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培养人的活动。先秦荀子说过:“以善先人者谓之教”,德国赫尔巴特说:“教育的全部问题可以用一个概念‘道德’来包括。”现代社会,教育的实施主要通过学校实施。而学校按班级组织学生的教育活动。只有把教育目的和教学计划很好地落实到每一个班,才能提高全校的教育质量。语文老师责任重大!现在教育都在提倡“生本课程”,所谓的“生本课程”就是让孩子们成为课堂的主人。

  • 标签: 生本课堂 顺应机制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神经源膀胱膀胱镜下的形态表现特点,评价膀胱镜检查对神经源膀胱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 收集我科门诊住院临床诊断为神经源膀胱患者共27例,均在未治疗前行膀胱镜尿道镜检查,进镜时手感尿道阻力及观察膀胱镜下膀胱形态改变。结果 在对所有患者行膀胱镜检查过程中,仔细观察膀胱镜下表现,分别可区分逼尿肌及尿道括约肌弛张类型,从而可区分本病的类型病变部位。结论 膀胱镜尿道镜检查作为基础检查手段,对于神经源膀胱的临床诊断、分型及治疗原则,都有较好的鉴别及临床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神经源性膀胱  膀胱镜  尿潴留  尿失禁
  • 简介:【摘要】 膀胱癌是泌尿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临床医学上通常以手术治疗为主,其中,腹腔镜下膀胱全切除回肠代膀胱术已经成为尿流改道的首选术式。主要由于患者在行膀胱全切除回肠代膀胱术后,腹壁形成永久尿路造口,需要终身佩戴造口袋,改变了传统的排尿习惯和生活方式,给患者的心理和生理造成巨大的冲击。很多患者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就会出院,但由于伤口还未完全愈合,造口护理还未完全掌握,所以很容易出现并发症。传统的护理模式在患者离开医院之后,便结束护理工作,出院后家庭缺乏医院的护理设施以及资源,阻碍患者的恢复[1-2]。而延续护理举措,可以将护理工作延伸到患者的家庭生活中,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早日重新回归社会,更能够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

  • 标签: 膀胱全切除术 回肠代膀胱术 造口 延续性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新药研发、医疗技术进步和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保留器官手术成为肿瘤外科治疗的发展趋势。本文围绕如何严格筛选合适的肌层浸润膀胱癌患者行保留膀胱综合治疗及相关治疗策略、疗效、发展趋势等进行阐述。

  • 标签: 膀胱肿瘤 肌层浸润膀胱肿瘤 保留膀胱 治疗
  • 简介:摘要膀胱癌是常见的泌尿系肿瘤之一,我国新发膀胱癌病例中有超过25%为肌层浸润膀胱癌。肌层浸润膀胱癌的标准治疗术式是膀胱根治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该手术具有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和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严重等局限性。为在控制膀胱癌病情的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保留膀胱的综合治疗及随诊体系正在被不断探索。除了由"经尿道最大限度肿瘤电切、化疗、外照射放疗"构成的经典三联综合治疗外,基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单药、双药或者联合化疗/放疗的治疗模式正方兴未艾,抗体偶联药物治疗也从幕后走到台前。本文旨在回顾肌层浸润膀胱癌的保留膀胱综合治疗历史及现状,并展望在当前肿瘤免疫学时代保留膀胱综合治疗的发展方向。

  • 标签: 膀胱肿瘤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免疫抑制剂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保留膀胱治疗 综合治疗
  • 简介:摘要多种神经系统病变或损伤均可引起神经源膀胱,神经源膀胱病理生理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多样,可引起尿路感染、肾积水等多种并发症,导致患者生存质量下降。神经源膀胱的治疗方法依据其不同的病理机制和分类而制订,近年来骶神经电刺激成为治疗神经源膀胱的热点。本文就神经源膀胱近几年的诊治进展进行综述,以期提高我国对神经源膀胱的诊断及管理水平。

  • 标签: 神经源性膀胱 诊治 骶神经电刺激
  • 简介:摘要间质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IC/BPS)是一种与膀胱相关的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因其病因复杂、机制不清等原因导致临床治疗效果欠佳。本文通过对各国指南、专家共识和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的回顾,总结了该疾病的诊断策略和治疗方法,为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支持。

  • 标签: 膀胱炎,间质性 发病机制 诊断 治疗 综合征,膀胱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卡介苗膀胱灌注治疗浅表膀胱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3月-2022年6月浅表膀胱癌患者共50例,数字表随机分2组每组25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在该基础上增加卡介苗膀胱灌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生存质量、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患者生存质量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手术联合卡介苗膀胱灌注对于浅表膀胱癌的治疗效果确切。

