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新生儿静脉、贵要静脉和颞浅静脉PICC置管临床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行PICC置管新生儿121例,根据置管方式不同分成3组,腋静脉组(n=29)患儿静脉进行PICC置管,贵要静脉组(n=35)患儿贵要静脉进行PICC置管,颞浅静脉组(n=57)患儿颞浅静脉进行PICC置管,比较3组置管方式的临床情况。结果腋静脉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6.55%,贵要静脉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1.43%,颞浅静脉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2.98%,3组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腋静脉组患儿穿刺时间短于贵要静脉组、颞浅静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腋静脉组并发症率20.69%,贵要静脉组并发症率28.57%,颞浅静脉组并发症率10.53%,颞浅静脉组患儿并发症率低于腋静脉组、贵要静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颞浅静脉、贵要静脉以及腋静脉三种方式各具优劣,护理人员可根据患儿情况选择安全、适宜的穿刺方法,提高穿刺成功率和安全性。

  • 标签: 新生儿 腋静脉 贵要静脉 颞浅静脉 PICC置管
  • 简介:摘要榆横~潍坊1000kV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线路工程河北段均采用同塔双回路架设,导线按照由上向下的展放施工方法,牵引绳会磨损上方已展放的导线,该文通过分析造成牵引绳磨损导线的原因,改变导线展放顺序,解决牵引绳磨损导线问题。

  • 标签: 特高压交流 输变电 导线展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对实施可达龙静脉输注治疗过程中可达龙外渗后针对性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可达龙静脉输注外渗导致的皮肤损伤患者12例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针对收治的12例皮肤损伤患者实施针对性处理及护理,观察针对性护理后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12例可达龙外渗后导致的皮肤损伤患者护理后的治愈率为100.00%、护理满意度为91.67%、静脉炎发生率为25.00%。结论针对可达龙静脉输注外渗导致的皮肤损伤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的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可达龙 静脉输注外渗 处理
  • 简介:儿子参加中考那年,由于身体原因发挥失常,考得极不理想,仅够上一所普通高中。

  • 标签: 普通高中 中考 理想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肺癌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带管患者的自我护理方案以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96例肺癌PICC带管患者,随机分为各48例的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以及常规护理加行延续护理平台。对比两组PICC带管患者出院后自我护理能力、健康行为水平。结果肺癌PICC带管患者出院后组间健康行为水平以及自我护理能力评分相关指标对比,实验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出院后延续护理干预利于肺癌PICC带管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健康行为的提高,具有实施价值。

  • 标签: 肺癌 PICC带管 自我护理能力 健康行为 延续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锁骨下静脉、右侧颈内静脉两条入路在静脉输液港植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单双号随机分组法”将200例接受静脉输液港植入术的患者分成100例/组。对照组锁骨下静脉植入,观察组右侧颈内静脉植入。比较手术用时、置管结果与手术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用时更短,置管成功率更高,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值<0.05)。结论相对而言,在静脉输液港植入术中采用右侧颈内静脉入路效果较锁骨下静脉更好。

  • 标签: 锁骨下静脉 右侧颈内静脉 静脉输液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皮门静脉穿刺技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分析对我院37例超声引导下门静脉穿刺对TIPS、胃冠状静脉栓塞、门静脉支架植入介入通道建立。结果37例门静脉穿刺成功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门静脉穿刺是一种安全、方便、适用的操作技术。

  • 标签: 超声引导 经皮 门静脉穿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治疗护理在持续质量改进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护理质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0例接受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静脉治疗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100%(35/35),对照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82.9%(29/35),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100.0%,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8.9%,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4%,对照组的优良率为29.6%,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治疗护理能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和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静脉治疗护理 持续质量改进 IPCC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改善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的手术成功率,分析并发症出现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100例实施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患者的手术治疗及护理过程,分析并发症的出现原因,并总结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100例患者出现的4种置管并发症,都可以通过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进行预防。结论对实施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各种置管并发症的出现几率,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 标签: 中心静脉置管 护理 并发症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周静脉及介入导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80例患有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40例,A组实施外周静脉治疗,B组实施导管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溶栓前两组患者的周径差无明显差异,P>0.05,统计学无意义。但在溶栓后B组患者的大小腿周径差以及消肿率明显优于A组,并且B组患者的总满意率是87.50%,明显高于A组的55.00%,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外周静脉及介入导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在临床应该大力推广和应用该治疗方案。

