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以不溶性腐殖酸(InsolubilizedHumicAcid,IHA)为吸附剂,去除废水中的U(VI)。通过静态吸附试验,考察了pH值、时间、U(VI)初始质量浓度和温度等对吸附的影响,分析了吸附过程的动力、热力学及等温吸附规律,并用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分析了吸附机理。结果表明:35℃下1.4g/L的IHA在pH值为5时对10mg/LU(VI)的去除率可达99.37%;IHA对U(VI)的吸附是自发的、放热的反应,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决定系数达0.99以上;吸附动力过程符合准二级吸附速率方程,决定系数为1;IHA吸附U(VI)后表面形态发生了变化,与U(VI)相互作用的基团主要是羧基和酚羟基,综合看来,IHA吸附U(VI)的机理表现为离子交换。

  • 标签: 环境工程学 U(VI) 不溶性腐殖酸 吸附动力学 吸附热力学
  • 简介:摘要:大孔树脂是20世纪7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类有较好吸附性能的有机高聚物吸附剂。近年来大孔树脂吸附技术已广泛用于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纯化工艺且越来越多的用于中成药制备工艺。本文介绍大孔吸附树脂的性能、分离原理、吸附解吸作用的影响因素及树脂的预处理和再生。并总结近年来大孔吸附树脂在中药制剂工艺改革中和中药制剂质量控制预处理中的应用。在中药制剂工艺中‚使用该技术可以简化工艺降低成本使产品的收率和质量明显提高;在中药制剂质量控制预处理中‚该技术可有效地除去某些干扰成分‚对中药质量控制有良好效果。为大孔吸附树脂在药用植物有效成分分离和复方制剂的纯化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大孔树脂 吸附 分离 中药制剂 有效成分 质量控制
  • 简介:为了研究甲烷在纳米尺度狭缝中的吸附特性,采用分子动力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温度、压力以及狭缝表面的水滴对甲烷吸附情况的影响。研究表明:降低温度和增大压力均能使吸附相的密度增大、吸附层的层数增加、吸附区扩大;升高压力将使吸附作用减弱,温度较低时,升高温度将使吸附作用增强,温度较高时,升高温度将使吸附强度减弱;狭缝表面存在水滴时,狭缝对甲烷的吸附作用被明显削弱。

  • 标签: 页岩气 分子动力学模拟 吸附特性 体系压力
  • 简介:摘要:燃煤电厂中汞的排放问题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生物焦作为一种经济性较高的污染物吸附剂,通过对其进行改性处理,可以改善生物焦的孔隙结构和表面化学特性,提高汞吸附效率。本文通过溶胶凝胶法结合共沉淀法制备以生物焦为载体的铁基复合吸附剂,在研究不同改性条件对生物焦汞吸附特性影响的基础上,利用准一级动力、准二级动力、颗粒内扩散、Elovich四种动力模型对汞吸附试验数据进行拟合,获得相应的动力参数,并从动力的角度研究改性条件的影响机制,建立包含质量平衡、传质过程及生物焦表面等温吸附模型在内的改性生物焦汞吸附预测模型,利用动力模型探讨单质汞在改性生物焦表面吸附的初步机理。

  • 标签: 生物焦 吸附 动力学模型 预测模型
  • 简介:为了研究透气防毒服在野战条件下的实际防毒性能,建立了一套适用于研究透气防霉素服气动力吸附特性的实验装置。该装置的特点是利用风洞作为其气流流动的管道,并设有一个圆筒织物夹具。风洞装置使管道内的气流均匀,圆筒织物夹具体现了防护服周围气流的复杂空气动力过程,所以气动力试验的结果可以预测防护服实际的防护效果。通过测试风洞试验段的气流速度分布和毒剂浓度分布以及圆筒织物内外浓度均匀性,可知该装置具有理想的气流速度和浓度分布的均匀性,为开展毒剂蒸气和气溶胶对防护服的穿透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

