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经皮胆红素测定仪对于新生儿胆红素变化情况的测定的准确度,分析经皮胆红素测定仪对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早期预测效果。方法:采用随机表法选取100例患有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共100例,分别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及经皮胆红素测定仪对新生儿的胆红素的含量进行检测,并比较分析两者的检测结果。结果:新生儿的经皮胆红素值的检测和血清中的胆红素的含量呈现出线型的相关性。结论:经皮胆红素测定方法对新生儿没有造成任何的创伤,而且操作方便快捷,数据结果的可靠性高,能够随时对新生儿的血清中的胆红素的含量进行动态地监测,能够快速地诊断出新生儿中的高胆红素血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经皮胆红素的测定仪 新生儿 血清胆红素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胆红素测定和抽血查血胆红素两种黄疸检测方法的异同,评估经皮胆红素测定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168例黄疸患儿,在各经皮胆红素水平,分成7组,对同一个患儿经皮胆红素测定同时抽血查血胆红素水平。将各组两种检测结果按配对样本t检验方式作统计学处理。结果在6-15.9mg/dl水平,t<t0.05,P>0.05,两种检测方式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经皮胆红素检测可基本代表血胆红素水平;经皮胆红素在16mg/dl以上,两种检测结果t>t0.05,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经皮胆红素检测不能代表血胆红素水平。结论两种检测方法的线性关系具有局限性,在血胆红素水平高达一定程度后,经皮胆红素检测不能准确反映血胆红素水平,必须作抽血胆红素测定方能明确。

  • 标签: 经皮胆红素测定 血胆红素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 简介:摘要高胆红素血症是导致新生儿期住院最为常见的疾病。高水平血清游离胆红素有着明显的神经毒性,最终可导致新生儿胆红素脑病。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游离胆红素研究的不断深入,检测游离胆红素的方法亦进一步丰富。本文拟在简述胆红素生理及毒性机制、早产儿胆红素脑损伤表现的基础上,对现有检测血清游离胆红素的方法进行综述。

  • 标签: 高胆红素血症 早产儿 胆红素脑损伤 游离胆红素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采用微量血胆红素(TSB)、经皮胆红素(TCB)进行测定的有效性。方法抽取我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45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微量血红素(TSB)、经皮胆红素(TCB)进行测定,对比两种不同测定方法的动态监测效果。结果微量血胆红素、经皮胆红素第一次光疗结束后数据为(242.65±55.21)、(256.55±60.27);第二次光疗结束后数据为(187.16±64.35)、(190.44±55.66),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胆红素测定具有准确。快捷、方便等优势,对早期高胆红素症可实现动态监测、明确诊断等,在中后期微量血总胆红素测定中具有更为准确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微量血胆红素 经皮胆红素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牛黄镇惊丸中牛黄含量测定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牛黄中胆红素的含量。结果胆红素在0.009968~0.4984μg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98.4%(RSD=0.9%)。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牛黄镇惊丸中牛黄的含量测定

  • 标签: 牛黄镇惊丸 牛黄 胆红素 HPLC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光线对血清胆红素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收集30例黄疸患儿的血清标本,每份标本都分成甲组和乙组,即刻离心测定血清总胆红素后,将甲组置于室温下不避光,乙组置于室温下避光,待2h、4h、8h及24h再次测定血清中的胆红素含量。结果置于室温下不避光组2h、4h、8h及24h与采血后即刻所测血清胆红素结果比较,下降率分别为10.54%、19.75%、27.61%和37.78%;室温下避光组2h、4h、8h及24h与采血后即刻所测血清胆红素结果比较,下降率分别为0.17%、0.64%、1.23%和1.50%。结论自然光线照射后各时相所测血清胆红素值水平明显降低,而避光保存后各时相所测得血清胆红素值水平下降不明显。因此,如当天不能及时测定的标本应该避光保存。

  • 标签: 胆红素 自然光照 新生儿
  • 简介:胆红素是结合(直接)胆红素与非结合(间接)胆红素的总和。总胆红素增加,通常是由于胆道阻塞、肝炎、肝硬化、溶血性综合征和某些遗传酶的缺乏。血清总胆红素测定是肝、胆功能检查中的重要项目。改良J—G法测定胆红素被《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收录,在临床实验室广泛应用,但该法易受众多因素干扰,试剂无法长期稳定,在实践过程中易受困扰。随着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普及及应用,新的胆红素测定方法不断推出。本实验通过比较重氮法(北京柏定、宁波赛克、山东康华)、钒酸氧化法(上海科华)、改良化学氧化法(宁波美康)的性能指标,选择一种适于本实验室使用的方法。

  • 标签: 总胆红素 试剂盒精密度 干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98例冠心病患者和100例健康者的血清胆红素检测后对比分析。结果冠心病组血清胆红素(8.9±3.2umol/L)与健康对照组(13.6±2.9umol/L)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结论血清低胆红素含量与冠心病之间有密切关系,有可能成为预测或控制冠心病的重要指标。

  • 标签: 冠心病 危险因子 血清胆红素 低胆红素含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血脂测定结果与冠心病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将100例冠心病患者分入观察组,100例健康人群分入对照组,所有检测对象,均空腹采集静脉血5ml,在2h内检测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测定结果经过统计学χ2检验,p<0.05均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胆红素、血脂浓度的高低对冠心病患者的病情发展、治疗效果观察和预后判定等有临床实用价值。

  • 标签: 冠心病 血清 血脂 胆红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测定血清胆红素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本院2009年8月~2012年9月103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88例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集所有试验者空腹静脉血3ml,常规离心分离血清,测定观察组患者的血清胆红素及血脂,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TBIL、DBIL、IBIL、TG、TC、LDL-C及HDL-C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进行血清胆红素测定,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是预防冠心病发病的重要指标之一。

