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开往贵州黔东南雷山县城的班车上,苗族老乡们携带的货品堆满了车厢的过道:吃的喝的,一箱箱一捆捆,还有不安分的家禽此起彼伏地声声呜叫,活跃着氛围。

  • 标签: 黔东南 县城 货品
  • 简介:经过不断地打造完善,贵州"雷山"节庆已经成为黔东南州乃至贵州省的第一大民族节庆品牌,对宣传苗族文化,促进雷山旅游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研究"雷山"节庆文化内涵成功因素及不足之处并提出建议,对促进雷山更好发展以及其他民族地区经济文化进步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标签: “雷山苗年” 节庆文化 苗族
  • 简介:芦笙是苗族的代表性民族乐器,它具有边吹边舞的演奏特点。芦笙演奏的音乐节奏感很强,且自身演奏与舞蹈相配合,又和众人舞姿相合拍。是苗族人民一中最盛大的传统庆祝节日,鼓藏节则是13一次苗人杀牛祭祖的盛大而隆重的传统祭祀节日。本文系着重调查雷山县2010和鼓藏节的芦笙舞情态。

  • 标签: 雷山苗年 西江鼓藏节 芦笙舞 调查
  • 简介:受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政府的邀请,最近有幸参加了“中国雷山”活动,其节庆场面十分壮观,斗牛斗猪跳芦笙等各项活动非常精彩,成千上万的苗族同胞喜笑颜开,雷山县城大街小巷和山区各苗族村寨无不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之中,这远远超乎我对一般民族节日的感知,同时也引起我对民族文化传承发展方式的深思。

  • 标签: 贵州省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苗乡 民族文化传承 民族节日 发展方式
  • 简介:鼓藏节亦称祭鼓节,是雷山苗族每隔13祭祀本支祖宗神灵的大典,俗称“吃鼓藏”。中原部落战事,苗族先民溃败迁至雷山县,各宗支为纪念先辈,祭祀祖宗演变成吃鼓藏习俗。吃鼓藏13一次,各族支系过节的年份有异,日子也不同。解放前,吃鼓藏耍杀牛。解放后,党和政府带领农民发展生产,牛成为重要的生产工具,于是以猪替牛。鼓藏节活动以芦笙铜鼓会为主,在节前三,便开始跳铜鼓芦笙舞,第一是“起鼓”,跳5天;第二是“立鼓”,跳7天;第三是“藏鼓”,跳9天。

  • 标签: 鼓藏节 党和政府 生产工具 芦笙舞 雷山县 解放前
  • 简介: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生活着一支侗族后裔族群。他们和当地的苗族群众一样按照苗族的习俗,热热闹闹地过,杨光庭就是这些侗族后裔中的一员,他是杨姓家族的族长。苗族认为,农历十月是旧年结束,新年开始。历的岁首即为,是当地苗族最重要的祭祀性节日,也是苗族群众最集中展示苗族文化的节日。过年时,他们和汉族一样也要燃放烟花爆竹。

  • 标签: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后裔 苗族文化 烟花爆竹 雷山县 贵州省
  • 简介:雷山苗族医药是世居当地的苗家人在长期适应自然、改造环境的过程中,实践总结出来的一套颇有成效的传统医治知识与经验。20086月,雷山苗族医药的优秀代表作"骨折和蛇伤疗法"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此,古老的苗族医药技术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了更好地保护与传承雷山苗族医药,雷山当地文化部门多次组织人员调查、走访苗族村寨和医生,收集基本医理、诊治方法、常用药、苗族验方等资料,调查苗族医生的生活史与行医史,基本弄清了雷山苗族医药的传承现状。

  • 标签: 雷山苗族 苗族医药 骨折和蛇伤疗法 再调查
  • 简介:本文以贵州省雷山县开觉村为调查点,就语使用态度、语言使用层次、外出人员语言使用情况等内容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指出苗语至今仍是苗族群众主要的交际工具;外出劳务输出对苗族语言使用者并无多大影响;但语言使用出现了层差的趋势。

  • 标签: 苗语使用 调查 开觉村
  • 简介:在贵州省雷山县大塘乡新桥村这秀丽古朴的大山间,谁会想到会有那么多占据全国之首乃至世界之巅的事物,这样的发现令人惊喜。在新桥村中央,有一处中华农耕建筑史上的独特景观—水上粮仓。这种古朴的建筑、精妙的设计,既是苗族农耕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又是历史与现实及自然生态的一种完美结合,成为中华农耕建筑史上的一大景观。雷山县的水上粮仓被建筑专家誉为罕见建筑。新桥村寨有251户,1020人。

