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我国原发脑肿瘤的发病率为10/10万,男性发病要多于女性。近年来,脑肿瘤的发病率有所增加,同时还出现了明显的发病低龄化趋势。脑肿瘤发病人群逐渐逼近40岁以下的年轻人,它还是威胁儿童健康的主要肿瘤。还有一个情况需要引起人们注意,现在脑转移瘤的发病率上升迅速,甚至超过了原发性脑肿瘤

  • 标签: 原发脑肿瘤 小心 头痛 原发性脑肿瘤 低龄化趋势 发病率
  • 简介:脑肿瘤组织中的细胞在表型和形态功能上呈现多样性,部分肿瘤细胞表面同时表达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标记.表明脑肿瘤可能起源于一种多潜能干细胞。作为脑肿瘤的可能起源细胞,脑肿瘤干细胞(BTSC)的产生与神经干细胞(NSC)关系密切。本文对BTSC的体内外实验结果、可能产生机制及今后的研究方向等进行综述,着重讨论BTSC的进一步纯化、分离及其形成肿瘤的分子机理等。

  • 标签: 肿瘤干细胞 神经干细胞 脑肿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脑肿瘤组织为非均质群体,其中存在少量具有自我更新、增殖和致瘤性的脑肿瘤干细胞(braintumorstemcells,BTSCs)。尽管它们的数量极少,却是脑肿瘤发生、发展和治疗后复发的根源。目前,脑肿瘤干细胞相关分子标记及其致瘤机制是神经肿瘤研究的热点领域。针对BTSCs自我更新的相关分子机制研究,是阐明BTSCs致瘤原理的关键环节,并将为开发有效治疗肿瘤的药物提供明确的切人点和特异的靶标。

  • 标签: 干细胞 脑肿瘤 靶点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由于脑肿瘤生物学特性及血脑屏障的存在,脑肿瘤的治疗效果较差。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及遗传学等学科的发展,建立了越来越多的脑肿瘤动物模型,因此对脑肿瘤的生物学特性也了解得越来越多,为临床治疗脑肿瘤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建立的脑肿瘤动物模型主要有:化学物质诱导模型,病毒诱导模型,移植模型(同种移模型、异种移植模型),基因模型(转基因模型、基因敲除模型、基因突变模型),这些模型在临床治疗脑肿瘤上发挥了极大的指导作用,但是各种模型都有它的优缺点,因此有待进一步探讨。

  • 标签: 脑肿瘤 动物模型 化学物质诱导模型 移植模型 转基因模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脑肿瘤简称脑瘤,是颅内原发性和继发性新生物的总称。原发性颅内肿瘤可发生于脑组织、脑膜、颅神经、脑下垂体、血管及胚胎残余组织;继发性颅内肿瘤是身体其它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或直接侵入到颅内形成的肿瘤病灶。脑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85%是成年人,发病年龄高峰在20~50岁;儿童发病年龄在5~15岁。脑肿瘤的早期信号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 标签: 早期信号 脑肿瘤 原发性颅内肿瘤 发病年龄高峰 颅内原发性 恶性肿瘤转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摘要:脑肿瘤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对患者的健康产生严重影响。本文旨在探讨一种常见的治疗方式——放疗,是否适用于脑肿瘤患者。通过简明扼要的科普,我们将介绍放疗的基本原理、适用范围、治疗效果以及可能的副作用。希望通过本文,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脑肿瘤放疗的相关知识,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脑肿瘤转移与脑肿瘤血脑屏障形态学改变的关系。方法选取病理室储存的我院2016年2月至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脑肿瘤患者行手术切除的标本38份为研究目标,其中其中脑胶质瘤26份、脑转移瘤12份,对所有病例标本的血脑屏障形态进行观察。结果脑转移瘤病理标本的观察结果示TJ扩张延长、胶质膜减少消失、出现窗孔结构、癌细胞逸出血管腔等异常情况均较为常见。26份星形细胞瘤病理标本观察结果示基膜均较为完整,未见TJ结构异常改变较为完整,少部分胶质膜减少,吞饮小泡数量增多,Ⅲ级、Ⅳ级病理标本部分基膜现虫蚀空洞现象。结论脑肿瘤患者血脑屏障形态结构的改变与脑肿瘤转移情况直接相关,血脑屏障不完整为脑肿瘤转移提供了结构基础。

  • 标签: 脑肿瘤 血脑屏障 肿瘤转移 形态学改变
  • 简介:摘要近些年来,MRI在检查颅内肿瘤方面进展很快,颇受临床关注。由于MRI显示了一些CT未能显示的肿瘤,因此普遍认为它比CT敏感。MRI较满意地显示了肿瘤的内部结构,它比CT更有效地反映了肿瘤的本质,本文将详细论述MRI在脑肿瘤诊断的要点

  • 标签: 脑肿瘤 MRI 影像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丘脑肿瘤患者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并记量,根据渗出情况及时通知医生并更换敷料;观察头部体征,有无头痛、呕吐等。

  • 标签: 丘脑肿瘤 护理
  • 简介:自20世纪80年代初磁共振成像(MRI)应用于临床以来,在全身各系统疾病的诊断中,以它良好的软组织分辨能力,直观的解剖定位能力以及所特有的血管流空特性和脂肪抑制特性,使影像学诊断的阳性率和准确性大大的提高,特别是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性疾病的影像学诊断中,MRI更因为它良好的诊断价值和富于发展的潜力,而成为首选的诊断手段.近几年来,MRI的成像技术又有新的发展,人们利用这些新技术对脑肿瘤的诊断进行初步的探讨.在此我们想结合我们多年的临床实践就脑肿瘤的MRI诊断问题作概要性的阐述.

  • 标签: 颅脑肿瘤 MRI诊断 定位诊断 定性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肿瘤患者的疼痛护理,为临床提供有效的止痛方法。方法选取 201 7 年 6 月 ~201 8 年 6 月在本院治疗的脑肿瘤患者 56 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疼痛护理干预,并归纳出护理体会。结果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的疼痛程度分别为:无痛 21 例( 37.50% ),轻度疼痛 28 例( 50% ),中度疼痛 4 例( 7.14% ),重度疼痛 3 例( 5.36% )。实施护理后显效 34 例( 60.71% ),有效 17 例( 30.36% ),无效 5 例( 8.93% ),总有效率为 91.0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根据脑肿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疼痛护理干预,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疼痛等级,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可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脑肿瘤 疼痛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