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2000年,Burmester在Nature上首次报道在人和小鼠脑内存在一类新的携氧蛋白——脑红蛋白(neuroglobin,NGB)。而今NGB已成为神经科学研究的热点。尤其在基因序列、定位和蛋白结构及其生理功能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 标签: 脑红蛋白 继发性脑损伤 缺血缺氧性损伤
  • 简介: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WBC)及多形核嗜中性白细胞(PMN)的变化及其在继发性脑损害中的作用。方法选取伤后24h内入院的非手术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63例,于入院时、入院后24h、48h、72h及168h不同时间段采外周静脉血进行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同时进行GCS评分,计算脑出血量及脑水肿体积,伤后6个月进行GOS评分,分析上述指标与WBC和PMN之间的关系。选取10例健康自愿者行WBC及PMN计数检查。结果颅脑损伤以后WBC及PMN先升高后下降,分别于伤后24h和48h达到高峰(P〈0.05);伤后WBC及PMN与GCS评分呈负相关(P〈0.05),GCS〈8分组WBC和PMN计数显著高于GCS≥8分组(P〈0.05);颅脑损伤后脑出血量及脑水肿体积与WBC及PMN呈正相关(P〈0.05);GOS评分与WBC及PMN呈负相关(P〈0.05)。结论颅脑损伤后WBC及PMN明显升高,且与伤情、出血量、水肿体积及预后有关,可能跟WBC及PMN对颅脑损伤后引起的继发性损害有关,WBC和PMN计数有助于对伤情、预后的判断。

  • 标签: 颅脑损伤 继发性脑损伤 炎性细胞 GCS 脑出血量 脑水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继发性脑水肿的补液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继发性脑水肿病人4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24例)和对照组(20例),进行对比研究。实验组不限水、钠入量,按需补入,同时给予扩容治疗;对照组限水、钠入量,使病人处于轻度的脱水状态。结果伤后1月根据GOS分级,实验组在死亡率、恢复良好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GCS评分于伤后1周即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同时实验组血液粘滞度改善较快。结论重型颅脑损伤继发性脑水肿采用个体化补液,适当扩容,能起到促进病人恢复、降低致残率及死亡率等作用。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脑水肿 液体疗法
  • 简介:摘要创伤性颅脑损伤(TBI)是由外部创伤致使脑组织损伤、脑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目前其病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临床上也暂无优良的治疗方案。TBI可根据发生时间初步分为原发性损伤继发性损伤。近年来大量研究者开始寻找微小RNA(miRNA)等有效生物信号分子,以期尽早发现并干预TBI后强烈的继发性损伤。研究表明miRNA作为小型非编码RNA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病理进程中起关键作用,被认为是病理生理条件下神经功能的有效调节因子。本文通过综述miRNA影响神经细胞凋亡、炎性因子表达、血脑屏障修复三大途径中不同的干预作用,探讨miRNA对TBI的发生发展与恢复作用,以期促进miRNA在TBI方面的研究。

  • 标签: 创伤性颅脑损伤 微小RNA 细胞凋亡 炎症反应 血脑屏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原发性脑损伤诊疗体会。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应注意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和神经体征的变化,必要时作CT扫描。适当卧床休息,症状好转后,逐渐起床下地活动。作好解释工作,消除畏惧心理和顾虑。镇痛、镇静。

  • 标签: 原发性脑损伤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颅内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9月至今收治的80例颅内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的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含病例40。对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附加依达拉奉的静脉输入治疗,而对照组仅接受药物常规与常规临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致死率与致残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相较对照组呈现显著的高有效率,致死率与致残率呈现显著低比例,两组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依达拉奉治疗颅内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治疗效果明显,降低了患者致残致死率,治疗效果安全稳定,值得在临床中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

  • 标签: 颅内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 依达拉奉术 疗效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患者血小板(PLT)参数的变化及其与继发性脑损害的关系。方法伤后24h内入院的非手术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163例,分别于伤后1d、3d及14d三个时间段采血测定外周血PLT数量、PLT平均体积(MPV)、PLT体积分布宽度(PDW);于入院时、伤后1d、伤后7d进行GCS评分,并通过CT计算脑出血量及脑水肿体积;伤后6个月进行GOS预后评分。分析上述指标与PLT计数、MPV和PDW之间的关系。同时测定4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的PLT计数、MPV和PDW作为对照。结果伤后1d及3dPLT计数较对照组明显下降,MPV和PDW值明显增加(P〈0.05);伤后14dPLT计数、MPV和PDW值均恢复正常;GCS〈8分者PLT计数明显低于GCS≥8分者,而MPV和PDW则明显高于GCS≥8分者(P〈0.05);脑水肿体积伤后逐渐扩大,至伤后7d时水肿体积最大(P〈0.05);脑水肿体积与PLT计数呈负相关关系(r=-0.238,P〈0.05),与MPV和PDW的值呈正相关关系(r=642、0.593,P〈0.05);GOS评分与外周血PLIT计数呈正相关(r=0.883,P〈0.05),而与MPV和PDW值呈负相关(r=-0.235、-0.267,P〈0.05)。结论本结果提示,颅脑损伤后PLT参数的变化可能与伤后继发性脑损害有关;检测其变化有助于对颅脑损伤伤情、预后的判断,并为颅脑损伤治疗提供新思路。

