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间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43, Cx43)对成骨细胞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及调控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成骨细胞,在地塞米松作用下以茜素红染色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染色检测成骨细胞的成骨活性;Western-blot检测成骨细胞中Cx43的表达、成骨蛋白Runx2、ALP、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Ⅰtype,COL-Ⅰ)及增殖相关蛋白PCNA、CDK4的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成骨细胞成骨蛋白的表达;CCK8法检测成骨细胞增殖活力。构建慢病毒介导的Cx43基因过表达质粒(Lv-Cx43)并转染成骨细胞,检测成骨细胞的成骨活性及增殖能力。PD98059预处理过表达Cx43的成骨细胞,检测过表达Cx43成骨细胞的成骨活性及增殖能力。结果分离的成骨细胞具备成骨分化能力,1×10-6 mol/L地塞米松处理能够降低成骨细胞钙结节的形成;随地塞米松作用的时间增加,成骨细胞中Cx43、Runx2、ALP、COL-Ⅰ蛋白表达均呈逐渐下降趋势,且PCNA、CDK4及p-ERK1/2表达均下降;正常组成骨细胞在第0、1、2、3、4天的OD值分别为0.316±0.043、0.891±0.623、1.683±0.154、2.315±0.721、2.891±0.323,在地塞米松处理成骨细胞后分别为0.376±0.021、0.657±0.121、1.124±0.285、1.521±0.272、1.987±0.584,地塞米松处理组成骨细胞OD值在第2、3、4天均小于正常组(P<0.05)。对照组、转染空载慢病毒质粒(Lv-NC)组和Lv-Cx43组中Cx43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541±0.086、0.598±0.018、1.000±0.082,Lv-Cx43组中Cx43 mRN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和Lv-NC组(P<0.05)。对照组、Lv-NC组和Lv-Cx43组中Cx43蛋白条带与内参GAPDH条带灰度值的比值分别为0.816±0.737、0.738±0.643、1.145±1.101,与对照组和Lv-NC组比较Lv-Cx43的表达水平增高(P<0.05)。Lv-Cx43组中Runx2、ALP、COL mRNA的表达及相关标志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和Lv-NC组;Lv-Cx43组中成骨细胞钙结节的数目高于对照组和Lv-NC组。Lv-Cx43+PD98059组中成骨细胞OD值和钙结节的数目低于Lv-Cx43组(P<0.05)。结论在地塞米松作用下成骨细胞的增殖和成骨分化能力明显下降,且细胞中Cx43表达下降;过表达Cx43能够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和成骨分化,其调控机制可能通过ERK1/2通路实现。

  • 标签: 连接蛋白43 成骨细胞 细胞增殖 骨坏死
  • 简介:目的研究间隙连接蛋白43(Cx43)在胰腺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脂质体2000法将pcDNA—Cx43、pcDNA—Cx43N、空质粒pcDNA3.0、siRNA—Cx43和对照siRNA-NC分别转染BxPC3细胞。Westernblotting检测细胞Cx43蛋白表达、细胞色素C(CytC)含量;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线粒体膜电位;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细胞Caspase-9和Caspase-3活性;染料传递法测定细胞间间隙连接(GJ)。结果Cx43转染BxPC3细胞后,Cx43蛋白表达明显上调,细胞凋亡从空质粒转染组的(6.35±0.43)%增加到(14.29±1.24)%,经H2O2处理后,从(20.34±2.47)%增加到(31.27±2.56)%(P〈0.05),同时线粒体膜电位下降,CytC从线粒体释放增多,Caspase蛋白酶活性增加;而siRNA43干扰细胞后,细胞凋亡从(7.42±0.47)%减少到(5.19±1.37)%,经H2O2处理后,从(19.43±1.71)%减少到(11.67±1.97)%(P〈0.05),线粒体膜电位去极化,CytC从线粒体释放减少,Caspase酶活性下调。细胞间间隙连接指数在无GJ抑制剂B—GA情况下从对照组的14.52±0.57增加到pcDNA—Cx43转染组的23.05±3.84,在存在β—GA情况下从1.70±0.24增加到3.84±0.45(P〈0.05),但细胞凋亡率改变无显著差异。结论Cx43可通过线粒体凋亡途径促进BxPC3细胞凋亡,Cx43调节细胞凋亡存在间隙连接以外的机制。

  • 标签: 胰腺肿瘤 连接蛋白43 间隙连接 细胞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苦杏仁对老年慢传输型便秘大鼠结肠组织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 SCF)、酪氨酸激酶受体(c-kit)、间隙连接蛋白43(recombinant connexin 43, Cx43)表达的影响和作用。方法随机将60只老年SD大鼠分为苦杏仁实验组、模型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每组20只。通过喂饲复方苯乙哌啶建立便秘模型。苦杏仁实验组大鼠给予苦杏仁煎剂(0.17 g·kg-1·d-1),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大鼠给予等量0.9%氯化钠溶液。10 d后处死大鼠测算肠道推进率,提取结肠组织,采用Western blot和RT-PCR技术检测大鼠结肠组织SCF、c-kit、Cx43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3组大鼠肠道推进率的差异明显(F=17.515,P<0.01),模型对照组优于空白对照组、苦杏仁实验组优于模型对照组(P<0.01)。3组大鼠SCF、c-kit、Cx43蛋白及mRNA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9.565、186.912、35.760,94.879、71.543、99.986;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结肠组织SCF、c-kit、Cx43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苦杏仁实验组大鼠结肠组织SCF、c-kit、Cx43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上调(P<0.01)。结论慢传输型便秘的发病与SCF、c-kit、Cx43的变化密切相关,苦杏仁可能是通过修复部分SCF/c-kit信号通路、促进Cx43的表达而发挥改善肠道功能的作用。

