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罗伊杆菌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PCR技术克隆获得果聚糖蔗糖酶基因lev。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基因全长1776bp,编码一个含591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该多肽的预测分子质量为65.47ku,等电点为4.74,二级结构主要有α-螺旋、β-转角、延伸链和无规则卷曲组成。克隆所得的lev基因与GenBank注册的罗伊杆菌lev基因(注册号:EF534264.1)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7.97%。本研究所得lev基因经构建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BL21中表达,重组酶具有果聚糖蔗糖酶的活性。

  • 标签: 果聚糖蔗糖酶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原核表达
  • 简介: 摘要目的 本文以探究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所致腹泻的治疗中临床给予不同药物辅助治疗的效果为目的,并列举患儿各项临床指征作为数据支持。方法 按照对比干预的方式展开探究,纳入在2022年1月至1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所致腹泻患儿7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盲选均分为两组,整合分析两组不同治疗方案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辅助治疗效果较为突出,本组患儿腹泻、呕吐等多种临床表现得到有效控制,免疫功能均有明显改善,同时肠道菌群分级亦优于对照组,引用统计软件进行处理显示P值<0.05。结论 罗伊杆菌辅助治疗方案针对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所致腹泻患儿免疫功能的改善上、肠道菌群分级方面均有一定的影响意义,可在其综合作用下,缩短患儿各临床症状的发作持续时间,进而改善其预后质量,故建议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多采纳、参考。

  • 标签: 罗伊氏乳杆菌 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所致腹泻 辅助治疗 影响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将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罗伊杆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2月~2024年2月我院收治的74例腹泻患儿纳入研究,经实验室检查,所有患儿均为轮状病毒感染。按照入院先后顺序为患儿编号,将1~37号患儿编入对照组,采用蒙脱石散治疗;将38~74号患儿纳入观察组,在蒙脱石散的基础上加用罗伊杆菌,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消除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因感染轮状病毒导致腹泻的患儿中应用罗伊杆菌,能够尽快控制病情,减轻患儿症状,疗效理想,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儿腹泻 轮状病毒感染 罗伊氏乳杆菌 辅助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岁伊杆菌NCIMB30253被证实具有减少炎性因子IL-8的益生潜能。用体内外试验榆测了其对人类的安全性。用代谢轮廓分析和16SrRNA基因测序对这株菌进行了鉴别.用分子和代谢技术进行体外试验对其安全性进行了评价。

  • 标签: 安全性评价 体外试验 乳杆菌 鉴别 体内 益生菌
  • 简介:1产品分类1.1全脂巴杀菌:以牛乳或羊乳为原料,经巴杀菌制成液体产品。1.2部分脱脂巴杀菌:以牛乳或羊乳为原料,脱去部分脂肪,经巴杀菌制成的液体产品。1.3脱脂巴杀菌:以牛乳或羊乳为原料,脱去全部脂肪,经巴杀菌制成的液体产品。

  • 标签: 巴氏杀菌乳 部分脱脂 液体产品 牛乳 羊乳 产品分类
  • 简介:对面那个盯着我看的女人有些眼熟。皮肤寡白,没有一点血气,两颊消瘦,因此颧骨便凸了出来,黑白分明的眼睛一闪一闪的。黑色T恤,深色牛仔裤,让人感觉更加闷热。她抱着一个孩子,孩子似乎睡着了,乖巧地趴在她的肩头。旁边的座位上还有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扎着马尾,正摆弄着手里的芭比娃娃。她的目光如钉子般盯着我,让我无所遁形,这样子有十多分钟。

  • 标签: 芭比娃娃 牛仔裤 孩子 T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唾液杆菌、嗜酸乳杆菌及植物杆菌三联活菌制剂联合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来本院接受治疗的180例Hp阳性慢性胃炎或消化性溃疡患者,将其临城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为益生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三联疗法治疗,益生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益生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临床疗效,Hp根除效果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益生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4.44%vs83.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益生菌组患者Hp根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33%vs81.1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益生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4.44%vs35.5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唾液杆菌、嗜酸乳杆菌及植物杆菌三联活菌制剂联合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可作为优选治疗方案。

