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PPP项目普遍采用“短建设期+长运营期”的项目实施模式,“建转运”是链接PPP项目前期投资建设和后期运营回款的关键环节,此阶段是建设问题的集中暴露阶段,也是运营的奠基阶段,对后期项目运营期管理质量与全周期的投资收益影响重大。本文通过分析PPP项目“建转运”阶段风险清单,合理建立风险评估及预警体系,为防范化解PPP项目“建转运”各类风险提供相关建议。

  • 标签: PPP项目 建转运 风险清单 风险评估 风险应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危重患者转运风险的预防性护理措施及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84例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分组对照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与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相比,接受安全转运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的转运期间的风险事件发生率(4.76%<11.50%)、并发症发生率(2.38%<11.50%)相对更低,转运时间(11.42±2.46)min<(15.23±3.18)min相对更短(P<0.05),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95.24%>80.95%)相对更高(P<0.05)。结论加强对危重患者转运期间的安全护理,减少安全风险,为临床急救工作安全、顺利的进行提供支持。

  • 标签: 危重患者 转运风险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病人的转运风险评估及其防范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接诊的基层医院(二甲或二乙医院)转送病人4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组对象均为基层医院处置措施不规范及临床疗效不满意患者,回顾性分析相关临床资料,并对风险事件原因及处置进行分析,并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处理,评价抢救与防范结果。结果基层医院转送40例发生风险的急诊病人主要有心律失常加重12例、血压降低10例、出血加重5例、抽搐加剧5例、心脏或呼吸骤停4例、烦躁不安4例,经过我院抢救与风险防范处理后,最终抢救成功36例、死亡4例,抢救成功率高达90.00%。结论针对急诊病人转运风险进行评估与分析,进而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风险事故发生,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重视。

  • 标签: 急诊 转运风险 原因 防范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急诊科2011年1月-2011年12月518例危重患者院内转运途中发生的意外情况进行统计。结果518例危重患者转运途中有47例发生意外情况结论做好院内转运前的风险评估;加强途中病情的观察及护理;与相关科室做好协调及交接工作;以确保危重患者安全转运检查及到达所接收科室。

  • 标签: 急诊科 危重患者 院内转运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危重患者转运中的风险管理。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急诊科转运患者120例作为本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转运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新型转运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转运过程中意外发生情况。结果对比两组患者转运过程中意外发生情况,观察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间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诊危重患者在转运过程中主要存在病患、护理人员等方面的风险因素,通过健全患者转运过程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减少转运过程意外发生情况,保障患者能及时得到治疗。

  • 标签: 急诊科 风险管理 转运过程 转运意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危重症转运风险评估单在院内转运中的应用,并降低不良转运事件的发生率。方法:将改良后的急诊危重症转运风险评估单应用于急诊危重病人评价,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科室满意度。结果:使用后,副反应较使用前明显减少,科室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将重急诊危重症转运风险评估单应用于院内转运中,有助于提高医院重症患者的安全性。

  • 标签: 转运风险评估单 急诊 危重病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病人集体转运中的运用。方法转运前向病人告知转移注意事项,并制定全面、细致的护理风险管理、预案,明确护理风险管理职责;转运过程中严格、有序的执行转运护理预案和流程,护理人员积极配合;培训护理人员护理风险防范意识和抗风险能力,并建立严格的护理质量监督体系。结果顺利安全的完成病人转运计划,无事故以及差错发生。结论实施安全有效地护理风险管理,对效预防病人集体转运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护理纠纷以及不安全事故发生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 标签: 护理 风险管理 集体转运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风险对策在ICU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方法以2011年3月~2012年5月以传统方式转运患者1262例为对照组;2012年6月~2013年8月在转运中实施护理风险对策的1346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2组转运途中的意外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意外发生率14%,对照组意外发生率198%。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对ICU患者院内转运实施风险对策可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院内转运的安全性。

