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贴药护理技术对胃脘的作用。方法通过对我院消化内科132例脾胃虚寒胃脘患者用温胃散行穴位贴药及相应穴位行艾条温灸,治疗后观察临床疗效,症状改善。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100%。结论温胃散贴药法治疗脾胃虚寒胃脘有显著疗效,不良反应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温胃散贴药法 胃脘痛 疗效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推拿点穴法治疗气机失调引起的胃脘的疗效。方法用以点穴为主,按、推、擦、等手法为辅的疗法治疗胃脘。结果13例患者,显效10例,有效2例,症状缓解1例。结论点穴治疗胃脘疗效明显。

  • 标签: 胃脘痛 点穴 调畅脏腑气机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加减内服结合冰硼散外敷治疗脾胃气虚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脾胃气虚的口腔溃疡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口服,冰硼散外敷治疗,对照组采用甲硝唑片,复合维生素B,谷维素片,口服,碘甘油外用治疗,两组均7d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痊愈14例,显效10例,有效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8.57%;对照组分别为5例,8例,10例,12例,总有效率为65.72%,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加减内服结合冰硼散外敷治疗脾胃气虚口腔溃疡疗效显著。

  • 标签: 口腔溃疡 脾胃气虚 冰硼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脘患者的辨证施护的效果。方法35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施护组180例给以辨证施护,对照组170例按专科疾病护理常规施护,对患者的疼痛缓解程度进行评估,出院时做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施护组疼痛缓解率为97.2%,满意度问卷调查为98.9%;对照组疼痛缓解率为80%,满意度问卷调查为90%,施护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施护组从饮食、情志、环境、生活起居等对患者进行个体化护理,同时采用了同病异护的方法,取得满意效果。

  • 标签: 胃脘痛辨证施护
  • 简介:胃脘是因胃气郁滞,气血不畅所致。以上腹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胃,涉及肝、脾。西医学的急慢性胃炎、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等均可参照本病护理。临床中不少胃脘患者经耳压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好转,笔者通过对40例各种原因导致的胃脘的临床观察,现总结如下。

  • 标签: 胃脘痛 耳穴贴压治疗 十二指肠溃疡 临床表现 急慢性胃炎 气血不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洁白胶囊治疗胃脘的效果。方法:将263例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用洁白胶囊及香砂养胃丸治疗,监对比治疗效果。结果:洁白胶囊观察组疗效优于香砂养胃丸对照组。结论:洁白胶囊具有双向调节综合平衡人体消化道功能的作用,同时具有温中健脾、和胃止痛的治疗优势,且无不良反应。

  • 标签: 洁白胶囊 治疗 胃脘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柴胡桂枝汤用于胃脘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128例胃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中药组68例患者采用柴胡桂枝汤治疗,对照组60例患者采用西药丽珠得乐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中药组治愈48例,好转14例,总有效率达91.18%;对照组治愈26例,好转19例,总有效率为7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桂枝汤治疗胃脘疗效确切,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柴胡桂枝汤 胃脘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艾条灸治疗胃脘的疗效及护理。方法选择胃脘病人4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21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同时采用艾条灸治疗;对照组19例,只进行综合治疗,进行治疗后观察临床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明显优于对照组78%(P<0.05),患者缓解疼痛迅速且未出现不良反应,病人乐于接受且操作方便。结论艾条灸治疗胃脘方法值得推广。

  • 标签: 胃脘痛 艾条灸 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nursingpathway,CNP)在胃脘患者健康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方法对66例胃脘患者以图文式CNP制定健康教育计划表,并依表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并对CNP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胃脘患者出院前1d对疾病基础知识及其预防的及格率均较入院当天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图文式CNP能明显地提高患者对于疾病的认识与预防。

  • 标签: 临床路径 健康教育 胃脘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按揉巨阙穴为主治疗胃脘的止痛疗效。方法随机选择治疗组35例患者,采用按揉巨阙穴为主治疗,配合阿是穴,以拇指指尖按揉穴位,出现酸麻或刺痛感,以患者耐受为度,起效后持续30分钟,然后静候1小时,复发疼痛者再施术,3次为限,无效者改用解痉止痛剂654-2片。随机选择对照组35例患者,给予654-2片口服。结果治疗组显效24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对照组显效28例,有效6例,无效1例。结论通过非药物方式按揉巨阙穴治疗胃脘止痛效果确切,可以减少或者不用解痉药物完全达到止痛目的。

  • 标签: 巨阙穴 胃脘痛 针灸疗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脾肺气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化痰、氧疗等常规等对症治疗,观察组采用补气化痰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7%。观察组总有效率88%。两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采用中医补气化痰汤治疗脾肺气虚慢阻肺,疗效优于常规治疗,不良反应少,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补气化痰汤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脾肺气虚
  • 简介:摘要目的搜集来我院用佛手四黄汤治疗胃炎的167例患者的病历资料,观察其治疗效果,分析佛手四黄汤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中医辩证,确诊患者为脾胃湿热胃炎(对症状严重者给予一定的西药治疗),服用佛手四黄汤,三剂观察其症状是否减轻或消失。结果167位患者中109位在口服3剂佛手四黄汤后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58位患者症状减轻,所有患者在服用3~7剂后症状消失,服药期间无不良反应出现。结论佛手四黄汤能够治疗脾胃湿热胃炎,临床效果较好,无副作用。

  • 标签: 佛手四黄汤 脾胃湿热 慢性胃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气虚怎可发热?从阴阳学说分析,气属阳,阳虚当生寒,何来生热?中医基础理论论述气虚生热甚少,或述而不详,以至对其产生的原因和机理至今不甚明了。因此,阐明气虚发热的渊源,搞清气虚发热的机理,研讨气虚发热的临床应用对中医理论的发展是很有必要的。

  • 标签: 气虚发热 甘温除大热 理论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