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直肠癌经自然腔道手术对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对本院2015年7月-2021年7月收治的120例直肠癌患者分组(各组60例)探究,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行自然腔道手术,观察两组胃肠功能、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少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治疗前,两组QLQ-CR38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QLQ-CR38评分较对照组低,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自然腔道手术可显著改善直肠癌患者胃肠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可推广。

  • 标签: 直肠癌 自然腔道内镜手术 胃肠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结直肠癌的治疗中采用腹腔联合腔吻合和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7月到2021年7月期间在我院实施腹腔下结肠癌微创手术的患者,共有100例。采取随机抽签法将其均分2组,各纳入50例,对照组采取开腹根治术,研究组实施腹腔下结肠癌根治术,对比手术及恢复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结直肠癌患者采取腹腔联合腔吻合和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技术治疗效果确切,可缩短治疗时间,安全性较高,建议推广应用。

  • 标签: 结直肠癌 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 腔内吻合 经自然腔道取标本
  • 简介:摘要近年来,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在结直肠肿瘤外科中的应用愈加广泛。NOSES的快速发展主要归功于其本身的巨大优势和价值,包括减轻手术创伤、加速患者术后康复和减轻患者不良心理暗示等。NOSES这些优势也正是外科手术器官功能保护的重要体现和完美诠释。器官功能保护是当下外科的热议话题,也是微创外科手术开展的必然要求。从本质上讲,NOSES与器官功能保护的诞生初衷相同,发展目标高度契合。NOSES是外科手术器官功能保护的重要实践者,器官功能保护又是NOSES理论体系发展的风向标,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现代微创外科发展的重要元素。为全面论述NOSES与功能保护的关系,笔者从结直肠手术的5个主要操作环节入手,即手术入路、手术切除范围、淋巴结清扫程度、消化道重建方式和标本取出方式,详尽剖析NOSES手术中功能保护的重要作用与价值。

  • 标签: 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 器官功能保护 结直肠肿瘤 微创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与传统腹腔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2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疾病类型:结直肠癌,选例时间:2018年3月至2021年8月,分组:对照组(62例)和观察组(63例),分组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腹腔辅助结直肠癌根治术,手辅助腹腔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部无辅助切口经自然腔道取出标本的腹腔直肠癌根治术全腹腔手术辅助治疗,两组均观察至出院。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及术前术后中性粒细胞数、血清IL-6、CRP水平。结果 观察组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与术前比,血清中性粒细胞数、IL-6、CRP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结直肠癌 腹腔镜 中性粒细胞数 白细胞介素-6 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左结直肠癌根治术应用蔡氏套管器经自然腔道取标本(NOSES)与传统腹腔手术随机对照研究的中期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中国临床试验注册号:ChiCTR-OOR-15007060)。纳入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胃肠外科2015年9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60例左结直肠癌患者。病例纳入标准:(1)术前病理学证实为左结直肠腺癌(肿瘤下缘距肛缘≥8 cm的直肠癌、乙状结肠癌、降结肠癌和左半横结肠癌);(2)满足行传统腹腔手术的条件;(3)术前腹盆腔CT(或MRI)示肿瘤最大径<4.5 cm;(4)体质指数<30 kg/m2。排除标准:(1)术前病理检查证实为良性病变、黏液腺癌或印戒细胞癌等特殊病理类型的肿瘤;(2)多发或复发癌;(3)有新辅助放化疗史;(4)术前辅助检查提示局部明显浸润或有远处转移;(5)合并肠梗阻、肠穿孔等情况。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为NOSES手术组(应用蔡氏套管器完成手术)和传统腹腔手术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围手术期情况、腹腔灌洗液和肿瘤脱落细胞检测及细菌培养结果、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Clavien-Dindo分级)、术后疼痛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肛门功能(Kirwan肛门功能分级评估)以及术后3年无病生存率(DFS)、总体生存率(OS)、总体复发率和局部复发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共60例患者入组研究NOSES手术组和传统腹腔手术组各30例,两组基本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中转开腹率、淋巴结清扫数、远近切缘距肿瘤距离、环周切缘阴性率、手术时间、出血量、炎性指标、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Ⅱ级以上)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传统腹腔手术组比较,NOSES组术后最大VAS评分[(2.5±0.3)分比(5.1±0.4)分,t=3.187,P<0.01]及镇痛泵外止痛药使用率[6.7%(2/30)比33.3%(10/30),χ2=6.670,P=0.02]均明显较低(P<0.05);术后首次排气时间较短[(2.2±1.4)d比(3.1±1.2)d,P=0.026]。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腹腔灌洗液中均未发现肿瘤细胞和细菌污染。NOSES组术后3个月肛门功能均为KirwanⅠ~Ⅱ级,传统腹腔手术组除2例(6.7%)术后3个月肛门功能为Kirwan Ⅲ级外,其余28例也均为KirwanⅠ~Ⅱ级,两组肛门功能评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OSES组与传统腹腔手术组3年DFS分别为96.7%和83.3%(P=0.090),OS分别为100%和90.0%(P=0.096),总体复发率分别为3.3%和10.0%(P=0.166),局部复发率分别为3.3%和3.3%(P=0.99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蔡氏套管器的NOSES左结直肠癌根治术作为一种经自然腔道取标本的手术,具有无明显手术瘢痕、术后疼痛明显减轻、胃肠道功能恢复更快的优势;术后3年随访疗效满意。在把握好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该术式安全可行。

