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隐睾是指睾丸未能按照正常途径下降至阴囊,又称睾丸下降不全,是一常见的泌尿生殖系先天畸形,可合并附睾、输精管畸形,隐睾的治疗目的主要是防止出现并发,如不育、睾丸恶性肿瘤、睾丸扭转以及可能伴随发生的腹股沟疝。目前,国际标准治疗方法是睾丸固定术或阴囊内睾丸复位术,激素疗法的应用已越来越少。

  • 标签: 隐睾症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隐睾患者的临床诊疗措施。方法通过对多位患者的病例分析,结合患者的病历资料和临床观测,制定出全面系统的诊疗方案。结果本院收治的隐睾患者经过内分泌治疗、手术治疗基本痊愈。结论隐睾的治疗主要有内分泌治疗,手术治疗,根据年龄、睾丸位置及发育情况采用不同治疗方法。

  • 标签: 泌尿 隐睾症 内分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频彩超诊断隐睾的临床价值。方法总结35例经彩超诊断隐睾的声象图和多普勒血流特点并与手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彩超诊断35例隐睾的病例中,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声像图呈低回声33例,稍强回声2例,其中隐睾位于腹股沟管21例,腹膜后4例,阴囊上端5例,盆腔3例。结论高频彩超用于隐睾的探测有一定的价值,是隐睾术前定位及良性、恶性鉴别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 标签: 隐睾症 泌尿外科 彩色多普勒超声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超在诊断隐睾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99例隐睾患者112个隐睾,应用超声检查,确定隐睾的部位、内部结构、测量其大小及观察血流情况,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99例中隐睾的检出率为96.4%,隐睾88%位于腹股沟部;2.1%位于腹膜后;5.2%位于耻骨上区;3.1%位于膀胱左上方。结论超声诊断隐睾方法简单、安全、经济、重复性好,对术前定位及良性、恶性的鉴别很有价值。应作为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 标签: 隐睾症 彩超 恶变
  • 简介:摘要隐睾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最常见的发育异常,是成人后男性非梗阻性无精子最常见的病因。本文就儿童期隐睾的手术年龄、病变侧别、病变位置和激素辅助治疗与成人不育的相关性,以及不育相关性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青春期前睾丸的保护意识。对于儿童期隐睾,推荐6~12月龄时尽早施行睾丸下降固定术,以尽可能维持良好的精子生成功能,提高成人后的生育能力。

  • 标签: 隐睾 儿童 不育 研究进展
  • 简介:隐睾为小儿生殖系先天性异常的常见病。其发病率占男婴疾病4~10%。除部分应用药物治疗有效外,大部分仍需手术治疗。我们自1989年至1993年采用精索、阴囊肉膜固定术治疗隐睾46例,固定睾丸51只。术后2个月至一年随访40例,睾丸全部位于阴囊内,发育良好。手术方法全部采用腹股沟斜切口,切开腹外

  • 标签: 阴囊肉膜 固定术 隐睾 精索扭转 睾丸回缩 手术方法
  • 简介:在小儿泌尿外科的临床中,常会遇到下列棘手问题:对经体检、B超、CT、MRI等检查都未发现睾丸的双侧隐睾患儿是否需手术探查以与无睾的鉴别;对外阴模棱两可的两性畸形患儿是否需手术探查以明确何种性腺的存在;如睾丸存在,应如何检测此类儿童的睾丸功能等.随着医学发展,血清苗勒抑制物(Müllerianinhibitingsubstance,MIS)浓度测定将成为一项新型的诊断方法,用以解决上述问题,减少不必要的手术探查.

  • 标签: 血清苗勒抑制物 浓度测定 隐睾症 两性畸形 小儿 睾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和血清抑制素B(INH-B)对隐睾患者睾丸功能评价的意义。方法采用酶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2018年11月至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53例隐睾患儿的INH-B及AMH水平(设为病例组),其中单侧隐睾患儿31例(右侧隐睾19例,左侧隐睾12例),双侧隐睾患儿22例。年龄(55.0±3.5)个月。另随机选取51例正常男性儿童作为对照组,年龄(54.6±2.7)个月。两组在术前及术后6个月时随访测定血清AMH和INH-B以及相关发育参数。分析比较各组之间和手术前后血清激素水平差异。结果两组除睾丸体积参数外的其余生殖器发育相关参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隐睾与双侧隐睾患者的血清INH-B值[(71.36±6.80) pg/mL vs. (68.08±7.10) pg/mL]和AMH值[(115.44±8.90) ng/mL vs. (110.32±9.10) n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检测血清INH-B值,分别是(69.97±7.50)pg/mL和(75.15±6.30)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检测血清AMH值,分别是(113.32±9.30)ng/mL,(127.80±8.7)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术后6个月随访时检测血清INH-B值为(72.81±6.80)pg/mL,血清AMH值为(119.79±7.3)ng/mL;与术前血清AMH、INH-B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AMH和INH-B水平可作为评估隐睾患者评估睾丸功能的可靠指标,并且能评价睾丸固定术后睾丸功能恢复情况。

