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采血末端、75%酒精、0.5%碘伏消毒消毒皮肤采血对血糖值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神经外科/胸外科新入患者20例进行血糖检测,20例患者均自愿参加,遵医嘱采静脉后用同一台血糖仪分别用静脉采血末端、75%酒精和0.5%碘伏消毒左或右手中指或无名指测得血糖值,静脉采血与指尖血糖的采集间隔时间控制在5分钟内,一般先采静脉、用静脉采血末端测得血糖值,然后分别用75%酒精、0.5%碘伏消毒消毒皮肤采血准确记下血糖值,最后参照静脉采血的实验室的检验结果,比较3种方法对于指尖血糖值的影响大小。结果: 3种方法测得指尖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按正规操作程序采用静脉采血末端,用75%酒精和0.5%碘伏消毒采血测得血糖值不会影响血糖结果的准确性,其中75%酒精最接近实验室结果,静脉采血末端次之,最后是0.5%碘伏。

  • 标签: 采血针末端血 酒精 碘伏 指尖血糖 影响
  • 简介:近年来,静脉留置因其易固定、保留时间长、可减少病人多次穿刺痛苦及护士重复操作次数,所以在临床应用中越来越广泛,尤其在抢救危重病人和静脉营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长期置管病人由于留置末端处理不当常导致桌些并发症的发生。现介绍一种留置末端处理方法。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保留时间 临床应用 静脉营养 危重病人 长期置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诊室行留置静脉联合采血采血标本溶血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16.1-2016.3收治的急诊室需要静脉输液与静脉采血患者246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所有对象一般资料,对比其中发生溶血事件与无溶血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计算,分析引起不良事件的风险因素。结果所选患者中246例在急诊输液并采血期间发生溶血事件,调查发现采集部位、试管类型、采血月份等均是导致溶血事件发生的主要因素,将上述有差异资料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得以证实。结论留置静脉联合采血采血存在风险因素较多,会发生溶血事件。

  • 标签: 急诊室 静脉留置针 采血器 采血血标本溶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科患儿实施采血配留置静脉采血所取得实际应用价值。方法:研究时间为2022年6月至2023年5月,研究对象从我院儿科接收并符合纳入标准的患儿之中筛选,按照随机方法将其分成参照组(n=93,常规静脉采血)和研究组(n=93,采血配留置静脉采血),研究时间结束后,整理资料,将两组患儿穿刺不良反应进行比较;通过问卷调查,将两组患儿及其家属对于静脉采血方法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发生渗漏、脱管等不良反应情况相较参照组而言更低,并且研究组对于采血配留置静脉采血不满意例数更少(P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采血针 儿科 满意度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婴幼儿静脉留置间接采血方法在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将18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四肢浅表静脉或头皮直接采血法,观察组采用留置采血采血法,比较两种采血方法首次穿刺成功率、标本质量(溶血、凝血)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两组首次穿刺成功率均较高,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标本质量及皮下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婴幼儿静脉留置采血采血的应用能减轻患儿的痛苦、确保标本质量,且安全、并发症少。

  • 标签: 婴幼儿 静脉留置针 采血
  • 简介:临床上我们常用到的一些药物,如:佛迪、康舒宁、人丙种球蛋白等,其制剂为药品与溶酶分瓶盛装,使用前须将溶酶抽吸后注入药瓶内使其充分溶解才能使用。而该制剂并未配备相应的一次性导液以供使用。以往,我们通常利用注射器将溶酶全部抽吸后注入药品瓶内,使其充分溶解后使用。现在我科用真空采血充当导液,用于配制药物。现介绍如下:

  • 标签: 真空采血针 人血丙种球蛋白 溶解后 溶酶 一次性 注射器
  • 简介:摘要头皮式静脉采血使用时可见回使穿刺成功率大大提高,但在临床操作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通过分析并总结出防范对策。现将应用体会总结如下,以方便更好的使用。

  • 标签: 采血针 应用 体会
  • 简介:外周静脉穿刺是护士进行侵入性操作最多的临床技术,穿刺部位的选择及对既往静脉穿刺和相应静脉损伤的评估十分重要。特别是老年患者皮下组织松弛、血管弹性差、脆性增加,常因静脉穿刺引发相关并发症和心理恐惧,造成再次穿刺困难。静脉留置的应用,起到了减轻患者痛苦、减少穿刺、保护血管的作用。它是患者随时补液、给药的开放式的静脉通路,也是特殊功能性实验检查和临时应急采血样的问接途径。国外在这方面有相关的报道,2005年8月USA.EmergNurs杂志报道了DuganL等做的一项研究,即从新置入的外周静脉导管途径取,用不同型号导管、不同时间、不同部位抽取血样,对影响溶血率的因素进行了阐述。国内袁小平等对此也有一些研究和可行的方法,但是,就静脉留置间接采集的标本结果的可靠性、准确性问题,尚未见更多报道。我们发现应用静脉留置问接采集的标本,结果有时会有明显出入,尤其是加有抗凝剂的特殊血浆标本。我们对准备行抗凝治疗的老年患者,为减少静脉穿刺次数,得到确切的标本结果,选择静脉条件较差、

  • 标签: 外周静脉留置针 老年患者 血标本 影响的研究 外周静脉穿刺 外周静脉导管
  • 简介:摘要:目的:将普通采血与安全型采血用于儿科采血中,分析两种采血的效果。方法:从2022年8月到2023年3月期间到医院就诊的患儿中参照纳入标准选择86例,将其分成实验组与参照组。实验组的患儿在采血时使用安全型采血,参照组的患儿在采血时使用普通采血,收集两组患儿的一次性成功率、针刺伤率、采血时间、血量合格以及疼痛情况。结果:通过对比两组数据结果,发现实验组患儿一次性成功率和血量合格率均比参照组更高(P