  • 标签: 设计 透气防毒服 气动力学 吸附特性 实验装置 风洞实验
  • 简介:病毒的流行、谣言的散布、观点的传递都是在不同网络上的形形色色的传播现象,既存在着现象后的不同起因和特征,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共通的演化机理。汇总了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研究小组过去几年里在网络传播动力的研究成果。

  • 标签: 复杂网络 传播动力学 网络
  • 简介:新近的强相互作用规范理论被称为量子色动力,本文把它与较早出现的量子电动力规范理论相比较。讨论了量子色动力的某些重要性质(例如渐近自由),并指出这理论的某些结果及目前的限度。

  • 标签: 量子色动力学 量子电动力学 强相互作用 渐近自由
  • 简介:动力是高中物理课的重点内容,其综合性较强,学习难度较大。为了使学生较好地消化吸收这部分内容,有必要进行系统地综合训练。第一,将牛顿三定律、平衡力、动能、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动量、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等内容制成如下表所示的幻灯片,教师通过幻灯片表格的分析,引导学生记住牛顿三定律的内容,牛顿第三定律中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一对平衡力的区别与联系,动能与动量、动能定理与动量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与动量守恒定律的区别、表达式的异同及应用中的注意事项等。第二、教师讲解两个综合性较强的典型例题(幻灯片打出例题,引导学生分析题意,在黑板上板书解题过程)例题1:物体从倾角为300、长1m的光滑斜面的顶端滑下后,继续在水平面上运动,如果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求物体停止时,在水平面上移动的距离是多少。(第一阶段斜面无摩擦下滑,利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求出滑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v0;第二阶段水平面上的减速运动,利用牛顿第二定律F=ma及运动学公式vt2-v02=2as)例题2:一棵以30m/s的速度在空中飞行的手榴弹,其质量为2kg,爆炸后分成质量之比为2:1的大小两块弹片,已知大块弹片以200m/s的速度沿原方向飞行...

  • 标签: 动力学复习 复习设计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对某类航空发动机防冰控制系统作以介绍,并根据防冰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结合故障树分析方法,给出了航空发动机装在飞机上和在台架试车时发生防冰控制系统故障的排除方法,可用于指导防冰故障的排除。

  • 标签: 航空发动机 防冰系统 故障排除方法
  • 简介:以二氯甲烷(CH2Cl2)及甲基膦酸二甲酯(DMAP)为模拟剂,13X分子筛为吸附剂,分别对二氯甲烷及甲基膦酸二甲酯在13X分子筛上的吸附等温线,透过曲线及解吸曲线进行试验研究.建立数学模型,得到透过曲线及解吸曲线的解析解,对模型中各参数对分离效果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对二氯甲烷及甲基膦酸二甲酯的透过曲线理论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但对二者的解吸曲线模拟则不理想;由二氯甲烷及甲基膦酸二甲酯的透过曲线及解吸曲线数据可见,甲基膦酸二甲酯比二氯甲烷易于透过也易于解吸

  • 标签: 军用变压吸附装置 床层动力学 数学模型 实验研究 13X分子筛 防护器材
  • 简介:提出了一种发动机排气余热驱动的以氯化钙-氨为工质对的吸附式制冷机的设计方法,在实际工况下对该系统进行了测试,得出了系统的工作特性曲线,并采用吸附制冷单管实验台,对制冷系统单元吸附床在解吸吸附过程中的传热传质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恒定蒸发压力下,制冷能力随进入发生器的热流变化,吸附床内的传质过程主要受传热过程影响.

  • 标签: 柴油机 余热吸附式制冷系统 动力学 实验 传热传质
  • 简介:动力角度研究了粉煤灰吸附城市生活污水中磷的反应级数、指前因子和反应活化能.结果表明:粉煤灰对磷的吸附反应的反应级数为-0.0808,指前因子A为8.87×10^-12(mol·L^-1)^1.0808min^-1,表观活化能E为-25.45kJ·mol-1.