  • 标签: 血清胆红素 冠心病 血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皮测定胆红素方法在儿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在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期间收治的54例新生儿黄疸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经过皮肤测定机体内的胆红素含量,对照组患者则通过血清测定机体内胆红素的含量,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测定结果,比较两组测定方法的准确性并评价两组胆红素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而探讨经皮测定胆红素方法在儿科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经皮测定胆红素与经血清测定胆红素方法均可精确检测出患者体内胆红素含量,且其测定结果间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胆红素测定值之间存在线性相关性,r=0.968,P<0.05。结论经皮测定胆红素是一种无创伤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具有简单、安全、高效等优点,可作为新生儿黄疸疾病的有效辅助检查之一,因此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 标签: 经皮测定胆红素 血清测定胆红素 新生儿黄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胆红素与NSE联合测定在新生儿黄疸期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在笔者所在医院出生的86例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健康的新生儿)43例和试验组(发生黄疸的新生儿)43例,观察试验组治疗前后胆红素与NSE的含量变化。结果试验组43例新生儿治疗前后胆红素、NSE含量显著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试验组治疗后NSE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新生儿黄疸期血胆红素与NSE联合测定具有很好的灵敏度,通过观察动态变化规律,探讨其与病情演变、治疗预后的相关性临床意义。

  • 标签: 胆红素 NSE 新生儿黄疸
  • 简介:摘要目的在血清总蛋白的测定过程中加入血清总胆红素,分析其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在运用双缩脲法的情况下,对血清中加入一定浓度胆红素的蛋白值以及对血清中加入不同浓度的胆红素的总蛋白值进行测定,最终对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血清中加入胆红素后,对血清的总蛋白值进行测定,其蛋白质含量要明显高于血清中未加入胆红素的总蛋白值。结论在血清总蛋白的测定过程中加入血清总胆红素可疑对测定结果产生影响,会使血清总蛋白值升高。

  • 标签: 血清总胆红素 血清总蛋白 测定 结果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尿酸、脂蛋白(a)检测结果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运用贝克曼800全自动生化分析检测仪检测90例冠心病患者及90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血清胆红素、尿酸、脂蛋白(a)。结果冠心病患者组血清胆红素低于对照组(p<0.05),尿酸、脂蛋白(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尿酸、LP(a)显著升高,而胆红素则相对降低。所以,综合测定血尿酸、LP(a)、胆红素等生化项目对冠心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冠心病有重大意义。

  • 标签: 冠心病 胆红素 尿酸 脂蛋白(a)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胆红素应用重氮法和钒酸盐氧化法的测定差异情况。方法选择两类具有代表性的试剂,首先检测其基本性能,其次检测四十五份血清样品(所有样品的浓度均匀分布),将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就选取的试剂来看,均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各检测项目的方差齐,配对t检验DBIL(直接胆红素)结果P<0.05;TBIL(总胆红素)结果P>0.05;根据方法学来比较的相对系统误差(%SE),DBIL(直接胆红素)X1=8.81%,DBIL(直接胆红素)X2=5.69%;TBIL(总胆红素)X1=8.28%,TBIL(总胆红素)X2=1.16%。结论对比以上两种测定方式,其结果间并没有具备良好的一致性,钒酸盐氧化法的测定结果略低于重氮法的测定结果,但是二者的系统误差均在临床可接受范围内。

  • 标签: 总胆红素 重氮法 钒酸盐氧化法 测定差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结合胆红素(Bc)测定在新生儿黄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来自我区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新生儿黄疸样本53例,其中男29例,女24例。用BD公司真空普通血清管于入院时、蓝光治疗3天后分别采集全血3ml,分别检测结合胆红素(Bc)、总胆红素(TBIL)和直接胆红素(DBIL)含量,所得结果用SPSS18.0统计软件及MicrosoftExcel对结果采取相关分析,求其相关系数(r),从而判断治疗前后结果之间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以入院时的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酶法测定结合胆红素作为标准1-3,蓝光治疗3天后与之进行比较,结合胆红素Bc的结果比入院时结果明显偏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酶法测定血清结合胆红素比传统的TBIL、DBIL结果在观察新生儿黄疸治疗效果的应用中更有临床价值。

  • 标签: 结合胆红素,新生儿黄疸,临床价值
  • 简介:□曲线1∶R1与胆红素标准液6.6μmol/L的反应曲线■曲线2∶工作液与胆红素标准液6.6μmol/L的反应曲线△曲线3∶R1与胆红素标准液37.8μmol/L的反应曲线▲曲线4∶工作液与胆红素标准液37.8μmol/L的反应曲线○曲线5∶R1与胆红素标准液169.6μmol/L的反应曲线●曲线6∶工作液与胆红素标准液169.6μmol/L的反应曲线附图 低、中、高值胆红素标准液与R1或工作液反应的吸光度变化, 总胆红素肌酐Rate-B法原法样品空白本法上生所 2.0132.3127 131.7 +2.7129 自配 141.9736.7711 511.5-197.1708.6自配  62.7368.3350.3267.9-94.2362.1,50例黄疸样品(总胆红素Tbil平均为153.3μmol/L)和50例非黄疸样品(Tbil平均<20μmol/L)

  • 标签: 排除胆红素 样品空白 法测定负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复方氨酚那敏颗粒中人工牛黄的胆红素的含量。方法液相色谱法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三氯甲烷-1%磷酸溶液(849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453nm,流速1.0ml/min。结果在3.229~16.14u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8.8%(RSD=1.2%,n=6)。结论方法准确快捷,可用作含量测定

  • 标签: 人工牛黄 胆红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