  • 标签: 苦杏仁 慢传输型便秘 干细胞因子 酪氨酸激酶受体 间隙连接蛋白43
  • 简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妇女中比较常见的排卵障碍性疾病,其发病率在育龄期妇女中为5%~10%[1]。在PCOS的发病中,卵巢局部多因子调节系统起着关键性作用,而且也逐渐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间隙连接蛋白43(Cx43)是在卵泡发育及成熟中卵巢组织表达最多的连接蛋白,对卵巢卵泡的发育发挥关键性作用。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征 大鼠 卵巢颗粒细胞 间隙连接蛋白 卵巢组织 贴剂
  • 简介:摘要脑组织细胞之间存在广泛的缝隙连接蛋白和泛连接蛋白。由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和血管细胞构成的神经血管单元通过缝隙连接蛋白和泛连接蛋白构成的细胞膜通道整合和处理信息,从而维持神经系统的动态平衡。脑缺血后,细胞膜通道通过参与兴奋毒性、炎症反应、血脑屏障损伤等病理机制在缺血性脑损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维持缝隙连接蛋白和泛连接蛋白的正常功能对于保护神经元免受缺血性脑损伤至关重要。

  • 标签: 脑缺血 连接蛋白类 缝隙接合部 谷氨酸 炎症 血脑屏障
  • 简介:间隙连接(gapjunction,GJ)是相邻细胞间进行物质和信息交换的跨膜蛋白通道结构,细胞间隙连接通讯(GJIC)是相邻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一种通讯方式。研究发现,间隙连接蛋白(connexin,CX)的表达与膀胱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本文综述了GJIC的物质基础及其生物学功能,其与细胞增殖及膀胱肿瘤的关系,以及恢复GJIC在膀胱肿瘤治疗中的前景。

  • 标签: 间隙连接 间隙连接细胞间通迅 连接蛋白 膀胱肿瘤
  • 简介:摘要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s,cldns)是构成紧密连接复合物的主要成分之一,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保持上皮细胞的极性1。它的表达水平及分布情况与多种疾病关系密切,如家族性、伴发高尿钙和肾脏钙质沉着的低镁血症,鱼鳞病和肾囊肿有直接关系2-4,近年来发现与急性肾损伤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就cldns在急性肾损伤中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紧密连接 Claudins 急性肾损伤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与教育的发展,全国各地市新建了众多学校。由于学校项目尤其是教学楼对建筑空间要求较高,对抗震要求严,需要设计更加合理地减震大空间结构形式。传统的结构抗震是通过增强结构本身的抗震性能(强度、刚度、延性)来抵御地震、风、雪、海啸等自然灾害的。由于自然灾害作用强度和特性的不确定性,传统的抗震方法设计的结构又不具备自我调节能力,因此当地震来临,往往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黏滞阻尼器是以提供运动的阻力,耗减运动能量的装置。在航天、航空、军工、枪炮、汽车等行业中早已应用各种各样的阻尼器来减振消能。从20世纪70年代后,人们开始逐步地把这些技术转用到建筑、桥梁、铁路等结构工程中,其发展十分迅速。无间隙连接型黏滞阻尼器经历了大量实验,严格审查,反复论证,现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中。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胎儿纤维连接蛋白检测在早产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确诊为先兆早产的60例孕妇,取宫颈阴道分泌物,做胎儿纤维连接蛋白检测,分析胎儿纤维连接蛋白水平与孕妇孕周、临产时间的关系。结果60例先兆早产孕妇中,fFN阳性22例(36.7%),阴性38例(63.3%)。fFN阳性者,在7d内、14d内及>14d分娩的例数,均明显比fFN阴性者更多,P<0.05;fFN阳性组中,分娩孕周<34周及<37周的例数,均明显比fFN阴性组更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先兆早产孕妇,进行胎儿纤维连接蛋白检测,可为孕妇早产预测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其在早产预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先兆早产 预测 胎儿纤维连接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胎儿纤维连接蛋白在产科中应用的价值。意义 通过对孕妇阴道后穹窿分泌物胎儿纤维连接蛋白的检测,对检测阳性,有先兆早产症状,予以干预治疗,减少早产发生。及特殊病例中,如 RH阴性血型,对分娩时间及备血时间有指导意义,避免了血源浪费。