  • 标签: ICU患者 院内转运 护理风险对策
  • 简介:摘要:心脏介入治疗是诊断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新方法,这种方法介于内科与外科手术治疗之间,是一种有创的诊治方法;主要技术包括冠状动脉造影术,PTCA+支架术,二尖瓣球囊扩张术,射频消融术,起搏器植入术,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冠状动脉腔内溶栓术。心脏介入手术在影像学方法的指导下,通过专业心脏导管对心脏病进行确诊和治疗,复杂病例一般转外科搭桥治疗和分次完成手术来解决。心脏介入术不仅加大手术难度,且提高了术后安全转运和护理的各环节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过往的研究大多数注重手术的安全性,忽略了患者在转运过程的安全防护。为了保证患者的安全,医护人员应注重术后患者的院内转运和护理,医护人员需要遵循术后的风险管理制度,转运过程中出现的突发事件要冷静应对,避免因医务人员失误导致患者的二次伤害,保证患者安全转运,提高心脏介入手术救治的成功率。

  • 标签: 心脏介入手术 安全转运 护理风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有效规避院前危重患者转运风险的方法。方法统计2016全年我科转出患者,诊断为脑血管意外、心肌梗塞、脊髓神经损伤、多发骨折、严重颅面损伤等共计128人。结果安全转运患者,无医疗、护理纠纷发生。结论严格执行转运制度,做好转运前准备,转运中观察、治疗、护理,转运后交接是成功的保证。院前危重患者的转运是急诊科医疗工作的重要一环,需转运患者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而危及生命。一旦转运,途中有患者发生意外的风险及医疗护理纠纷的风险,如何有效规避这些风险,提高转运成功率是作者总结的重点。

  • 标签: 院前转运 危重患者 规避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危重症患者在转运途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后意外事件发生率、接收科室不满意率和医疗纠纷发生率差异。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6月急危重症患者493例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转运;将2018年7月-2019年12月收治急危重症患者575例作为观察组,转运前查找急危重症患者转送途中存在的护理风险,并实施护理风险干预。结果:观察组意外事件发生率、接收科室不满意率.医疗纠纷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急危重症患者 转运途中 护理风险识别 护理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急诊危重患者在其转运途中运用护理风险管理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照组为常规转运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风险管理。结果:转运途中意外事件发生率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5.00%、20.00%,P<0.05;转运途中死亡率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0.00%、7.50%,P<0.05。结论:对于急诊危重患者在其转运途中运用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降低转运途中意外事件发生率及死亡率。

  • 标签: 危重患者 急诊 转运 护理风险管理 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脏科住院期间血透患者外出转运过程中的风险,寻求降低风险的对策,做好预见性护理,保证患者前往透析途中的安全。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年12月肾内科584例住院透析患者的情况和资料。结果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转运途中不良事件发生率减少,转运相关投诉减少。结论肾科外出透析途中存在一定风险,应制定外出透析制度和流程,强化护理风险和患者风险教育,鼓励患者及家属参与安全建设,加强护送队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培训,外出透析前全面评估,针对不同风险采取预防性护理措施,加强重点人群和重点时段的监控。

  • 标签: 血液透析 风险评估 转运
  • 简介:目的了解护理人员转运患者时存在的风险并提出改进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内科护理人员安全转运调查问卷,对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10个内科科室的103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内科护理人员转运患者时存在安全隐患,较为突出5个方面为:转运前,告知患者及家属转运风险转运路线评估的执行比例仅为1.94%,转运人员评估的执行比例为2.91%;转运途中呕吐急救处理方法的执行比例仅3.88%,而转运后环节中,确保患者安置安全的执行比例仅为7.77%。结论护理人员转运患者时存在不足,针对不足制订相应对策,对降低转运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患者转运 风险分析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手术患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比较分析2010年手术患者转运中未实施风险管理(对照组)和2011年手术患者转运中实施风险管理(观察组)后,手术患者转运中意外事故发生情况以及术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意外事故发生率为0.2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发生率1.26%,观察组患者对风险管理后的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风险管理在手术患者转运中应用效果显著,但需要加强监督管理。

  • 标签: 风险管理 转运 意外事故
  • 简介:摘要内科护理人员转运患者的风险较大。内科医生以及护理人员要具备事故发生的承受能力。还要提高责任意识,提高医护水平,提高防范意识。医院在管理上,要强化内科护理人员的风险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内科护理人员转运患者途中所发生事故的概率。详细告知转运患者的风险,特别是危重患者在转运前,要做好转运风险评估、运送准备工作,并备好紧急救治药品及所须器材,做好科室间的沟通、协调,提升内科护理人员责任意识,保证保转运患者生命安全。

  • 标签: 内科护理 患者 安全转运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