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生物入侵对世界经济、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传统的海关检验方法存在鉴定缓慢、准确率低、鉴定专家稀缺等问题,因此急需一种鉴定率高、操作简单和快速的方法对入侵植物的繁殖体进行精确的鉴别。DNA条形是一种基于DNA序列差异进行物种鉴定的技术,鉴定结果只受样品组织内DNA保存状况影响,不受形态学性状保存状态影响,只需掌握简单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工作人员即可实现对未知样品的鉴定,在入侵植物检疫鉴定中有很大的应用潜力。根据入侵植物进化快、变异多的特点,可优先考虑种间、种内差异度高的ITS基因作为核心条形,再以matK和rbcL基因为辅助条形。本文分析了植物DNA条形技术及其衍生出的超级DNA条形和metabarcoding技术在入侵植物鉴定中的应用潜力,提出构建入侵植物DNA条形参考数据库与智能植物志(iFlora)相结合,为利用DNA条形技术对入侵植物进行快速鉴定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DNA条形码 入侵植物 超级DNA条形码 metabarcoding 智能植物志
  • 简介:根据公安交警对重点车辆的管理要求,结合当前基层一线在对重点车辆管理实践中的问题,采用应用广泛的条形技术,通过计算机程序,简要设计一套便于基层单位操作的重点车辆管理系统,并对系统功能进行阐述。该系统通过实践应用,节省了基层实战单位的警力,提高了检查登记的效率,受到公安交警、重点车辆企业和驾驶人的好评,实现了科技强警,确保针对重点车辆实行安全检查登记制度的落实。

  • 标签: 重点车辆 检查登记 条形码技术
  • 简介:摘要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质检机构在样品管理中开始广泛的使用条形技术,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更减少了工作失误的出现。因此本文主要分析了条形技术在质检机构的样品管理中的应用情况。

  • 标签: 条形码技术 质检机构 样品管理
  • 简介:目的:采用ITS2条形对维吾尔药材药西瓜及其误用品栝楼、罗汉果进行分子鉴定,以确保药材质量及临床疗效。方法:提取维吾尔药材药西瓜及其误用品栝楼、罗汉果的DNA,并对药材进行PCR扩增其ITS2(internaltranscribedspacer2)并双向测序,经CodonCodeAlingnerV3.0对其测序峰图进行校对拼接后,用MEGA6.05软件计算种内种间遗传距离K2P(kimura.2-parameter),并构建邻接系统聚类树NJ(neighbor-joingtree,NJTree)。结果:提取维吾尔药材药西瓜及误用品栝楼、罗汉果基因组DNA后,经检测具降解现象,但仍可通过PCR扩增获得三者的ITS2序列;药西瓜与误用品之间的K2P遗传距离远大于药西瓜种内遗传距离;NJ系统聚类树结果表明能将药西瓜与其误用品区分开来,单独聚为一类。结论:ITS2条形可准确鉴别维吾尔药材药西瓜及其误用品,为药西瓜的质量和临床用药安全提供了鉴定依据。

  • 标签: 药西瓜 ITS2条形码 鉴定 误用品
  • 简介:人们熟知对记录数字的许多方法,如印加的结绳文字,古埃及人的符号l和n,古巴比伦人的△和〈,希腊人的字母等等.然而,机巧的中国人的条形数字却很少人知道.

  • 标签: 中国人 古埃及人 古巴比伦 希腊人 印加
  • 简介:一、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意义复式条形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条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如下面的“长江路小学四年级各班男女生人数统计‘图”就是一幅复式条形统计图。

  • 标签: 复式条形统计图 小学四年级 男女生 数量 排列
  • 简介:大日本印刷、美国Digimarc、日本Sato、日本M0NIC四家公司将成立旨在运用电子水印技术“DigimarcBarcode”的研究会。同时,这四家公司还将展开合作,目标是在日本市场普及该技术。

  • 标签: 食品包装 日本市场 形码 水印技术 印刷
  • 简介:摘要对于剪力墙下条形承台的设计,常用的方法有均布荷载法、弹性地基梁法1等,这些方法中多将剪力墙对承台的作用等效为均布荷载后者三角形荷载,这样就忽略或者弱化了剪力墙的整体效应2。本文通过有限元方法对条形承台进行研究,得到简化的计算方法。

  • 标签: 有限元方法 单跨条形承台 跨中弯矩
  • 简介:摘要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剪力墙条形基础在岩石地基中的设计过程及现场验槽遇到的问题,为后续岩石地基上条形基础的设计积累了经验。

  • 标签: 剪力墙条形基础,岩石地基,高层住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的研究分析住院老年患者营养风险及营养支持现状。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3月至2013年4月入住我院的老年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60岁住院患者150例,应用NRS2002在患者入院后第2天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并调查患者3周内或至出院时营养支持状况,NRS2002≥3分有营养风险,NRS2002≥3分且体质指数(BI<18.5kgm2)或白蛋白<30gL并结合临床状况判定为营养不足。结果共有150例患者入选,其中126例患者84%完成NRS2002筛查。营养不足和营养风险的发生率分别为16%和44.7%。所有老年患者营养支持率为30.7%无营养风险的患者营养支持率为18.1%,有营养风险的患者营养支持率为46.3%,肠外PN与肠内营养EN比例31.4%。结论NRS2002适用于老年住院患者的营养风险筛查,营养支持在老年住院患者的应用不够合理。

