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中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高血压患者共10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整降压药、加强超滤脱水以及改变透析液钙离子等方法,观察透析中血液变化的影响。结果10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发生高血压共25例,占(19.8%),其中17例加强超滤脱水后,透析3h、4h平均动脉压和收缩压、舒张压较治疗前得到显著下降(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出现高血压可能是由于容量超负荷引起的,采用增加超滤、调整透析液钙离子浓度以及降压药可以控制高血压的发生。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高血压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从本院自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需进行维持性血透析的患者当中选取56例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血透析的过程中的高血压,持续>140/90mmHg的患者要口服降压药。对比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随着透析时间和频率的增多,以及透析的充分性的提高,患者的血压有稳定好转的趋势。结论经过调整透析时间、透析次数,以及口服降压药可以有效的防治维持性血透析过程中血压升高的问题。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难治性高血压
  • 简介:摘要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效果确切,在透析过程中要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及透析的各项指标,透析前做好透析用水的处理。最初透析应实行诱导透析,并应用高渗糖、高渗钠,必要时应用镇静利。出现血压降低,立即减慢血流速度,协助病人平卧,酌情应用升压药;病人出现寒战高热,应用非那根、地塞米松等药物治疗,立即停止透析;出现头痛、恶心呕吐、血压升高,甚至意识丧失者,可能是发生了失衡综合征。

  • 标签: HD HP 尿毒症 顽固性高血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间安徽省天长市城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80例高血压患者,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心理干预、生活方式干预、服药干预和患者家属宣教等高血压社区干预措施,观察干预前后患者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血压及相关代谢指标和不良生活习惯改变情况,对高血压社区干预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患者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患者血压和代谢指标均低于干预前,各项代谢指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患者不良生活习惯发生率均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高血压社区干预措施,能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管理作用,提高高血压患者对疾病的了解,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和各项代谢指标,使患者保持健康的行为习惯,提高了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社区 卫生服务 高血压 社区干预 全科医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慢性肾衰血液透析患者并发高血压的药物治疗效果。方法我们选取2011年9月—2013年4月慢性肾衰血液透析并发高血压患者52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给予福辛普利甲巯丙脯酸+盐酸倍他乐克缓释片片+缬沙坦胶囊治疗);观察组26例(给予福辛普利甲巯丙脯酸+盐酸倍他乐克缓释片片+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将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8周后血压水平检测值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氨氯地平应用于慢性肾衰血液透析并发高血压患者治疗中,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压值,并且患者在治疗期间不良反应较小,安全性高,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作用。

  • 标签: 慢性肾衰血液透析 高血压 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片 缬沙坦胶囊
  • 简介:编辑部医生:我被告知有高血压,收缩压范围是135至145mmHg,我不想吃药,请问我还有其他选择吗?读者:孙先生孙先生:您好。从你的描述来看,似乎你有轻微的高血压。如果你的收缩压持续高于140mmHg,或许除了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外,还需服药。

  • 标签: 临界高血压 生活习惯 收缩压 编辑部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口服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611例住院的高血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11例患者中联合用药者492,占用药例数的80.5%,其中两药联用者296例,占用药例数的48.4%;三药联用者172例,占用药例数的28.1%;四种药物联合使用者24例,占用药例数的3.9%;无五种及五种以上药物联合使用者。单一用药者119例,占用药例数的19.5%。结论我院的高血压用药基本符合高血压用药指南,降压达标多需联合用药。

  • 标签: 高血压 药物治疗 联合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院外护理要点。方法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用药指导、社区干预。结果降低患病率、致残率、病死率。结论提高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减少并发症。

  • 标签: 高血压 院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社区高血压治疗分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两类,非药物治疗包括控制饮食和体重、规律体育锻炼、心理干预等。药物治疗主要用到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a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等,需要对症长期、联合、用药治疗。社区医务工作者需帮助患者兼顾药物与非药物治疗,在遵医嘱正确用药的同时,心态平和、积极锻炼、控制体重,调节饮食。

