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体检人群中高血压和血脂异常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我中心接收的体检者应用常规体检测量血压,根据之前对体检者高血压病史的调查,结合血脂体检结果,分析高血压和血脂异常之间的关联性。结果高血压患者血脂异常的发生率高于血压正常者。结论血脂异常可导致高血压发病率提高,因此高血压和血脂异常之间有关联性,应受到心血管病患者的高度重视。

  • 标签: 体检人群 血脂异常 高血压 关系分析
  • 简介:目的研究可调钠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近期疗效管理。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20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106例,对照组94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标准透析法,观察组应用可调钠透析。结果对照组在进行常规透析以后的血压、心率、血清钠含量3类指标数据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在使用可调钠透析的方式进行透析后患者的血压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心率及血清钠含量的变化较为平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调钠透析使得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能够获得更加安全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可调钠透析 高血压 维持性血液透析 疗效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电导度在预防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危象方面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50人2016年4月~9月半年来3000人次每次透析过程中血压情况进行观察,分别观察其在使用不同电导度调节下,对血压的影响,设定A(标准电导度140ms)、B(低电导度137ms)两组,并分别进行针对性护理,结果对具有高血压危象的患者透析前即开始使用低电导度透析可有效防止透析过程中高血压危象的发生。结论在透析过程中,提前进行电导度干预,可大大降低患者发生高血压危象的危险,同时,也可因患者在出现高血压危象时因使用降压药降血压带来的各种弊端,从而达到很好透析治疗的效果。

  • 标签: 血液透析 高血压危象 电导度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社区中高血压患者控制效果与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两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问卷调查,并通过深度访谈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负责人,了解高血压的相关政策和管理内容,比较不同管理方式对高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并对社区中高血压患者控制效果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实施规范化管理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合格率为62.9%,明显高于实施非规范化管理患者的血压控制合格率45.6%,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回归方程为Y=-4.152+0.025×年龄+1.003×城市类型+0.282×高血压管理级别-0.584×应就诊而未就诊次数-0.267×饮酒史,最显著的影响因素为城市类型;其次显著的影响因素为高血压管理级别及年龄;应就诊而未就诊次数及饮酒史对高血压的控制也有影响。结论规范化管理可以有效控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社区医师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城市类型、年龄、饮酒史及应就诊而未就诊次数等因素,实现对患者的综合干预治疗。

  • 标签: 高血压 控制效果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高血压社区管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5月-2015年6月间于本院接受治疗的9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抽签法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45例为对照组采取常规诊疗,另45例为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行高血压社区管理。结果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健康知识评分及遵医依从率,结果均显示具有明显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诊疗基础上对高血压患者实行高血压社区管理有利于控制患者血压水平,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患者的遵医依从性以及自我管理意识,故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高血压 高血压社区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高血压社区管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控制效果。方法:高血压患者2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30例,对照组口服氢氯噻嗪25mg/次,每天1次,美托洛尔缓释片25mg/次,每天2次,并进行门诊随访,观察组口服上述降压药物并进行高血压社区管理模式,根据血压情况调整药物剂量。治疗3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达标率、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和遵医嘱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高血压社区管理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同时还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改善生活习惯。

  • 标签: 高血压社区管理 高血压 控制血压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青壮年健康体检中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门诊部近年来体检中发现罹患高血压的青壮年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n=50,进行护理干预和健康宣教)和对照组(n=50,只进行健康宣教)。通过发放高血压治疗评估调查表进行疗效分析。结果干预组的遵医行为符合率、血压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O.O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O.O5)。结论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很好的提高青壮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护理干预 健康体检 青壮年 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期间并发高血压患者采用低钙透析液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其应用价值。方法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3月期间,选取我院收治的56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期间并发高血压患者,依据数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等两个组别,各组别病患数均为28例,其中临床给予治疗组患者低钙透析液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正常钙透析液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SBP(收缩压)、DBP(舒张压)等血压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组间比较P<0.05,数据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同时,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甲状旁腺素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血磷、血钙等指标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期间并发高血压患者采用低钙透析液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压,提高其甲状旁腺素浓度,治疗效果良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低钙透析液 维持性血液透析 高血压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高血压社区管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我社区的20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简单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100例,对照组100例。对照组高血压患者给予常规血压控制管理,观察组患者给予高血压社区管理进行干预。管理后,对比2组患者的血压指标(收缩压和舒张压)以及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高血压患者在管理后满意度为95.00%,高于对照组(77.50%),P值小于0.05;且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采用高血压社区管理干预高血压患者,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高血压 血压控制效果 社区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血液透析滤过方式对长期接受血液透析且伴有难治性高血压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长期接受血液透析且伴有难治性高血压疾病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1例。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血液透析滤过方式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难治性高血压疾病的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血压水平恢复正常稳定状态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血液透析滤过方式对长期接受血液透析且伴有难治性高血压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血液透析滤过 长期血透 难治性高血压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及妇科手术病人术中高血压的高危因素,探究其护理对策以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8例剖宫产术及妇科手术并发高血压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予以临床护理干预,分析其并发高血压的高危因素,探究其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引起患者出现高血压的主要因素包括患者的负面情绪23例(39.7%)、输液过多12例(20.7%)、药物因素10例(17.2%)、麻醉因素8例(13.8%)、缺氧因素5例(8.6%),其中患者的负面情绪是引起术中高血压的主要因素.结论患者的负面情绪、输液过多、药物因素、麻醉因素、缺氧因素等均是引起术中高血压的因素,予以患者护理干预可以减轻患者的症状,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 标签: 剖宫产 妇科手术 高血压 高危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案例1患者男。公司经理,社区体检时发现血压升高,社区医生建议服降压药治疗。由于患者自己在家用电子血压计测量的血压一直不高。又听说高血压一旦服药就要终生,始终拒绝服药。为排除"白大衣"高血压的可能,社区医生又建议患者接受动态血压监测,结果仍提示患者血压升高。为进一步查找原因,社区医生带着血压计到患者家去测量血压,依然显示血压升高,再请患者用自己的电子血压计测量,才发现患者将血压计的袖带气囊绑在上臂外侧,并未压迫到肱动脉,造

  • 标签: 血压测量 电子血压计 高血压管理 动态血压监测 降压药治疗 袖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在临床护理中的注意事项,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的质量。

  • 标签: 高血压 饮食 护理
  • 简介:摘要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病之一1,也是心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可导致脑卒中、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等主要并发症,严重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给家庭和国家造成沉重负担。80或80岁以上人群中,70%-90%患有高血压。部分老年高血压患者缺乏健康保健意识,易被忽视。早期治愈率低,达标率低是心脑血管疾病增多的重要因素。2

  • 标签: 老年高血压患者 常见慢性病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前,国内外公认高血压病是影响人类健康和生命的“无声杀手”。高血压是一种心身疾病,长期以来,高血压的治疗走的是生物医学模式,强调高血压是一种代谢综合征,需要通过药物治疗、饮食控制、体重控制等各种手段,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长期不良的心境如悲伤、自责和沮丧、愤怒、高度紧张、急躁好胜、激动等,都是引发高血压病的重要因素。血压升高是焦虑抑郁情绪的躯体化表现。不良情绪是导致高血压病的最直接因素之一。

  • 标签: 高血压 情绪管理 焦虑抑郁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