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8种化疗方案治疗低危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e、Medline、万方、维普、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19年10月,使用Stata 13.0绘制网状关系图,分别使用Revman 5.3和GeMTC软件进行直接和网状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3篇随机对照试验,共使用8种化疗方案。直接Meta分析显示,放线菌素D单日冲击方案初治完全缓解(PCR)率优于甲氨蝶呤单日冲击方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0.21,95% CI 0.08~0.55,P<0.05)。网状Meta分析显示,放线菌素D 5 d方案、甲氨蝶呤+放线菌素D方案PCR率优于甲氨蝶呤+叶酸8 d方案,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OR=0.11,95% CI 0.01~0.71;OR=0.03,95% CI 0.00~0.75,均P<0.05),放线菌素D单日冲击方案PCR率优于甲氨蝶呤单日冲击方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0.19,95% CI 0.04 ~ 0.79,P<0.05);甲氨蝶呤单日冲击方案、放线菌素D单日冲击方案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低于甲氨蝶呤5 d方案,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OR>100,95% CI下限2.43,上限>100;OR>100,95% CI下限1.84,上限> 100);甲氨蝶呤+叶酸8 d方案、甲氨蝶呤单日冲击方案、放线菌素D单日冲击方案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均低于放线菌素D 5 d方案,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OR=0.00,95% CI 0.00~0.75;OR=0.00,95% CI 0.00~0.28,OR>100,95% CI下限1.35,上限>100,均P<0.05),甲氨蝶呤单日冲击方案、放线菌素D单日冲击方案低于甲氨蝶呤+放线菌素D方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0.00,95% CI 0.00~0.27;OR=0.00,95% CI 0.00~0.72)。概率排序图显示,有效性方面放线菌素D 5 d方案及甲氨蝶呤+放线菌素D方案更有优势;安全性方面甲氨蝶呤单日冲击方案、放线菌素D单日冲击方案效果更好。结论放线菌素D 5 d方案及甲氨蝶呤+放线菌素D方案具有较高的PCR率及较短的治疗周期,但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如血小板减少也高于其他方案,仍需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研究来进一步证实并找出最佳方案

  • 标签: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Meta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肿瘤是进化的产物,靶向肿瘤进化是有希望的肿瘤治疗方法。肿瘤适应性治疗指通过选择适应和共同进化从而阻滞肿瘤进化,其方法是重构人体和肿瘤的血管、免疫、代谢、微生物群和生物钟功能,促进人体与肿瘤作为整体共同进化,从而实现"适应"和"共生"的肿瘤治疗策略。

  • 标签: 肿瘤 治疗学 克隆进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EMA-CO方案治疗妊娠滋养细胞肿瘤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妇科在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22例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加强不良反应预防及护理,评价护理结果。结果 患者满意10例,基本满意11例,不满意1例,满意度为95.45%。结论 EMA-CO方案治疗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期间,加强不良反应预防与护理,可获得较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EMA-CO方案 治疗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 不良反应 预防 护理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氟脲苷+放线菌素D(FA)方案初始治疗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TN)的疗效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3年4月1日至2019年5月31日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接受FA方案初始化疗的88例预后评分为5~6分的低危型GTN患者、0~4分且病理诊断为绒毛膜癌的低危型GTN患者以及高危型GTN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FA方案作为初始化疗方案的疗效、化疗副反应;并对可能影响疗效的因素包括年龄、病理类型、前次妊娠性质、距前次妊娠间隔时间、治疗前血hCG水平、最大病灶的大小、转移灶数目、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解剖分期和预后评分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1)FA方案初始化疗的疗效:88例接受FA方案初始治疗的GTN患者中,82例完全缓解,完全缓解率为93%(82/88);82例完全缓解的GTN患者中,4例复发,复发率为5%(4/82)。(2)化疗副反应:常见的化疗副反应为恶心、呕吐(68%,60/88),其次为骨髓抑制(39%,34/88)、肝损伤(17%,15/88)、腹泻(14%,12/88)、口腔溃疡(7%,6/88)。所有出现化疗副反应的患者经积极对症处理后均得到控制及相应好转。(3)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P=0.029)、最大病灶大小(P=0.019)、转移灶数目(P=0.005)与FA方案初始化疗的疗效明显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OR=5.716,95%CI为1.163~28.081,P=0.032)、最大病灶大小(OR=3.142,95%CI为1.182~8.354,P=0.022)是影响FA方案初始化疗后疗效的独立因素。结论使用FA方案作为初始联合化疗方案治疗预后评分为5~6分的低危型GTN患者、0~4分且病理诊断为绒毛膜癌的低危型GTN患者以及高危型GTN患者安全有效,化疗副反应可控;患者年龄、最大病灶大小是影响其疗效的独立因素。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临床所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肿瘤内科治疗过程中发生感染的情况以及规律进行总结和对比,进一步总结临床常见恶性肿瘤并发感染的规律,为临床疾病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在本院肿瘤内科所有所收治进行治疗过程中恶性肿瘤合并出现感染的患者中,抽取 9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群体,患者中疾病主要是包括肝癌、胃癌和乳腺癌、肺癌等疾病,主要是采取肿瘤内科的化疗进行治疗。对所有患者的感染发生规律等情况进行总结,对其发生感染的部位等情况进行观察,为临床疾病治疗和诊断提供参考,积极防范合并感染的问题。结果 在临床 90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肿瘤内科治疗过程中的合并感染发生部位情况方面对比发现,感染出现最多的是呼吸道感染( P< 0.05),除此之外还包括了泌尿道、消化道、腹腔、皮肤感染,证明还是以呼吸道感染的发生风险最高。结论 在临床恶性肿瘤进行肿瘤内科治疗的过程中发生感染的风险相对较高,这主要是与恶性肿瘤对于身体消耗性相对较强以及治疗导致的免疫力低下有着密切联系,尤其是以呼吸道感染的问题最为常见,在临床相关患者疾病治疗的过程中要注意感染风险的防控,早期进行预防如有出现感染积极进行治疗,避免对患者身心健康的恢复和保持带来较大不利影响。

