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对心肾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的63例心肾综合征患者,均采取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比较其治疗前后各项生化指标数据。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呼吸频率、心率、尿量、血氧饱和度、中心静脉压和左室射血分数数据对比,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对心肾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肾功能,效果显著,适合推广。

  • 标签: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 心肾综合征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venovenoushemofiltration,CVVH)联合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最佳时机.方法选取入住重症医学科的50例经内科常规治疗48h后病情无改善且继发器官功能障碍的急性胰腺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2组各25例.所有患者均行CVVH联合HP,其中A组治疗时机为继发一个器官功能障碍时开始,B组治疗时机为继发两个器官功能障碍时开始进行.腹痛症状消失且器官功能改善(Marshall评分至少上升1分)时停止CVVH+HP治疗.对比2组患者CVVH+HP治疗前后的生理指标变化情况、疗效及预后情况.结果开始CVVH+HP治疗距发病的时间A组比B组早[(69.3±5.4)h比(89.4±6.9)h,t=11.446,P=0.000];2组患者APACHEII评分治疗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893,P=0.064),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A组:(10.5±1.9)比(15.7±3.2),t=10.157,P<0.001;B组:(13.6±3.9)比(17.4±3.3),t=7.192,P=0.000],并且治疗后A组低于B组(t=2.388,P=0.024);28天病死率A组比B组明显下降(12.0%比36.0%,x2=3.947,P=0.047);28天手术率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0%比32.0%,x2=2.914,P=0.088);ICU住院时间[(7.8±1.8)d比(9.5±2.6)d,t=2.659,P=0.011]、机械通气时间[(5.6±1.6)d比(7.0±2.4)d,t=2.385,P=0.021]、血液净化治疗总时间[(65.4±14.6)h比(78.8±4.7)h,t=4.388,P=0.000]A组明显短于B组.2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氧合指数(A组:t=10.715,P=0.000;B组:t=11.634,P=0.000)、呼吸频率(A组:t=11.974,P=0.000;B组:t=9.721,P=0.001)、血肌酐(A组:==13.910,p=0.000;B组:t=13.939,P=0.000)、血乳酸(A组:t=11.886,P=0.000;B组:t=9.494,P=0.000)均明显改善,且上述指标A组治疗后较B组治疗后均明显改善(氧合指数:t=2.388,P=0.024;t=4.211,呼吸频率:P=0.008;血肌酐:t=4.823,P=0.006:血乳酸:t=4.950,P=0.004).2组患者治疗前后平均动脉�

  • 标签: 血液滤过 血液灌流 急性胰腺炎 时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连续静脉血液滤过连续血滤,CVVH)与间歇血液滤过(间歇血滤,IHF)治疗重症急性肾衰(sARF)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的方法,对比所有患者在进行血液滤过之后,依据急性肾衰(ARF)诊断标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每次血滤时间(h)、每次净超滤量(ml)、单位时间内净超滤量(ml/h)、血流量(ml/min)、平均每人血滤次数(次/人)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相比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重症急性肾衰时,可以采用CVVH的治疗方法,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取得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连续性血液滤过 间歇性血液滤过 重症急性肾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连续血液滤过治疗重症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2月5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这5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均接受连续血液滤过治疗,通过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生化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重症胰腺炎患者经连续血液滤过治疗,其血生化指标(淀粉酶、转氨酶、肌酐、尿素氮、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P<0.05),且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结论连续血液滤过治疗重症胰腺炎的效果较好,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不良症状,提高患者治疗的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治疗意义。

  • 标签: 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 连续性 血液滤过(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CRRT)
  • 简介:目的:观察连续血液透析滤过(continuousvenovenoushemodiafiltration,CVVHDF)对造影剂肾病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04年1月-2014年9月在开封市中心医院接受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治疗且合并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的患者38例,分为CVVHDF组(20例)和对照组(18例),监测PCI治疗前、治疗后第1天、第2天、第3天及第10天肾功能的变化,比较造影剂肾病和其他造影相关事件的发生率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CVVHDF组患者PCI后各时间点肾功能指标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VVHDF组PCI治疗后第1天、第2天、第3天血肌酐、尿素指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VVHDF组无CIN发生,而对照组CIN发生率4/18(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VVHDF组PCI治疗后无急性肺水肿发生,而对照组急性肺水肿发生率为2/18(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VVHDF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9.5±2.4)dvs(14.7±3.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需进行PCI治疗且合并CKD的患者,在PCI前后给予CVVHDF治疗较水化治疗能更有效预防CIN的发生,且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血液透析滤过 造影剂肾病 预防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在重症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2例重症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A、B两组,各31例。其中B组仅予以常规治疗,A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方案,比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3天内各监测指标变化情况。结果①治疗后1~3日内,患者呼吸频率、心率、白细胞计数及血肌酐水平等监测指标均较之前明显降低,其中A组降幅明显大于B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两组患者乳酸脱氢酶、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功酶、肌酸激酶及心脏肌钙蛋白水平均较之前明显降低,其中A组降幅明显大于B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予以常规治疗联合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方案,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 重症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 简介:从多元函数的连续定义出发,给出判断多元函数连续的一些命题。这对在校大学生尤其对立志考研的学生来说,学习多元函数连续这一内容有着重要实际意义。

