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6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比使用不同消毒方法对采血护士手消毒效果。方法采血车上工作的采血护士150例根据随机原则分为A组、B组与C组各50例,A组选择应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B组选择含乙醇、氯己定消毒湿巾消毒擦手,C组选择洁仕夫医用外科手消毒凝胶揉搓手。结果A组、B组与C组的手部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8.0%、90.0%和100%,C组的细菌清除率明显高于A组与B组(P<0.05)。结论采血护士采用洁仕夫医用外科手消毒凝胶进行消毒的效果好,有助于提高采血护士手消毒规范的依从性。

  • 标签: 消毒方法 采血护士 手消毒 消毒效果 洁仕夫医用外科手消毒凝胶
  • 简介:摘要目的在门诊采血室日常工作中,针刺伤是采血护士最常见的职业损伤,一旦被各种污染的针头刺伤可导致经血液传播的疾病,并可能产生致命后果,而采血室的护士对自身的保护和对针刺伤的重视程度不够是本次调查的重点,提高护士对针刺伤的危害性的认识,加强自我防护,维护自身健康。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夜班护士静脉采集血标本的护理措施,杜绝差错的发生。方法对32例夜班护士静脉采集血标本的差错进行分类,分析原因从而制定出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夜班护士静脉采血最常见的差错是标本溶血和标本凝集,这些差错的发生与护士的工作年限、经验有关,三查七对不严格是导致这些差错的主要原因。结论要加强低年资护士的技能培训,严格执行三查七对。

  • 标签: 夜班护士 静脉采血 差错原因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流动采血采血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以减少或杜绝护理安全的差错。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3月-2012年3月来我站接受无偿献血的100位无偿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100人实施有针对性的采血护理。结果我站随机选取的100位无偿献血者,无一例护理安全差错。结论为了防范护理安全隐患,就必须要求护理工作人员懂得安全的重要性,并把护理安全摆在首要位置。且,护理工作人员还需要有娴熟的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这样才能减少或是杜绝护理安全差错的发生。

  • 标签: 流动采血车 安全隐患 措施
  • 简介:摘要目前,临床用血全部来自无偿献血,血站的服务模式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采血工作由站内等候式固定采血模式变为街头献血屋或者流动采血车上门采血的服务方式。这种采血点的工作方式,在方便了献血者的同时,也扩大了无偿献血的社会影响力,该工作模式方便简捷,但是采血工作也受如操作场地小、条件简陋、时间紧、设备不足、人员少,季节气温等因素影响,为保证血液质量,加强街头采血的管理是保证血液质量的首要环节。

  • 标签: 采血点 管理 质量
  • 简介:摘要静脉穿刺、采血是临床各种穿刺术中较为简单易于掌握的技术,是护理常规工作之一;然而对于每个病人都能做到“一针见血”也不是十分容易的事,由于基本功的差异,也会发生困难和失误。因此选择定位、固定血管、合理的进针角度是静脉穿刺成功的关键。

  • 标签: 血管 静脉穿刺 采血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急诊病人采集桡动脉与股动脉两部位血气分析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急诊科500例行动脉血气分析的病人随机分为桡动脉组与股动脉组各250例,对两部位采血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部位在一针穿刺成功率、误穿静脉、血肿形成例数、拒绝穿刺及疼痛程度等及按压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急诊病人行血气分析时应依据病人不同情况选择采血部位,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病人痛苦,提高护理质量,节省局部按压的时间,为急诊护士抢救患者的生命赢得更多的宝贵时间。

  • 标签: 桡动脉 股动脉 动脉采血 血气分析 急诊患者
  • 简介:目的:保证采集血液的质量安全有效。方法:分别收集管理前(2008、2009年)、管理后(2010年)采血现场空气、物面、医务人员手细菌培养结果,对比其合格率,观察加强对采血现场环境、材料、人员、过程等各个环节的管理成效。结果:加强管理前空气合格率为95.8%,物面合格率为97.9%,医务人员手合格率为100%,加强管理后空气、物面、医务人员手合格率均为100%。结论:严格加强采血现场各个环节的管理,能减少细菌污染,对保证临床用血安全,推动无偿献血工作发展有着极其重要意义。

