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糖代谢紊乱存在“代谢记忆”效应,糖尿患者若长期处于高血糖水平,即使后期给予强化血糖控制,仍易罹患各种并发症。所以2糖尿一经诊断,就应当给予最恰当的血糖控制治疗。新诊断的2糖尿患者,具有较好的残存胰岛B细胞功能,对各种治疗药物的反应都相对较好,但选用的治疗方案如何能在血糖控制的同时,兼顾胰岛13细胞修复和保护,是需要重视的问题。研究表明,传统的进阶式的降糖治疗。即便早期使血糖得以控制,

  • 标签: 2型糖尿病 糖尿病控制 胰岛B细胞功能 强化血糖控制 糖代谢紊乱 血糖水平
  • 简介:FTO基因与2糖尿等疾病密切相关,与其他基因发挥协同作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使得FTO(fatmassandobesityassociated)基因成为第一个普通人群肥胖候选基因,其在下丘脑核丰富表达,参与能量平衡的控制。P-TO基因是2糖尿的易感基因,FTO基因变异与肥胖和糖尿的发病风险相关联。

  • 标签: FTO基因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2型糖尿病 肥胖 单核苷酸多态性 体重指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老年2糖尿伴高尿酸血症临床特点的分析为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和帮助。方法通过对30名2糖尿伴高尿酸血症患者同30名不伴患者进行相关对比,最终得出结论。结果老年2糖尿伴高尿酸血症的一组同不伴高尿酸血症的一组比较之后,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两组在高血压、TG、DN、高粘血症等方面均有明显差别。结论老年2糖尿伴高尿酸血症同不伴高尿酸血症的患者相比,病情普遍更严重,治疗难度更大,需要医生和患者更多的关注。

  • 标签: 老年 高尿酸血症 2型糖尿病 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通过临床一对一全面系统培训患者糖尿知识、指导中西医治疗并心理上干预调试、加强患者自我管理对2糖尿患者血糖水平及并发症控制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2月在昌吉州中医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80例2糖尿(T2DM)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运用专科医生正规系统糖尿知识教育加胰岛素药物治疗为实验组,护士常规入院普通宣教加胰岛素药物治疗为对照组。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提高患者糖尿知识水平、提高患者自我血糖管理水平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院2糖尿患者通过专科医生正规体统糖尿知识教育加正规药物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糖尿知识水平,提高患者糖尿自我管理血糖水平。

  • 标签: 糖尿病知识教育 2型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 自我血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冬胰岛素30(诺和锐30)与诺和灵30R对糖尿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老年2糖尿患者随机分为诺和锐30组(简称治疗组)诺和灵30R组(简称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其降糖效果。结果治疗组三餐后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冬胰岛素30(诺和锐30)可以有效的控制血糖,减少胰岛素用量,安全性及依从性好,较适合老年2糖尿

  • 标签: 诺和锐30 诺和灵30R 血糖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2糖尿血糖饮食管理的影响。方法选择2糖尿患者66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对其饮食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血糖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2糖尿血糖饮食管理可起到血糖控制的作用,值得借鉴。

  • 标签: 2型糖尿病 饮食治疗 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2糖尿是以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抗糖尿药物种类繁多,各有优缺点,有传统的促胰岛素分泌剂、肠促胰岛素、胰岛素增敏剂、各种作用时间不同的胰岛素等。本文将各种不同机制的降糖药物,以及最新研究有可能用于糖尿的药物分七大类作一综述。

  • 标签: 2型糖尿病 药物治疗 新进展 综述
  • 简介:选择486例于2011年3月~2012年3月我院糖尿肾科住院治疗的2糖尿并发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与非干预组,对比分子两组患者住院治疗期间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肌酐(SCr)、尿素氮(BERN)、24h尿白蛋白定量等指标。结果护理干预组的收缩压、舒张压、BUN、SCr、SUA、HbA1c较非护理干预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对2糖尿肾病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糖尿的危险因素,有利于糖尿肾病患者病情的控制。

  • 标签: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2糖尿治疗中低血糖发生的原因并对临床治疗方法进行探讨。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6月—2011年6月我院60例老年2糖尿治疗中发生低血糖反应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治疗中低血糖发生的原因及临床治疗方法。结果药物服用不当以及饮食运动不当是造成低血糖的主要因素,占91.7%。各种因素经卡方分布分析(P<0.05)后没有明显差别。临床治疗方法出现低血糖反应后①对症状轻者口服葡萄糖或糖水,重者静脉注射葡萄糖;②皮下、肌肉或静脉注射胰升糖素后补充葡萄糖或进食。所有患者经及时处理不留后遗症。结论引起老年2糖尿治疗中发生低血糖反应的原因有很多,在老年2糖尿治疗过程中,为了降低发生低血糖引起的不良反应,总结、分析产生低血糖的原因,对临床治疗低血糖有重要意义,并今后的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理论依据。

