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语文教学应该创设适合学生言语学习的“聪明环境”,在积极健康、富有“营养”、充满情趣和交互作用的环境里,促进学生言语智慧潜能的持续发展。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将培育学生的言语智慧作为一种自觉的追求。

  • 标签: 言语智慧 学生 培育 语文课堂教学 言语学习 语文教学
  • 简介:本文从言语晌度异常的临床表现和针对言语晌度异常常用的促进治疗法设计原理出发,探讨如何选择恰当的方法有效地矫治此类问题,为切实提高临床言语响度异常的矫治效果提供参考。

  • 标签: 言语响度异常 促进治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情志护理对中风后言语功能障碍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焦虑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中风后言语功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0例给予情志护理结合院内常规护理,对照组给予院内常规护理,采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焦虑状态自评量表(SAS)分别对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自我护理技能、自我责任感、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焦虑水平进行评估。结果试验组患者给予情志护理后,自我护理能力、自我护理技能、自护责任感、健康知识水平等方面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焦虑得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情志护理能提高中风后言语功能障碍患者自我护理的能力,降低焦虑情绪,进而促进疾病的康复。

  • 标签: 情志护理 中风后言语功能障碍 自我护理能力 焦虑
  • 简介:<正>《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定位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这也告诉我们,培养语感必须立足言语实践:引导学生反复地接触语言,感受语言,在丰富的言语学习实践中加以落实。一、反复诵读,感受言语现象要培养语感,必须创造学生言语实践的机会。"学生的实践应当突出两个环节:一个是感受的实践,一个是将所感受的言语对象转化为语感的实践。"将所

  • 标签: 言语实践 阅读教学 课程标准 文本对话 语言文字 感悟能力
  • 简介:本文从言语音调异常的临床表现和针对言语音调异常常用的促进治疗法的设计原理出发,探讨应如何选择恰当的方法有效地矫治此类问题,为切实提高临床言语音调异常矫治效果提供参考。

  • 标签: 言语音调异常 促进治疗法
  • 简介:在常规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着不断的交流活动,这种交流和沟通是通过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两种方式进行的。对学生课堂行为进行组织与控制是教师的重要职责,也是搞好课堂教学的必要条件。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运用言语讲解知识,还要运用非言语方式组织教学和管理课堂,非言语行为较之于有声言语提供的信息更加简洁明了,它们大多不需要经过任何中间环节,就可表现为肯定或否定、接纳或排斥等为学生所熟知的信号,较之言语行为传递信息更加快速、有效。本文从提高认识、自觉领会、协调统一、熟悉对象和把握标准几方面做了具体论述。

  • 标签: 非言语行为
  • 简介:张光明主编《忻州方言语汇系列辞书》于2012年4月由上海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丛书由《忻州成语词典》《忻州谚语词典》《忻州惯用语词典》组成,共收忻州方言成语5282条、忻州方言谚语7156条、忻州方言惯用语2670条。

  • 标签: 大学出版社 忻州方言 方言语汇 辞书 成语词典 惯用语
  • 简介:言语交际符号和言语交际符号同样在人们的交际中起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它的隐性特征,往往被人们忽视。而其中的性别差异更是微妙。文章选择了几个非言语交际符号如目光交流、面部表情、手势、体触及副语言,并进行了性别差异的分析。通过了解这些差异,人们可以在工作与生活中成功地与异性沟通,在跨文化交际中成功地与异文化的人交流。

  • 标签: 非言语交际符号 性别差异 非言语交际符号的研究范畴
  • 简介:陈忠实的《白鹿原》为我们展现了关中平原深沉厚重的历史积淀和风云变幻的时代历程,使我们对陕西地区的风俗民情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尤其是关中人民具有个性化的的方言词汇更是使读者耳目一新。本文将从语气词、合音词、称谓语、民间俗语等几个方面分析陈忠实在《白鹿原》中对陕西地区方言语素的运用。

