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常规呼吸训练增加麻醉科的可视化饱和度(SpO2)指导肺切除术患者呼吸锻炼的效果及依从性。方法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符合入选标准的126例肺叶切除术患者,分成传统常规锻炼(N)组、可视化锻炼(V)组,各63例进行呼吸锻炼缩唇呼吸及腹式呼吸,其中V组按SpO2按标准指导。记录2组掌握深呼吸程度、入室时深呼吸锻炼达标率、术后7天深呼吸锻炼达标率、主动订立运动计划率。结果2组比较宣教知情评分、入室时自学深呼吸达标率无差异(P〉0.05)。术后7天深呼吸达标率V组高于N组(P〈0.05)。全组术后总感染率5.3%,组间无差异。结论麻醉医生利用时间和技术的优势,延续外科术前呼吸训练,首次锻炼时以可视SpO2即时新锻炼指标,能提高锻炼效果,且能提高患者锻炼信心,对提高患者呼吸锻炼依从性,参与长期运动锻炼计划,有积极意义。

  • 标签: 肺切除术 呼吸锻炼 效果 血氧饱和度 慢性阻塞性肺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高黏症治疗中应用医用三大自治疗的效果与护理措施。方法将2015年5月至2017年1月期间我院通过诊断后确诊为高黏症的患者60例纳为本组参研的样本,所选患者均给予医用三大自治疗,对治疗的效果以及治疗前后血流变各项指标变化的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本组60例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达100%;治疗后患者血流变指标与治疗前对比有明显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医用三大自应用在高黏症患者临床治疗中配合护理干预的效果可观,可使患者血流变指标明显改善。

  • 标签: 护理措施 高黏血症 血流变 三氧大自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脂肪肝患者血清生化检测结果中血糖、血脂及肝功能指标的变化特点,为临床脂肪肝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抽取2016年1—2017年6月我院诊治的脂肪肝患者55例做观察组,抽取同时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55例做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实验室血清指标生化检测,对比两组受检者血清中血糖、血脂及肝功能相关指标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检测结果显示,观察组血清TC(血清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o-Glue(空腹血糖)、ALP(碱性磷酸酶)、AST(谷草转氨酶)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脂肪肝患者的血糖水平、血脂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者,同时脂肪肝患者的肝功能也受到一定影响,临床可根据上述血清指标的生化检测结果特点对脂肪肝进行诊断和高危人群筛查。

  • 标签: 脂肪肝 血生化 检测 特点 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指夹式饱和度探头固定方法改良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危重患者400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0例。对照组按传统心电监护技术操作规范夹饱和度探头,试验组采用改良式探头固定方法。比较探头24h内脱落次数、3个月内损坏次数及护士返工次数。结果:试验组探头24h内脱落和3个月内损例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护士返工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5)。结论:对指夹式饱和度探头的固定方法进行改良,可明显降低探头松动和损坏概率,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值得各大医院推广应用。

  • 标签: 指夹式 血氧饱和度探头 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脉搏饱和度监测在急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间收治的102例急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方法监测,实验组使用脉搏饱和度监测仪进行SpO2监测,了解机体合情况,指导临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呼吸困难、窒息等呼吸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呼吸困难、窒息等呼吸并发症发生率(5.88%)明显低于对照组(27.45%),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有6例和8例患者因为严重基础性疾病而死亡,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脉搏饱和度持续性检测可以对患者的合情况进行动态跟踪,及时发现低氧症,尽早给予干预,为临床上抢救急危重症患者提供科学依据,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脉搏血氧饱和度 急危重症 低氧血症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治疗老年患者慢性脑供不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15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我院诊治的老年慢性脑供不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尼莫地平片、肠溶阿司匹林片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治疗,每日治疗2小时,连续治疗1月后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LVA、RVA血流速度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观察组LVA、RVA血流速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干预治疗老年患者慢性脑供不足疗效明确,可增加患者头部供,明显改善患者不适症状,增加患者LVA、RVA血流速度,值得应用。

