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海瑞(1514—1587),明代政治家,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清官。他不但刚正不阿,不畏强权,直言敢谏,义无反顾,抑制兼并,反对占田,执法公正,平反冤狱,兴修水利,发展生产,而且一生自奉节俭,为官清廉,反对贪污,为世人所称道。1569年,海瑞巡抚应天十府,上任不久,把他在淳安、兴国当县令时所订的条约,稍为润色加工,制订了《督抚条约》三十五条,接着又订了《续行条约册式》九条,作为前者的补充。这个条约的制订与实施,集中体现了海瑞居官清廉的品质。

  • 标签: 海瑞 《督抚条约》 监管机制 思想教育 政府官员 工作作风
  • 作者: 佚名
  • 学科: 军事
  • 创建时间:2019-10-21
  • 简介:【摘要】总督巡抚制度起源于明初,本为弥补明太祖废除行中书省、设置三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管理地方事务制度之缺陷而增设的临时性差遣,是省一级的最高行政长官,因其职责主要为“巡行天下,安抚军民”,故名之日巡抚。至清康雍乾时期,督抚制度逐渐完善为重要的地方官制,督抚们成了总管地方军政、民政的封疆大吏。随着清王朝晚期社会的大变革和政局的大动荡.

  • 标签: 晚清 政制变革 清督抚
  • 简介:清代吴廷燮编著的《明督抚年表》是关于明代督抚沿革的一部力作,是研究明代督抚相关问题的重要工具书。该书收集史料丰富,结构排列简洁,明代的督抚设置沿革清晰可辨。然而,因受当时编著条件限制,史料搜检难度较大,使得该书存在一些疏漏和讹误之处,主要体现在人员任职和升职时间讹误、任职时官衔讹误以及收录遗漏等方面。今对该书中的十七处讹误进行校补,以期对明代督抚相关研究有所裨益。

  • 标签: 《明督抚年表》讹误 校补
  • 简介:福建地处东海之滨,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前沿之地。康雍乾时期,福建督抚多次就天主教上疏。这些奏疏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反映了当时中西文化的撞击。本文以张伯行、觉罗满保、周学健的奏疏为例,进行分析。笔者认为作为清朝的封疆大吏,他们是从风俗人心、地方秩序、国家安全的角度来考察天主教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他们提出的禁教措施越来越严厉。这不仅是他们个人的问题,而且与当时国际国内形势和清廷对外政策的走向息息相关。

  • 标签: 福建督抚 奏疏 天主教 文化冲突
  • 简介:晚清时期,清朝督抚制度发生重大变化,地方督抚权力不断扩大,并逐渐形成"内轻外重"的局面,对中国政局产生重大影响。近年来学术界对晚清督抚制度的研究取得很大进展,关于督抚与中央关系、督抚在洋务运动中的表现及对外交涉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晚清督抚在近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转型过程中的作用,还有待史学工作者进一步发掘与研究。

  • 标签: 晚清 督抚制度 研究情况
  • 简介:张伯行是康熙后期一位著名的清官,他清廉正直,惠爱百姓,因而见知于康熙帝.张伯行初任福建巡抚时,刚果有为,治绩显著;调至江苏后,亦欲奋发有为,却深陷官场漩涡,事事受到掣肘,最后落得四面楚歌的境地.本文试图通过对张伯行仕宦生涯的观察,探究清代独有的督抚制度的本质.

  • 标签: 张伯行 清官 督抚制度
  • 简介:在近日召开的“第31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暨2015年度优秀古籍图书评奖会”上,云南师范大学邹建达教授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清前期云南督抚边疆事务奏疏汇编(全6卷)》获一等奖。

  • 标签: 云南师范大学 一等奖 清前期 古籍整理 汇编 奏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