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班级管理既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与品行,也需要针对行为偏差的教育采取合理的教育措施。对于一些过于任性和偏激的学生,诸如有的学生喜欢“一哭二闹三跳楼”,班主任习惯采取对抗式的“以毒攻毒”教育方式,有时往往能够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笔者认为,对非常学生采取非常手段未尝不可,但其背后有值得思考的思维偏差。长此以往,不仅影响到班主任自身发展,也会影响到班级管理的效果和学生的健康成长。

  • 标签: 教育行为 对抗式 反思 班级管理 行为偏差 教育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教育中的惩罚行为问题造成了师生相互伤害的怪相,实然惩罚与或然惩罚相左,应然惩罚与必然惩罚亦相左。作为良善教育者理想的教育惩罚,如何范导惩罚行为?如何扬弃教育惩戒?如何突围法律救赎?笔者试从哲学视角探寻一条路径,去除惩罚行为的不纯粹性,去除教育惩戒的诡辩性,去除法律救赎的虚幻性。作为理性理念的教育惩罚,它以儿童生命个体发展为目的,是意志自律者的道德律,是教育惩罚行为的法则;作为知性概念的自然惩罚,在教育惩罚理念的范导下成为教育惩罚行为的准则,它调和应然惩罚与必然惩罚的同时也顺便调和了实然惩罚与或然惩罚。自然惩罚是教育惩罚行为的准则而不是法则,它不仅让教育惩罚行为发生的时空可以移动,还为实践中必要的教育强制留下地盘,从而使教育惩罚行为成为可能。

  • 标签: 惩罚行为 教育惩罚 教育惩罚行为 自然惩罚 可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3-6岁是开发幼儿智力潜能的关键时期,也是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黄金时期,还是培养文明礼仪与良好学习生活习惯的奠基时期。个人礼仪既影响个人形象又影响人际交往,可忽略不得哦。

  • 标签: 幼儿 礼仪教育 策略
  • 简介: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对于整个人生良好习惯的形成都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对其一生的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而行为习惯培养的教育策略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共同配合,共同努力,是一件任重道远的事。因此,根据实际经验进行幼儿行为习惯表现的剖析,并通过幼儿行为习惯的心理解析提出引导良好习惯养成的具体方法就显得十分重要。

  • 标签: 幼儿行为习惯 教育策略 表现 心理 引导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都会有这样的体验:孩子还不会说话的时候,就会模仿父母的动作,比如点头、摇头、打电话的姿势。

  • 标签: 家庭教育 教育方法 孩子 父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探究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04月至2017年04月期间于本辖区县级医疗机构就诊及治疗的10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加强的健康教育,对比并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遵医率与对照组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观察组的健康教育满意度与对照组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有效健康教育可明显提升其遵医行为

  • 标签: 健康教育 高血压 遵医行为 影响
  • 简介:近些年,对品行障碍学生的治疗与干预受到大量学者的广泛关注。杰奥夫·科尔文(Geoff·Colvin)阐述了品行障碍学生从儿童到青少年时期典型的行为表现周期七阶段理论模型,强调早期干预和强化积极行为在品行障碍学生的治疗与干预中产生的积极作用。对品行障碍学生的教育干预,可以从早期教育干预、课堂行为管理以及学校管理策略三方面看待行为周期理论背后的教育理念及其带来的教育启示。

  • 标签: 品行障碍 表现周期 教育干预 行为管理
  • 简介:摘要行为导向的道德教育一直是我国学校教育实践中道德教育的主导模式。其普及的原因与教育者的教育理论有关,也与目前的道德教育有关,将道德教育带入教育价值,教育哲学和教育方法等方面的现实困境;对现代学习理论的全面了解,从而走出困境是对道德教育理论的完整把握,本文将探讨行为取向的道德教育与学生学习的内在机制,从行为取向道德教育盛行的原因,再到行为取向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与现实困境,最后分析了行为取向道德教育的内在作用机制,以期为行为取向的道德教育事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标签: 行为取向 道德教育 现实困境 内在机制
  • 简介:基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区域差异,利用2004年~2015年地级市面板数据探讨地方官员特征及相应的晋升激励对地方教育支出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区域的地方官员对当地教育支出行为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官员晋升激励并未对教育支出形成显著的消极作用:在东部地区,年龄、任期和性别等官员特征对教育支出的影响较为显著;在东北地区,市级官员的某些特征呈现了与东部不同的影响关系;而在中西部地区,地方官员对教育支出的影响相对较小。

  • 标签: 地方官员 官员特征 教育支出 晋升激励 区域差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为深入探讨健康教育对肝硬化患者认知程度及遵医行为的影响,在工作中运用发放调查表的方式对肝硬化患者健康教育前后认知程度及遵医行为进行比较。结果发现,肝硬化患者认知程度在健康教育后较健康教育前明显提高(p<0.05),遵医行为也明显提高(p<0.05)。因此有效的健康教育不仅能提高患者对肝硬化知识的认知程度,还能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方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健康教育 肝硬化 认知程度 遵医行为
  • 简介:基于1998—2011年新成立的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克服样本选择性偏误问题,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考察创新行为对企业生存的影响效应与创新环境、员工教育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1)创新倾向正向影响企业生存,创新企业较非创新企业有更好的生存前景;(2)创新强度与企业生存之间存在非线性的"S型"关系,过低和过高的创新强度均不利于企业生存;(3)良好的区域创新环境和行业创新环境显著增强创新行为对企业生存的促进作用,而政策支持并未有效改善创新企业的生存状况;(4)员工教育投入的增加为创新企业赢得更多的生存机会。采用加速失效时间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本项研究的结论依然成立。因此,创新行为是维持企业生存的关键,创新环境的建设及员工教育的投入对于企业的创新实践意义重大。

  • 标签: 创新倾向 创新强度 企业生存 创新环境 员工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早期教育对儿童发育及行为的长期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2010年间产检的健康孕妇32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为单胎,随机分成两个组别,其中163例对照组不实施任何干预,另外163例试验组在胎儿5个月时开始早期教育,直到3岁。比较两组儿童发育水平和行为发展状况。结果在1岁、3岁时,试验组儿童在言语能、应人能、细动作等发育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从Conners行为评分看,试验组也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教育不仅对儿童智力发育有积极的作用,同时对其心理行为也会产生长期影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早期教育 儿童发育 行为 长期影响
  • 简介:摘要笔者结合多年教育实践经验,就如何运用情感心理学原理来激发和促进学生对行为规范教育的认同和接受度、增强学生的内心感受和情感体验、切实提高行为规范教育的实效性等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讨。

  • 标签: 心理教育小学生行为规范养成
  • 简介:摘要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及家庭问题普遍存在,是目前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主要表现在情绪、行为和性格等方面。心理行为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应采取包括“社会、学校、家庭”的三位一体的系统家庭综合教育模式进行干预。

  • 标签: 心理行为问题 农村 留守儿童 系统家庭 综合教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