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汪静之以情诗风靡五四文坛,他的诗歌不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思想解放与艺术革新的重要一环,而且带有戏剧性人生和个人罗曼史的痕印。1933年,汪静之来到青岛任市立中学国文教员,成为青岛20世纪30年代教师作家群体不可多得的一员。青岛是汪静之最喜爱的城市,他还把这份喜爱分享于郁达夫,引来郁达夫对青岛的瞩目。探寻汪静之的诗歌创作成就和人生轨迹,既能丰富青岛的人文历史资源,还具有校准现实唤起思考的意义。

  • 标签: 汪静之 中国现代文学史 人生轨迹 艺术革新 思想解放 作家群体
  • 简介:在蓝塔读诗一直读到窗外远山之蓝弹奏的弦外之音纯美的火焰窜上汉字的塔尖弥漫着意大利披萨的奇妙浓香

  • 标签: 诗歌 意大利 纯美
  • 简介:,女,汉族,1966年7月生,四川省盐亭县人,经济学博士,教授。全国千县工程信息员培训基地副主任、绵阳师范学院商学院副院长、绵阳师范学院“三农问题研究中心”主任。

  • 标签: 师范学院 工程信息 三农问题 副主任 四川省 经济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儿童预防接种过程中各个环节出现的不良反应实施护理管理的效果,以提高儿童的免疫接种率和免疫成功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对所属辖区内2010~2012年接受预防接种后儿童出现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并对此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010年本辖区共接种2772针次,发生不良反应10例,发生率0.361%;2011年共接种2886针次,发生不良反应2例,发生率0.069%;2012年共接种2965针次,发生不良反应1例,发生率0.0337%;这其中基础免疫10例,加强免疫3例,均为一般反应,全身反应9例,局部反应4例,没有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2012年与2010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2年与2011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预防接种过程中,接受护理管理的儿童相比没有接受护理管理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基础免疫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加强免疫高,这与监护人对儿童计划免疫知识的认知程度及预防接种过程中采取的护理管理措施有关,因此加强预防接种过程中的护理管理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是提高安全接种的重要保障。

  • 标签: 预防接种 不良反应 护理管理 效果评价
  • 简介:话剧《雷雨》艺术上获得的巨大成功,离不开曹禺对每个人物鲜明个性的刻画。再次品味繁这个人物形象,深感作家对人性、人生、社会的把握之深,惊叹伟大作品启迪思维的永恒。

  • 标签: 中学 语文教学 物形象 《雷雨》
  • 简介:参加第七届班主任名家论坛,我有幸一睹当代教育名家于先生的风采,亲耳聆听她老人家的教诲,至今仍心潮澎湃。论坛日程表上,于讲座后的备注是:己邀请。而其他几位专家均是:已确定。高龄、体弱……诸多的不便使得活动主办方无法确定,也使得我们这些千里迢迢赶到上海的人忐忑、企盼,似乎尤甚于激动与兴奋。

  • 标签: 于漪 当代教育 班主任 主办方 论坛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概括分析了目前存在于公共图书馆人事档案管理的客观问题,进而提出了几点关于优化公共图书馆人事档案管理的相关对策。从而能够更好的提高公共图书馆的人事档案管理水准,保障公共图书馆人事档案资料的真实性与完整性,为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的档案管理保障。

  • 标签: 公共图书馆 人事档案管理 问题 改进策略
  • 简介:摘要建筑工程预结算工作能够对工程项目各方面成本进行有效的预估,从而能够降低建筑投资成本,节约相应的资源。本文在建筑工程预结算方面分析了在计算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相应的对策研究。

  • 标签: 建筑工程 预结算 问题 对策
  • 简介:我的家乡位于苏北里下河地区腹地,“耳目所接,无非是水”(家乡著名作家汪曾祺语),我们这些水边长大的水乡人,总是对水充满着那一份湿漉漉的情感。

  • 标签: 家乡 里下河地区 著名作家 汪曾祺
  • 简介:我做老师的学生,已整整46年了。老师给予我深刻的影响:对我的思想、人生观、价值观、名利观乃至整个心灵和人生态度,都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 标签: 于漪 恩师 人生态度 人生观 价值观 名利观
  • 简介:1941年农历3月16日,我祖父乔艇被日本鬼子的宪兵便衣暗杀了。时光匆匆流逝,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这一段悲痛的历史是我亲身经历过的,也是我终生难以忘怀的国仇家恨。作为见证人,我有责任将那个惨痛的黑暗年月的历史奉告给今天的年青一代。

  • 标签: 祖父 山西大学堂 阎锡山 日本鬼子 日伪政府 镇压反革命运动
  • 简介:“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读着语文书里朗朗上口的句子,你是不是也被颐和园的美景打动了?你知道吗?

  • 标签: 小学生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 简介:从金色年华到耄耋老者,从草根教师到人民教育家,从一代名师到改革先锋,从教学实践到教育改革,从呼吁“教文育人”到倡导“弘扬人文”,从培养学生到培养教师,于先生奉献着毕生的智慧和力量,为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于先生是中学语文界的一代大家、一面旗帜,是德之楷模,师之典范。重温先生的思考,品味先生语录,是语文教师成长的路径和前行的动力。本期特将先生发表在我刊的文章片段辑成“于经典语录”,以飨读者。

  • 标签: 于漪 语录 中国教育改革 教师成长 中学语文 人民教育家
  • 简介:,女,江苏镇江人。1929年2月7日生,1951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工作,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1978年被评为语文特级教师。曾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候补执行委员、执行委员,上海市第七、八、九届人大常委会委员,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语言学会理事,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等职。现任上海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首都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上海市教师研究会会长。多次被评为上海市先进教育工作者,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及上海市三八红旗手,全国五讲四美、为人师表优秀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

  • 标签: 于漪 中华全国总工会 全国先进工作者 写作 老师 中学语文
  • 简介:对于于这样的语文大师,我们只有采取凝视的姿态才能最终决定我们应该仰视她;也只有这种情形下的仰视,才具有了凝视的厚重。于是新中国奉献给世界的语文大师,足可与旧时代或过渡时代的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他们相颉颃。

  • 标签: 于漪 新中国 叶圣陶 吕叔湘 张志公 大师
  • 简介:一字巷里的人家,都说他们大概算是小城里起得顶早的人了。碧眼看着天井上那块方方正正的天,刚刚还是漆黑的,但等前屋厨房那口锅里的油热起来,妈妈把第一个栗子饼放进去的时候,“噬——”的一声,像尖利的刀刃,一下子就把浓黑挑开了个口子,白色的天光,就从那个豁口里,汩汩地流出来。酥皮的栗了饼,一个一个,又快又匀地被贴到汪着油的平底锅上。

  • 标签: 小说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一字巷里的碧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