  • 标签: 营养风险 营养不足 营养风险筛查2002 住院患者
  • 简介:你为宝宝精心准备的一日三餐能够满足小家伙成长的需要吗?孩子养到1岁,怎么才算营养好?这要看看他都吃些啥。第一步月评价即近1个月内,婴儿吃某类食物每周>4次,计2分;每周1~3次,计1分;每个月1次或更少或没吃过,0分。8大类食物得分相加即为DDS,分值0~16分。

  • 标签: 步月 膳食回顾 食物种类 膳食质量 微量营养素 评价得分
  • 简介:西方国家流行一句谚语"每天一个苹果,医生远离我(oneappleaday,keepthedoctoraway)"。如今,这句话恐怕要改成"每天三个苹果"了。有专家研究称,与过去相比,现如今人们日常食用水果、蔬菜的维生素、矿物质养分含量在不断减少。

  • 标签: 美国营养学会 食物营养 DOCTOR APPLE 营养成分 食物成分表
  • 简介:摘要目的本篇文章的研究目的是探究临床上重症病人肠内营养配合肠外营养支持的护理。方法选取近期入院的220例重症病人实施肠内营养配合肠外营养支持的护理作为实验数据来源,本次试验的患者无其它影响治疗的疾病。通过患者在不同的营养支持方式下的恢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观察患者发生感染的概率、血糖情况以及并发症,研究临床上重症病人肠内营养配合肠外营养支持的护理方法是否优于单纯的肠外营养支持。结果完成治疗后,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获得临床效果,实验组非常明显地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重症病人肠内营养配合肠外营养支持的护理,能有效提高全身营养,降低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提高治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免疫功能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肠内营养制剂治疗营养不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5年3月本院73例重症且伴营养不良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自身身体状况均予以肠内营养制剂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生化指标、免疫指标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与治疗1d比较,患者的HGB、TLG、P、Mg生化指标均有改善,HGB、TLG、P、Mg生化指标均有改善,治疗后患者躯体功能、情感功能、精神状况评分均优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营养不良患者采用肠内营养制剂治疗,可以纠正低蛋白血症,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生活质量,具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肠内营养制剂 营养不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恶性肿瘤营养不良患者接受营养支持的护理方法以及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8月到2015年8月恶性肿瘤伴随营养不良患者资料50例实施回顾性分析,总结50例患者接受营养支持期间的护理方法。结果为50例患者提供2周营养支持,患者的体重、血清白蛋白、BMI以及总淋巴细胞计数全部得到了显著的改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恶性肿瘤营养不良患者在接受营养支持期间进行严格的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营养不良情况,应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恶性肿瘤 营养不良 营养支持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正确的进行胃肠内营养干预对于重症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进行治疗的80例重症患者进行对比研究,将病例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n=40)和肠外营养组(n=40),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结果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胆固醇、白蛋白和血红蛋白的指标有显著性差异,而上述指标在对照组中升高程度较小,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EN治疗对ICU患者的营养状况和身体的恢复有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肠内营养 早期干预 ICU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喉癌患者术后早期应用不同肠内营养制剂对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及临床效果。方法针对2015年1月至12月入住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喉科行喉癌全切术或部分切除术患者94例,经病理检查证实为喉癌,进行NRS2002筛查及营养状况评估,并于术后6-12小时开始给予肠内营养支持1。按收治喉癌住院患者是否接受肠内营养支持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7例,使用个性化肠内营养制剂进行营养支持;对照组47例,使用家庭自制流质膳食。并对病人术前2-3天、术后第1天、术后5-7天的营养指标即血清总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及免疫功能指标淋巴细胞绝对值进行比较。结果术前2-3天患者血清总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淋巴细胞绝对值均属正常,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天实验组及对照组患者血清总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淋巴细胞绝对值均明显下降;术后5-7天,两组血清总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淋巴细胞绝对值均升高,其中实验组较对照组升高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术后两组中血红蛋白均进一步下降,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癌术后早期使用个体化肠内营养制剂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纠正营养不良,从而缩短住院时间,节约住院费用,提高喉癌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肠内营养支持 喉癌 管饲
  • 简介:目的调查胸心外科住院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营养支持应用状况以及营养支持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对103例使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并调查病人住院期间的营养支持状况,分析营养风险与营养支持的关系,采用NRS2002工具,根据病人体质指数(BMI)、近期体重变化、饮食摄入变化和原发病对营养状况影响的程度等四方面情况进行计算评分.若病人年龄≥70岁,则总分再加1分.NRS2002≥3分为存在营养风险,具备营养支持的指征;NRS2002〈3分则暂不需要营养支持,并对患者营养支持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调查显示胸心外科患者NRS2002总适用率为82.5%,营养风险发生率为43.5%,总营养支持率35.3%.其中应接受营养支持的患者中营养支持率45.9%;无营养风险48例,13例(27.1%)接受营养支持.在使用“全合一”的患者中大部分组方均不合理,且86.7%的患者使用疗程低于7天,平均2.4天;不良反应发生率43.3%.结论:NRS2002适用于胸心外科住院病人的营养筛查,但营养支持在处方组成、肠外营养(PN)向肠内营养(EN)过渡、使用疗程等存在不合理现象.建议对有营养风险的患者评估病情,合理由PN向EN过渡,优化营养支持处方组成,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耐受性.

  • 标签: 胸心外科患者 营养风险 营养支持 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