  • 标签: 老年2型糖尿病 低血糖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2糖尿低血糖的病因及临床特征。方法对近年来在我服务中心住院的89例老年2糖尿低血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9例患者中,药物过量或使用不当者61例;进食量不足者17例;体力活动过多者8例;诱因不明者3例。结论老年2糖尿低血糖的主要病因为药物过量或使用不当,临床上以神经系统症状、心电图异常多见。

  • 标签: 老年2型糖尿病 低血糖 病因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糖尿合并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及治疗措施。方法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0月收治的50例2糖尿合并脑梗塞做简要报告。结果本组50例均采取了控制血糖、控制血压及常规脱水、改善脑代谢、改善微循环等治疗,所有病例均未行溶栓治疗。结论积极控制血糖对预防糖尿性微血管并发症作用肯定,但血管病变有许多除血糖以外的其他因素,如血压、血脂、血尿酸等。糖尿合并脑梗死的防治原则引起大血管并发症的主要危险因素是高血糖、血脂代谢紊乱、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以及高血压。2糖尿并发脑梗死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结果。临床应控制血糖,注意饮食习惯,降压、调整血脂和血尿酸及适当的抗凝、抗血小板等综合治疗,以减少脑梗死的发生率。糖尿并发脑梗塞的危险性是非糖尿者的2~4倍,病死率高。

  • 标签: 糖尿病 脑梗塞 病死率
  • 简介:摘要2糖尿患者除应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控制血糖水平外,积极的生活方式干预对控制病程进展,促进病人康复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生活方式干预主要包括控制饮食、适当运动、行为矫正等。

  • 标签: 2型糖尿病 生活方式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糖尿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2年6月收治的118例糖尿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康复组,两组各59例,常规组给予降糖药治疗并进行常规护理;康复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康复护理措施,并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情况。结果护理后康复组的FBG为5.8~8.6mmol/L、PBG为6.6~9.8mmol/L及HbA1c为3.4%~8.2%;常规组的FBG为7.1~10.3mmol/L、PBG为8.2~12mmol/L及HbA1c为7%~10%,康复组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通过对118例2糖尿患者的康复护理分析,发现康复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抑郁及焦虑等不良心理,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和控制血糖,使患者的血糖水平均得到较理想的控制,是防止病情发展,促进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

  • 标签: 2型糖尿病 常规护理 康复护理 运动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导致糖尿肾病发生、发展的高危因素,为及早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43例糖尿肾病患者(DN)的年龄、病程、体重指数(BMI)、平均动脉压(MAP)、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血尿酸(SUA)、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清胰岛素(FINS)等检测数据与同年龄段随机抽取的非糖尿肾病患者(NDN)40例的检测数据,两组间各项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DN组病程、BMI、MAP、FPG、2hPG、HbA1c、TG、SUA、Scr、BuN、FINS均显著高于NDN组(P<0.05)。结论糖尿肾病的预防和治疗,应对血糖、尿微量蛋白、血压、血脂等指标进行全面监测、尽早干预,避免或延缓DN的发生和发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通过对2糖尿患者短期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强化治疗效果分析。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2糖尿患者进行CSII治疗一星期后,将血糖达标的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进行转换治疗,使血糖达标2天后比较其血糖达标率、低血糖发生率以及日平均血糖和血糖波动幅度。结果经过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血糖达标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日平均血糖及血糖波动幅度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治疗方法都能够促使血糖达标并控制,但是实验组与对照组相较实验组的血糖控制达标率更高一些,其低血糖发生率也低,在临床上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是值得广泛运用的治疗方法。

  • 标签: 2型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口服降糖药的基础上应用中医治疗2糖尿的临床效果。方法口服降糖药加用消渴方加减治疗2糖尿患者。结果2糖尿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均得到较好的控制。结论消渴方加减治疗2糖尿患者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 消渴方 2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消糖清对2糖尿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例2糖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用降糖药治疗,治疗组在应用降糖药的基础上联合消糖清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结果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糖清对2糖尿疗效确切、安全。

  • 标签: 消糖清 2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初诊2糖尿患者强化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探讨糖尿强化治疗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初诊2糖尿患者进行强化降糖治疗,强化降糖前及治疗3个月后检测肺功能及HbA1c。结果初诊2糖尿患者强化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肺通气功能无变化,弥散功能变化有统计学意义,随着HbA1c降低,肺弥散功能明显好转。结论初诊2糖尿患者肺功能存在弥散功能障碍,糖化血红蛋白是影响肺弥散功能的主要因素。

  • 标签: 初诊2型糖尿病 肺功能 强化降糖 糖化血红蛋白
  • 简介:将收治入院的2糖尿肾病患者共40例,分为两组,治疗组(诺和龙20例),对照组(诺和锐3020例),疗程3个月,评价及比较两组血糖控制情况,并记录服药期间的副作用。结果治疗3个月时,两组FBG、2hPBG、及HbAlc水平均有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结论诺和龙与诺和锐30治疗2糖尿肾病患者时都能取得良好效果,诺和龙低血糖现象发生较少,相对较安全。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诺和龙 诺和锐30 有效性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