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婴幼儿起搏导线拔除比较罕见,本病例采用锁骨下静脉途径,回拧导线内芯及导线外缘,松解导线末端与心肌组织的连接后牵拉拔除导线,手术过程顺利,未发生手术并发症,二次植入的导线参数稳定,囊袋伤口愈合良好。

  • 标签: 房室传导阻滞 起搏器 导线拔除 婴儿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单中心近年来联合上腔和下腔途径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CIED)导线拔除术(TLE)的病例特点,探究其与单纯上腔或下腔途径拔除CIED导线病例的不同之处。方法连续入选2011年1月至2018年9月于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行TLE患者159例。将其依据TLE时血管入路途径分成2组:A组为单纯上腔或下腔途径拔除组(132例);B组为联合上腔和下腔途径拔除组(27例)。对比2组患者基线资料特点、CIED植入类型、导线拔除情况等。结果与A组相比,B组CIED植入时间更长、既往囊袋清创史和CIED更换史比例更高(P<0.05)。进一步统计学分析示,CIED植入时间对于需行联合上下腔静脉TLE者有独立预测价值;CIED植入时间≥5.25年时,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4.1%和67.4%。2组患者共计拔除导线301根:A组拔除249根,B组拔除52根,总体临床成功率为95.2%;其中B组拔除成功率更低(86.7%对97.3%,P=0.002)、严重并发症率更高(18.5%对1.5%,P=0.002)。结论对于CIED植入时间≥5.25年者预示着其需要联合上下腔静脉途径行TLE。对于联合上下腔静脉途径行TLE患者,其成功率较单纯上腔或下腔途径更低,且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更高。

  • 标签: 起搏器,人工 经静脉导线拔除 联合 感染
  • 简介:摘要80%~90%的永存左上腔静脉患者同时存在右上腔静脉。对于此类患者,多数右侧入路植入起搏导线,从而降低手术难度和手术风险。临床实践中,常常在起搏器植入术中发现偶然永存左上腔静脉,目前常用的术中造影的方法有时难以区分右上腔静脉是否存在。本例在临床实践中使用泥鳅导丝的方法来鉴别右上腔静脉是否存在。该方法简单易行,便于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心脏起搏,人工 永存左上腔静脉 导线
  • 简介:摘要心脏再同步治疗术中出现心脏压塞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并发症。既往有冠状静脉插管过程中操作不当导致严重冠状静脉夹层,并引发心脏压塞的报道。左心室导线植入导致的心脏压塞目前国内尚无报道。本文报道了1例左心室导线头端穿孔导致心脏压塞的病例。

  • 标签: 心脏再同步治疗 心脏压塞
  • 简介: 摘要:目的:评估儿童重症护理单元中心静脉导管拔除的循证护理实践。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期间儿童重症护理单元中74例中心静脉导管拔除的护理实践。采用对比法,将拔除前和拔除后的护理措施和患者结局进行比较。结果:在74例中心静脉导管拔除中,拔除前实施了循证护理实践,包括术前血液培养、皮肤消毒和无菌技术操作。拔除后,患者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包括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局部感染和血栓形成。此外,拔除后的患者恢复时间明显缩短(P<0.05),减少了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结论:儿童重症护理单元中心静脉导管拔除的循证护理实践能够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减少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这一实践对于提高儿童重症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儿童重症 中心静脉导管拔除 循证护理
  • 简介:目的扩大PICC导管应用的适应证。方法对21例患者实施静脉穿刺PICC导管置入下腔静脉,患者分别为装有心脏起搏器和双上肢烧伤各1例、肿瘤患者静脉条件差3例、PICC导管外周静脉穿刺失败16例。结果21例置管均一次穿刺成功,辅以相应的护理措施,无一例发生并发症。结论PICC静脉穿刺置入下腔静脉安全、可行,扩大了PICC导管应用的范围。

  • 标签: PICC 股静脉 外周静脉
  • 简介:斯恩德有3个孩子,他要求大儿子克莱尔、二儿子卡尔夫和小女儿凯妮每天都去菜园里拔除杂草。尽管3个孩子非常不愿意。但他们知道父亲的脾气.还是在每天放学后乖乖地去菜园拔草。刚开始,他们总互相埋怨,

  • 标签: 杂草 孩子 儿子 菜园 脾气
  • 简介:斯恩德有三个孩子.他要求太儿子克菜尔、二儿子卡尔走和小女儿凯妮每天都去菜园里拔除杂草。尽管三个孩子非常不愿意,但他们知道父亲的脾气.还是在每天放学后乖乖地去菜园拔草。刚开始,他们总互相埋怨。

