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当前静脉通路的搭建技术中PICC技术由于对于患者静脉损伤较小,操作难度小,便于维护,不影响日常生活等诸多优点,在临床使用中成为了较为热门的技术之一。关于PICC导管的体外固定方式,历来存在一些争议,本文对PICC体外固定方式进行了归纳研究,并对其优劣进行了概述,对于医护人员和患者选择PICC导管固定方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 简介: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一种从周围静脉导入且末端位于中心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目前在肿瘤内科的使用较为普遍,适用于需要多疗程化疗、需要长期营养支持以及外周静脉穿刺困难的恶性肿瘤患者。笔者近年来肿瘤内科使用PICC总结了一些经验,现介绍如下。

  • 标签: 导管插入术 中心静脉/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患肢浅静脉加压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本院2003-2008来共收治3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患肢浅静脉加压溶栓方法,从患肢的浅静脉给予尿激酶,充气的血压计袖带包扎加压于患肢大腿处。结果27例临床症状消失,1例好转,有效率达93.3%,溶栓期间出现出血并发症1例,无肺动脉栓塞发生,无死亡。结论采取患肢浅静脉加压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有效,而且容易实施,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经足背静脉 加压溶栓 肢深静脉 血栓
  • 简介:摘要近年来,很多的隧道修建都在测量工作上出现了一定的差错,不仅对日常的工作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同时对生产成本产生了不必要的增加,相对而言,隧道的测量工作,随着布置导线方法的不同,相对应有不同的测量精度等级,在满足所有要求精度等级的条件下,才能快速并且准确的完成测量工作。目前的多数情况都在应用复测支导线测量的方法进行勘测,总体的效果并不理想,在精度以及工作效率等方面,都没有达到期许值。

  • 标签: 导线 复测 测量
  • 简介:摘要榆横~潍坊1000kV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线路工程河北段均采用同塔双回路架设,导线按照由上向下的展放施工方法,牵引绳会磨损上方已展放的导线,该文通过分析造成牵引绳磨损导线的原因,改变导线展放顺序,解决牵引绳磨损导线问题。

  • 标签: 特高压交流 输变电 导线展放
  • 简介:矿山井下测量与地面控制测量从导线网的布设,导线测量的误差分析,导线的测量方法到数据处理等几个方面有着相同的地方,但也有着各自的特点。本文仅从精度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在精度估箅问题上运用MATLAB编程计算,探讨在矿山井下与地表敷设同一种类型的导线,精度估算结果是否相同。

  • 标签: 井下导线 地面导线 精度
  • 简介:摘要:长隧道施工过程中,为了控制隧道的超欠挖和符合测量精度要求以及提高测量效率,采用合适的方法提高效率,可以加快测量进度、保证精度,从而间接影响工程成本。

  • 标签: 长隧道 精度要求,双导线,虚拟导线
  • 简介: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是肿瘤患者化疗给药的常用途径,避免了反复静脉穿刺致机械性静脉炎以及化疗药物外渗导致化学性静脉炎与组织坏死等并发症[1]。研究表明[2],在较长时间的输液治疗中,PICC较其他外周静脉导管或中心静脉导管可以降低导管相关风险、节约费用,

  • 标签: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脱落 护理警示
  • 简介:[摘要]:通过对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患者患有疾病需要开展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时,为其实施静脉治疗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采用掷硬币的方式,将我院纳入研究的40例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患者(2021年3月至2022年1月)分组,对照组(一般护理),观察组(静脉治疗护理)。结果:实施后对比,观察组并发症指标、不良情绪指标皆优于对照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临床中对肿瘤患者常采用化疗治疗,长期的化疗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而PICC(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应用,提高了患者治疗的安全性,且不会给患者带来疼痛,但留置期间,有一定的静脉炎发生率,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一定影响。因此临床中需要加强护理。本文对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致静脉炎的预防护理及治疗进行分析,以期减少相关影响。

  • 标签: 肿瘤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静脉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肝组织活检(TJLB)的实用性与安全性。方法收集在2015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53例静脉肝组织活检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用LABS-100静脉途径取活检标本,其中经肝静脉穿刺活检者45例,下腔静脉肝内段活检者8例。对手术适应证、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病理诊断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所有患者TJLB均取得成功,平均每例穿刺次数为2.8次,均取得满意的肝组织并获得病理组织学诊断。2例患者出现颈部血肿自行好转,1例患者出现肝内血肿保守治疗后好转。结论对于存在皮肝穿刺禁忌证的患者,TJLB是一种实用、安全的方法。