  • 标签: 粉煤灰 城市生活污水 动力学
  • 简介:对各种人类行为中的统计特性进行了广泛的经验研究,发现越来越多的多种形式的经验性证据表明,许多人类行为的事件之间的时间间隔分布普遍存在宽尾特征。同时,还针对对各种人类行为中的非泊松时间行为特性和空间运动特性的动力机制,进行了广泛的模型研究,发现自适应兴趣、层次性交通网络影响等多种影响人类行为特性的基本机制。

  • 标签: 人类动力学 非泊松特性 幂律分布 时间间隔分布 人类空间运动斑图
  • 简介:火炮发射时,部件的弹性会影响炮口扰动的幅度,从而影响火炮射击精度。通过分析全炮的拓扑结构,在一定的简化基础上,根据固定界面动态子结构和拉格朗日方程进行柔体建模理论,利用ADAMS软件建立了车载火炮多柔体模型。在实际建模中,取身管、上架为柔体,其余部件仍取为刚体。考虑身管、上架的变形,对全炮进行了动力仿真。研究了各个部件的弹性对火炮射击精度的影响程度。该动力仿真可为车载火炮的总体设计和部件设计提供参考。

  • 标签: 计算机仿真 车载火炮 模态综合法 动力学仿真 多柔体
  • 简介:以笋壳为原料,采用氯化锌为活化剂制备活性炭,通过正交实验研究各影响因素对活性炭性能的影响。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ZnCl2活化笋壳活性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特性,并从动力角度探讨其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制备活性炭主要影响因素为活化温度,其次是ZnCl2浓度,活化时间影响最小。制备活性炭的最佳条件是:ZnCl2浓度为3mol/L,活化温度控制在400℃,活化时间2h。活性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方程和Elovich方程,吸附速率控制步骤主要为膜扩散控制。等温吸附曲线与Langmuir型和Freundlich型均拟合较好,吸附过程是优惠吸附

  • 标签: ZNCL2 笋壳 活性炭 正交实验 吸附动力学
  • 简介:以核桃果皮为原材料,经磷酸活化制备核桃果皮活性炭,通过静态批处理实验研究了该活性炭对染料甲基橙和亚甲基蓝的吸附,考察了不同时间及2种染料的不同初始浓度对核桃果皮活性炭吸附甲基橙和亚甲基蓝的影响,根据一级和二级动力模型,研究了吸附动力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到达平衡前,2种染料的去除率均随时间呈增长趋势,且随着染料初始浓度的增大,吸附平衡时间延长,动力分析表明,二级动力方程都能准确、真实地反映核桃果皮活性炭对甲基橙和亚甲基蓝的吸附机理。

  • 标签: 核桃果皮 活性炭 染料 动力学
  • 简介:  (续本刊2006年第3期)  3静态与动态鲁棒性  网络的鲁棒性是指当网络中的部分节点或边被破坏时,网络仍然能够继续维持其功能的能力.这是一个具有明显实际意义的论题,因为它直接影响着任何发生在网络上的过程的效率,而且它也是复杂网络文献中最早被探索的论题之一.……

  • 标签: 复杂网络 结构动力学 网络结构
  • 简介:6应用本章将讨论前述理论在实际网络中的应用,包括网络的结构和动力两方面的问题。首先回顾社会网络的某些结构并考虑两类社会网络(意见形成和博弈模型)的动态演化,然后探讨因特网和万维网的统计属性,最后集中讨论生物和医学复杂网络,如分子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网和神经网络。

  • 标签: 复杂网络 动力学 结构 社会网络 动态演化 博弈模型
  • 简介:应“主研”已经把国内主持人研究个透彻。专攻美国影视,我们请来了陈犀禾,陈在那里熏陶多年,对美国电视的工业结构和节目系统已经熟络,他从发展和构成两大格局.并且现场播放了他在美国选录的节目个案,详析了彼邦国情下的电视特征及运作,令与会者开阔了视野。

  • 标签: 美国 电视工业 工业结构 节目系统 有线电视 节目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