  • 标签: 卡介苗膀胱灌注治疗 浅表性膀胱癌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最大限度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cTURBT)后同步放化疗的三联治疗(TMT)方案对浸润膀胱癌的安全和疗效。方法本研究前瞻纳入2016年3月至2021年10月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拒绝行根治膀胱切除术(RC)、拟行TMT的患者。纳入标准:①患者强烈拒绝RC;②性别不限,年龄<80岁;③肿瘤大小不限,可经尿道完全切除膀胱肿瘤,切除肿瘤后可改善肾积水;④术后病理诊断为尿路上皮癌,可合并原位癌;⑤反复复发的T1G3(或高级别)非肌层浸润膀胱癌(NMIBC),或cT2~4a期肌层浸润膀胱癌(MIBC);⑥术前胸腹部CT或MRI等检查未见明确转移;⑦血红蛋白≥100 g/L、白细胞计数≥4×109/L、血小板计数≥100×109/L,肝肾功能无异常。排除标准:①肿瘤侵犯膀胱颈或前、后尿道;②有膀胱挛缩、严重尿道狭窄等储、排尿功能异常;③影像学检查提示区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④电切术后肾积水无改善;⑤有明确的放化疗禁忌证;⑥伴不可控的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疾病。纳入患者行cTURBT后,采用紫杉醇(第1天,50 mg/m2)联合顺铂(第1~2天,20 mg/m2)化疗同步放疗(2 Gy/次/天)的诱导治疗4周,经膀胱镜和影像学检查评估无复发、转移后再采用上述放化疗方案巩固治疗2.5周(放疗总剂量为64 Gy)。记录TMT组的放化疗不良反应,采用FACT-P量表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影像学和膀胱镜检查评估膀胱复发、远处转移。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方法,回顾分析同期我院79例行RC的膀胱癌患者的病例资料,男67例,女12例;年龄44~86岁。RC术前影像学检查未见明确的淋巴结和远处转移,术后病理均为膀胱尿路上皮癌。随访RC组术后肿瘤进展和生存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TMT组和RC组的生存率,比较两组的生存情况。结果本研究TMT组共纳入30例患者,男25例,女5例;年龄32~76岁。临床分期cT1期7例(23.3%),cT2期19例(63.3%),cT3期、cT4a期各2例(6.7%)。治疗中共发生放化疗不良反应132例次,其中Ⅳ级4例,无肠漏和因并发症死亡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后6、12个月FACT-P量表中负面问题评分分别为(3.22±0.67)分、(1.30±0.63)分和(0.87±0.6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9.081,P<0.001)。26例(86.7%)成功保留膀胱,2例(6.7%)行挽救RC,2例(6.7%)膀胱复发后拒绝治疗死亡。TMT组和RC组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19.5(6.8~44.5)个月和35.5(18.8~53.3)个月(z=-1.998,P=0.046)。至随访结束,26例保留膀胱患者中存活4、5、6年者分别为8、4、2例。TMT组7例(23.3%)出现膀胱复发,3例(10.0%)出现远处转移,因病情进展死亡6例(20.0%)。TMT组和RC组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66.7%和80.0%(χ2=1.047,P=0.306),总生存率分别为80.0%和80.0%(χ2=0.482,P=0.4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MT保留膀胱综合治疗方案用于浸润膀胱癌的安全高,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对肿瘤控制良好,可作为RC的补充治疗方案。

  • 标签: 膀胱肿瘤 浸润性膀胱癌 同步放化疗 保留膀胱 多学科诊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选择膀胱部分切除术对浸润膀胱癌预后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2020年9月--2021年10月;研究对象:我院收治的浸润膀胱癌患者60例。其中,30例患者采取选择膀胱部分切除术作为研究组,30例患者采用全切除作为参照组。分析不同手术方法预后效果。结果:研究组与参照组不同病理分期、不同分级肿瘤患者术后生存周期、肿瘤特异生存率比较存在差异(P0.05)。结论:选择膀胱部分切除术应用于浸润膀胱癌患者临床反响良好,并发症风险低,有利于延长患者生命周期,建议推广应用。

