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侵袭垂体腺瘤(IPA)因其侵袭生长,手术全切率低,复发率高,治疗非常困难,其主要依靠影像学、术中所见和术后病理。三者所采用的标准不同,诊断差异性很大。蝶窦的气化程度、鞍膈的坚厚程度和鞍膈孔的大小、海绵窦内侧壁先天缺如或缺损等因素都会影响垂体腺瘤的生长,因此,解剖结构是垂体腺瘤侵袭生长的解剖学基础。

  • 标签: 垂体腺瘤 侵袭性 解剖学
  • 简介:摘要人体解剖学是作为以正常人体机构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医学专业基础课程,它具有概念多、名词多、记忆难等特点,内容枯燥,尤其是对于刚接触医学专业的新生而言,学习难度大、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目前,提升人体解剖课堂教学的有效成为了医学专业所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就如何增强人体解剖课堂教学的有效做出具体分析,为人体解剖课程提供理论参考。

  • 标签: 人体解剖 课堂教学 有效性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在各项领域当中的技术运用也在不断的进行着完善,生物医学领域急需大量具有创造思维的人才;因此,对于解剖生理教学而言,教师们不但要培养学生们对于解剖生理学的实践运用能力,同时还需要培养学生们的创造思维,只有二者兼具,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本文将对创造思维如何在解剖生理学教学当中运用,以及其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进行系统的阐述。

  • 标签: 创造性思维 应用 解剖生理教学
  • 简介:《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是解剖学研究与临床应用相结合的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读者对象为广大解剖学者、临床工作者和医学研究生。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坚持理论与实践、基础与临床、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促进解剖与临床两大学科之间的信息传播和学术交流,面向临床,服务于临床。本刊设有述评、断层解剖与影像、应用解剖与临床、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短篇论著、个案报道、变异与畸形、综述、解剖与临床知识讲座及继续教育园地等栏目,主要刊登临床应用解剖、断层影像解剖、与临床应用有关的实验形态学研究文章,以及临床各科,特别是手术、医学影像和介入等学科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临床经验体会、病例报道等文章。

  • 标签: 临床应用解剖 中华医学会 解剖学 杂志 断层影像解剖 稿约
  • 简介:陈旧的课堂学习方式一定要改变,在课改中,教师不要盲目地追求华丽新奇的形式,应从学生的具体实际出发,遵循学生的求知规律,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学有所悟,学有所得。关于"抄写"的案例镜头一:靳家彦老师教《田忌赛马》。开始上课,靳老师先板书课题。因为"忌"是个生字,靳老师写得比较慢。写完第一笔,靳老师停下问道:"第二笔从哪里起笔?"学生答曰"横"。靳老师说":上

