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药物基因组学是一门研究遗传变异对药物效能和毒性的影响的科学,基因多态性是其基础和重要的研究内容。药学基因组学的应用范围包括开辟药物研究的领域,促进合理用药的发展,加快临床前及临床药理的研究,以及对药物经济学的影响。

  • 标签: 药物基因组学 应用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用甲氨喋呤;米非司酮口服+甲氨喋呤+中药口服治疗异位妊娠效果比较。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5年以来分别以两种方法药物治疗异位妊娠的90例。A组44例,米非司酮口服50mg一日两次服三天第四天改25mg一日两次连服三天;B组46例,米非司酮一日两次连服三天+甲氨喋呤每公斤体重1mg单次臀部肌注+中药口服。结果A组成功率为75%,B组成功率为93.47%,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米非司酮+甲氨喋呤+中药口服药物治疗异位妊娠效果佳,值得推广。

  • 标签: 米非司酮 甲氨喋呤 中药口服 异位妊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在大药学环境中,结合学院CHIPS教学理念,对药物化学课程进行药学“通才”基础教育、知识拓展探索以及初级科研训练渐进式教学模式,以培养适应新世纪社会各层次需要的药学人才。

  • 标签: 药物化学 药学通才 人才培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药物流产最有效的用药方法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来门诊因剖宫产后、哺乳期、多次短期内人流或药流术后及非病理性因素自愿要求服药终止早期妊娠的妇女406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总结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片用药方法与流产结局。结果⑴胚囊最大径线<20mm者206例,于口服米索前列醇片0.6mg2小时后未排出绒毛或胎囊给予加服米索前列醇片0.2mg,4小时内均自然排出完整绒毛或胎囊,行B超检查未见孕囊及蜕膜样组织,未行清宫术,给予抗炎对症处理。一周内少量阴道流血自行停止者达97%,10天内阴道少量流血自行停止者达99.5%。⑵胚囊最大径线≥20mm而孕周≤12周者200例,于口服米索前列醇片0.6mg2小时后未排出胎囊或成型胚胎且腹痛减轻、阴道流血减少者可给予加服米索前列醇片0.2mg,观察4小时内自然排出完整胎囊或成型胚胎者199例,为防止蜕膜样组织或胎盘残留宫腔内导致子宫收缩不良而出血,须立即行清宫术,术后给于抗炎对症治疗。结论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片药物流产经几百例用药观察总结出用药效果显著,绒毛或胎囊自然排出时间明显缩短,且排出较完整;预后子宫收缩好,阴道流血少,明显缩短阴道流血时间及减少了阴道流血量。

  • 标签: 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药物流产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药物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主要采用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和实验性研究三大类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 标签: 药物流行病学 研究方法
  • 简介:摘要药物制剂的生产研发以及使用过程中必须要满足安全、有效、稳定的基本因素。只有这样才能使患者的使用效果发挥到最大。药物制剂的稳定性是指在其贮存、制备过程中,其质量、药效等是否发生改变。因此,保证药物制剂的稳定性是保证其使用效果的根本措施。本文对药物制剂的稳定性做重点分析,从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因素出发,找到其解决措施。

  • 标签:
  • 简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负责本院长期医嘱的配置工作,每天配置千余袋液体。配置药品的种类繁多,其中针剂较多。折断安瓿时,护士手指割伤的机率较大。操作时护士穿戴的均是无粉乳胶手套,工作时间较长,双手容易出汗,造成不适。本科应用清洗消毒后的薄棉手套穿戴于无粉乳胶手套之内,不仅保护了护士手指免于受伤,还减轻了双手出汗造成的不适。现将方法介绍如下,供广大护理同仁参考。1方法护士穿戴清洗消毒后的薄棉手套后,再穿戴无粉乳胶手套进行操作。