  • 标签: 经外周静脉 导管溶栓治疗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肝移植术后再发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6年6月北京大学医学部第九临床医学院收治的15例TIPS治疗肝移植术后再发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TIPS:穿刺插管进行造影检查、测量门静脉压力并栓塞曲张静脉。应用直径7mm或8mm的球囊导管扩张预分流通道,植入直径7、8、10mm的覆膜支架或裸支架,建立分流通道;再次进行门静脉造影检查及测量门静脉压力。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2)分流前后门静脉压力的变化情况。(3)随访和生存情况。采用门诊方式随访,记录患者术后1、3、6、12个月的临床症状。术后1、3、6、12个月常规行肝血管超声检查明确分流道通畅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8年6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偏态分布采用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结果:(1)手术情况:15例患者顺利完成TIPS,无严重合并症及死亡病例发生。支架植入情况:15例患者中,植入裸支架、覆膜支架和裸支架+覆膜支架建立分流通道的患者分别为4、8、3例。15例患者中,建立直径7、8、10mm的分流道患者例数分别为4、8、3例。(2)分流前后门静脉压力的变化情况:15例患者门静脉压力由分流前(34±8)mmHg(1mmHg=0.133kPa)降至分流后(21±7)mmHg,分流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7,P〈0.05);门静脉压力梯度由分流前的(26±9)mmHg降至分流后(12±5)mmHg,分流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3,P〈0.05)。(3)随访和生存情况:1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24.0~60.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7.8个月。主要临床症状:12例消化道出血患者中,3例发生消化道再出血,均为分流道再狭窄或闭塞导

  • 标签: 肝移植 门静脉高压症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消化道出血 腹腔积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对颈内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的影响。方法以76例需行经颈内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运用传统盲插法,观察组应用超声引导下颅内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统计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观察有无不良事件。结果一次置管成功率比较,观察组为100.00%,对照组为84.21%,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误入动脉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为颈内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患者应用超声引导,能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减少误入动脉等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中心静脉置管 静脉穿刺 超声引导 置管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盆腔静脉曲张症患者采用阴道超声检查对其疾病诊断的价值与作用。方法选择500例于我院确诊的盆腔静脉曲张症患者为实验组,另选取500名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参照组,纳入时间为2014年8月至2018年7月,上述受检者均实施阴道超声检查,对比2组受检者盆腔静脉检查指标,并总结盆腔静脉曲张病情。结果实验组盆腔静脉内径、静脉丛X轴长度及静脉丛Y轴长度均大于参照组,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静脉流速较低,两者差异明显(P<0.05)。457例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宫体增大现象,其中轻度宫体增大患者304例,中度宫体增大患者117例,重度宫体增大患者36例。后位子宫患者386例、卵巢静脉曲张患者137例、卵巢水肿患者238例、子宫旁静脉血栓患者14例。结论通过阴道超声检查予以诊断,患者盆腔静脉曲张症病情得以清晰反映,能够充分了解患者盆腔血管及血流情况,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因予以临床推广。

  • 标签: 经阴道超声 盆腔静脉曲张症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颅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颅内静脉正常血流。方法从健康人群中选取90例检测对象,将他们按照年龄分为1、2、3组,使用颅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其颈静脉颅内段进行检测。结果颈静脉的血流动力学结果与年龄有很大的关系,并且受到呼吸的影响。结论颈静脉的正常血流情况受到呼吸、年龄等因素的影响,以颈静脉为例对颅内静脉进行检测所得的正常指标,将对临床工作有一定指导意义。

  • 标签: 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 颅内静脉 正常血流
  • 简介:摘要目的文章主要针对脐静脉置管术(UVC)联合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早产儿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入住我院新生儿病房的早产儿67例,其中32例为观察组应用UVC联合PICC输注法,35例为对照组应用PICC输注法。比较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PICC一次穿刺成功率(90.6%)明显高于对照组(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低血糖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较对照组更早,住院日数较对照组缩短,观察组患儿PICC置管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PICC穿刺点渗血、导管堵管及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VC联合PICC输注法能提高PICC一次穿刺成功率,保护早产儿血管,降低PICC静脉炎发生率,缩短早产儿的住院日,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脐静脉置管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 早产儿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肿瘤患者中应用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0例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肿瘤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行以常规护理、优质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护理干预后,研究组心理健康状况各项指标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肿瘤患者中应用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良好,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还可以避免并发症出现。

  • 标签: 优质护理干预 中心静脉置管 肿瘤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应用微创技术拔除智齿的技术。方法选择需拔除的80例患者的智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微创法和凿劈法拔除患牙,记录两种方法拔牙时间、术中不适、术后反应、创口愈合情况。结果平均拔牙时间实验组18.2min,对照组24.1min,实验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严重疼痛及严重水肿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即两组相比较微创法比凿劈法拔牙时间缩短,术中不适、术后反应较轻,创口愈合情况较好。结论微创技术拔除智齿,减轻了患者恐惧、不适感,创伤小,拔牙时间缩短,术后反应小,拔牙创口愈合快,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微创技术 智齿 凿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