  • 标签: 田忌赛马 学有所得 板书课题 学习方式 教学效果 层次的
  • 简介:摘要《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生较为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对于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极为重要,如何搞好剖学,如何教出自己的水平?如何突出自己的特色?如何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解剖学知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好的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质量,掌握本学科教学特点及教学功能,不断努力为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专业人才做出自己的努力。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就人体解剖学教学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人体解剖学 教育教学 教学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解剖结构异常导致鼻源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09年5月-2014年5月间收治的解剖结构异常导致鼻源头痛患者20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患者102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102例采用中鼻甲部分切除/下鼻甲粘骨膜下切除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9.22%(91例),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7.25%(89例)。结论在解剖结构异常导致的鼻源头痛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解剖结构异常 鼻源性头痛 鼻内镜手术
  • 简介:探讨早期肝细胞肝癌(HCC)采取解剖肝切除术治疗的近期疗效及预后效果.回顾分析2009年8月-2012年8月手术治疗的93例早期HCC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根据患者采用手术方式分为解剖肝切除组(52例)和非解剖肝切除手术组(4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情况、术后近期疗效及术后2年随访结局的差异.解剖肝切除组的手术时间(4.6±1.4)h,显著高于非解剖肝切除组(P<0.05);术中出血量(753.4±331.8)mL、术中输血量(437.5±201.4)mL,显著低于非解剖肝切除组(P<0.05);两组患者的切缘距离、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解剖肝切除组术后第3天的ALT、AST值显著低于非解剖肝切除组(P<0.05),两组患者的ALB、TBIL、ChE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解剖肝切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1.15%,显著低于非解剖肝切除组的41.46%(P<0.05),两组均有1例患者围手术期死亡.解剖肝切除组患者术后1年内有15例患者出现复发或者转移(29.4%),非解剖肝切除组有23例(57.5%),非解剖肝切除组显著高于解剖肝切除组(P<0.05).解剖肝切除组的术后2年中位生存时间为21个月,显著高于非解剖肝切除组的17个月(x2=4.034,P=0.041).采取解剖肝切除术治疗HCC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术后肝功能损害,降低术后并发症,同时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 标签: 早期肝细胞肝癌 解剖性肝切除术 近期疗效 预后
  • 简介:摘要腹股沟疝手术的经典治疗方案,是非生理解剖高张力修补。术后修补部位容易发生张力过高,导致手术失败。进行腹横筋膜叠加缝合,可提高手术成功率。本文对腹股沟疝的治疗方式和现代腹股沟解剖学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 标签: 腹股沟疝 无张力修补术 解剖学
  • 简介:摘要海绵窦在人体中是一对重要的硬脑膜窦结构,位于颅中窝垂体的两侧,解剖结构非常复杂。所以一直以来无论是在对其形态结构还是概念的研究一直都存在诸多争议。近年几来,随着颅底外科手术的逐渐发展成熟以及显微技术的普遍应用,人们对海绵窦解剖结构的研究逐渐深入。笔者在本文中综述了大多数学者比较认同的、关于海绵窦的相关研究,其进行了简要的总结与探讨并对。笔者通过国内外文献就近十年来对海绵窦解剖学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并对其进行了简要的总结与探讨,为临床相关手术提供解剖学资料。

  • 标签: 海绵窦 解剖研究 进展
  • 简介:目的探讨外耳道解剖的CT影像毗邻关系。方法在PACS系统中调取2011~2013年来本院行中耳螺旋CT检查且耳道周围主要观测结构清晰者327例(654耳)的轴位片,在东软neusoft软件中,将图像放大后,在耳道中部断层片中测量鼓沟至面神经垂直部距离及毗邻颞颌关节的耳道前壁厚度。结果鼓沟到面神经垂直部约为4mm,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耳道前壁厚度约1.5mm,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可以良好显示耳道周围主要结构的毗邻关系,为耳道成形及耳道入路镫骨手术提供实用参数。

  • 标签: 面神经 外耳道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测量
  • 简介:目的探讨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解剖肺段切除术的安全和可行。方法2013年6月~2014年12月我科施行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解剖肺段切除术47例,术中观察孔位于腋中线第8或第9肋间,长1.5cm,操作孔位于腋前线第4或第5肋间,长2~3cm。术后常规放置1~2根胸腔引流管。结果2例分别因支气管残端漏气和静脉回流不畅而转肺叶切除,余45例顺利完成解剖肺段切除。术后病理:良性病变10例,原发性肺癌35例,转移癌2例。手术时间(164.5±33.7)min,术中出血(125.6±46.4)ml,术后胸管引流(4.2±1.2)d,术后住院(5.6±1.6)d。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31例随访1~18个月,(7.9±1.6)月,未见复发和转移,无手术相关死亡。结论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解剖肺段切除术安全可行,可作为部分不能楔形切除的良性病变患者、术前无法明确性质又不能楔形切除的肿瘤患者和肺功能较差、不能耐受肺叶切除或预计肺叶切除后易发生并发症的早期肺癌患者的选择。

