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四维血流(4D Flow)MRI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在体血流定量成像技术。4D Flow MRI不仅可以实时测量一个心动周期内的三维血流动力学参数,还可以结合后处理方法获取可视化的血流方向及流场信息。目前此技术已逐步应用于心脏、主动脉、肺动脉及颈动脉等部位的血流动力学研究,在颅内动脉血流成像方面也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介绍4D Flow MRI的成像原理、图像分析方法以及其在颅内血管性疾病的最新科研进展,旨在对4D Flow MRI技术在颅内血流动力学的进展进行全面评估。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血流动力学 四维血流成像 颅内血管性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SD大鼠动物实验,比较常规DIEP皮瓣及血流桥接式(Flow-through)DIEP皮瓣的疗效,从而得到Flow-through后对皮瓣的成活面积及成活质量是否存在不良影响,以便指导临床工作,同时有效地推动重建机理的研究,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提高创伤救治的成功率。方法:健康的SD大鼠20只,进行随机分配为A、B两组,每组10只。①A组为常规DIEP皮瓣组:常规游离DIEP皮瓣,只携带一个皮穿支供血,腹壁下动脉远端予以常规结扎。以此模拟常规DIEP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四肢某处皮肤软组织缺损。②B组为血流桥接式(Flow-through)DIEP皮瓣组:常规游离DIEP皮瓣,只携带一个皮穿支供血,腹壁下动脉远端不予以结扎。以此模拟血流桥接式(Flow-through)DIEP皮瓣游离移植,既修复四肢某处皮肤软组织缺损,又修复主要动脉缺损重建患肢血液循环。分别应用彩色超声多普勒诊断仪对于皮穿支供血进行测量并记录术前及术后6 h,1 d,3 d,5 d,7 d,2周,3周血流参数;采用激光多普勒超声测量皮瓣血流灌注值(PU)。结果 :两组皮瓣的血流动力学比较:B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瓣成活面积A组(49.62± 0.81) cm2,B组(50.21± 0.64)cm2。A组、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流桥接式(Flow-through)DIEP皮瓣穿支点射血分数较常规DIEP皮瓣降低,同时皮瓣灌注量略减少,但灌注量的减少并没有影响皮瓣的成活面积及成活质量,反而有利于皮瓣成活质量的提高。另外,通过血流桥接式在增加皮瓣成活质量同时,重建了远端的血液循环,达到了一举两得双重效果。

  • 标签: SD大鼠,DIEP皮瓣,血流桥接式(Flow-through)DIEP皮瓣,成活面积及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四维血流(4D-FLOW)心血管MR(CMR)技术观察肺动脉高压(PH)患者右心室血流特征,探讨右心室血流成分与右心室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关系。方法前瞻性纳入2019年6月至2020年10月于中日友好医院确诊PH患者30例。所有患者均于1周内行右心漂浮导管测定血流动力学并行CMR测定右心室血流及右心功能。采用平衡稳态自由进动序列采集心脏电影序列,测定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收缩末期容积、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等功能参数。采用三维回顾性心电图触发导航仪门控4D-FLOW序列进行全心血流扫描,测定右心室直接血流百分比(RVPDF)、延迟射血血流百分数(RVPDEF)、滞留流入血流百分数(RVPRI)和残余血流百分数(RVPRVo)。用Spearman方法分析右心室血流与心室功能参数及血流动力学相关性。结果PH患者RVPDF、RVPDEF、RVPRI和RVPRVo分别为16.4%±9.2%、16.1%±5.6%、16.8%±6.1%和50.5%±12.3%。RVPDF与RVPRVo呈负相关(r=-0.703,P<0.001),而RVPDEF 与RVPRI呈正相关(r=0.955,P<0.001)。RVPDF与右心室每搏输出量指数(RVSVI)(r=0.38,P=0.041)和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r=0.69,P<0.001)呈正相关,与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RVESVI)(r=-0.65,P<0.001)及右心室心肌质量指数(RVMI)(r=-0.45,P=0.004)呈负相关。RVPRVo与RVEF(r=-0.58,P=0.007)呈负相关。RVPDF与RVPDEF之和(RVPDF+RVPDEF)为35.2%±11.4%,RVEF与(RVPDF+RVPDEF)呈正相关(r=0.825,P<0.001),且RVEF与RVPDF+RVPDEF之和间差异无计学意义(t=1.427,P=0.164)。RVPDF与肺血管阻力(PVR)呈负相关(r=-0.52,P=0.007),而RVPRVo与PVR呈正相关(r=0.54,P=0.004)。结论4D-FLOW CMR能够在自由呼吸状态下测定PH患者RVEF。PH患者右心室直接血流减低,而残余血流增多,且右心室直接血流及残余血流与右心室功能、PVR相关,是评价右心室功能及后负荷的重要指标。