  • 标签: 隐睾 儿童 抗苗勒管激素 抑制素类
  • 简介:目的对比给予高位隐睾患儿开放隐睾手术、腹腔镜下隐睾下降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新疆伊宁市兵团四师医院诊治66例高位隐睾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开放组(n=33)、腹腔镜组(n=33),分别给予开放手术睾丸下降固定术治疗、腹腔镜下隐睾下降固定术治疗,观察患儿睾丸发育状况、并发发生情况等。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开放组,手术时间及术后切口疼痛、首次下床活动、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开放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5.152、9.030、28.614、16.893、10.183,P<0.05);术后6个月,2组患儿月睾丸发育良好率分别为84.85%、75.76%,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62,P>0.05);术后3、6个月,2组患儿睾丸容积均显著大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7.967、7.996,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85%,相比开放组的92.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69,P>0.05);腹腔镜组无患儿出现并发,总发生率为0,相比开放组的27.27%显著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421,P<0.05)。结论给予高位隐睾患儿腹腔镜下隐睾下降固定术,总体疗效与开放隐睾手术相当,但并发更少,安全性更高。

  • 标签: 隐睾 腹腔镜 隐睾下降固定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隐睾的临床发病机理及治疗。方法将6年来收入院的163例小儿隐睾合理采用治疗方案,手术治疗均采用睾丸低位固定术。结果本组经手术治疗均效果良好,术后无明显并发。结论阴囊低位固定治疗小儿隐睾疗效确切,为有效治疗手段。

  • 标签: 儿童隐睾症 治疗 探讨
  • 简介:动物睾丸在发育正常的情况下,由肾脏后方下降,通过腹股沟管。而幼犬在出生后40d左右,睾丸下降到阴囊,睾丸在腹股沟区域或腹腔内的滞留称为隐睾隐睾出现于单侧、双侧都比较常见,相比较而言,单侧比较常见。建议摘除滞留的睾丸,因为它会持续分泌多余的激素,使动物体内温度异样,并有较大增加患肿瘤和遗传病的风险。(一)类型隐睾分为腹股沟隐睾和腹腔内隐睾

  • 标签: 隐睾 幼犬 去势术 手术 动物体内 腹股沟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经脐单孔腹腔镜下隐睾下降固定术治疗小儿隐睾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17年4月在我院行经脐单孔腹腔镜下隐睾下降固定术治疗小儿隐睾的21例患儿基本临床资料与手术治疗过程。结果21例患儿睾丸均成功降至阴囊,围术期切口发生感染的有1例,阴囊血肿2例,术后随访无一例患儿出现睾丸萎缩,1例发生睾丸回缩。结论小儿隐睾采用操作步骤简单易行的经脐单孔腹腔镜隐睾下降固定术治疗疗效确切,单孔入路对患儿造成的创伤小,满足微创治疗要求,实际应用中需充分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相比常规腹腔镜手术,该手术操作过程相对复杂一些,有待进一步改进完善的部分为脐部单孔多通道套管与腹腔镜手术切斜。

  • 标签: 小儿隐睾 腹腔镜 隐睾下降固定术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患儿9岁,社会性别男性。主因“阴茎短小”就诊。检查发现,阴茎牵长2 cm,右侧阴囊空虚,右侧腹股沟可触及直径约2 cm质软包块。盆腔超声检查显示无缪勒管结构,右侧腹股沟隐睾,肾上腺大小正常。基因检测显示,SRD5A2基因存在c.680G>A (p.R227Q)纯合子突变,其父亲SRD5A2基因c.680G>A(p.R227Q)杂合突变,母亲SRD5A2基因c.680G>A(p.R227Q)杂合突变。综合文献报道的5α-还原酶-2型缺陷的临床资料,对该病的临床表现、性别分配及基因特点进行总结。

  • 标签: 5α-还原酶-2型缺陷症 SRD5A2基因 突变
  • 简介:单侧隐睾65例(2例未找到睾丸),有60例患者睾丸可在腹股沟处触及,  本组患者3岁以前手术的患者仅为2例

  • 标签: 例分析 延误治疗 患者延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在诊断隐睾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96例隐睾患者,101个隐睾。应用超声检查确定隐睾的部位、大小及内部结构情况,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96例中隐睾的检出率为93%,隐睾88%位于腹股沟部;2.1%位于腹膜后;5.2%位于耻骨上区;3.1%位于膀胱左上方。结论超声诊断隐睾方法简单、安全、经济、重复性好,对术前定位很有价值。应作为探查的首选方法。

  • 标签: 超声诊断 隐睾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睾丸下降固定术治疗隐睾的治疗效果,为临床积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采用睾丸下降固定术中的皮下肉膜外腔隙固定术治疗43例49侧隐睾患者的诊治资料。全组患者中位年龄6岁,其中左侧15例(34.9%),右侧22例(51.2%),双侧6例(14.0%)。腹股沟型31侧(63.3%),腹腔型18侧(36.7%)。结果所有患者睾丸均降至阴囊内,随访睾丸无萎缩及回缩,睾丸血供正常。中位住院天数为9天。结论皮下肉膜外腔隙固定术治疗隐睾患者安全有效,住院时间短,恢复快。

  • 标签: 隐睾 睾丸下降固定术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