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山区在确保排灌方便,保持水深1.5m以上的池塘养鱼,如何达到高值高产?笔者经多年的生产实践总结经验如下:①品种搭配要科学;②水质管理要适当;③饲料投喂要合理;④鱼病防治要及时;⑤捕捞上市要适时.注意了上述几个问题,养殖户都可达到比较理想的经济效益.……

  • 标签: 养殖技术 山区池塘 池塘养殖
  • 简介:1991年在合浦县党江乡示范养殖文蛤2280亩,养殖期1年,平均亩产1560kg。1992年示范养殖面积为10498亩,放养体长为3.0~4.0cm的小文蛤,养殖期为310-370天,平均亩产文蛤(带壳)1294.1kg,成活率为85.8%,平均亩纯利2146.3元,投入产出比为1:3.36。

  • 标签: 文蛤 亩产 养殖期 示范 高产技术 放养
  • 简介:利用面积4.7亩的池塘养殖草鱼商品鱼,安装臭氧消毒净化机,用中草药"鱼血清"防病,投喂"大德"牌鱼用颗粒饲料,饲料系数1.4,收获草鱼9982kg,鲫鱼2471kg,花、白鲢2095kg公斤,单产3095kg/亩,亩净利润11732万元,投入产出比1:1.76.

  • 标签: 草鱼 养殖 鱼用颗粒饲料 收获 商品鱼 饲料系数
  • 简介: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又称螃蟹.其肉味鲜美,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功能,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为了促进名优水产品的发展,提高池塘水产养殖效益,2004年在讷河镇渔埸利用180亩池塘进行蟹鱼生态养殖高产试验,经过精心管理,科学喂养,取得了显著效果,提高了池塘养殖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现将蟹鱼池塘生态养殖试验技术介绍如下:

  • 标签: 中华绒螯蟹 池塘养殖 生态养殖 高产技术 药用功能
  • 简介:七星鱼是集药用、观赏、美食于一身的名贵鱼,其营养价值和经济效益都很高,是两广近年来新兴起养殖名特优水产品之一。在我地区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总产量也随之增加,但从总体来说单位面积产量还不高,养殖技术还不够硬,还有许多渔户对养殖七星鱼持观望态度,为了引导和推广这一品种

  • 标签: 放养密度 高产养殖技术 名特优水产品 营养价值 单位面积产量 提高产量
  • 简介:在面积2.6亩、水深1.5米塘内放规格75~100尾的乌鳢种5000尾,投喂冰鲜鱼,经一年养殖,收获商品乌鳢6500公斤,鳙、鲫鱼2544公斤,产值10.89万元,获纯利5.2万元.

  • 标签: 乌鳢 池塘养殖 试验 饲养管理 鱼病防治
  • 简介:鲈鱼(Lateolabraxjaponicus).又称花鲈、七星鲈,在分类学上属鲈形目、(yi)科,由于其繁殖和生长于沿海,有别于淡水生长的加州鲈和桂花鲈,故又称为海鲈。鲈鱼是西江水域的四大名鱼鲈、嘉、鳜、(han)之一,其肉质坚实鲜美,营养丰富,每百克鱼肉含蛋白质17.5克、脂肪3.1克和多种维生素。斗门县位于西江口,鲈鱼是当地天然生长的重要经济鱼类之一,人工养殖鲈鱼已有近二十年历史,近年来在市场经济的驱动下,以白蕉镇为主要养殖区的鲈鱼养殖技术有较大的突破,1999年全县养殖面积4177亩,平均亩产966公斤,最高亩产达2630公斤,平均每亩利润7500元。其中白蕉新沙村的1500亩连片养殖面积平均亩产1500公斤、亩利润12000元。2000年斗门的鲈鱼养殖又扩大到9622亩.目前长势良好,预计又将获得高产。本文通过总结大量高产养殖的成功经验,作为规范性的养殖技术教材向全县推广,以期进一步发展斗门县的鲈鱼养殖业。

  • 标签: 鲈鱼 高产养殖 亩产 鱼养殖 生长 花鲈
  • 简介:1994年我局在七套乡郜庄村、小尖镇小广村等地进行蟹、鱼、稻综合养殖高产技术探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21公顷面积中,平均每公顷产蟹645公斤,最高产840公斤,鱼种780公斤,稻6105公斤,现将关键技术报告如下:

  • 标签: 高产技术 综合养殖 种植 鱼种 关键技术 成绩
  • 简介:一、概况近几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区的稻田养鱼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单产水平不断提高,经济效益也日益增长,不少地区的群众因此脱贫致富。但是,与全国先进省市相比,我区的稻田养鱼水平仍有相当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稻田养鱼发展不平衡,稻田养鱼单产水平仍有待提高,商品鱼

  • 标签: 稻田养鱼模式 高产高效 稻田养殖 发展不平衡 单产水平 罗非鱼
  • 简介:斑节对虾(Penaeus,mortodortFabricitts)俗称草虾,是对虾养殖的优良品种,近几年在我国台湾省和东南亚各国已作为虾类的主要养殖对象,并且在高密度和较完善的养殖条件下取得很高的产量。我国大陆养殖斑节对虾起步较晚,近两年才开始较大面积养殖。为了探索斑节对虾在本地区池塘条件下养殖的可行性和高产技术措施,进行了本试验。