  • 标签: 肺动脉 磁共振成像 右心室射血分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N2O(笑气)滥用所致脑血流量(CBF)的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8年10月间于中日友好医院就诊的24例笑气滥用患者[男9例,女15例,年龄18~32(24.0±8.9)岁]脑血流灌注显像图,计算各脑区(基底节、脑中央区、小脑、扣带回、额叶、内侧颞叶、枕叶、顶叶、颞叶)与后台软件数据库的同年龄段正常人相应感兴趣区(ROI)摄取的差异统计值。差异统计值>1.68为局部脑血流灌注升高;<-1.68为局部脑血流灌注减低。各脑区左、右双侧差异统计值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差异统计值与临床各指标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各脑区左、右两侧差异统计值均有相关性(r值:0.503~0.892,均P<0.05)。额叶、颞叶CBF降低比例较高,分别为62.5%(15/24)及70.8%(17/24);扣带回CBF增加比例较高(33.3%, 8/24)。额叶(rs=0.375)、脑中央区(rs=0.305)与笑气滥用时长有相关性(均P<0.05)。结论脑血流灌注显像有助于了解笑气滥用患者脑血流变化情况。

  • 标签: 氧化亚氮 脑血管循环 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单光子 半胱氨酸
  • 简介:【摘要】中心静脉导管最严重的并发症是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本文通过全面检索CNKI、万方、迈特思创、Pubmed等中英文数据库,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定义、诊断、流行病学,以及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集束化预防策略进行了分析,为预防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为临床工作提供依据。

  • 标签: 重症患者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中心静脉导管 危险因素 综述
  • 简介:摘要样腺癌是一种发生于外的具有肝细胞癌样分化特点的高度侵袭性肿瘤,易转移,预后差。原发于胆管的样腺癌罕见,临床诊断中易被忽视。本文报道1例原发于胆总管并伴有转移的样腺癌,通过对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点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其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优质护理应用于人工血浆置换术治疗衰竭患者时的效果。方法:50例患者分为观察、对照两组,治疗期内分别给予两组患者优质综合护理和常规护理,比对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①治疗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00%,低于对照组的36.00%(P值<0.05);②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64.00%(P值<0.05)。结论:综合优质护理应用于人工血浆置换术治疗衰竭患者时,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 标签: 人工肝血浆置换术 肝衰竭 综合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吴茱萸加粗盐热熨腹部对切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及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7年4月-2019年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60例行切除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吴茱萸加粗盐热熨腹部治疗。2组均治疗7 d。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患者腹胀、恶心呕吐进行评分,并记录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与排便时间;采用全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检测ALT、TBIL、DBIL,以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测门静脉直径(portal vein diameter, PVD)、门静脉流速(portal venous flow velocity, PVV)。结果治疗组治疗后3 d腹胀、恶心呕吐评分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3.489、-2.740 ,P值均<0.05)。治疗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及首次排便时间均早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3.622、-4.297、-4.151,P值均<0.01)。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2组ALT呈逐渐下降趋势(P <0.05或P<0.01);对照组DBIL治疗后3 d较同组治疗前升高(t=-2.157,P=0.039) ,TBIL治疗后7 d较同组治疗前降低(t=2.157,P=0.038)。治疗组治疗后3、5 d PVD (t值分别为3.528、2.160)、PVV (t值分别为11.096、4.264)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吴茱萸加粗盐热熨腹部可有效改善切除术患者门静脉血液循环,促进胃肠功能快速恢复。