  • 标签: 杂草 儿子 孩子 菜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穿刺腋静脉和锁骨下静脉植入心脏起搏器电极导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65例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分为皮穿刺腋静脉组和锁骨下静脉组,观察两种手术径路安置起搏器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完成起搏器植入术,腋静脉组穿刺曝光时间长,但成功率高,电极操作时间短,并发症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穿刺时间、手术时间、电极参数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腋静脉途径较锁骨下静脉途径能避免锁骨挤压综合征发生,并发症少,是安全、可靠、可行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腋静脉 锁骨下静脉 心脏起搏器电极导线植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麻醉在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TIPS)中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对我院80例行TIPS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麻醉及通气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分别为联合喉罩组、联合导管组、自主通气组及局部麻醉组。对比四组的术中各项生命体征、疼痛情况及DSA图像质量,并统计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观察四组术中DSA图像质量。结果四组患者术中各项生命体征的无差异(P>0.05);疼痛程度方面,联合喉罩组、联合导管组及自主通气组无差异(P>0.05),局部麻醉组的疼痛程度重于其他三组(P<0.05);DSA图像质量方面,联合喉罩组、联合导管组及自主通气组无差异(P>0.05),局部麻醉组的图像质量低于其他三组(P<0.05)。结论将静脉麻醉应用于TIPS中可减少患者术中疼苦,提高术中DSA图像质量,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静脉麻醉 TIPS术 机械辅助通气 气管导管机械通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小结28例中心静脉临时性留置导管留置时间较长的患者拔除导管后细菌培养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28例需行血液净化治疗的急、慢性肾衰竭患者,男18例、女10例,平均年龄51.25±22.47(6~88)岁,其中急性肾衰竭6例置入股静脉临时性留置导管;22例慢性血透患者置入颈内静脉临时性留置导管,其基础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13例,高血压肾病3例,糖尿病肾病4例,多囊肾、肿瘤致梗阻性肾病各1例。所用导管均为美国tyco公司生产。导管留置时间股静脉留置至肾功能恢复或不需继续行血液净化治疗,至拔除时平均留置37.67±14.06(17~56)天;慢性血透患者至永久性血管通路使用,留置时间50.06±20.02(24~92)天。临床症状6例患者导管拔除时有临床症状,其中有4例透析治疗中出现畏寒或寒战,1例有高热、咳黄脓痰,1例有高热、腹泻。取培养材料方法碘伏仔细消毒隧道口附近,无菌剪刀除去导管固定缝线,拔出导管,由助手用无菌剪刀剪取末4~5cm长带血末段导管,放入无菌容器中送院细菌室培养,如有临床感染症状、怀疑导管感染者,同时抽取血标本送培养。结果28例送检样本中有5例培养出细菌,均为颈内静脉留置导管患者,阳性率17.86%(占同期临时性留置导管置入数的1.43%)。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2例,表皮葡萄球菌2例,铜绿假单胞菌1例,4例透析治疗中出现畏寒或寒战者,导管均培养出细菌,而血培养未见细菌生长。1例高热、咳黄脓痰者,高温期间擅自停透析2月外出,导管留置92天,导管及血液均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胸部X线见两肺多发性阴影,证实为导管感染导致的脓毒血症;另1例有高热、腹泻患者,导管培养无细菌生长,血培养为大肠杆菌,为肠道感染导致的败血症;6例股静脉临时留置导管均未培养出细菌。所有患者抗感染治疗,均康复。肿瘤致梗阻性肾病患者,颈内静脉留置导管留置时间91天,留置1月后,每次加用适量抗生素封管,后因导管血流量不足而更换新导管,导管培养无细菌生长,也无导管感染征象。结论根据治疗需要,临时性留置导管可以适当延长留置时间;透析治疗中出现畏寒或寒战,应注意导管感染可能;引起导管感染的细菌多为葡萄球菌属;用抗生素封管有一定的预防感染作用,能延长导管使用时间。

  • 标签: 中心静脉 留置导管 细菌培养
  • 简介:《灌顶拔除过罪生死得度》(以下简称《灌顶》),又称《药师》《药师琉璃光》《灌顶》,一卷。相传为东晋西域沙门帛尸梨蜜多罗所译,主要内容是讲述药师佛功德,该被视为药师信仰的源头。有关其是否为疑伪经尚存有争论,据伍小劼《〈大灌顶〉研究———以〈灌顶拔除过罪生死得度〉为中心》(2)(以下简称'伍文')研究,早期一些日本学者如小野玄妙、大村西崖、望月信亨、长部和雄、阿纯章及西方学