  • 标签: 颅脑损伤 血小板 血小板平均体积 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 继发性脑损害
  • 简介:一、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脑出血人发生压力性损伤的危险因素,为采取预防护理措施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于医院治疗的90例脑出血人为研究对象,收集病人的人口学资料、合并症及生化结果,使用Braden量表对其进行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每日观察病人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情况直至其离开急诊科,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急诊脑出血人发生压力性损伤的危险因素。结果90例急诊脑出血人中发生压力性损伤15例(16.67%),发生组与未发生组的入急诊时间、白蛋白水平、Braden量表总评分、营养状况评分、摩擦力和剪切力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raden量表总分低、白蛋白水平低是急诊脑出血人发生压力性损伤的危险因素。结论脑出血患者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较高,在住院护理过程中应该重点关注影响因素。

  • 标签: 脑出血 继发性压力性损伤 影响因素
  • 简介:由于脊髓原始损伤后发生的生物学级联反应继续损伤健康的神经细胞会导致继发性脊髓损伤,因此及时减轻级联反应可能会减小脊髓进一步损伤。但是,药物达到有效治疗的运输效率非常受限制。运用结合纳米微粒提高运输效率,降低副作用已经成为医疗应用的主要探索领域。基于纳米微粒的材料属性,它可以通过运输药物到特定的组织治疗脊髓损伤。将纳米技术融入神经损伤和神经疾病的治疗将会带给脊髓损伤的治疗带来新的视野。

  • 标签: 脊髓损伤 药物治疗 纳米材料[
  • 简介:下颌髁突软骨与身体其它部位的软骨不同,它是在种系发生个体发育过程中继发形成的,称为继发性软骨(secondary-typecartilages),包括下颌髁突软骨、喙突软骨、下颌角软骨等,它既受局部因素的影响又受生长因素的影响。而长骨骺软骨、蝶枕软骨...

  • 标签: 继发性 原发性 下颌髁突软骨 肋软骨 甲状旁腺激素 骺软骨
  • 简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脏器损伤,因其伤情复杂严重,致死、致残率高,病情变化较快,对神经外科医师及医院综合急救能力,是一个挑战。合理有效的处理,可使患者获得较好的预后。我院自2005年7月~2009年8月共收治该类病人65例,总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男48例,女17例。年龄22~65岁,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多发性脏器损伤 临床分析 多发脏器损伤 神经外科医师 2009年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小儿继发性肠套叠临床表现特点及诊疗经验。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29例继发性肠套叠的手术患儿,进行诊断及治疗。结果28例患儿在手术治疗后的随访过程中,没有出现肠套叠复发及相关并发症;另外1例患儿在术后2个月左右出现了粘连性肠梗阻,在保守治疗后痊愈。结论继发性肠套叠常发生于年龄偏大的患儿,且易反复发作。一旦确诊,手术治疗是首选治疗方法,腹腔镜手术治疗继发性肠套叠是一种创伤小、恢复快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儿童 肠套叠 继发性
  • 简介:摘要继发性损伤是决定颅脑创伤患者预后的重要病理基础,也是干预措施发生疗效的关键,因此探明继发性损伤中的关键分子机制,寻找药物作用靶点,具有重要的价值。长链非编码RNA是一类长度大于200 nt的核苷酸,在生物体的多种生理与病理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相关研究表明,长链非编码RNA能调控神经细胞凋亡、氧化应激、炎性反应、血管再生、神经修复和脑水肿等继发性脑损伤过程,从而影响到颅脑创伤疾病的发展、治疗和预后。因此,本文旨在归纳总结长链非编码RNA对颅脑创伤后的损伤调控作用和机制,及其在生物标志物和药物靶点中的应用前景。

  • 标签: 颅脑创伤 继发性损伤 长链非编码RNA 研究进展
  • 简介:胸骨骨折在临床上较少见,其发生率为1.1%~2.5%,合并有严重继发性损伤者甚少。由于严重胸外伤所致胸骨骨折有时较复杂,容易发生漏、误诊而发生严重后果,应引起重视。笔者将1997年以来救治的重症胸骨骨折合并继发性损伤5例报告如下。

  • 标签: 重症胸骨骨折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了解脑损伤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病因,发生规律,诊断及加强对肾功能的保护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地分析26例急性重症脑损伤并发急性肾功衰竭(ARF)病人。本组死亡11例,占43.3%,其中缺血性卒中2例,出血性卒中9例,存活的15例在脑损伤症状控制,甘露醇停用或减量后肾功能逐渐恢复。结论是急性脑损伤并发ARF是中枢神经系统病损后的严重并发症,应密切关注其尿量变化,定时检测血、尿Cr,BUN指标,以求尽早发现,防止ARF,提高急性脑损伤的抢救成功率。

  • 标签: 急性重症脑损伤 肾功衰竭 中枢神经系统 血检 尿Cr BUN 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