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臂联合颈浅阻滞用于锁骨骨折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从2020年7月-2022年5月在我院行锁骨骨折治疗的患者120例,依据麻醉方法的不同均分为两组,1组采用行臂联合颈浅阻滞,2组采用肌间沟臂神经阻滞,比较两组锁骨骨折患者麻醉效果。结果 表1数据显示,两组锁骨骨折患者动脉血氧饱和度差异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锁骨骨折患者平均动脉压与心率差异较大,经对比1组锁骨骨折患者平均动脉压与心率更理想,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臂丛阻滞 颈浅丛阻滞 锁骨骨折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和分析臂联合颈浅阻滞用于锁骨骨折麻醉效果的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80例锁骨骨折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单独采用臂麻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颈浅阻滞麻醉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麻醉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将臂联合颈浅阻滞应用在锁骨骨折患者的麻醉治疗中,能够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并且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无需再应用其他镇痛药物,术后不良反应轻微,具有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大力地推广与普及。

  • 标签: 臂丛联合颈浅丛阻滞 锁骨骨折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采用臂联合颈浅阻滞用于锁骨骨折术中麻醉的效果。方法 于本院2020年1月到12月阶段内收治的锁骨骨折患者中筛选80例作为研究对象,计算机随机将其均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臂阻滞,观察组接受臂联合颈浅阻滞,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麻醉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碎骨骨折手术治疗中选择臂联合颈浅阻滞可获得理想的麻醉效果,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理想,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臂丛阻滞 颈浅丛阻滞 锁骨骨折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颈联合麻醉在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中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9.1~2022.5收治的行锁骨骨折切开内固定术患者6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单独臂,研究组臂+颈联合麻醉,分析两组麻醉优良率、不良反应、术后感觉恢复时间、运动恢复时间。结果:研究组麻醉优良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感觉恢复时间、运动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颈丛臂丛 联合麻醉 锁骨骨折 切开复位 内固定手术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了1例脑室巨大、多房脉络囊肿成人患者的影像表现。患者女,67岁,因言语不清1周余,加重1 d同时出现大小便失禁入院。CT检查示左侧脑室三角区多房囊性病变,内见多发分隔及钙化。MRI示囊性病灶呈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示囊壁及分隔呈稍高信号,增强后部分分隔呈轻中度强化。病理诊断结果为脉络囊肿。

  • 标签: 脉络丛 囊肿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林则徐生活于清朝末年,“清代是中国古代灾害多发期,其受灾的频率、广度和深度都远远超过以前任何时代。”[1]林则徐为官40余年,执政为民,作为官僚阶层,他的灾害对赈灾措施描写较多,语言平淡,讲求格律,感情真挚。其灾害诗中对于灾害的描写,一方面是对灾情的描述,二是对灾害的应对措施的书写,其三是对其他官僚对灾害应对的颂赞。林则徐的灾害的内容广泛,艺术特点多样且拥有社会价值、文献价值和思想价值。

  • 标签: 林则徐 灾害诗 艺术特色 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针刺神经引起的异常感觉是用来定位周围神经系统的,但受个体差异、麻醉师内注射操作的技术水平和与患者的配合程度的影响,不仅会导致异常穿刺和多次穿刺检查,这不仅加重了患者的困难,还造成了周围神经阻滞不完全等问题。随着超声波科学技术的进展,超声波在双臂神经阻滞麻醉中的运用也日益广泛, 通过超声波显像直接识别出神经和周围结构,在引导下穿刺,直接地看到局部麻药的弥散状态,提高麻醉疗效。应用于超声诱导可以对臂神经阻滞产生有效的作用,也能够减少麻醉持续时间,从而延长麻醉作用的持续时间,从而有效防止了并发症,因此有着良好的临床使用意义。

  • 标签: 超声引导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效果
  • 简介:摘要:式井在油田建设以及采油过程中能够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单平台内井口数量的不断增多,使得钻井实践工作中井眼碰撞概率越来越高。针对此种情况,通过对式井井眼防碰技术的合理应用,能够有效避免式井井眼碰撞情况的发生。基于此,本文主要围绕式井井眼防碰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开展提供相应帮助。

  • 标签: 丛式井 井眼防碰 技术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角袋"区臂神经阻滞与臂神经周围阻滞对膈肌麻痹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需行肩关节以下上肢手术的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4例。对照组给予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臂神经周围注射,0.375%罗哌卡因5 ml注射在"角袋"+15 ml注射在神经周围;试验组给予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角袋"区注射,0.375%罗哌卡因15 ml注射在"角袋"+5 ml注射在神经周围。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及麻醉后15、30 min的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first second, 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平静呼吸和用力呼吸的膈肌移动度,麻醉后平静呼吸和用力呼吸的膈肌麻痹率;针刺法测定患者腋神经、肌皮神经、尺神经、桡神经和正中神经所属区域皮肤痛觉消失时间;记录和比较麻醉阻滞时间、麻醉持续时间及术后24 h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麻醉前比较,麻醉后15、30 min两组患者FEV1、FVC、平静呼吸和用力呼吸膈肌移动度均降低(P<0.05)。麻醉后15、30 min,试验组FEV1、FV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平静呼吸和用力呼吸膈肌移动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麻醉后平静呼吸和用力呼吸膈肌总麻痹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麻醉后腋神经、肌皮神经、尺神经、桡神经所属区域皮肤痛觉消失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正中神经所属区域皮肤痛觉消失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麻醉阻滞时间低于对照组,麻醉持续时间高于对照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角袋"区臂神经阻滞可显著降低患者膈肌麻痹率,改善肺功能,缩短术区神经麻醉时间,安全性好。

  • 标签: 超声引导 "角袋"区 臂丛神经 周围神经 膈肌麻痹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肌间沟臂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下进行超声引导臂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70例上肢骨折行手术患者,以随机单盲法分组,各35例。患者均实施超声引导肌间沟臂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以0.5%浓度罗哌卡因麻醉,观察组以0.25%浓度罗哌卡因麻醉。对比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麻醉优良率100.0%相对于对照组的88.6%明显更高(P

  • 标签: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 罗哌卡因 不同浓度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红楼梦》第四十八回《滥情人情误思游艺,慕雅女雅集苦吟诗》中香菱与黛玉老师谈时推崇陆游的“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黛玉直接加以否定。直接原因是该从内容、主旨、逻辑等方面都与故事审美有较大的差别。而不是黛玉老师不喜陆游的创作。

  • 标签: 香菱学诗 黛玉 陆游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椎旁神经阻滞与肌间沟臂神经阻滞联合颈浅神经阻滞用于锁骨骨折手术麻醉的效果。方法:抽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锁骨骨折手术患者,分别予以肌间沟臂神经阻滞联合颈浅神经阻滞、椎旁神经阻滞+颈浅神经阻滞,对比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在锁骨骨折手术中应用椎旁神经阻滞+颈浅神经阻滞麻醉后,患者各时间段心率、无创血压呈良好趋势,麻醉优良率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相比之下行肌间沟臂神经阻滞联合颈浅神经阻滞的患者情况则较差,呈现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锁骨骨折手术而言,椎旁神经阻滞+颈浅神经阻滞麻醉方案应用价值明显,安全性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椎旁神经阻滞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颈浅丛神经阻滞 锁骨骨折 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