  • 标签: 普通采血针和安全型采血针 儿科采血 成功率 疼痛程度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真空采血和软连接式采血在使用过程中的采血效果。方法将我院2020年7月-2020年8月的300例需静脉采血的健康体检者随机使用真空采血和软连接式采血,并对其进行统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健康体检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使用软连接式采血;试验组:使用真空采血采血后,比较两种采血采血时间、采血成功率、疼痛程度、医疗废物处理与适宜血管的情况。结果采血成功率实验组高于对照组,试验组VAS、采血时间均低于对照组,试验组的医疗废物更易处理,且试验组采血适宜粗直深血管,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真空采血临床使用频率高,疼痛减少,方便快捷。

  • 标签:   真空采血直针 软连接式采血针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一次性采血与一次性注射器进行桡动脉血气分析标本采集的效果比较,探讨减轻患者在穿刺时的痛苦,提高穿刺成功率,保证血气标本质量的方法。方法将100例需抽取动脉血气标本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一次性采血连接注射器采集标本,对照组直接采用一次性注射器采集标本。比较2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动脉分辨率和患者疼痛程度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采用一次性采血采血其一次穿刺成功率、动脉分辨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一次性采血抽取动脉血气分析标本具有穿刺成功率高,动脉分辨率好,减轻患者疼痛的优点,从而能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护理工作量,降低医疗成本。

  • 标签: 一次性采血针 血气分析 标本采集 一次性注射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激光采血采血在末梢采血中的临床应用,为临床实践总结经验。方法:对我院收治的体检者进行研究,时间在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之间,用随机抽取的方法选择了100例病例,并进行分组研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例数均为50例,均进行末梢采血,前者采用激光采血,后者则采用一次性使用采血,分析比较两组的疼痛感及血糖测试成功率。结果:观察组的男性中有明显疼痛占比6.67%、女性中有明显疼痛占比10.00%,对照组的男性中有明显疼痛占比82.14%、女性中有明显疼痛占比90.91%,两组数据差异明显;对两组的血糖测试情况进行评价,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血糖测试成功率分别为100.00%、98.00%,两组数据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在末梢采血中应用激光采血,可以有效减轻体检者的疼痛感,能够作为血糖测量血样采集的工具。

  • 标签: 末梢采血 激光采血 采血针
  • 简介:空腹静脉采血是临床检查常用的一种操作,采血过程常给患者带来痛苦,特别是患儿,常拒绝采血。在对儿科门诊采血患儿的采血过程进行观察后发现。很多患儿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心理,部分患儿出现头晕、心慌甚至晕倒等反应,因此,针对这一现象对空腹采血技术进行改进至关重要,2004年12月-2005年6月,本研究对空腹采血的80例患儿,采用真空采血采血,并与传统针管采血组80例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 标签: 采血针 儿科 真空 空腹采血 采血过程 临床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无输注静脉留置联合采血器用于儿童采血。方法:选出本院收治的200例患儿为样本并分组(实验组、对照组),对照组穿刺分别行留置采血,而实验组在首次穿刺静脉留置成功后连接无输注接头,再连接真空采血器,按顺序采集标本再静脉输液。对比两组结果。结果:实验组不仅血液标本质量更好,采集血液标本操作时间更短,家属的满意率也更高。各指标与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无输注静脉留置联合采血器用于儿童采血优势突出安全可行,值得积极推广和应用,以实现临床工作质量的提升。

  • 标签: 无针输注静脉留置针 采血器 儿童采血
  • 简介:在临床护理中动、静脉留置输液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的输液方法,是对创伤性休克,需要补液的病人及术后维持输液的理想方法。可以在静脉穿刺后连接输液器前先留取标本,以便检查备用。通过对60例病人的试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 标签: 静脉留置针输液 采血法 滴入 输液方法 创伤性休克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对比普通采血与安全型采血在血源性传播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本院进行血标本采集的血源性传播疾病病历系统中选择2021.6-2022.8期间进行血标本采集患者97例作为本次研究样本,将97例进行血标本采集患者的资料合理打乱之后,其中49例患者设定为研究组,另外48例患者设定为对照组,研究组在采集血本过程中使用安全型采血,对照组采用普通采血,其他条件保持基本一致,并对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根据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在使用安全型采血进行采集标本后安全性高,护理人员血液污染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抽取血量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在进行操作过程中满意度显著提高,因此,安全型采血比普通采血在采集标本过程中安全性、可行性高(P<0.05)。结论:安全型采血为患者进行采集标本过程中,护理人员在使用回缩式采血时更为简单便捷,安全性高,护理人员血污染风险降低,抽取血量合格率提高,且操作满意度明显提高,安全型采血值得在为患者进行采集标本的过程中应用。

  • 标签: 普通采血针 安全型采血针 血源性传播疾病 血污染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声辅助下置入静脉留置联合真空采血采血在急诊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选我院收治的90例急诊抢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静脉留置穿刺后真空采血采血,而观察组患者在超声辅助下行静脉留置穿刺后真空采血采血,对两组患者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操作时间、标本合格率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标本合格率均更高,而操作时间更短,两组之间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急诊抢救患者在超声辅助下置入静脉留置联合真空采血采血,其操作准确率高、操作时间短且标本合格率高,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诊抢救 静脉留置针 真空采血针 超声辅助
  • 简介:“任何网络贷款机构都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教育部财务司副司长赵建军近日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为了满足学生金融消费的需要,鼓励正规的商业银行开办针对大学生的小额信用贷款。“我们的教育不是要把人变成工具和机器,而是要‘学以成人’。”——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在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 标签: 金融消费 北京大学校长 贷款机构 林建华 信用贷款 开学典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