  • 标签: 高压氧 慢性脑供血不足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受者输血前四项血液传染指标检测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撷取的1130例受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输血前四项血液传染指标检测。结果1130例受者,HbsAg、HCV-Ab、TP-Ab、HIV-A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0.62%、1.33%、1.59%、0.18%,总阳性检出率为13.72%。结论受者在输血前,对患者四项血液传染指标实行检测,能够充分了解患者的身体情况,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受血者 输血 血液传染指标 检测结果
  • 简介:摘要针对饱和度在判断人体健康状况方面的重要作用,设计了一种基于NJL5501R芯片的反射式饱和度测量系统,实现了对人体无创、实时的饱和度测量。本系统采用STM32F103RCT6作为核心处理器,利用其内部资源实现了光电信号的驱动,使NJL5501R芯片开始工作,将人体的生理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此信号经信号调理后由单片机内部自带的12位ADC进行信号采样和处理,最终计算得出血饱和度。实验表明,本系统在低功耗、便携式的设计上以及对反射式饱和度研究领域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血氧饱和度 NJL5501R 反射式 无创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高压治疗对糖尿病足溃疡患者血浆纤溶指标的影响。 方法: 选取 94 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与高压组,均给予常规治疗,高压组另给予高压治疗。对比相关指标。 结果: 两组疗效分布差异显著( P < 0.05 ),高压组总有效率为 85.11% ,远高于后者的 65.96% ( P < 0.05 );血浆纤溶指标治疗前后本组内比较和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 P < 0.05 ) 。 结论: 高压治疗不仅能够改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的效果,还可改善血浆纤溶指标

  • 标签: 高压氧 糖尿病足溃疡 纤溶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采用心脏手术治疗的患者在术后监护中应用混合静脉饱和度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接收的54例心脏术后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其中术后半小时分为研究组,术后6小时为对照组,分别监测比较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变化情况。同时参考患者不同混合静脉饱和度水平,将患者分为a组与b组,对比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统计比较研究,研究组各项临床指标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a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均要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采用心脏手术治疗的患者在其监护的过程中,积极应用混合静脉饱和度监测,有着十分显著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 监测 心脏手术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免疫三回输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7年3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6例进行分组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4,实施一般治疗)和试验组(n=64,实施免疫三回输疗法治疗),评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比较,对照组显著低于试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三回输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可取得显著性治疗效果,适宜在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推广使用。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免疫三氧血回输疗法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非布司他治疗痛风伴高尿酸症的临床指标及临床应用。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间收治的痛风伴高尿酸症患者120例,根据患者的治疗方法不同对患者进行分组,每组60例,患者在入院后进行饮食干预,进行降血脂、降血压治疗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别嘌呤醇,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非布司他,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血清中尿酸水平情况及用药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比较两组血清中尿酸含量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中尿酸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1.7%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效率65.0%,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痛风伴高尿酸症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非布司他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患者血清中尿酸含量,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 标签: 非布司他 痛风 高尿酸血症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探讨对症护理方法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肌酐等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总结在我院进行治疗和护理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共计62例相关资料。结果观察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经过对症护理后,患者的血清肌酐平均水平、尿蛋白平均水平和尿红细胞计数均获得明显改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相应统计资料。结论对症护理方法对改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病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通过提高护理服务的方法可明显改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病情,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慢性肾小球肾炎 对症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创通气对急性心力衰竭并呼吸衰竭的疗效及状态影响情况。方法择取2015年1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36例急性心力衰竭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观察2组,每组18例。对照组行基础治疗,以此为基准,观察组行无创通气治疗,分析相关结果。结果两组病患治疗前心率、LVEF、BNP、PaO2,PH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上述两项指标均有所改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改善程度更高,P<0.05.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急性心衰合并呼吸衰竭者,开展CPAP治疗,可取得满意成效。

  • 标签: 无创通气 急性心力衰竭 呼吸衰竭 疗效 血氧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血饱和度仪监测心胸外科病人手术前后饱和度,观察其术后并发症。方法2016年月至-2017年1月我们连续观察了32例心胸手术病人术前及术后2-24hSpO数值,并参照动脉饱和度(SaO)和动脉氧分压(PaO)相应换算数值。结果病人术毕回病房后,每例持续测2-24h,最低读数为88%(3例),一般在92%-93%(20例),94%-95%(9例),经鼻导管吸氧(流量2-4L/min),可提高读数3%-4%。结论根据Spo的变化,对术后并发症的认识起了积极作用,为临床观察病情变化提供了一项有意义的指标饱和度监测的临床使用,为心胸外科病人术前、术后观察起到了积极作用。