  • 标签: 多元函数 连续 一致连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连续血液滤过(CRRT)联合血液灌流(HP)治疗危重症并急性肾衰竭(ARF)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6年9月收治的68例危重症并ARF患者资料,分为对照组(34例)、观察组(34例),前者行常规治疗,后者应用HP结合CRRT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治疗后各项指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BUN、Scr、ALT、TBIL指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5.89%较对照组20.59%低(P<0.05)。结论对危重症ARF患者采用CRRT及HP联合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稳定患者临床指标,减少并发症。

  • 标签: 血液滤过 血液灌流 危重症 ARF
  • 简介:连续血液净化(continuebloodpurification,CBP)指连续、缓慢清除血液中水分和溶质分子,对脏器功能起支持作用的治疗方式总称。CBP能够模仿肾小球的滤过原理,通过对流、弥散及吸附作用清除外源性和内源毒物、代谢产物,具有溶质清除率高、能有效清除炎症介质、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能控制内环境稳定和提供营养支持等特点。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迅猛发展,CBP已经由原来的局限于肾替代发展到非肾脏疾病的救治,近年在重症医学界成为各种危重病救治,包括严重脓毒症、中毒、严重结缔组织疾病的重要支持措施之一,并与人工肝技术、体外膜肺技术组合成为多器官功能不全支持系统。

  • 标签: 连续性血液净化 重症 多器官功能不全 溶质清除率 儿科 血流动力学影
  • 简介:摘要本文结合临床实际,从连续血液净化设备的操作使用、血液净化循环管路管理以及患者的营养支持、心理护理和感染预防等方面,对连续血液净化治疗的护理进展进行研究分析,以为临床提供参考。

  • 标签: 连续性 血液净化治疗 护理进展 研究
  • 简介:摘要连续血液净化作为临床上新型血液净化技术,近年来在临床上逐步应用开来,取得了良好效果。本文主要对该方法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进行总结和归纳。

  • 标签: 连续性血液净化 临床应用 发展背景
  • 简介:在网络时代的今天,大量信息以碎片状呈现,有效地整合并利用这些信息,无疑将成为当下学生的重要阅读能力之一。为有效达成非连续文本阅读教学的目标,课题组经过两年的研究,从课内和课外不同角度出发整理出了一套丰富的阅读素材;形成了一个典型的阅读流程,即发现有价值的信息—进行信息整合—尝试简单的推论—拓展运用;探索出了多种常态阅读策略,如列表格、拟提纲、善猜读等。

  • 标签: 非连续性文本 信息整合 阅读流程 阅读策略 阅读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程连续助产护理在VBA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产科就诊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VBAC)孕妇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分段式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全程连续助产护理。结果观察组产程时间、护理满意度、自然分娩率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连续助产护理在VBAC的应用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及运用。

  • 标签: 全程连续性助产护理 VBAC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老年脑科患者的护理现状,提出连续护理的理论,并将其运用到临床中。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脑科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50例。护理组采用连续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护理对于老年脑科患者的护理效果有直接、良性化的影响,值得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

  • 标签: 老年 脑科 连续性 护理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连续血液净化治疗尿毒症心包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尿毒症心包炎患者,将其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应用血液透析疗法,观察组应用连续血液净化疗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胸闷、胸痛、胸腔积液、气促、脉压差、心包积液、皮肤瘙痒的基本情况,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血液净化治疗尿毒症心包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连续性血液净化 血液透析 尿毒症性心包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连续血液净化在非肾脏疾病中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42例非肾脏疾病患者进行回顾分析,观察患者在经过连续血液净化治疗后的临床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经比较得知,采用连续血液净化治疗后的患者在APACHEⅡ评分、PaO2/FiO2、PEEP、血肌酐的指标上与治疗前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近些年来,随着连续血液净化(CBP)技术的不断快速发展,除了可应用各种急性肾衰竭(ARF)外,当前CBP的临床应用已经逐渐延伸到非肾脏疾病中,并且发挥着重要的作用,CBP已经成为救治危重多器官的重要疗法之一,患者疗效高,值得加大临床的推广及应用。

  • 标签: 连续性血液净化 非肾脏疾病 临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