  • 标签: 方言语素 陕西方言地域性特征 语气词 语言风格
  • 简介:兰宾汉著《西安方言语法调查研究》于2011年5月由中华书局出版。全书共分13章。第一章导论,介绍西安的人文地理、历史沿革、人口情况及方言归属、西安方言的声韵调系统、语音特点等内容。第二章至第八章,对西安方言的构词法及,

  • 标签: 西安方言 方言语法 出版 调查 声韵调系统 中华书局
  • 简介:在文件检验甚至各类刑事技术手段中,言语识别作为一门古老的技术手段,能够发现侦缉对象的行踪。该文就一个杀人案件的分析、研究,说明通过研究言语人的言语特点和规律,准确分析言语人的社会群体属性,可以为案件侦查准确提供侦查方向、范围,及早破案。

  • 标签: 言语 言语识别 分析
  • 简介:摘要英语和汉语中有很多手段来表示质疑,说话者通过某一话语表达自己的质疑,既对对方话语或行为的疑问和不相信、不信任。其中重复、反问、询问是其中比较常见的手段。

  • 标签: 言语行为 质疑 间接性质疑言语行为
  • 简介:言语行为条件句是隐性施为句,用以表达各种言外之力。本文在心理空间理论和构式语法的理论框架内,对言语行为条件句作出认知阐释,探讨言语行为条件句的语言形式、条件性及与心理空间建构之间的关系,揭示言语行为条件句的非预测性和心理空间非选择性等认知特征。

  • 标签: 言语行为条件句 非预测性 心理空间 非选择性
  • 简介:影视语言是一种艺术语言,是影视创作者借以表达和传递情感的媒介。本文试图借鉴实用交际语言的语法规则对影视语言进行内在结构审视,从中分析出影视语言的词汇、词法等语言中枢元素。

  • 标签: 影视语言 语义结构 断想 艺术语言 内在结构 语法规则
  • 简介:读写结合到底该结合在何处?如何结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有针对性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让学生把握语言文字的规律,探寻文章取题、文句处理、结构布局等言语形式的秘妙,才能逐步地摸到写作的门道,提高写作的能力。

  • 标签: 阅读能力 言语形式 写作本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言语治疗对运动性失语的治疗的重要意义。方法通过对运动性失语患者进行言语功能训练,运用西方失语症评定(WAB)量表进行评定,选取50例运动性失语患者分组进行言语功能训练的临床对照研究。结果进行言语治疗训练的运动性失语患者,在言语治疗3个月内康复率76%,与对照组16%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言语治疗在运动性失语患者的康复治疗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言语功能训练(ST) 失语症(aphasia) 西方失语症评定(WAB western aphasia battery)
  • 简介:<正>在20世纪80—90年代,我国刑法学界处于一个恢复重建的历史时期。这个时期活跃在我国刑法学术舞台上的学者,20世纪50年代初大多曾经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刑法教研室聆听过苏俄刑法专家授课。那时有北高南马之称:北高指在中国人民大学任教的高铭暄教授,南马指在武汉大学任教的马克昌教授。高铭暄教授和马克昌教授都是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刑法专业毕业生中的佼佼者。除此之外,在中国人民大学刑法教研室任教的王作富教授也与高、马具有相同的求学背景。在中国人民大学刑法学科,往往是高、王并称。就学术成就而论,高、王可以说是双峰并峙,在刑法总论和刑法各论这两个研究领域各领风骚;就为人处事而言,高、王又是二水分流,各有其人格魅力。我有幸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从北京大学法律系本科毕业以后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刑法专业,先后师从王作富教授和高铭暄教授:其中,王作富教授是我的硕士生导师,而高铭暄教授是我的博士生导师,同时,王作富教授又担任我的博士生副导师。俗话说:"名师出高徒"。师是名师,高徒则未必。如今高、王均已年届耄耋,必将以共和国刑法学科奠基人的身份载入我国刑法学术史册。

  • 标签: 王作富 特拉伊宁 陈兴良 侵占罪 高铭暄 敲诈勒索罪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