  • 标签: 肝切除术 热敷疗法 吴茱萸 粗盐 促胃肠动力药(中药) 门静脉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切除术是目前肝胆外科常规开展的手术,是肝胆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尤其是在肝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充满了风险和潜在的并发症,其中切除术后肝功能衰竭是导致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本文就切除术后衰竭的定义、危险因素、术前预测模型、术后预测模型等方面的研究现况进行综述,并对切除术后衰竭预测模型研究进展进行展望。

  • 标签: 肝切除术 肝衰竭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和单纯动脉灌注术治疗胃癌转移瘤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胃癌转移瘤患者共80例,数字表随机分2组每组40例,单一组的患者给予单纯动脉灌注术治疗,联合组采取经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比较两组1年、2年和3年的生存率、治疗前后患者生命质量评分、肿瘤直径、治疗6个月后总有效率。结果:联合组1年、2年和3年的生存率分别是82.50%、72.50%和42.50%高于单一组,其1年、2年和3年的生存率分别是62.5 0%、50.00%和25.00%, P<0.05。联合组生命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单一组,肿瘤直径显著低于单一组,P<0.05。联合组治疗6个月后总有效率82.50%高于单一组60.00%,,P<0.05。结论:经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胃癌转移瘤效果确切,优于单纯动脉灌注术治疗,可有效改善病情和生命质量,提高生存率,值得推广。

  • 标签: 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 单纯肝动脉灌注术 胃癌肝转移瘤 疗效
  • 简介:摘要准确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在指导冠心病血运重建方面十分重要。近年来,基于功能学评估冠状动脉狭窄对于远端心肌的影响正改变着传统血运重建的理念。血流储备分数指导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优势已被临床验证,但因其操作有创、费用较高、检查中应用血管扩张药物副作用较大等原因,在我国应用相对受限。定量血流分数作为一种新型、无创、快速评估冠状动脉功能学狭窄程度的工具,受到研究者的青睐。本文综述定量血流分数的临床研究进展,并展望其未来临床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前血流限制训练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的机制仍不明确。已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促进血管生成或毛细血管形成的关键生长因子,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分析BFRT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影响,进行归纳总结,为未来血流限制训练的运用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血流限制训练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重症超声的快速发展,其已覆盖重症医学领域的各个方面,协助管理重症患者,而血流动力学无处不在的重症医学理念已深入人心。如何更好地实施血流动力学治疗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与难点。将重症超声应用,并融入血流动力学治疗,进而形成超声血流动力学的概念,是重症医学的进一步突破。本文将对超声血流动力学这一概念进行诠释。