  • 标签: 斑节对虾 高产试验 养殖条件 大面积养殖 养殖对象 对虾养殖
  • 简介:本地胡子鲶是我国南方常见的淡水鱼类,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群众普遍认为本地胡子鲶有一定的滋补作用,所以很受群众欢迎。

  • 标签: 胡子鲶 高产试验 养殖 肉质 淡水鱼类 南方
  • 简介:斑点叉尾鲴具有生长快、杂食性、耐寒、易养易捕、肉质鲜美细嫩,骨刺少等优点,是一个很有养殖前途的优良品种。1986年从湖北省引入广东以后,因种苗问题,一直停留在试养阶段,效益不显著。1990年1月顺德县乐从镇沙滘管理区养鱼专业户廖炳德,在佛山市水产局工程师指导下,进行池塘主养斑点叉尾鲴试验。试验池面积3.5亩,放养斑点叉尾鲴鱼种5080尾,

  • 标签: 高产养殖 斑点叉尾鲴 斑点叉尾鮰 试验 池塘主养 优良品种
  • 简介:本文报告在4.8亩海水池塘中饲养尼罗罗非鱼,获亩产1020.8公斤,亩净产909.5公斤,商品率74.9%,亩纯收入1593.78元,成本利润121%;带动群众承包鱼塘29.12亩,亩产316公斤。尼罗罗非鱼在盐度5-18.5‰的海水中生长良好,采取投放大规格越冬鱼种、施肥与投喂配合饲料相结合,人工耢苗及增放斑鳢控制密度、适时起捕商品鱼等措施可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尼罗罗非鱼是联合闰粮农组织(FAO)向世界推荐为当今应加注目的蛋白质资源,并定为向世界各国推荐的养殖对象。1978年引入我国,979年进入我区。1981年我区首次进行尼罗罗非鱼海水试养成功后,由于尼罗罗非鱼摄食量大,养殖饵(饲)料供应不足,几年来的养殖单产徘徊在50多公斤,商品率仅在30%左右。为探索尼罗罗非鱼海水养殖高产途径,为将来大面积海水养殖解决饲料以及饲养措施等问题提供依据,1987年我们承担了区水产局下达的《尼罗罗非鱼海水养殖高产试验》项目,在防城县火光农场4.8亩海水池塘进行了1年试验,获平均亩产1020.8公斤,亩净产909.5公斤,商品率达74.9%,亩纯收入1593.78元的结果,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 标签: 尼罗罗非鱼 高产试验 亩产 海水养殖 商品率 海水池塘
  • 简介:为了适应市场需要,调整养殖结构,荥阳市楚楼水库管理所1997年和1998年曾在水库网箱中试养异育银鲫,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1材料和方法1.1网箱结构和设置试验网箱设置在水库下游主河道上。该处避风、向阳、有微流水;水深20m左右,水体透明度90cm,有机物耗氧13.24mg/L,溶氧7~9mg/L,pH值6.5左右。试验网箱规格为5m×5m×3m,网线为聚乙烯,箱体四周及底部为双层,网目为2a=3cm;盖网为单层,网目2a=6cm。网箱框架用8根直径为13cm毛竹搭成,上装有直径为1.5cm圆钢,网箱固定在圆钢上。网箱底部四角系有砖块,沿边每1m装沉子一个。网箱上部露出水面40cm,网箱呈“一”字形固定在浮桥两侧。箱间距1m,列间距1.5m,组间距200m。

  • 标签: 异育银鲫 网箱养殖 高产试验
  • 简介:随着养殖业的发展,商品蛋鸡养殖户越来越多,蛋鸡养殖不同于肉鸡,其成本投入大,饲养周期长,全期为500天左右,产蛋期为一年,期间稍有闪失都将给养殖户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要想在蛋鸡养殖上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除了市场因素外,首先必须在生产上取得稳产、高产。笔者根据多年的生产经验,认为蛋鸡养殖要取得稳产、高产,必须把好四关:即把好育雏育成关,把好开产及高峰关,把好饲料质量关,把好防疫关。

  • 标签: 蛋鸡养殖 稳产高产 生产经验 商品蛋鸡 成本投入 饲养周期
  • 简介:1997年1月至1998年9月,湛江市水产研究所与海南海富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合作,在海南省三亚市林旺镇开发高位池50亩,对斑节对虾高密度高产养殖技术进行研究,总投苗830万尾,总产量56813公斤,最高单产602.5公斤,总产值322万元。本文探讨了放养密度、高盐度海区养殖、饲养管理、虾病防治等养殖技术问题。

  • 标签: 高产养殖技术 高位池 斑节对虾 海区养殖 虾病防治 饲养管理
  • 简介:2001年,虞城县水务局在县城北部,黄河故道南侧的背河洼地低洼碱地池塘中,对黄颡鱼进行了高产高效养殖技术的应用初探,旨在探索一套适合我县低洼盐碱地池塘养殖黄颡鱼的经验,在全县推广。经过一年的养殖,获得了成功,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 标签: 低洼盐碱地 池塘养殖 黄颡鱼 饲养管理 经济效益