  • 标签: 肝活检 经颈静脉肝穿刺活检术 介入放射学
  • 简介:摘要目的延长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率。方法通过对内瘘术前、术后和透析后护理,正确掌握内瘘使用时间,掌握正确穿刺方法和科学的健康宣教,预防内瘘阻塞。结果对透析患者内瘘有效的健康护理,延长了内瘘的使用寿命,达到了理想的透析效果。结论理想的动静脉内瘘,需要医患配合,以保证有效血液透析,从而提高生存质量及存活率。

  • 标签: 动静脉内瘘 血液透析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对实施可达龙静脉输注治疗过程中可达龙外渗后针对性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可达龙静脉输注外渗导致的皮肤损伤患者12例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针对收治的12例皮肤损伤患者实施针对性处理及护理,观察针对性护理后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12例可达龙外渗后导致的皮肤损伤患者护理后的治愈率为100.00%、护理满意度为91.67%、静脉炎发生率为25.00%。结论针对可达龙静脉输注外渗导致的皮肤损伤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的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可达龙 静脉输注外渗 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皮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治疗护理。方法选取行经皮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治疗患者20例临床操作方法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能成功置管,顺利完成治疗,无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通过B超引导下皮穿刺进入心包腔,留置中心静脉管引流心包积液,达到减轻积液、呼吸困难以及改善心脏压塞等不适症状的目的,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心包积液 皮留置中心静脉导管 操作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进行静脉营养对早产儿体重增长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未应用PICC置管的114例早产儿作为对照组,将2014年1月-2015年12月应用PICC置管进行静脉营养的114例早产儿作为试验组,比较两组早产儿的体重增长情况。结果两组早产儿在体重增长情况方面比较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PICC置管技术进行早期静脉营养可明显促进早产儿体重增长,改善早产儿营养状况,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 早产儿 静脉营养 体重
  • 简介:目前,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在治疗门静脉高压方面的有关适应证、禁忌证和技术标准相继确立。本文主要从目前的手术适应证、禁忌证、并发症、技术操作及内支架材料的选择和应用等方面,探讨TIPS的临床研究现状及进展。

  • 标签: 门体分流术 经颈静脉肝内 门静脉高压 支架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鼻导管高流量吸氧在危重患者气管插管拔出后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6 月我院收治的 40 例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按照标准脱机程序拔除气管插管, 20 例患者接受常规吸氧,作为对照组, 20 例患者接受鼻导管高流量吸氧,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呼吸情况、咳痰难度、耐受性评分、舒适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二氧化碳分压、呼吸频率和氧合指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耐受性评分、咳痰难度评分和舒适性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 危重患者气管插管拔出后给予患者鼻导管高流量吸氧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情况,对于提高患者治疗的舒适性、耐受性和降低咳痰难度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气管插管 危重患者 经鼻导管 高流量吸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鼻导管高流量吸氧在危重患者气管插管拔出后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40例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按照标准脱机程序拔除气管插管,20例患者接受常规吸氧,作为对照组,20例患者接受鼻导管高流量吸氧,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呼吸情况、咳痰难度、耐受性评分、舒适性。结果观察组患者二氧化碳分压、呼吸频率和氧合指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耐受性评分、咳痰难度评分和舒适性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危重患者气管插管拔出后给予患者鼻导管高流量吸氧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情况,对于提高患者治疗的舒适性、耐受性和降低咳痰难度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气管插管 危重患者 经鼻导管 高流量吸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鼻导管高流量吸氧在危重患者气管插管拔出后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40例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按照标准脱机程序拔除气管插管,20例患者接受常规吸氧,作为对照组,20例患者接受鼻导管高流量吸氧,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呼吸情况、咳痰难度、耐受性评分、舒适性。结果观察组患者二氧化碳分压、呼吸频率和氧合指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耐受性评分、咳痰难度评分和舒适性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危重患者气管插管拔出后给予患者鼻导管高流量吸氧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情况,对于提高患者治疗的舒适性、耐受性和降低咳痰难度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气管插管 危重患者 经鼻导管 高流量吸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