  • 标签: 心胸外科病人 血氧饱和度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生化指标的变化及其对围产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十堰市妇幼保健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产检并分娩的ICP孕妇102例临床资料,根据胆汁酸(TBA)或者甘胆酸(CG)水平将其分为轻度ICP组75例和重度ICP组27例;根据ICP发病孕周不同,分为早发型组(发病孕周〈28w)23例和晚发型组(发病孕周≥28w)79例。选择同期正常妊娠孕妇50例作为健康孕妇。比较轻度ICP组、重度ICP组及健康孕妇血清TBA、CG及肝功能水平,分析ICP发生时间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观察各组围产期胎儿的结局。结果轻度ICP组和重度ICP组血清TBA、AST、ALT、总胆红素、1-谷氨酰转肽酶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孕妇(t=6.06-29.13,P〈0.01);重度ICP组上述指标也明显高于轻度ICP组(t=2.23~18.87,P〈0.01);早发型ICP组重度ICP发生率为47.8%,明显高于晚发型ICP组(20.3%,X^2=6.96,P〈0.01);与健康孕妇比,轻度ICP组和重度ICP组分娩孕周、新生儿体质量、1分钟Apgar评分明显降低(t=2.63—10.52,P〈0.01),产后出血量明显增多(£=7.43,t=10.22,P〈0.01);重度ICP组分娩孕周为(36.2±1.7)w、新生儿体质量为(2876±115)g和1minApgar评分为(7.86±0.60),均明显低于轻度ICP组【(37.5±1.6)w、(3040±135)g和(9.02±0.58),t=3.56~8.83,P〈0.01】;轻度ICP组羊水污染率为25.3%,高于健康孕妇(10.0%,x^2=6.96,P〈0.01),重度ICP组早产、羊水污染、胎儿窘迫、剖宫产和新生儿病死率分别为37.0%、40.7%、29.6%、63.0%和14.4%,明显高于健康孕妇(6.0%、10.0%、6.0%、16.0%和0.0%,x^2=5.09~17.64,P〈0.05或P〈0.01);重度ICP组早产、胎儿窘迫和剖宫产率分别为37.0%、29.6%和63.0%,明显高

  • 标签: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总胆汁酸 甘胆酸 肝功能 围产儿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高压联合骨肽治疗对跟骨骨折术后切口运及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于2012年6月~2015年4月收治107例跟骨骨折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患者采用的治疗方式将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53例)与研究组(54例),常规组采用高压治疗,研究组联合使用高压和骨肽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常规组高,P<0.05。结论跟骨骨折患者术后给予高压、骨肽联合治疗,能够改善切口运情况,促进骨折愈合,值得推荐。

  • 标签: 高压氧 骨肽 跟骨骨折 切口血运 骨折愈合
  • 简介:目的通过对手术前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hypopneasyndrome,OSAHS)患儿进行脉监测,探讨单纯扁桃体切除、单纯腺样体切除、腺样体伴扁桃体全部切除3种术式对OSAHS的手术疗效。方法选取由标准多道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确诊符合儿童OSAHS诊断的患儿120例,随机分为单纯扁桃体切除组(A组)、单纯腺样体切除组(B组)、腺样体伴扁桃体全部切除组(C组),每组40例。分别将术前、术后6个月对患儿进行分别脉监测,监测平均饱和度(meanoxygensaturation,MSpO2)、最低饱和度(lowestoxygensaturation,LSpO2)、减指数(oxygendesaturationindex,ODI)及脉率差(整夜脉率最高值-整夜脉率最低值),以此评估不同治疗的疗效。结果3组患儿术后ODI、脉率差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术后LSpO,MSpO2均较术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3组比较,C组患儿MSpO2、LSpO2较A、B组患儿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DI、脉率差较A、B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MSpO2、LSpO2、ODI、脉率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扁桃体切除、单纯腺样体切除、腺样体伴扁桃体全部切除3种术式均对儿童OSAHS有疗效,腺样体伴扁桃体全部切除术疗效显著。

  • 标签: 脉氧 儿童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术式 手术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