  • 标签: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乳胶手套 长期医嘱 折断安瓿 工作时间 消毒后
  • 简介:摘要为了筛选出一种对抗精神病药所引起的药源性便秘进行标本兼治的方法,通过随机抽样,对住院的87例服用抗精神病药的病人随机分A、B、C、D组(前3组为用药组,第4组为对照组),分别口服麻仁丸、温盐水、蕃泻叶与对照组逐个进行对比观察,进行检验。实验结果提示前3组对药源性便秘均有治疗作用。但对治疗效果、病人易接受程度及副作用大小比较,麻仁丸优于其他治疗患者的便秘疗效好,副作用少。

  • 标签: 抗精神病药 便秘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常见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总结有针对性的处理方法方法研究对象为2008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450名结核病患者,总结分析其使用抗结核药物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抗结核病药物的使用过程中出现了较多不良反应,位列前三的不良反应类型分别为肝功能损害38例,发生率为8.44%;胃肠道反应37例,发生率8.22%;神经系统损害23例,发生率为5.11%。结论应当及时识别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且妥善进行处理,为抗结核病的成功治疗提供有力保障。

  • 标签: 抗结核药物 不良反应 治疗
  • 简介:几千年来,人类对癌症的认识长期沉沦在蒙昧的迷雾中。不过希望的火苗从未熄灭,进入近代以来,观察力敏锐的人很快发现,有不少因素能够导致癌症,比如经常抽烟的人患上肺癌的风险很高,赤身清扫烟囱的人易于“结缘”睾丸癌,辐射也能导致癌症等。

  • 标签: 基因 破译 癌症 睾丸癌 抽烟
  • 简介:基因选择”,或“自私基因”假说是解决“自然选择单位”问题的主要进路之一。“自私基因”假说认为,基因是自然选择的最终单位。但批评“基因选择”的“因果扭曲论证”断言,自然选择可以作用在个体、群体等层次,从而造成基因频率的改变,“基因选择”误解了自然选择过程中的因果关系。然而,此论证忽略了由中心法则保证的基因一性状/行为间的因果关系,并不能真正驳倒“基因选择”。

  • 标签: 自然选择单位 基因选择 因果扭曲论证 中心法则
  • 简介:基因平等权是指自然人所享有的在基因上被平等对待的人格权利。它的社会根源在于基因歧视,即仅仅基于所谓“缺陷基因”而对携带者作出的不合理的差别对待。基因歧视是对基因平等权的侵害,但基因信息的特殊性使得禁止传统歧视的法律策略不能直接适用。根据“第二次选择”中的基因正义原则,建构基因平等权法律规范是我国应对基因歧视的基本私法政策。基因平等权的边界是基因上差别对待的合理性,要在各种冲突着的利益之间寻求一般禁止与例外的平衡。与欧美相比,我国对基因医学技术的应对机制非常欠缺。虽然在我国目前的法律体系中没有明确、直接的条款能对基因平等权损害提供救济,但基于私法特别是人格权的涵摄力,通过法解释,侵权责任法能够将基因歧视侵权损害纳入救济范围。

  • 标签: 基因平等权 基因歧视 私法政策 人格权 侵权责任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基于TaqMan-TAMRA探针技术的快速、准确的载脂蛋白E(ApoE)基因型检测方法,为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ApoE基因相关疾病提供依据。方法对1049例血液样本提取DNA后,利用TaqMan-TAMRA探针对ApoE基因进行检测和分型,并利用测序法进行验证。结果1049例样本中,共检出1048例,ApoE基因的6种基因型(ε3/ε3、ε2/ε3、ε3/ε4、ε2/ε4、ε2/ε2、ε4/ε4)所占比例分别为68.64%、13.54%、14.97%、1.72%、0.76%、0.38%。TaqMan-TAMRA探针法分型结果与测序结果完全一致。结论TaqMan-TAMRA探针法操作简便,分型结果准确度高,是一种适用于临床的ApoE基因快速分型方法

  • 标签: 载脂蛋白ETaqMan-TAMRA基因分型 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