  • 标签: 胸腔镜 单操作孔 肺段切除 肺结节
  • 简介:目的探讨腹膜后解剖外旁路术治疗感染腹主动脉瘤(IAAA)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0月至2014年3月期间我院采用腹膜后旁路术治疗4例IAAA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将分叉型人工血管通过动脉瘤旁的后腹膜隧道引向腹主动脉及两侧髂外动脉,并做人工血管-肾下腹主动脉端端吻合及髂外动脉端侧吻合,关闭后腹膜;切开动脉瘤清理瘤腔,缝扎腰动脉及髂总动脉远段(根据水肿情况尽量保留髂外逆流血入髂内通路),双氧水及稀释碘液处理瘤腔,瘤腔置引流管并填塞缝固大网膜。除1例患者于入院当天行急诊手术外,余3例术前给予抗生素4周,患者术后均给予抗生素治疗4~6周。结果本组围术期无死亡,术后3~5周出院;随访6个月至5年,所有病例无发热、腹痛,情况良好。结论腹膜后解剖外旁路术是治疗IAAA的有效手段。

  • 标签: 腹主动脉瘤 感染性 解剖外旁路术 腹膜后
  • 简介:摘要结合近年来人体解剖学教学经验和目前护理教育教学改革的趋势,以强化人体解剖学知识应用为目的,在护理专业教学中,突出学生解剖学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在授课过程中链接护理常用操作技术内容和项目,如浅静脉穿刺、肌内注射术、灌肠、导尿等30多项护理常用操作技术应用解剖学内容,讲授人体解剖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 标签: 链接 护理常用操作技术 应用解剖学知识 讲授
  • 简介:人体解剖学是医学院校学生接触最早的医学基础课程之一,也是医学入门学科。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解剖学教学效果的关键。在此过程中,教学思路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对教学思路认真研究,注重采取多种形式来持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 标签: 解剖学 教学思路 学习兴趣 教学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多媒体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并浅析多媒体的优缺点及心得。方法将本校2014级临床专业专科2个班作为实验班及对照班,实验班采用多媒体教学技术辅助传统教学方法,对照班采用传统的系统解剖学教学方法,教学1个月后进行测试,对比两个班学生的成绩,并采用统计学方法处理。结果经过1个月的多媒体教学,实验班学生平均成绩为87.3±4.6分,对照班学生平均成绩为76.5±5.3,实验班学生平均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P<0.05)。结论多媒体在解剖教学中可以起到积极作用,但是尚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 标签: 解剖学教学 多媒体技术 应用 优缺点
  • 简介:目的探讨头部的体表定位与脑膜中动脉的关联。方法对3个颅骨外所需的体表定位用红笔标识,将颅骨锯开进行预实验观察研究脑膜中动脉的体表定位,然后对30件头部标本按不同的部位要求进行开颅验证。结果所研究的脑膜中动脉解剖定位经过开颅观察统计都在头部体表定位的标识区域内。结论脑膜中动脉解剖定位的测量研究,为临床提供较准确的体表定位,可以判断颅外伤时硬脑膜外出血的部位,也可指导开颅手术避开三个易伤点,以免损伤脑膜中动脉。

  • 标签: 脑膜中动脉 解剖定位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女性盆底解剖与经骶部穿刺治疗卵巢囊肿临床安全。方法选取2例女性尸体标本以及2例女性盆底断层标本作为对照,同时选取16例女性盆腔CT断层图像进行对比研究,以经骶部穿刺路径周围的解剖组织为依据,同时对5例卵巢囊肿患者经骶部穿刺治疗,观察其效果。结果梨状肌内侧没有重要的神经和血管,肌层较薄,可以在第5骶椎及尾椎平面沿梨状肌内侧部行穿刺治疗,相对较安全,5例患者经过治疗没有出现神经血管损伤和其他并发症,经过复查后,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治愈。结论在CT引导和定位下行骶部穿刺治疗卵巢囊肿具有创伤小、安全、可行的优点,可以用于临床的囊肿治疗中。

  • 标签: 盆底解剖 骶部穿刺 卵巢囊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