  • 标签: 控制 细菌污染 采血现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采血患者的健康教育。方法通过察言观色及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障碍,有针对性的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结论通过健康教育,不但能缩短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增加患者的信任度,减少护理纠纷,提高护理服务水平,而且在普及患者的预防保健知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 标签: 健康教育 门诊 静脉采血
  • 简介:目的:对门诊患者进行静脉采血相关问题调查,分析影响患者对采血知识掌握程度的相关因素。方法随机选择200例于门诊采血室进行静脉采血的患者,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患者掌握静脉采血相关知识的程度及其对医护人员的要求。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92份,有效回收率96.00%。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9.79%(134/192)的患者知晓采血前需保持空腹,25.52%(49/192)的患者知晓血常规检查前不能服用药物;部分患者在静脉采血过程及其对身体导致的损伤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顾虑;部分患者对医护人员业务能力和服务态度有一定的要求。不同性别、年龄和职业的患者中,掌握静脉采血知识的患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不同的既往采血次数和文化程度的患者中,掌握静脉采血知识的患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加强对门诊患者进行静脉采血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普及静脉采血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对静脉采血的认知程度;医护人员应从多方面着手,提高工作质量和服务态度,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 标签: 门诊 静脉采血 问卷调查 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血站采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11月在我血站进行采血的的献血者82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献血者的护理满意度和血液报废率。结果给予优质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8%,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4.3%,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液报废率为1.5%,对照组血液报废率为4.2%,观察组血液报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站采血过程中给予优质护理措施,可以明显提高献血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血液报废率,使血液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血站 采血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076-02
  • 简介:摘要目的减少ABO血型初筛错误发生率,提高工作效率和献血者满意度。方法收集连续5年无偿献血者采血前初筛血型错误情况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献血环境、人员培训、试剂管理等均会影响血型初筛正确率。结论血型初筛错误大部分原因为人为造成,有的是技术问题、有的是责任心不够强。加强此项工作的细节管理是减少错误发生的关键。

  • 标签: 无偿献血 ABO血型 初筛错误
  • 简介:随着医疗新技术、新项目的快速推广应用以及各类医疗保险的完善与普及[1],近年来我国机采血小板制品已被临床广泛应用,增长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如何满足机采血小板制品的临床供给,同时减少不合理的过期报废,在国内许多地区仍然是一个难题。因此,采供血机构实施机采血小板的有效库存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构建一个有效库存管理的保障体系,来达到供给与需求的平衡是有效库存管理的基础。

  • 标签: 机采血小板 库存管理 初探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新生儿静脉穿刺采血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血液标本合格和检验准确,减轻患儿痛苦,提高护士工作效率。方法随机抽取我科350例新生儿进行不同部位采血,在采血的过程中比较几种采血方法的优缺点。结果每种采血方法各有利弊。结论应根据患儿胎龄,体重,病情、静脉条件选择合适的采血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液常规检查的影响因素有哪些,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方法同时将5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静脉血和末梢血的采集,采血时一般取坐位或卧位,因为体位会影响水分在血管内外的分布,从而影响被测血液的成份和浓度。比较不同部位采血对检验结果有什么影响;再把以上50例志愿者血液样本加入EDTA-K2抗凝剂,在室温下分别于1h、2h、4h、8h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结果分析,比较各个时间段检测出的结果差异有没有统计学意义,总结血液常规检查有哪些影响因素。结果静脉血与末梢血WBC、RBC、HB、PLT的数值结果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2h内的血样数值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8h血样结果与1h内就测定的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血部位的不一样、放置时间不相同会对血液常规检查结果有一定的影响,如条件允许最好抽取静脉血检测、以2h内检测为最佳。

  • 标签: 血液常规 影响因素 采血部位 采血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降低或减少小儿静脉采血的痛苦,提高一针采血成功率,防止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随机抽取200例需采血患儿,其中100例行股静脉采血,另100例行头皮静脉采血,观察并比较结果。结果100例头皮静脉采血一次成功率93%,重复穿刺7%;股静脉采血100例,一次成功率78%,重复穿刺22%,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头皮静脉穿刺效果优于股静脉穿刺采血,成功率高,痛苦小,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 头皮静脉 股静脉 采血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近年来,机采血小板由于纯度高,浓度高,不良反应少,而且临床效果显著,已经被广泛使用于临床。如何做好宣传、动员和护理工作,让更多的无偿献血者参加到捐献机采血小板的队伍中来,以满足临床用血的需用,是我们采血护士的职责。我站对2010年—2013年无偿捐献机采血小板进行整体护理,收到很好效果。

  • 标签: 无偿献血 机采血小板 整体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护士长与专科护士共情水平之间的差异,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C)对某省184名在岗护士长、281名在岗专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长的共情得分显著高于专科护士(P<0.01).[结论]护士长的共情水平高于专科护士,专科护士与病人沟通时要提醒自己适时适当地使用共情,以增进医(护)患和谐,提高沟通效果.

  • 标签: 护士长 专科护士 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