  • 标签: 唾液乳杆菌 嗜酸乳杆菌 植物乳杆菌 三联疗法 幽门螺杆菌
  • 简介:介绍了巴杀茵的生产工艺,针对乳制品中易出现蛋白质沉淀和脂肪上浮等现象,选择了合适的生产工艺及复合乳化稳定剂,以提高产品稳定性及产品档次。结果表明,当酪朊酸钠的用量为0.1%,CMC0.1%,PGA0.05%时,巴杀菌的稳定性最好;当杀菌温度为70℃,10min时,杀菌效果最为理想。

  • 标签: 巴氏杀菌乳 生产工艺 复合乳化稳定剂 蛋白质沉淀 产品稳定性 脂肪上浮
  • 简介:业近年来一直备受媒体的关注,成为乳品行业中很引人注目的一个企业。给行业的感觉是这个企业似乎有很多故事,股权始终充满着波动,新业务开展也总是能引起社会的关注,可以说赚足了眼球,比其他的创业板的企业显得风光不少。也可能给企业带来不少烦恼,不过为其市场的拓展应该奠定了很多基础。企业波动似乎总在控制之中.即使过程有些吊诡,但总体来看.企业的运营依然在健康平稳的轨道上。

  • 标签: 乳业 乳品行业 企业 新业务 创业板 波动
  • 简介:猪巴氏杆菌病(PasteurellosisSuum)也称“猪肺疫”,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rnultocida)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若临床误诊,轻则延缓病情,重则发生严重死亡.给养猪生产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2006年2月笔者治疗一起以肺炎为主要症状的传染病。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尸体剖检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猪巴氏杆菌病。经药敏实验,综合防治病情得到迅速控制,收到了很好的疗效,现将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 标签: 猪巴氏杆菌病 乳仔猪 诊治 多杀性巴氏杆菌 热性传染病 发病情况
  • 简介:革拉泽病(Glasser’sdisease)由猪副嗜血杆菌(Haemophilusparasuis,HPs)所引起,是一种危害全球养猪业的重要疾病。其在实验室条件下很容易培养,48小时内便可在培养基中长出1mm大小的透明菌落,只须在培养基中添加V因子(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辅酶1),无须添加X因子(血红素及其它卟啉类物质),因此将该菌被称为猪“副”嗜血杆菌(猪嗜血杆菌却要添加V因子和X因子)。

  • 标签: 副嗜血杆菌病 养猪业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实验室条件 因子和 培养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6年8月—2017年8月这段期间内,对来我院67例小儿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成对照组(33例)与观察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方式联合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排便正常时间以及止泻时间均比对照组患儿短,观察组治疗有效率(32例,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25例,75.76%),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其有助于促进患儿临床症状恢复,治疗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 蒙脱石散 小儿腹泻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经突面神经减压治疗贝尔面瘫的手术适应症、手术方式、手术时机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经突面神经减压手术治疗的贝尔面瘫病例,比较分析手术时机、减压部位对术后面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经突面神经次全程减压手术有效率为77.3%,恢复至H-BⅠ、Ⅱ级的占总数的54.5%。其中发病3个月内接受减压的病人术后恢复至Ⅰ级、Ⅱ级所占比例62.5%(10/16),2个月内接受减压手术的10例病人中7例恢复至H-BⅠ、Ⅱ级,占总数70%。恢复至H-BⅢ级的3例,占总数30%,无Ⅳ级或更差病例。结论对面神经变性超过90%的发病3个月内的贝尔面瘫患者行面神经次全程减压手术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预后至Ⅲ级或更差的几率。

  • 标签: 面神经减压 贝尔氏面瘫 经乳突径路
  • 简介:摘要杆菌是阴道微生态系统中的优势菌群,对于维持阴道微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近几年的研究显示,杆菌制剂对多种阴道炎均有显著疗效,且无毒、副作用,提示杆菌是一种安全、有效、复发率低的治疗阴道炎的药物,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标签: 乳杆菌 阴道炎 菌群平衡 溶菌酶 厌氧菌
  • 简介:目的:探讨杆菌治疗复杂性阴道炎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将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168例复杂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于每晚睡前阴道放置杆菌胶囊和甲硝唑,疗程为10天。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8.8%,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见任何不良反应;观察组与对照组总复发率分别为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杆菌治疗复杂性阴道炎具有安全、有效、复发率低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乳杆菌 复杂性阴道炎 甲硝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