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确诊接收的52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每组26例。观察组给予猪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对照组给予牛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对比治疗情况。结果两组患儿的机械通气参数、功能、X线胸片以及肺部总有效动顺应性相比治疗前有着明显的改善;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十分显著,且猪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所需时间优于牛表面活性物质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猪肺表面活性物质 牛肺表面活性物质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临床应用。方法2011年6月-2014年6月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呼吸窘迫综合症患儿,使用表面活性物质为观察组,未使用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呼吸机参数、血气分析、胸部X线变化,以及使用呼吸机时间、住院时间及转归情况。结果观察组肺炎发生率、氧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iO2、PaO2、PaCO2、OI各项指标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ps治疗可提高地市级医院早产儿HMD的救治水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患儿的PaO2、PaCO2、PaCO2\FiO2等血气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91.8%,明显高于对照组(75.6%),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PaO2、PaCO2\FiO2的上升幅度及PaCO2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有利于疾病的治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足月新生儿 肺表面活性物质 急性呼吸窘迫
  • 简介:目的观察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肺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1月至2015年10月深圳市龙华新区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新生儿肺出血患儿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两组患儿均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对照组气管内注入血凝酶、肾上腺素;观察组气管内注入血凝酶、猪磷脂注射液。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6、12、24、48h肺出血面积、肺出血持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不良反应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12、24、48h与治疗前肺出血面积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2、24、48h肺出血面积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肺出血持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率为84.31%(43/51),显著高于对照组66.67%(34/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机械通气联合表面活性物质可以显著减少肺出血面积,缩短肺出血持续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提高治愈率,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肺出血 机械通气 肺表面活性物质 婴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在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8月期间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7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两组均使用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实行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有效率分别为94.29%、77.14%,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机械通气时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但两组住院时间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采用表面活性物质基础上实行综合护理可有效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对患儿预后的恢复及成长具有积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肺表面活性物质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护理分析
  • 简介:目的:探索病毒性脑炎(VE)患儿血清和脑脊液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SP-D)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4月期间该院小儿神经科临床收治的27例VE患儿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23例非脑炎患儿为对照组,均采集血清和脑脊液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SP-D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儿急性期血清SP-D(13.01±1.43)μg·L-1、脑脊液SP-D(13.39±1.61)μg·L-1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减少。VE患儿恢复期血清SP-D(15.10±1.69)μg·L-1、脑脊液SP-D(15.87±1.72)μg·L-1与急性期比较均有明显增加(P<0.05)。VE患儿恢复期脑脊液有核细胞数(15.93±1.83)×106·L-1及脑脊液蛋白含量(0.23±0.02)g·L-1与急性期时比较均有明显减少(P<0.05)。结论SP-D与病毒性脑炎的发病有一定的相关性,临床检测血清和脑脊液SP-D水平对诊断病毒性脑炎及判断病情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病毒性脑炎 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 脑脊液 血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剂量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呼吸窘迫综合症患儿60例,按表面物质使用剂量不同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初始剂量为70mg/kg的表面活性物质进行治疗,研究组使用初始剂量为100mg/kg的表面活性物质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动脉血气分析、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指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氧合指数(FiO2)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血氧分压(PaO2)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及用氧时间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PS次数及总费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讨论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实施100mg/kg表面活性物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动脉血气水平,缩短患儿机械通气时间及用氧时间,改善患儿预后。

  • 标签: 不同剂量 肺表面活性物质 新生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与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选取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科NICU于2014年9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NRDS患儿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CPAP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PS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及各临床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PH、PO2、PCO2及OI等临床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高于对照组的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NRDS患儿给予CPAP联合PS治疗,患儿PH、PO2、PCO2及OI等临床指标改善明显,临床疗效显著,具有一定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肺表面活性物质 NRDS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应用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本院新生儿科2014.10~2015.10收治的ARDS患儿40例,依据治疗方式分组,其中对照组(n=20)行常规治疗,观察组(n=20)加用PS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上机时间、高浓度氧持续时间更短,最高MAP更低,对比P<0.05。结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ARDS临床疗效优良,可明显改善患儿病情,促进康复,值得推广。

  • 标签: 肺表面活性物质 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机械通气
  • 简介:近年来,表面活性剂在油田中的用途也日益火热。应用于石油产业方面大多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主要是硫酸盐和磺酸盐,主要用做洗净剂、缓蚀剂、起泡剂和乳化剂。

  • 标签: 表面活性剂 油田 防乳化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氨溴索气管内灌洗加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取三甲医院2014年4月~2016年2月收治的102例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按照随机抽签的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观察组通过氨溴索气管内灌洗、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疗法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4.12%,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0.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通过氨溴索气管内灌洗、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治疗效果较佳,可及早促使患儿获得氧合能力,值得临床深入推广。

  • 标签: 氨溴索 肺表面活性物质 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猪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晚期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晚期早产儿呼吸窘迫70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3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猪磷脂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PaO2、SaO2和PH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吸氧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呼吸困难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猪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晚期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儿功能和临床症状,缩短患儿住院时间,促使患儿早日康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猪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症 疗效
  • 简介:以油酸和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为原料,以水为溶剂,合成油酸酯季铵盐表面活性剂。产物通过红外进行结构表征;通过测定产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确定出最佳反应温度为70℃时,产率为70%;通过四苯硼钠反滴法测定合成产物中季铵根离子的含量,从而确定合成反应的产率,在温度70℃时,产率最高为77%;通过硫代硫酸钠反滴法对产物溴指数的测定;通过溴指数来表征油酸中双键的变化。经测定,产物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为1.19×10^-2g/L,在该浓度下的表面张力γcmc为46.4mN/m,证明油酸酯季铵盐表面活性剂具有较高的表面活性

  • 标签: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季铵盐 表面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