  • 标签: 选择性膀胱部分切除术 浸润性膀胱癌 预后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腔镜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术治疗浸润膀胱癌的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2019年4月-2021年2月本科接诊浸润膀胱癌腹腔镜手术病患92例,随机均分2组。研究组采取围术期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PSQI评分等指标。结果:针对PSQI评分,干预前:研究组(14.62±2.31)分,对照组(14.97±2.56)分,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t=0.2459,P>0.05;干预后:研究组(6.51±1.34)分,对照组(9.54±1.07)分,研究组比对照组低。结论:于浸润膀胱癌腹腔镜术后疼痛护理中用围术期护理,利于睡眠质量的改善,疼痛感的减轻,及住院时间的缩短。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浸润性膀胱癌 围术期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膀胱癌发病率居我国泌尿生殖系肿瘤第1位,是最常的泌尿系恶性肿瘤之一,其中25%~30%的患者为肌层浸润膀胱癌,根治膀胱切除术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是其治疗的标准术式,能有效避免肿瘤复发或远处转移,改善患者预后。但由于手术风险高、创伤大,以及术后生活质量差等原因,部分患者不能耐受或拒绝行根治膀胱切除术。随着对膀胱癌肿瘤异质、生物学行为等的认识不断加深,膀胱癌治疗已从手术为主的模式转变为多学科协作的个体化综合治疗模式,保留膀胱的治疗方式可获得与根治膀胱切除术同等的肿瘤学预后,且患者的生活质量更佳,目前已成为肿瘤治疗研究中的热点和焦点。本文就肌层浸润膀胱癌保留膀胱综合治疗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膀胱肿瘤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保留膀胱 综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下根治膀胱切除术加回肠代膀胱术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收集2010年1月至2020年1月武警部队海警总队医院行根治膀胱切除术加回肠代膀胱术患者21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手术98例,开放式手术114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各项临床指标、尿流动力学指标、免疫功能指标、生活质量。结果212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期间无转其他方式患者。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305.89±92.98)mL比(954.76±200.87)mL,(355.76±38.82)min比(411.56±41.13)min,(12.12±2.27)d比(20.47±2.44)d,t=29.33、10.11、25.65,均P < 0.001]。观察组膀胱容量、最大尿流率、膀胱内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00.65±20.52)mL比(245.87±19.78)mL,(16.71±4.32)mL/s比(13.74±2.13)mL/s,(22.65±3.11)cmH2O比(17.74±2.01)cmH2O],残余尿量低于对照组[(20.74±10.03)mL比(50.09±13.96)mL],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76、6.48、13.83、17.32,均P < 0.001)。术后3 d,观察组患者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33.18±4.63)%比(30.21±4.91)%,(1.21±0.12)比(1.05±0.11),t=4.508、10.124,均P < 0.001],CD8+水平低于对照组[(27.98±3.67)%比(29.47±3.79)%,t=2.90,P=0.004]。术后6,12个月,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101.44±11.52)分比(90.23±15.14)分,(114.72±16.26)分比(101.34±10.56)分,t=5.99、7.20,均P < 0.001]。结论膀胱癌患者采用腹腔镜根治膀胱切除加回肠代膀胱术具有较高有应用价值,可缩短手术时间,加快患者康复速度,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膀胱切除术 尿流改道术 腹腔镜检查 膀胱肿瘤 生活质量 免疫 尿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间质膀胱膀胱灌注药物保留时间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以60例间质膀胱膀胱灌注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0例间质膀胱膀胱灌注药物保留时间超过1h的患者为观察组,另外30例药物保留时间低于1h的患者为对照组,收集患者相关资料,对患者影响因素进行整理,同时对患者护理进行总结。结果 患者存在抵触情绪、疾病因素、灌注前饮水量、药液灌注量、不良操作、直肠充盈均是导致患者药液保留时间减少的单因素(P<0.05)。疾病因素、不良操作、灌注前饮水量、药液灌注量均是导致药物灌注时间减少的独影响因素。结论 延长灌注后药物的保留时间,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间质性膀胱炎 膀胱灌注 药物保留时间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浅表膀胱癌患者临床接受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取得的效果。方法 2020年2月-2022年2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浅表膀胱癌患者当中随机抽选64例开展治疗分析,单、双号形式分组,单号对照组,双号试验组,均为32例患者,分别接受膀胱部分切除术、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比照对照组各项数据分析试验组手术指标。结果 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冲洗膀胱时间、留置导管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出血量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浅表性膀胱癌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膀胱肿瘤的手术效果及安全。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9年3月-2022年5月收治的36例膀胱肿瘤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8例,观察组行经尿道肿瘤电切术治疗干预,对照组行开腹肿瘤切除术治疗干预,对比两组手术安全及手术效果。结果:经过对比后发现,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效果无明显差异性(P>0.05),对照组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P

  • 标签: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浅表性膀胱肿瘤 手术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患者,男,56岁。因膀胱癌反复复发于2021年11月29日入院。患者因膀胱癌既往有开放膀胱部分切除术史、同步放化疗治疗史、4次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史。本次入院CT检查示膀胱左侧壁膀胱癌,肿瘤分期T3期;继发左肾积水。全麻下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膀胱切除术+完全腹腔内原位回肠新膀胱。手术顺利,患者恢复良好,术后7 d出院。术后病理诊断为膀胱高级别尿路上皮癌,病理分期T2b期,伴左侧盆腔淋巴结转移。术后3个月复查,患者无复发表现,新膀胱功能良好,日间可完全控尿,肠道和肾功能恢复好。目前正在接受吉西他滨联合顺铂辅助化疗。对于有手术史和放疗史的膀胱癌患者,根治膀胱切除术+原位回肠膀胱的手术难度高,术者丰富的腹腔镜手术经验和机器人辅助手术的精细化特点是完成此类手术的重要前提。

  • 标签: 膀胱肿瘤 膀胱癌 保留膀胱治疗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 原位膀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