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长期缺乏睡眠不止会精神不济,还有可能造成骨质疏松。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研究者发现,慢性睡眠不足是骨质疏松的一个发病因素。研究者选取了10名男性参与者,考察了睡眠限制和昼夜节律紊乱对其造成的健康后果。

  • 标签: 骨质疏松症 睡眠 昼夜节律 研究者 参与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髌骨软化患者实施软骨延迟增强磁共振成像的诊断价值。方法择本科2015年7月到2017年7月间60例早期髌骨软化患者实施研究,对所有患者均进行磁共振成像平扫及软骨延迟增强磁共振成像检查,将关节镜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总结患者实施磁共振成像检查的诊断价值。结果实施3D-FS-SPGR序列软骨延迟增强扫描对Ⅰ级、Ⅱ级髌骨软化患者检出率及总检出率79.2%、86.1%、83.3%较常规平扫37.5%、52.8%、46.7%更高(P<0.05)。结论早期髌骨软化患者实施软骨延迟增强磁共振成像的诊断价值高。

  • 标签: 早期髌骨软化症 软骨延迟增强 磁共振成像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失眠应用睡眠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90例失眠者随机均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行睡眠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的睡眠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睡眠护理干预对失眠患者进行护理,可提高其睡眠质量,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护理干预 失眠症 效果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失眠应用睡眠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 90例失眠者随机均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行睡眠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的睡眠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利用睡眠护理干预对失眠患者进行护理,可提高其睡眠质量,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焦虑患者睡眠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以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接诊的70例焦虑患者为调查对象,以双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均35例,对照接受基础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分析两组睡眠质量。结果实验组PSQI总分较对照组低,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焦虑症状的睡眠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焦虑症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焦虑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我院接收的104例焦虑患者,入选时间跨度为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采用抛硬币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基础上展开心理护理干预。对照不同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的PSQI为(5.02±0.4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7.67±1.22)分,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比较两组患者入睡时间、睡眠时间,两组患者两项指标均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为焦虑患者提供常规护理模式的同时,辅以心理护理干预,可延长患者睡眠时间,改善睡眠质量,有利于生活质量提高,可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焦虑症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失眠患者实施睡眠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2月76例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方法分组,各有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睡眠护理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睡眠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失眠治疗效果;干预前后患者觉醒时间、睡眠时间、入睡潜伏时间、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结果睡眠护理组失眠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觉醒时间、睡眠时间、入睡潜伏时间、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相近,P>0.05;干预后睡眠护理组觉醒时间、睡眠时间、入睡潜伏时间、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失眠患者实施睡眠护理干预的效果确切,可缩短觉醒时间、入睡潜伏时间,延长睡眠时间,改善睡眠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失眠症患者 睡眠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抑郁患者睡眠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临床心理科住院并愿意接受研究的60例抑郁患者进行调查,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研究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于干预前和干预后2周评定患者睡眠改善情况。结果干预2周后研究组患者的睡眠总分及各个因子评分变化值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以改善抑郁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的睡眠效率,临床中值得推广。

  • 标签: 抑郁症 心理护理 睡眠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焦虑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108例焦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的方法进行平均分配,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观察组入睡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睡眠时间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SQI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焦虑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够进一步延长睡眠时间,不断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焦虑症患者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鼾患者睡眠呼吸监测及肺功能的关联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108例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为单纯打鼾的患者,观察组为其它患者,通过患者的病情程度、AHI与气道阻力的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的单纯打鼾的患者显著低于观察组的其它患者;重度患者的气道阻力整体最高、中度患者的气道阻力整体次之、轻度患者的气道阻力整体最低。结论这说明两组患者的气道阻力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这说明AHI与气道阻力呈现显著相关性(P﹤0.05)。而鼾患者随着病情的加重,气道阻力也会相应的增加。

  • 标签: 鼾症 睡眠呼吸监测 肺功能 关联性
  • 简介:在2016年欧洲呼吸学会年会(ERS2016)会议现场,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呼吸科张希龙教授就睡眠呼吸疾病及其并发的诊治、妊娠女性、儿童睡眠健康、睡眠医学学科发展、睡眠治疗技术进展等广受关注的话题与大家进行了分享。睡眠呼吸疾病心血管并发的危害和防治近年来,随着大量关注于睡眠呼吸疾病的报道不断涌现,这一问题越来越受到医务人员和普通群众的关注。其实,除了疾病本身,

  • 标签: 睡眠呼吸疾病 ERS 江苏省人民医院 睡眠医学 欧洲呼吸学会 会议现场
  • 简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表现为夜间睡眠时反复发作的打鼾、低通气甚至暂时性呼吸暂停而憋醒,导致低氧血、高碳酸血,会引起全身各组织器官氧供不足,如是短期缺氧,则会引起生理和可逆的组织器官的变化(缺血缺氧预适应),如是慢性长期缺氧刺激,则会导致不可逆的组织器官的重塑,出现器质性改变,进而逐渐加速老化的进程,引起多器官多系统功能障碍,导致一系列的并发和合并,本文对OSA可能引发的各类并发作一总结。

  • 标签: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并发症 缺氧预适应 多系统功能障碍 组织器官 高碳酸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精神分裂患者家属的睡眠质量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QualitySleepIndex,PSQI)、FAI疲劳评定量表(FatigueAssessmentInstrument),于2016年6月—2016年12月期间对我院住院的100例精神分裂患者家属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精神分裂患者家属的睡眠质量总均分为(8.82±3.11)分,其睡眠障碍发生率为61.0%%;精神分裂患者家属的疲乏总均分为(4.95±0.82)分。不同的既往健康状况、有无并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有无并发、病程、住院时间、疲乏感对患者睡眠质量总分有影响。结论精神分裂患者家属的睡眠状况较差。可采取有效方法来改善患者家属睡眠质量。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家属 睡眠质量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精神分裂病人可同时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本身也可引起病人认知功能和个性等方面的一系列改变,从而增加了精神分裂的治疗难度,降低了病人的生活质量。足够的重视和积极有效的防治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对减少和预防猝死的发生,保护病人生命避免或减少医疗纠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 精神病人 护理
  • 简介:睡眠障碍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和身心健康,甚则威胁生命,因此睡眠障碍不仅是一个医学问题,同时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社会问题。为此,医护人员掌握科学系统的睡眠医学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我们举办《睡眠医学》在线系列讲座的初衷。

  • 标签: 中国睡眠研究会 专家讲座 专业委员会 药理 教育 睡眠障碍
  • 简介:俗话说得好:“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但不是每个人都是居有其屋的。事实上,世界上有许多人找不到每天晚上睡觉的好地方。澳大利亚人西蒙19岁时,他就是其中之一。那时他睡在他的车里。

  • 标签: 巴士 睡眠 澳大利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