  • 标签: 结直肠肿瘤,左侧 腹腔镜手术 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 蔡氏套管器 随机对照研究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中心完成的经自然腔道取标本左结直肠癌根治术1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对关键技术的改进,术后吻合口漏、腹腔感染发生率分别为6.7%、8.5%,未发现腹腔种植转移,表明该术式是安全、可行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ERAS)对腹腔结直肠癌经自然腔道标本取出手术(NOSES)患者术后恢复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抽取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30例,其中采用常规护理进行腹腔结直肠癌根治术者15例为对照组,采取ERAS+NOSES者15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恢复情况、围术期情况、术后疼痛评分、C反应蛋白(CRP)检测水平、生活自理能力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首次进食、首次排气、住院时间较短(P<0.05),术中出血量较少(P<0.05);术后第1、3、7天,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较低(P<0.05);术后第1、2、3天,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CRP水平较低(P<0.05);术后第1、3天,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生活自理能力水平较高(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2/15),与对照组的(20.00%,3/15)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AS应用于腹腔结直肠癌NOSES患者,有利于改善患者围术期情况,促进其术后恢复,缓解术后疼痛及炎症,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结直肠癌 腹腔镜 经自然腔道标本取出手术 快速康复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ERAS理念指导下NOSES治疗直肠癌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本院82例直肠癌患者,时间2021年02月-2022年02月,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41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1例,行ERAS理念指导,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个数、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给予NOSES治疗直肠癌患者ERAS理念指导能够有效提升手术效果和安全性,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 直肠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皮脊柱手术教学培训模式。方法:对本课题开展的两次脊柱技术操作培训的80名学员,分别于2019年、2020年进行培训,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教学开展情况、影响因素以及培训内容等进行评价。结果:共有效问卷80份,有36名未顺利开展脊柱手术,28名已开展但需专家会诊手术,16名可进行独立手术。在未开展手术者列举原因提及率为:36名脊柱器械采购不到位、24名基层医院病源少、12名耗材贵未纳入医保、16名科室未全力支持。有4名年手术量>30台、12名年手术量为10~30台,28名年手术