  • 标签: 社区 高血压 治疗进展
  • 简介:新加坡营养学专家日前明确指出,由于现代人饮食习惯不当,钠含量严重超标,而钾却很缺乏。本来人体内的钾至少应是钠的两倍,而现在结果却相反,很容易引发高血压、冠心病、脑血栓等疾病。

  • 标签: 防高血压 饮食习惯 钠含量 营养学 新加坡 现代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秋冬季节,气温骤降,稍有不注意就容易引发感冒。这时.普通人可能会服用一些感冒药,但对于高血压患者则不然,感冒的突然来临很容易引起血压波动。

  • 标签: 高血压患者 感冒药 秋冬季节 血压波动 普通人
  • 简介:摘要高血压是最常见社区常见慢性病之一,它正在慢慢的吞噬着越来越多人的健康和生命,作好高血压的监测,并实施切实可行的治疗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高血压 社区 慢性病
  • 简介:目的对我院高血压患者抗高血压药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抗高血压药应用的合理性.方法统计我院门诊2010~2012年各类降压药消耗量和金额,计算用药频度(DDDs)和药物利用指数(DUI)并进行分析.结果我院抗高血压药的销售金额排于前4位的是硝苯地平缓释片(Ⅱ)、左旋氨氯地平、福辛普利、厄贝沙坦;DDDs排在前四位的是硝苯地平缓释片、左旋氨氢地平、福辛普利、吲哒帕胺;所有调查的高血压药物其DUI≤1.结论门诊抗高血压药物应用基本合理.

  • 标签: 抗高血压药 合理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高血压药物用于高血压患者的不良反应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0月到2013年10月收治的1024例高血压患者抗高血压药的用药情况,对患者出现的常见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1024例高血压患者中,共有不良反应患者108例,占总人数的10.55%,其中男患者55例(50.93%),女患者53例(49.07%),男性和女性的抗高血压药物的不良反应率差异不显著(P>0.05);40岁以下20例(18.52%);40-60岁26例(24.07%);60岁以上62例(57.41%),患者不同年龄的不良反应率差异显著(P<0.05),联合用药的不良反应率为7.27%低于单用药物的14.80%(P<0.05);108例高血压不良反应患者中,头晕10例,头痛12例,恶心15例,咳嗽28例,低血压15例,出现低钾血症28例,支气管痉挛12例,水肿18例。讨论高血压患者服用抗高血压的药物时,应采用不同机制的药物联合使用,并针对患者的个人情况有针对性的额选用药物,提高用药的安全性,降低不良反应率。

  • 标签: 高血压药物 高血压患者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社区高血压细节管理对高血压患者并发脑卒中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社区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64例高血压患者,随意分为32例观察组和32例参照组,予以参照组患常规管理,观察组患者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细节管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管理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压、空腹血糖及血脂指标均低于参照组,脑卒中发生率(6.25%)低于参照组(37.50%),差异显著(P<0.05)。结论社区高血压细节管理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血压、血糖及血脂水平,降低脑卒中发生率,因此,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社区高血压患者 细节管理 脑卒中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与年龄的相关性,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以及血压晨峰的治疗。方法采用动态血压监测仪分析160例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晨峰,分析影响因素。结果血压晨峰随水平升高而升高(P<0.01);大于60岁患者血压晨峰比小于60岁患者血压晨峰高(P<0.05),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高,危险度高。治疗宜选用1天1次给药,具有24h降压作用的长效降压药物。结论高年龄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值高,心脑血管事件风险大,治疗选用长效降压药物。

  • 标签: 高血压 血压晨峰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透析性低血压是血液透析常见急性并发症之一,本文论述了透析性低血压的临床表现及发生的相关因素,以此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为相关护理人员的临床实践和科研作一参考。

  • 标签: 透析性低血压 临床表现 相关因素 护理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