶性肿瘤患者中,有5例患者下肢深静脉栓形成,占比5.68%,其中2例右侧、3例左侧。结论:临床加强防治并配合科学合理护理措施,可有效防治恶性肿瘤患者下肢深静脉栓形成。

  • 标签: 恶性肿瘤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护理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血压所致脑出血患者下肢深静脉栓形成原因以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本研究以2019年1月--2020年2月收治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给予预防性护理。结果:只有2例患者下肢深静脉栓形成,占比2.00%。结论:加强预防性护理,能够进一步降低深静脉栓形成风险。

  • 标签: 高血压 脑出血 深静脉血栓 原因分析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肿瘤患者 PICC致 静脉预防护理措施。方法:研究目标选择为 2019年 1月至 2019年 12月这一时间段中到我院 接受治疗肿瘤患者,纳入全部 106例患者均接受 PICC置管治疗。开展本次研究过程中,按照 1: 1比例采用随机信封分组法来对患者进行分组,并根据患者分组情况来制定不同护理措施,以此来为基础开展对不同小组患者护理情况和静脉栓发生情况进行组间对比。结果: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护理模式选择为预防性护理,在此护理模式下开展组间对比发现,两组患者静脉栓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方面对比差异显著(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中为肿瘤患者提供 PICC置管治疗时,疾病因素、药物因素、人员因素以及导管因素时引发静脉主要原因。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开展预防性护理,有效静脉发生率进行控制,同时提升患者对于护理服务满意度,因此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 标签: 肿瘤患者 PICC 静脉血栓 预防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静脉药调配中心护理人员焦虑状况以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细致分析,进而探索出更加科学合理静配中心员工管理制度以及人文关怀政策。方法:采取问卷调查方式随机选择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在职300名医护人员,对该300名医护人员焦虑状况以及产生焦虑现象原因进行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护理人员焦虑状况自我评分普遍在40至92分之间,通过数据整理发现有38.35%护理人员没有明显焦虑状况出现,其中有40.33%护理人员出现轻度焦虑状况,有14.13%医护人员有中度焦虑状况,有7.18%医护人员存在重度焦虑状况。且研究结果发现焦虑状况与医护人员年龄,工作年限,性格,职称等因素具有显著关联性。结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护理人员存在焦虑状况概率较高,且与年龄,工作年限,心理状态等因素具有关联性,医院应当根据相关关联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人员管理制度,缓解护理人员焦虑程度。

  • 标签: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护理人员 焦虑状况 影响因素
  • 作者: 马玉芬 邓海波 王磊 孙建华 刘戈 王晓杰 徐园 郭雅萍 耿倩 吴欣娟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3
  • 出处:《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0年第02期
  • 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门诊部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心外科病房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肝脏外科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乳腺外科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骨科二病房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护理部 100730
  • 简介:摘要静脉栓栓塞症(VTE)是住院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住院患者可能存在VTE高危因素。护理作为VTE防治重要组成部分,护士应准确识别危险因素、及时正确进行VTE风险评估,采取恰当预防措施对预防VTE意义重大。

  • 标签: 静脉血栓栓塞 风险因素 风险评估 护士
  •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讨对门诊输液室行静脉输液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管理干预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2019年2月—2020年3月收治200例静脉输液门诊病患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干预模式对静脉输液患者进行干预,而观察组则予以静脉输液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管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护理质量。结果 观察组行静脉穿刺时,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5.00%,明显要比对照组83.00%成功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静脉输液 护理管理干预 一次穿刺成功率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实验将采用 预防护理措施针对 危重患者形成下肢深静脉护理效果进行探讨。 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8 年 7 月 -2019 年 7 月前来本院进行疾病检查治疗危重患者为对象 ,并需要开展治疗。 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患者中,采用 计算机随机数字表 法,对 80 例患者进行病情结果讨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 预防护理措施。 结果: 从护理质量上看,观 察组发生率为 7.5% ,明显低于对照组 20.0% ,组件差异明显,有统计意义( P< 0.05)。与此同时,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平均为( 95.6 ±4.1 )分,对照组患者满意度平均为( 76.7 ±2.9 )分,因此,我们认为观察组护理更佳。 结论: 采用 预防护理措施针对 危重患者 能降低 形成下肢深静脉发生率,患者满意度高,值得进一 步推广应用。

  • 标签: 预防护理 危重患者 下肢深静脉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