  • 标签: 拔除罪 敦煌灌顶 残卷缀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硬膜外注射芬太尼后,临床所产生的效果,并且与静脉注射芬太尼的情况进行比较,当前二者在临床应用中依然存在一定的争议。方法选取40例患有乳腺癌的患者,患者均为女性,年龄最小的为30岁,最大的为70岁,分别在手术前向患者注射芬太尼,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是硬膜外组,另外一组是静脉组,前者予以硬膜外给药,后者予以静脉给药,进而对临床的麻醉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苏醒后均处于清醒的状态中,并且在手术后并没有出现过不良反应,但是硬膜外组与静脉组从镇痛作用来比较,前者要优于后者。结论在今后临床麻醉的过程中,采用硬膜外或是静脉注射芬太尼均可,但是前者的效果更为明显。

  • 标签: 硬膜 静脉 芬太尼 临床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于我院就诊进行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置管术的患者63例,记录63例患者进行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置管术时的置管成功率,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根据研究结果显示,63例患者外周静脉穿刺中心置管术时,60例患者一次置管成功,3例患者两次置管成功;并且63例患者进行手术后,有1例患者发生静脉炎不良反应,1例患者发生静脉血栓不良反应,1例患者发生导管堵塞不良反应。结论在进行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置管术的患者中实施相关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术后不良反应情况,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胸部恶性肿瘤 上腔静脉 综合症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静脉途径栓塞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2例硬脑膜动静脉瘘患者行经静脉途径栓塞治疗,其中海绵窦区22例,侧窦区10例,通过脑血管造影及临床随访来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术后即刻造影示瘘口完全闭塞19例,瘘口处血流速度明显减慢13例。9例患者术后眼球突出、结膜水肿一过性加重。随访3月~2年,临床症状消失21例,症状明显缓解11例。结论静脉途径栓塞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患者是一种有效的疗法。

  • 标签: 硬脑膜动静脉瘘 经静脉途径 栓塞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儿童重症监护室中心静脉导管(CVC)拔除后应用循证护理的实践情况。方法  严格遵循JBI循证护理中心的临床证据应用方法,检索关于儿童重症监护室中心静脉导管(CVC)拔除的相关文献资料,从而制定出六条最佳的证据以及审查指标,并分析存在的障碍因素以及制定具体的行动方案。在进行检索时,选取的是2012年3月5日至2022年3月5日,并且在2022年4月至2023年1月将其应用到医院内的儿童重症监护单位,对比患者护理实践情况。结果  在对证据进行再次审查之后,各个分中心从CVC中提取的六项证据显示出更高的应用依从性(P<0.05);应用证据前后都未出现导管并发症。结果  通过在临床中合理应用中心静脉导管(CVC)拔管的循证护理,在规范护士行为的同时,还可确保护士自身的循证依从性得到提高,更好地预防重症患儿出现并发症。

  • 标签: 儿童重症监护室中心静脉导管 拔除 循证护理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静脉动脉入路两种介入治疗方式对硬脑膜动静脉瘘( DAVF)治疗方式的对比,探讨两种术式对 DAVF治疗的优劣性。方法:总结 2015、 6~2017、 3在哈市第二医院神经外科治疗的 DAVF患者 65例,进行 A、 B分组,其中 A组为应用静脉入路治疗患者 30例, B组为应用动脉入路治疗患者 35例。回顾治疗前后影像分析,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再复发患者 A组 3例, B组 4例,两组患者的治愈率相当、复发率相当,统计学分析 P>0.05,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两种方法均为治疗 DAVF的有效方法。

  • 标签: DAVF 介入栓塞 Onyx NBCA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鼻导管高流量吸氧在危重患者气管插管拔除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检索 PubMed、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关于 HFNC对拔除气管插管疗效的相关研究。观察指标:气管再插管率、住院时间、 死亡率、舒适率。结果 纳入 8篇文献,共 740例研究对象, HFNC373例,对照组 367例。 Meta分析结果显示, HFNC相对于传统给氧方式,能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再插管率及死亡率,同时给患者更好的舒适性和耐受性。结论 研究结果支持在气管插管拔除后的住院患者中使用鼻导管高流量吸氧策略,但需更多高质量研究验证这一结果。

  • 标签: 吸氧 气管插管 ICU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