  • 标签: 血流动力学 超声检查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视血流成像(MFI)结合自定义评分法在慢性肾功能不全肾血流灌注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超声科收治的147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男92例,女55例,年龄(52.93±14.07)岁,年龄范围为42~76岁。147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37名体检的健康人员为健康组,男23名,女14名,年龄(53.19±13.96)岁,年龄范围为40~79岁。比较两组MFI检查结果和自定义评分结果,并分析MFI结合自定义评分法对慢性肾功能不全肾血流灌注的诊断价值。结果病例组肾长径[(8.62±1.29)cm]、前后径[(3.79±0.55)cm]、左右径[(3.82±0.59)cm]、皮质厚度[(0.64±0.07)cm]、肾皮质血管指数[(25.56±4.02)%]均低于健康组[(10.63±0.74)cm、(5.72±0.53)cm、(5.04±0.72)cm、(0.83±0.12)cm、(36.52±3.41)%],叶间动脉阻力指数(0.67±0.04)高于健康组(0.56±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CKD分期将病例组分为CKD1组、CKD2组、CKD3组、CKD4组和CKD5组,各组肾血流灌注随病情分级上升明显减少。病例组患者肾皮质血管指数、自定义评分低于健康组,随病情分级上升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叶间动脉阻力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者血肌酐、尿素氮、24 h尿蛋白均高于健康组,随病情分期上升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肾皮质血管指数、自定义评分与血肌酐、尿素氮、24 h尿蛋白呈负相关(r<0,P<0.05),叶间动脉阻力指数与血肌酐、尿素氮、24 h尿蛋白无明显相关性(P>0.05)。以肾小球滤过率(GFR)结果作为"金标准",肾皮质血管指数结合自定义评分诊断正常肾、CKD1、CKD2、CKD3、CKD4、CKD5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10、0.927、0.946、0.901、0.938、0.907,灵敏度为89.2%、91.7%、90.3%、89.7%、93.9%、86.7%,特异度为93.7%、93.3%、90.0%、90.0%、93.3%、93.3%,准确度为91.5%、92.5%、90.2%、90.0%、93.6%、90.0%。结论MFI结合自定义评分法对慢性肾功能不全肾血流灌注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能为临床评价肾结构功能变化及分期评估提供可靠证据。

  • 标签: 微视血流成像 血流灌注评分法 慢性肾功能不全 血流灌注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血流向量成像(vector flow mapping,VFM)技术观察室壁瘤患者左室能量损耗(energy loss,EL)及心尖段室壁剪应力(wall shear stress,WSS)的变化特点。方法收集室壁瘤患者27例,依据左室心尖部是否合并血栓将其分为室壁瘤组(16例)和室壁瘤血栓组(11例);同时收集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组。测量受检者心室结构及心功能参数,脱机进行VFM离线分析,根据时间-流量曲线及瓣膜的启闭划分为收缩期和舒张期,获取相应的EL及WSS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①舒张期和收缩期,室壁瘤组与室壁瘤血栓组左室心尖段的EL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舒张期,室壁瘤组与室壁瘤血栓组间隔心尖段、侧壁心尖段、前壁心尖段的WSS峰值低于对照组(均P<0.05),室壁瘤组前壁心尖段的WSS均值低于对照组(P<0.05)。③收缩期,室壁瘤组与室壁瘤血栓组前壁心尖段的峰值WSS低于对照组,室壁瘤组前壁心尖段的WSS均值低于对照组(均P<0.05);室壁瘤血栓组前壁心尖段的WSS均值高于室壁瘤组(P<0.05)。结论VFM技术可以定量评价左室室壁瘤患者的EL和WSS,为进一步了解左室伴或不伴血栓的室壁瘤患者心腔内血流动力学提供新的视角。

  • 标签: 血流向量成像技术 左室室壁瘤 血栓 能量损耗 室壁剪应力
  • 简介:摘要目的筛选复方鳖甲软片(FFBJ)治疗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技术和方法,本研究采用ADME/T计算方法筛选FFBJ的活性成分,依据反向药效团匹配数据库等筛选FFBJ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在OMIM等数据库寻找纤维化疾病相关靶点,映射分析筛选出FFBJ治疗纤维化的潜在靶点。采用Cytoscape 3.7.0软件构建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并对靶点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代谢通路分析。结果共得到FFBJ 18个关键活性成分可通过20个关键靶点作用于纤维化,富集得到GO中92个生物过程条目和128条KEGG通路。结论FFBJ活性成分主要通过PI3K-Akt、丝氨酸蛋白激酶(MAPK)、TGF-β1等信号通路抗纤维化,体现了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特点,为深入开展FFBJ抗纤维化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复方鳖甲软肝片 肝纤维化 网络药理学 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