  • 标签: 恶性肿瘤 临床治疗 肿瘤内科 合并感染 发生规律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 探讨在肿瘤内科恶性肿瘤患者临床治疗中并发感染的常见部位以及相关治疗方法。 方法 : 本次研究对象共 88 例,均选自我院收治的恶性肿瘤并发感染患者,选取时间为 2019 年 2 月 -2020 年 4 月,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患者并发感染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抗感染治疗措施,缓解病症。 结果 : 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的并发感染类型为腹腔、呼吸道、泌尿道等部位发生感染,其中,呼吸道感染人数较多,共 21 例,对应比值为 23.86% ,其次为腹腔感染、消化道感染。在临床治疗中,治疗有效、显效总人数共 69 例,治疗总有效率为 78.41% 。 结 论: 恶性肿瘤患者并发感染因素较多,如:肿瘤细胞的侵袭、个体生理特点等,为避免对临床治疗效果造成影响,应尽快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恶性肿瘤 临床治疗 并发感染 效率
  • 简介:摘要胸腺肿瘤是前纵隔中最常见的肿瘤,以往认为发病率较低,同时生物学行为相对惰性,缺乏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获得的高级别循证证据指导临床。目前不同区域内对胸腺肿瘤诊治经验并不均衡,胸腺肿瘤诊疗过程中仍有许多值得注意的问题需要探讨。本文拟通过综合纵隔占位手术指征、胸腺肿瘤手术切除范围、手术路径、术中淋巴结清扫及术后管理策略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规范胸腺肿瘤外科治疗体系。

  • 标签:
  • 简介:摘要眼眶肿瘤不仅损害患者容貌,还损伤视功能,严重时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由于眼眶组织结构复杂、神经血管丰富且与视觉器官联系紧密等原因,该部位肿瘤治疗较其他部位呈现出难度大、风险高的特点。肿瘤的经典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切除、化学治疗和放射治疗。手术是大部分眼眶肿瘤的主要治疗方式,且随着技术和设备的改良,其现已朝着微创的方向发展。化学药物治疗多应用于晚期肿瘤或侵犯程度广泛的淋巴造血系统肿瘤,且随着给药方式和方案的改进,正朝着高效和低不良反应的方向发展。放射治疗则多用于手术难以完整切除和易复发的难治性肿瘤,且随着放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其已实现了安全和精准化治疗。除了经典的治疗方法外,针对致癌位点在分子水平上的靶向治疗也成为眼眶肿瘤治疗的研究热点。本文就近年来眼眶肿瘤在手术切除、化学治疗、放射治疗和靶向治疗方面的技术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眼眶肿瘤 手术治疗 化学治疗 放射治疗
  • 简介:摘要射频消融因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成为乳腺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回顾近十余年发表的相关文献,对射频消融治疗乳腺肿瘤过程中所涉及的技术流程,如适应证、禁忌证、引导方式、消融工具、消融时间、疗效评价等做一综述。

  • 标签: 乳腺肿瘤 消融技术 导管消融术
  • 简介:摘要随着MRI引导在光子束放疗中的应用推广,将实时MRI引导与质子束治疗相结合的理念逐渐受到重视,即MRI引导质子治疗(MRPT)。MRPT技术有望缓解质子治疗过程中不确定性问题,发挥质子的物理优势。然而,由于质子治疗和MRI引导系统之间存在多重电磁相互作用,这导致两套系统相互影响。笔者对MRPT系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MRPT系统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肿瘤/磁共振成像引导质子治疗 电磁相互作用 研究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创伤骨科临床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接收的多例创伤骨科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将他们随机的平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 30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临床治疗方案,实验组患者采用新型创伤骨科临床治疗方案。结果:经过临床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论:采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与心理护理相结合的方式对骨科患者进行治疗能够取得更明显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创伤骨科 临床治疗 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