  • 标签: 脊柱内镜手术 教学培训 标准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颅内出血是神经外科急症中最常见的疾病类型,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和健康。 近年来,随着神经技术和设备的快速发展,下清除颅血肿已成为研究热点和新方向。目前,下血肿清除手术主要由内窥镜控制或辅助,内窥镜主要起照明作用,内窥镜手术由内窥镜完成,由于缺乏相应的设备,内窥镜神经内窥镜(INET)在国内外临床应用中很少见。 NET是神经内窥镜技术向微创​领域的延伸,通过这种技术,内窥镜不仅是提供良好手术视野的成像工具,更是整个手术过程的载体。所有的技术手术都是内窥镜工作并在通道完成。 团队研发的透明导管鞘可以成功解决导管鞘周围的视觉穿刺和360度视野问题。总之,INET 是一种新的颅血肿清除方法,侵入性更小、更安全、更有效,并且可以在整个过程中进行可视化。 本文将透明导管鞘和血肿破坏器应用于临床,探讨新技术治疗常见颅血肿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颅内血肿 神经内镜 管鞘 微创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微创手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从我院治疗的脑出血患者80例,时间为2019年12月到2022年6月,按照入院顺序分为B组及R组,B组40例患者,采用下血肿清除术,R组40例例患者,采用常规手术,对比B组及R组治疗结局。结果 治疗前,B组及R组的MBI评分与ESS评分接近(P>0.05);治疗后,两组MBI评分与ESS评分均有所改善,数据显示B组MBI评分与ESS评分更理想,对比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微创 脑出血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 甲状腺癌治疗采取手术和开放性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共60例,根据术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参照组,各30例。参照组实施开放性手术,观察组实施手术。对比两组的围术期指标、并发症率。结果 观察组围术期指标优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手术有助于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并能降低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值得推广。

  • 标签: 甲状腺癌 内镜手术 开放性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开颅显微手术与神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从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抽选8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例数为44例,接受神经治疗,对照组患者例数为44例,接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前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mR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首次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45.408、4.824、3.419、5.713、5.140、9.387,P

  • 标签: 开颅显微镜手术 神经内镜 高血压脑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慢性鼻窦炎接受鼻鼻窦手术治疗的护理干预措施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1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慢性鼻窦炎行鼻手术治疗患者开展研究,计算机随机均分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痊愈20例,有效2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患者痊愈18例,有效2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4.00%,护理干预有效率比较,对照组较低(P<0.05)。观察组患者嗅觉降低1例,局部出血1例,复发0例,并发症发生几率为4.00%;对照组患者嗅觉降低4例,局部出血3例,复发2例,并发症发生几率为18.00%;并发症比较,对照组较高(P<0.05)。结论 鼻窦炎患者接受鼻鼻窦手术治疗同时辅以围术期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提升治疗有效性效果显著,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应用效果理想值得推荐。

  • 标签: 鼻窦炎 鼻内镜手术 护理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理护理在鼻手术患者预后中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对照研究开展相关工作,以2021年4月-2022年4月我院鼻手术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为确保研究公平性,将120例患者平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工作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在患者结束护理工作后,对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心境情绪变化、生活质量进行对比,评价心理护理价值。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率为96.67%,观察组依从率为78.33%;从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境情绪评分对比来讲,观察组患者心境情绪在护理后,抑郁、沮丧、敌意、焦虑现象明显缓解;通过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不难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生理、心理、社会功能三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对比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在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心理不良情况,对减少患者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心理护理 鼻内镜手术 患者预后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切除术治疗胃结肠息肉术后的护理干预。方法:84例确诊为胃结肠息肉者2020年5月1日至2021年4月30日入院,治疗均采用切除术,单双号分配组别,参照组做基础护理,试验组做综合护理,比较效果。结果: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病情况,试验组开展护理后均具备优势(P<0.05)。结论:切除术治疗胃结肠息肉后,以综合护理方式对患者实施干预,能够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提高手术安全性,效果良好。

  • 标签: 胃结肠息肉 内镜切除手术 术后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黏膜下剥离术一般是指应用胃肠对病症进行剥离,虽然有着操作复杂的特点,但是治疗效果相对较优,同时其最大的优点是可以保留器官,减少对患者机体的损伤。

  • 标签: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围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中耳胆脂瘤采用耳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本研究选择以及分析了2017年12月至2021年9月期间在本院当中进行了中耳胆脂瘤型的46例患者资料,将患者随机地分成了对照组(n=23)和观察组(n=23),对照组的患者使用显微改良乳突根治手术,观察组的患者使用耳手术,对比两个组别中患者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出现率。结果 对照组中患者治疗效果差于观察组中患者,组别中数据对比后存在意义(P<0.05)。对照组中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中患者,组别中数据对比后存在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中耳胆脂瘤患者时,对其使用耳手术具有显著的效果,患者不良反应低,值得推广。

  • 标签: 中耳胆脂瘤 耳内镜手术 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