  • 标签: 雷山县 水上 建筑史 新桥村 世界之巅 建筑专家
  • 简介:本文从雷山地区苗族历史文化入手,通过论述雷山苗族服饰的色彩审美特征,旨在认识苗族服饰色彩寓意的同时,揭示其内涵,并由此强调现代服装色彩设计与苗族服饰色彩艺术相结合的意义和可行性。

  • 标签: 苗族服饰 色彩语言 服装设计
  • 简介:达地水族乡位于雷山县东南部,地处两州四县六乡镇交界,即东临榕江县塔石乡、三江乡,南靠黔南州三都水族自治县乌不乡、羊福乡,西连丹寨县雅灰乡,北与雷山县永乐镇毗邻,距县城86公里。1992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达地水族乡(达地乡始建于民国2,即1913),是全州17个民族乡之一,是雷山县唯一的民族乡。全乡总面积72.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487亩,森林覆盖率为65.4%,平均海拔825米。全乡辖10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97个村民小组,135个自然寨,全乡现共有2743户11229人。主要有水、、汉、瑶、侗等民族,其中,水族4300多人,占全乡总人口的38.3%。

  • 标签: 达地水族乡 永乐镇 雷山县 塔石乡 羊福乡 西连
  • 简介:元朝末年,五雷山麓的张家塌,出了一个才子,叫做张文悦(系东汉张鲁廿七代孙).由于才华出众,进京赶考,被录为翰林.皇帝见他上牙缺齿,赐名兑(八卦的兑卦上缺).他一生著作颇多,最著名的有等书,流传至今.他能文、能武、能医,先后在河北德州、江苏丹徒、湖南茶陵等地作过地方官.后因不满朝政腐败,隐居五雷山,做了第二代道长,留下不少奇闻轶事.

  • 标签: 传奇故事 地方官 第二代 才子 翰林 著作
  • 简介:近日,贵州省雷山县西江镇长乌村村民梁勇看着“一折通”上的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满心欢喜.他说,“以前喂养黄牛成本很大,一就犁那几亩田,现在购买‘铁牛’不但省时省力,还有财政补贴,国家的政策真是好!”

  • 标签: 财政补贴 贵州省 农民 补贴资金 农机具 雷山县
  • 简介:苗族是一个伟大而传奇的民族,几千来传承着蚩尤先祖开创的正直、坚强的优良文化。桥牌则带有西方商业文化的现代表征,二者融合必将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文明进步产生巨大的推动力。本着这一美好的愿望,雷山县人民政府授权贵州省贵旅文化旅游产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与北京搏睿智体育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创办了2015雷山苗疆盛世城”桥牌节,作为2015雷山年节”的重要活动。

  • 标签: 体育发展 桥牌 创新之路 传统旅游 盛世 少数民族地区
  • 简介:华峰寨的安老爹五十多岁了,但身板铁塔似的硬朗,每天腰上绑着个黑布袋赶着一群羊上山。当着羊群分散在山野上“咩、咩”叫着吃草时,他就从黑布袋里取出三只粗细长短不一的骨笛,悠扬地吹上几曲。这天上午,安老爹又坐在一块石头上吹着骨笛。笛声时而高亢华丽,时而低缓逶迤,似百鸟朝凤,如空穴来风;吹得天上的白云飘飘袅袅,吹得树上的鸟儿唧唧喳喳。一只云雀飞来了,在安老爹的头顶上俯仰盘旋,久久不去;几只红嘴山雀鸣叫着飞来了,落在几米远的大石头上,静静地聆听忘了啄食。

  • 标签: 石头 百鸟朝凤 威尔逊 华峰 骨笛 萨克斯管
  • 简介:<正>从今年起,贵州省雷山县每年安排财政资金200万元设立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基金,主要用于修缮传统村落古老房屋、整治村容寨貌、挖掘和传承民族文化遗产等方面,切实加强传统村落的保护力度。雷山县历史文化悠久、人文景观神奇,是中国苗族文化展示中心,是中国苗族历史上历次大迁徙的集结地,散落在大山林菁的300多座苗寨星罗棋布,其苗族传统吊脚木楼建筑、服装、习俗、歌舞、乐器、工

  • 标签: 雷山县 民族文化遗产 保护基金 展示中心 人文景观 苗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