  • 标签: 胎儿纤维连接蛋白 早产 分娩时间
  • 简介:摘要紧密连接是细胞之间的黏附结构中重要的一种,紧密连接蛋白在多种恶性肿瘤中的异常表达,为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诊断治疗指标。本文对紧密连接蛋白与妇科肿瘤中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紧密连接蛋白 妇科肿瘤 细胞黏附
  • 简介:目的:观察大鼠颌下腺上皮间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特点。方法:分离大鼠颌下腺,冰冻切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ZO-1、Occludin、Claudin-3和Claudin-4等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结果:Claudin-3表达于涎腺腺泡上皮及导管上皮,与Occludin及ZO-1共表达提示位于紧密连接处。Claudin-4只表达于导管,腺泡中不表达。结论:Claudin在鼠颌下腺中表达具组织特异性。

  • 标签: 紧密连接蛋白 颌下腺 大鼠
  • 简介:间隙连接(Gapjunction,GJ)是一个低电阻的细胞间通道,介导分子量低于1KD和半径小于0.8~1.0的离子(包括细胞内信息分子K+,Na+,Ca2+,cGMP,cAMP和IP3)在相邻细胞间迅速流通,参与信号的传递和保持代谢的连续性.GJ广泛分布在各种组织细胞上,在心肌细胞上,GJ主要分布在闰盘附近.由于间隙连接是由对应细胞的两个半通道相接而成,因而研究间隙连接半通道(简称半通道)的活动成为一个受到广泛重视的研究领域.

  • 标签: 心肌细胞 间隙连接 电生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临床应用胎儿纤维连接蛋白对先兆早产孕妇进行早产预测时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近期内收治的86例先兆早产孕妇并对其应用ELISA法测定宫颈分泌物胎儿纤维连接蛋白的水平,以50μg/L为中线分为两组,比较两组孕妇的临产孕周的长短及早产率。结果86例孕妇中有,胎儿纤维连接蛋白检测显示为阳性的有62例,阴性24例;62例阳性孕妇的平均临产孕周明显短与24例阴性产妇的平均临床孕周(P<0.05);62例阳性产妇中有51例发生早产,早产率82.26%,与24例阴性孕妇的早产率33.33%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胎儿纤维连接蛋白检测结果与孕妇早产的发生存在密切关联,临床应用其对先兆早产的孕妇进行时可提高早产率检测的准确性。

  • 标签: 胎儿纤维连接蛋白 早产率 先兆早产
  • 简介:目的研究尿纤维连接蛋白试纸(FN试纸)诊断膀胱尿路上皮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探讨其与膀胱尿路上皮癌各项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无创性地诊断、随访膀胱尿路上皮癌提供依据.方法运用自主研制的FN试纸测定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良性泌尿系疾病患者、正常体检人群尿液纤维连接蛋白.结果FN试纸诊断膀胱尿路上皮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2.94%和79.03%,其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67%和68.06%;尿液细胞学诊断膀胱尿路上皮癌的特异度较高(100%),但其敏感度仅为47.06%.结论FN试纸检测对不同分化及浸润深度的膀胱尿路上皮癌有着较高的灵敏度与特异度,诊断价值高于尿液液基细胞学检查,但不能对膀胱肿瘤的分级以及病灶数量进行检测.

  • 标签: 膀胱肿瘤 尿路上皮癌 纤维连接蛋白 试纸 诊断
  • 简介:摘要泛连接蛋白(pannexins,Panxs)是一类在脊椎动物中存在,编码缝隙连接蛋白的基因家族,与非脊椎动物连接蛋白Innexin具有25%~33%的序列同源性。Panxs分为三个亚型:Panx1、Panx2和Panx3。Panxs在细胞膜上形成半通道,与ATP释放、Ca2+稳态、神经递质释放、细胞凋亡、免疫反应等密切相关。近年来,Panxs在听觉功能方面的作用受到人们的关注,也存在很大的争议。本文将对耳蜗内Panxs的表达及功能做一综述。

  • 标签: 泛连接蛋白 耳蜗 听觉 腺苷三磷酸
  • 简介:目的探讨胃癌发生过程中α-连接蛋白(alpha-cmemn,α-Cat)表达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crpylori,Hp)感染的关系,及其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胃黏膜活检及手术切除的胃癌病理标本96例,癌旁组织96例,对照标本15例。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各组组织中α-Cat的表达。用快速尿素酶试验或组织学Warthin-Starry嗜银染色法检测胃黏膜Hp感染情况。结果α-Cat在胃癌组、癌旁组织组、对照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4.4%、56.2%、100.0%,胃癌组显著低于癌旁组织组和对照组(P〈0.05);96例胃癌组织中Hp阳性组α-Cat表达明显低于Hp阴性组(46.3%vs59.2%,P〈0.05);α—Cat阳性率在高、中分化和低、未分化型胃癌组织中阳性率呈现递减趋势(69.1%vs10.7%,P〈0.01),但α-Cat表达和淋巴结转移、癌肿浸润深度无密切相关。结论在胃黏膜癌变过程中,α-Cat的表达逐渐上调。胃癌组织中α—Cat的表达与Hp感染相关,提示Hp感染可通过对α-Cat表达的影响,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胃癌 α-连接蛋白(alpha—eaten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